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長白山畫派教研成果展

長白山畫派教研成果展

發布時間:2021-06-19 21:51:31

『壹』 東北地區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偽滿皇宮博物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路北側,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博物院集偽滿宮廷、紅色旅遊、文化休閑區、旅遊商服於一體,是長春市著名的特色人文景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貳』 長白山、新疆、西安這三個地方有什麼特色和特點

長白山: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中國境內的白雲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東北第一高峰,而長白山最高峰是位於朝鮮境內的將軍峰。長白山是中國東北境內海拔最高、噴口最大的火山體。
新疆當地特色1: 古絲綢路
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正是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這條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東岸的古絲道有一半是在新疆境內,因此新疆是東西文化的薈萃交融之地,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
在新疆綿延的絲綢之路上,遺留著許多舉世聞名的關隘、城堡、石窟寺、墓葬及烽火台等。現保存最好的遺址,要數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和交河古城。另外,新疆境內多佛窟,較大的有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5個。古絲道上,最令人神往的莫過於樓蘭古城。它處於羅布泊西北角,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曾經有過商旅往來盛極一時的歷史,如今只剩下被流沙淹沒的古城遺址。
新疆當地特色2: 瓜果之鄉
新疆民謠說:「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個瓜果和瓜果之鄉。
新疆是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瓜果品種繁多,質地優良,一年四季干鮮瓜果不絕於市,如石榴、葡萄、無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渾子、核桃、沙棘、伽師甜瓜、哈蜜瓜等。
石榴:維語稱「阿娜爾」,以「石榴之鄉」葉城縣的石榴最為有名。葉城縣地處昆侖山北麓,霜期短,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土質好,非常適合石榴的生長。葉城石榴色紅汁甜,深受人們喜愛。
葡萄:新疆有兩千年的葡萄種植歷史,吐魯番、喀什是葡萄的盛產地,除城郊有大面積的葡萄園外,家家庭院里都種植葡萄,「城在葡萄中,人在葡萄中」。現有無核白、紅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個優良品種。
無花果:喀什盛產無花果,它可與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齊名。無花果果形扁圓,果肉細
軟,果味甘甜,營養豐富並有葯用價值,含糖量高達24% 。由於無花果枝幹光潔,樹冠整齊,人們還把它栽在庭院里美化環境。
巴旦杏:喀什的名貴特產,是維吾爾族人民最珍視的乾果,常用它待客贈友,還把它的圖案綉在衣帽上,雕刻在建築物上。巴旦杏屬落葉喬木中的桃類植物,它的果肉不能食,但果仁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在喀什的維吾爾醫葯中,60%的葯里都配有它。喀什巴旦杏遠銷國內外,在國際市場乾果交易中售價很高。
杏:維語稱「玉呂克」,是受人們普遍喜愛的果實之一。新疆杏子品種繁多,肉厚汁多,味道甜美,營養豐富。杏子除鮮食外,還可以曬制杏干,有的地方還加工製成杏脯、杏包仁。
桑椹:喀什土沃泉甘,宜於植桑 ,故桑椹很多。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較早的果實,被稱為「瓜果中的報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兩種。因桑椹性寒、味甘,除有補肝益腎、滋陰養血的功能和對陰虛、頭暈目眩、失眠等症有明顯療效外,還含有芸香苷、花色素、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等成分而深受人們喜愛。
蟠桃:較珍貴水果,蟠桃是桃子的一種,形狀扁圓 ,頂部凹陷形成一個小窩,其果皮呈深黃色,頂部有一片紅暈,味甜汁多,不愧為「仙桃」之稱。
梨:新疆梨的資源十分豐富,共有60多個品種,其中碭山梨(從安徽碭山縣引進)和庫爾勒梨較為有名,都有果大、皮薄、肉細、汁多、味甜的特點,極受人們的喜愛,梨含糖量高,維生素 C 、磷、鈣含量也較豐富。
阿月渾子top:維語稱「皮斯特」,是一種稀有名貴果樹。落葉小喬木。春季開花,夏秋間果熟,果實呈乳白色,尖端開裂有紅暈,果仁香脆可口,營養豐富,果仁含植物油54%至68%,還含有維生素A、B,阿月渾子在國際市場上與巴旦杏同被視為堅果中的上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核桃:又名胡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乾果之一,被公認為「長壽之果」。核桃仁含脂肪65-70%、蛋白質15-27%,碳水化合物16%,還含有維生素 A、B、C 、E、K 、胡蘿卜素、核黃素、鈣、磷、鐵、鋅、碘等多種元素。葉城縣是新疆重要的核桃產區,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年總產量在1200噸左右。
