Ⅰ 公證書有塗改能採信嗎
公證書有塗改,如果在塗改處加蓋了公證處的公章,公證書及塗改處的內容就有效。
如果公證書的塗改處沒有加蓋公章 ,塗改內容沒有得到公證處認可,公證書不能採信。
Ⅱ 公證書被公正人名寫錯了公證書有效嗎
如果當事人名字寫錯了,那麼公證文書就存在瑕疵。嚴格來說,就失去效力了。但是並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完全可以重新製作公證文書的!
Ⅲ 公證書下來之後還能更改嗎
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由公證機構復查,予以補證、更正,撤銷錯誤公證書。如果公證書沒有錯誤,那麼就不允許更改,只能重新公證相關事項。
《公證程序規則》
第六十三條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3)公證書寫錯字能塗改嗎擴展閱讀:
繼承權的公證應注意的事項有:
(1)不動產繼承,應到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公證;如果是多個繼承人的,則必須到同一個公證處申請公證。如果是幾個公證處都有管轄權,當事人可以協商去一個公證處公證。
(2)當事人應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包括:
①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工作證、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
②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如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書等。
③被繼承人的遺產產權證明,如房產證等。
④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的,應提交遺囑。
⑤當事人與被繼承人的關系證明,如父子關系、夫妻關系等,以證明繼承人是否屬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3)代位繼承的,應當提供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
Ⅳ 塗改是什麼意思是改正、修改嗎我寫申請書,要求是不能塗改,那麼寫錯字也不能用斜杠劃掉嗎
如果是很正式的申請書,比如入黨申請書,那麼就重新寫一份呀。
建議:直接用A4紙列印一份啊,只要申請人的地方是手寫簽名的就OK了,當然如果為了自己的誠意,最好抄一遍。
Ⅳ 公證認證的委託書寫錯了能塗改嗎
你好,公證認證的委託書寫錯了不能隨意塗改,需要重新填寫。
大家填寫委託書的時候,需要認真填寫委託人和受託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職業、現住址。委託的事項一定要寫得明確、具體。應當注意的是,在民事代理中,代理人受託的事項必須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能夠產生一定法律後果的民事行為。
Ⅵ 公證書上有錯別字怎麼辦
如果涉及重要部分的錯別字,那建議找公證處,出補正聲明。
Ⅶ 公證好的公證書可以修改或重新公證嗎
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由公證機構復查,予以補證、更正,撤銷錯誤回公證書答。如果公證書沒有錯誤,那麼就不允許更改,只能重新公證相關事項。
《公證程序規則》
第六十三條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Ⅷ 公證材料填寫錯了兩個字能塗改嗎
公證材料寫錯了是不能塗改的,如果塗改這樣不會產生法律效應,是無效的。
Ⅸ 公證書翻譯錯誤可以更正嗎需要提交什麼材料
可以,需要提供公證書的簽字版原件,找幾個翻譯家做出翻譯錯誤的證明,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公證書:是指公證處根據當事人申請,依照事實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證明書,是司法文書的一種,是法律界常用的應用寫作文體之一。公證書是公證處製作並發給當事人使用的法律文書,公證機構應當按照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製作公證書。公證書為16開大小,由封面、正文、封底組成,製作公證書應使用中文。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除涉外公證事項外,可使用當地民族通用的文字。 根據需要或當事人的要求,公證書可附外文譯文。公證書經過工作處的認可之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更改需要重新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