沙棘:新疆沙棘資源十分豐富,營養豐富,果味酸中有甜,內含多種維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以沙棘為原料,製成的各種飲料,深受人們歡迎。
伽師甜瓜top:新疆甜瓜有近百個品種,其中數伽師甜瓜(因產地在伽師縣而得名)為最佳。伽師甜瓜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時代就被列為貢品,後來經過不斷改良,瓜質越來越好。緊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伽師縣具有適宜甜瓜生長的獨特氣候與水土條件,當地瓜農和維吾爾族群眾有貯瓜過冬的習慣,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哈密瓜:俗稱甜瓜,世稱「名貴之果」,哈密的瓜最為著名。哈密瓜外形呈橢圓形,果皮為黃色或青色,有網紋,果肉較厚,呈白色、青色或紅橙色。它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晉代,而得名於清代。哈密瓜的品種有「黑眉毛」、「黃金龍」、「香梨黃」等二十多種,其中「紅心脆」為珍品。它甘美肥厚,芳香醇郁,細脆爽口,哈密瓜皮厚肉美,極易保存,在當地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新疆當地特色3: 奇異地貌
新疆具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地域遼闊,景觀殊異,具有豐富的地貌景觀。
帕米爾、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聳峙藍天,白雪皚皚;塔里木、准噶爾盆地開闊平坦、瀚海無垠;眾多的山間盆谷地理環境更是千差萬別:伊犁谷地降水豐沛,山青水秀,似江南水鄉;尤爾多斯盆地湖泊連片,水草豐美。這里還有被世界稱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8611米)與世界第二窪地吐魯番艾丁湖(-154米)高差竟達8765米。全世界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新疆佔4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山地高峻,盆地坦盪,是典型的垂直景觀,具有得天獨厚的沙漠、登山探險和旅遊條件和科學考察價值。烏爾禾還有經過萬年風蝕地貌奇特的「魔鬼城」,神奇瑰麗,充滿異趣。
此外,沙漠中的海市蜃樓、神奇莫測的響沙、羅布泊窪地的雅丹群、准噶爾盆地的恐龍和硅化木化石、幻如魔境的沙漠日出和晚霞,都是遊客尋幽探勝的好去處。
新疆當地特色4: 維吾爾族禮節
學一些禮節,對於你的新疆之行會大有幫助:
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後互道「薩拉木」(平安)或「亞克西姆塞斯」(您好)。
對長遠不見的親友要熱情的招待飯食。
在路上遇到長者要恭立道旁,右手放在心口並鞠躬,口稱「薩拉木里孔」(祝您平安)。
平時說話要讓長者先說,走路讓長者先行,落座時讓長者坐上座。
新疆當地特色5: 新疆歌舞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里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都能歌善舞。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代,於闐樂舞就已傳入中原,對於中原的音樂和舞蹈藝術都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維吾爾族人尤其以能歌善舞著稱,女性舞蹈姿態優美、舒展大方,男性舞蹈則剛健奔放,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民間舞蹈「麥西來甫」,熱情歡快,極富維吾爾民族特色。
哈薩克族是一個酷愛歌唱的民族,哈薩克諺語說:「歌和馬是哈薩克的翅膀。」哈薩克族民歌悠揚,高亢,在冬不拉樂器的伴奏下,草原氣氛分外濃厚。而哈薩克族舞蹈動律性極強,表演風格粗獷,多用「動肩」,步法上採用「馬步」。
柯爾克孜民歌節奏明快,熱情活潑,舞蹈中以「挑肩」最富特色。此外,女性舞蹈中常有吹「口弦」的動作,這在其它民族中是沒有的。
新疆當地特色6: 中國之最
吐魯番是中國最熱的地方。
吐魯番的艾丁湖是中國陸地最低的地方。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
庫爾勒的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坎爾井是中國最長的地下灌溉系統。
巴音布魯克天鵝湖是中國唯一的天鵝保護區。
阿爾金山有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新疆當地特色7: 宗教信仰
新疆是多宗教地區,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喇嘛教(藏傳佛教)、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薩滿教,其中伊斯蘭教為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東鄉、保安等10多個民族所信奉。伊斯蘭教在新疆社會生活中有較大的影響。現在全疆各地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和其他宗教活動場所包括喇嘛廟、天主教堂等,共23000多處,充分滿足了各族信教群眾的需要。
新疆宗教組織主要有伊斯蘭教協會、伊斯蘭經學院和佛教協會等。

最佳旅遊時間

去新疆旅遊最佳時間是八九月份,這時天氣已經開始涼爽,瓜果也已經成熟,對於遠道而來的遊客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兩點更重要的呢。
新疆遠離海洋,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一般說,冬季氣溫北疆高於南疆,夏季氣溫南疆高於北疆。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節日

新疆的主要節日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肉孜節 又稱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是穆斯林的齋月,在此期間,他們只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進食,白天禁止任何飲食,這種齋戒一直持續到開齋日之後,要連續慶祝三天。
古爾邦節 又稱宰牲節,相傳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殺兒子獻祭,忠誠的易卜拉欣聽從真主的命令准備殺子,此時真主命他以羊代子。這一天是肉孜節後的70天,即回歷12月10日,人們將這天定為宰犧節。在這些節日里,穆斯林們都要沐浴整裝去清真寺做禮拜,還要走親訪友,殺羊烹肉款待客人,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此外,新疆還有藏傳佛教的麥德爾節、塔吉克族的燈節和播種節、錫伯族的西遷節等等。

住宿介紹

去新疆旅遊,住宿在烏魯木齊市、各自治州、各自治縣主要城市、縣城不成問題,酒店從高級涉外星級酒店到普通酒店,設施齊全,交通方便,並能領略特色濃郁的地方舞蹈。去吐魯番,住好象是在葡萄園內、葡萄架下,別有風情,如吐魯番賓館、綠洲賓館等。「塞外江南」的伊犁,各酒店都是環境優美、設施良好,如:如友誼賓館、呼勒佳賓館等。而喀什市的各賓館發達,設施現代,並且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如:其尼瓦克賓館、以巴基斯坦風味菜餚為特色的中巴友誼樓。經濟實惠的招待所,也隨處可見,價位在25元到50元左右。但人煙稀少的其它地區,住宿不是十分方便,有些遊人罕至的地方不但沒有賓館或招待所,甚至沒有居民,只有自己配備汽車等其他交通工具和自帶帳篷。

餐飲介紹

新疆人的主食是面條、饢和牛羊肉,他們的菜以酸辣口味為主,洋蔥、番茄、辣椒、土豆用大蒜頭等是常用的蔬菜配料,少不了孜然、辣椒粉、醋等調味料,所以新疆菜總是香噴噴、又酸又辣,特別開胃。總地來說,新疆各民族的人們都偏愛吃麵食、奶製品、牛羊肉及各種瓜果。
維吾爾族的人常吃饢、抓飯、面條、烤羊肉、青燉羊肉,蔬菜類喜歡吃胡蘿卜和洋蔥,飲料主要是奶茶和磚茶。 [Page]
哈薩克人吃牛、羊、馬肉,愛喝馬奶,也喜食抓飯,平時很少吃蔬果;塔吉克人除了不吃馬肉、不飲馬奶外,其他的飲食習慣基本與其他民族大致相同。
小貼士:除了蒙古族,新疆各民族基本都不食豬肉,你到了新疆還是入鄉隨俗,暫時先放棄吃豬肉的習慣,這樣會處處都方便一些。

小吃

粉湯 風味包子 灌面肺和灌米腸 烤包子
烤全羊 烤羊肉串 烤魚 拉麵
辣罐和血腸 納仁 奶茶 饢
饢坑烤肉 曲曲 饊子 羊肉抓飯
油塔子 抓飯

娛樂介紹

新疆娛樂活動,除烏魯木齊市、吐魯番、伊寧市等各自治州城市有與內陸幾乎相同的娛樂場所外,其他娛樂活動多以地方色彩濃郁的歌舞、賽馬、草原盛會等民族活動為主。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里的維吾樂、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都能歌善舞,為新疆的娛樂活動增添無限魅力。如果趕上當地民族節日或近年來剛起步的各種旅遊節,如維吾爾民族古爾邦節、蒙古「賽達木」、吐魯番葡萄節等,各民族人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節日氣氛特別濃郁。

購物介紹

烏魯木齊購物以新疆民族工藝品和地方土特產為主,它們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深受中外旅客的喜愛。哈達、紀念章、蒙古族服裝及飾物、哈薩克服裝及飾物、維吾爾族服裝及飾物、木雕(木碗、木勺、木花瓶等)、玉雕製品、金銀首飾、錫伯族香袋(煙袋)、「那達慕」仿皮壺酒、哈薩克地毯、掛毯等都是值得一買的紀念品。到新疆最誘惑人的是西域水果,民謠說:「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還有石榴、巴旦杏、無花果、蟠桃、伊犁蘋果等,水果乾是饋贈好友的佳品,葡萄乾、瓜乾等色澤鮮艷,果肉柔軟,易於攜帶儲存。簡單介紹一些特產: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萊斯綢、花帽、木模彩色印花布、土陶、首飾、民族樂器、瓜果等。

特產

艾德萊斯綢 地毯 花帽 民族樂器
木模彩色印花布 熱瓦普 首飾 土陶
英吉沙小刀

西安特點;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二、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 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10朝說
10朝——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10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
11朝——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
12朝——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
13朝——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 ·14朝說
14朝——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
16朝——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

17朝——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三、歷史上咸陽和長安的關系
歷史上,今天的西安和咸陽同屬一個城市。從古時咸陽與長安的關系可見一斑。西安和咸陽是中國地理距離最近的兩個城市,不到20公里。同時西安市的西三環已修至咸陽境內,機場從原西安市桃園遷至咸陽。2006年,咸陽區號並入西安,與西安共同使用029區號。 ·秦
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秦的宗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就發生在秦章台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廉頗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漢
都城長安。漢長安是在秦咸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漢長安,秦咸陽也」,張衡《西京賦》雲:西漢長安「乃覽秦制,跨周法」,《三輔黃圖·序》也雲:「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舊唐書 地理志》說:「京師,故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秦咸陽從惠文王以後,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築。劉邦奪得天下後,經婁敬、張良等的勸說,建都長安。修繕秦的興樂宮而改為長樂宮,在秦章台基礎上建未央宮。即漢長安城是在秦都咸陽基礎上建立的,說明在都城選址上是漢承秦制的。 漢朝宮闕均在今西安市漢城保護區內,位於北二環以北,而漢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陽市境內。 ·唐
都城長安。宮城完全與今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今咸陽市境內。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轄縣內,乾陵是京兆府奉天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與咸陽屬同一城市,1956年被劃為兩市:西安市和咸陽市。其中,西安為副省級,咸陽為地級。 西安文化概要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的歷史悠久,文化的積淀非常厚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人,將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風情概括為關中十大怪,它們分別是—— 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 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 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 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 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
在西安碑林,有一塊清代碑石紀錄了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八處著名的風景名勝,它們被稱為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這八景分別是—— 華岳仙掌、驪山晚照、 灞柳風雪、曲江流飲、 雁塔晨鍾、咸陽古渡、 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流行於陝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西安方言為代表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陝西話。西安的飲食文化同樣博大精深,作為中國西北飲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為著名,回族的清真飲食在其中佔有很大比例。中國國畫中的長安畫派、起源於漢代以前的關中皮影戲、源於西周的陝西木偶戲以及色彩濃郁的戶縣農民畫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叄』 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歷史成就

歷屆教師中有突出成就者
趙夢朱:多幅花鳥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及國內外國家級美術館收藏,《趙夢朱畫集》出版。
王盛烈:《八女投江》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耕者》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百年英烈》(與趙寶平、張暉合作)、《蕭綽像》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家鄉的孩子》、《耕者》、《閱讀》、《海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王盛烈畫集》出版。
鍾質夫:《北國松泉圖》(與季觀之、晏少翔、郭西河合作)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鍾質夫畫集》、《牡丹》出版。
季觀之:《北國松泉圖》(與鍾質夫、晏少翔、郭西河合作)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季觀之山水畫譜》出版。
晏少翔:《北國松泉圖》(與鍾質夫、季觀之、郭西河合作)、《施耐庵肖像》、《采梅圖》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施耐庵著水滸》、《鶯鶯聽琴圖》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晏少翔畫集》、《榮寶齋畫譜第五十一集》出版。
孫恩同:《英納河畔》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國山水畫教程》、《中國山水畫寫生與創作》、《中國山水畫課徒教程》、《中國山水畫寫生與手稿》出版。
王緒陽:《黃巢起義軍入長安》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漠北之戰》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中華血淚》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藏,《武鬆口大血戰》被上海龍華烈士 紀念館收藏,《我要讀書》(與賁慶余合作)獲國家美展一等獎,《童工》(與賁慶余、路坦、陶治安、周立合作)獲國家級美展一等獎,《中流砥柱》獲國家級美 展金獎,《小米加步槍》獲國家級美展銀獎,《中國畫人物畫家——王緒陽》出版。
許勇:《白求恩在中國》(與許榮初、顧連塘、王義勝合作)獲國家級美展金獎,《出發前》獲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戚繼光平倭圖》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長平之戰》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動物速寫》、《女性人體美與造型藝術》、《馬與藝術》、《許勇畫集》出版。
陳忠義:《陳忠義國畫海景》、《陳忠義國畫集》、《水的畫法》、《梅、蘭、竹、菊教材》、《梅、蘭、竹、菊畫法》出版。
杜連仁:《嶺上青松》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草原兒子》獲全國連環畫美展三等獎、《誰之罪》獲全國連環畫美展二等獎。
欒永讓:《老船》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專著《心源造化·欒永讓》、《談速寫藝術》、《欒永讓寫生作品集》等出版。
王義勝:《白求恩在中國》(與許榮初、許勇、顧連塘合作)獲國家級美展金獎,《王義勝工筆人物畫教程》、《寫意仕女畫》出版。
孫文勃:《長白山月》獲第八屆全國美展銅獎,《范畫經典》(全四冊)出版。
孫智譜:《幽竹情趣》獲國家級美展銅獎,《工筆設色花鳥畫譜》、《美術之路》(工筆花鳥部分)、《工筆白描花鳥畫譜》出版。
劉東瀛:《清秋》獲第四屆全國工筆畫大展銅獎,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虞美人》被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收藏,《中國花鳥畫創意》、《中國工筆畫精品集》、《中國.高等美術院校名家教學畫稿——工筆花鳥》出版。
李永寬:《滴水穿石》獲「日中國際書道展」大獎,《山水畫分類技法——樹木山石篇》出版。
王占鰲:《觀音圖》獲世界華人藝術家金獎。
李連仲:《索傳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魯迅與閨土》被日本國家博物館收藏,《家鄉人》被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水墨人物小品——名家手稿》出版。
李仲錄:《題竹林寺——唐人詩意》被台灣彰化藝術中心收藏,《迎春》被北京魯迅博物館收藏,《美術之路》(工筆人物部分)、《古詩意畫創作》、《李仲錄文學作品插圖集》出版。
李榮光:《血沃關東》獲國家級美展銀獎,《李榮光花鳥畫選》、《寫意荷花技法》、《寫意牡丹技法》、《寫意猛禽畫法》、《寫意鷹畫法》、《寫意鴛鴦畫法》、《美術之路》(寫意花鳥部分)出版。
馬書林:《向天歌》獲全國第三屆青年美展三等獎,《弄春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京劇人物》獲國家級美展銀獎,並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馬書林畫集》出版。
李巍:《白宮村》獲全國第一屆青年美展文化部二等獎,《松鼠》被皇陵博物館收藏,《李巍畫集》、《中國寫意花鳥畫技法》、《中國.高等美術院校名家教學畫稿——寫意花鳥》出版。2008年十四幅作品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趙奇:《爬滿青藤的木屋》參加現代題材全國連環畫邀請展,獲首屆連環畫報金環獎。《嘎達梅林》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銀牌獎;《可愛的中國》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 獲銅牌獎。《可愛的中國》參加第三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獲三等獎。《靖宇不死》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獲銅牌獎,參加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獲繪畫一等獎。《啊·長城》獲第二屆連環畫報金環獎。《希望—山坳上的小學》參加紀念「講話」50周年全國美展,獲銅牌獎。《往時》參加首屆全國中國畫展覽,獲佳作獎。《京張鐵路·詹天佑和修築它的人們》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抗戰》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美術作品展,獲銅牌獎。《父親的胡琴》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獲銅牌獎。被中國文聯《世紀之星工程》推薦委員會評為「世紀之星」。
趙寶平:《百年英烈》(與王盛烈、張暉合作)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打回老家去》(與王真真合作)獲國家級美展銀獎,《海花》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悠悠葉爾蕪河》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書》入選全國第三屆中國畫展、《雨霽山水圖》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趙寶平素描集》、《趙寶平速寫集》、《趙寶平書道作品集》、《趙寶平書法作品集》、《趙寶平水墨人物作品集》、《趙寶平水墨山水作品集》、《心游——趙寶平藝術實踐2006》出版。 2007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專業帶頭人。
晏陽:《兩個畫家》獲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五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笨耗子故事》獲首屆中日韓插圖大賽大獎、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全景畫《赤壁之戰》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牌、首屆全國壁畫大展大獎,全景畫《濟南戰役》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牌、首屆全國壁畫大展優秀作品獎,全景畫《萊蕪戰役》、《三大戰役》獲首屆全國壁畫大展優秀作品獎,全景畫《淮海戰役》獲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大獎,全景畫《井岡山斗爭》獲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大展獎,中國畫《太行晨牧》獲第八屆全國教師美展優秀作品獎,油畫《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油畫《黃洋界保衛戰》井岡山黃洋界紀念館收藏。專著《晏陽人物畫作品集》出版。
韓敬偉:《社火》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牌獎,《古塬逢春》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山鳴谷應》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銅牌獎,《和平天使》獲全國首屆中國畫展·深圳特展大獎,《山鄉的和音》獲全國第二屆中國畫展 銀獎,《歸路》獲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展」銅獎,《山妹子》獲加拿大首屆「楓葉獎」國際書畫大展 銀獎,《家庭》獲全國首屆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 二等獎,《社火系列之二》獲全國首屆中國風俗畫大獎賽三等獎,《信天游》獲「東方懷」(國際)中國畫大獎賽 三等獎,《鄉音》獲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優秀獎。,《山谷》獲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展優秀獎。出版教材:《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授講堂DVD六部》。出版專著:《中國畫的意與色》;《中國繪畫質地表現》。出版專集:《韓敬偉畫集》;《韓敬偉作品集》;《水墨精神——當代中國畫名家韓敬偉作品及技法》;《國畫寫意山水繪畫手稿》,《韓敬偉山水扇面精品》;《中國當代名家畫集——韓敬偉》。發表論文 13篇。1996年編入中國美協百名(國版油雕)《中國當代美術家》光碟;1998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張暉:《駝峰上的愛》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馬佔山》獲國家級美展銀獎,《百年英烈》(與王盛烈、趙寶平合作)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速寫教程》出版。
陳蘇平:《黃河》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素描風景》(與齊鳴合著)、《從寫生開始》出版。
劉建華:《秋雨》(與王盛烈合作)獲國家級美展銀獎。
李岩:《靜響》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化黃幻綠》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九九重陽》獲全國第九屆美展銅獎,《歸鴻》獲中華杯國畫大獎賽銅獎,《他們·組畫之1》中國美術館收藏,《牧誓》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韓大為:《遼西的秋天》廣州藝術雙年展油畫部分提名獎,《創作素描》出版,草書作品獲第二屆「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銅獎。油畫、素描作品獲第六屆山藝術羅中立油畫獎學金。
孫悅:《煙花燙》入選《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並被收藏,《泳之一》入選《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精品展》並被收藏。《古畫臨摹實技》、《名家繪畫手稿》、《千姿雞冠花》、《花卉與花卉裝飾畫-工筆花鳥》出版。
趙斌:《藏北風情》(合作)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宋畫臨摹·實技Ⅱ》、《宋畫臨摹》、《古畫臨摹·三友百禽圖》出版。
王 嵐:《古畫臨摹實技——花鳥篇·人物篇·游春圖》、《工筆人物畫教程》出版。
張 船:《視覺日記之一》獲得「第七次亞洲美術大展」(韓國)特選獎,《金婚紀念》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天台上的盆景》入選第三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楊振凱:《走過湘西》獲「美苑杯」全國美術院校、師范院校研究生本專科生美術作品二等獎,《思》獲韓國第七屆《亞細亞美術大展》特選獎,《夏日》、《蕉林》獲第一屆中國中青年美術教師優秀繪畫.設計作品展優秀獎,《寫意竹》出版。
楊 柳:《李老師和王老師》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女人街上的太陽傘》入選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第三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第二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全國中國畫創新作品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步行街上的太陽傘》入選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往事》入選全國第七屆工筆畫大展;《都市晨曲》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古畫 臨摹 實技》出版。
劉大鈞:出版《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傳文白話解》、《周易講座》、《納甲筮法》、《今、帛、竹書〈周易〉綜考》、《周易古經白話解》(英文版)、《易經全譯》(法文版)等多部易學專著,校點整理85萬字的易學巨著《周易折中》,主編《大易集成》、《大易集要》、《大易集述》、《大易集義》、《大易集說》、《大易集奧》、《元典哲蘊》、《大易集釋》、《儒學釋蘊》、《簡帛考論》、《象數易學研究》(一、二、三輯)等10多部論文集。曾擔任中央電視台攝制的大型系列片《中華周易》學術總顧問,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文史哲》、《中國哲學史研究》、《周易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主要專著《周易概論》在齊魯書社與巴蜀書社都連續再版,印數超過10萬冊,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是建國後第一位倡導並開展象數易學研究的學者。
姜澄清:《古文筆法》、《易經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繪畫精神體系》、《書法文化縱談》、《中國書法思想史》、《藝術生態論綱》、《中國色彩論》、《中國人的色彩觀》、《文人.文化.文人畫》、《姜澄清散文集》出版。
章祖安:《古書句讀數例述例述辯》、《古書記言標點易誤舉例》、《論「興」》、《周易占筮學》、《曲解、引伸、附會、豐富、雜亂——易學發展評述》、《周易.需卦》解 析、《潘天壽畫上的題識》、《模糊.虛無.無限——書法美之領悟》、《陸維釗書法論》、《學印自述》、《章祖安書法集》等著作、論文出版發表。
徐熾:《中國古代書法經典.行書卷》、《徐熾書法集》、《學書指要》、《徐熾書法藝術》。
儲 雲:出版大型畫冊《儲雲作品集》(繪畫卷、書法卷)、《儲雲章草古詩十九首》、《儲雲書畫選集》、《儲雲扇面集》及光碟實錄等作品集十餘種。
叢文俊:發表書法研究文章150餘篇,出版《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等學術專著9部,以及《豐草堂題跋書法》等書法作品集3部。1997年被評為首屆「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中青年德藝雙馨優秀會員」,2000年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文代會代表,2002年獲中國書法首屆「蘭亭獎」理論獎,2009年獲中國書法第三屆「蘭亭獎」教育一等獎,三次獲吉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長白山文藝獎」,先後被專業刊物評為「中國當下最具收藏價值的十位書家」、「2009年中國書壇十大年度人物」。
劉彥湖:1981年獲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賽三等獎。1991年篆刻作品參加全國第二屆篆刻作品展。1993年書法作品參加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1995年篆刻作品參加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並獲二等獎。1998年書法作品參加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並獲一等獎,書法作品參加巴黎中國書法大展。1999年書法作品參加赴日本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大展,書法作品參加99《中國書法年展》。1999—2000年書法作品應邀參加《世紀之門·當代中國藝術大展》。出版《當代大寫意篆刻家作品集》、《當代篆刻家作品集·劉彥湖卷》論文《當代中年篆刻家八人評》(中國書法)、《篆刻藝術中涵泳的線條意味》(中國篆刻)、《中國人的宇宙關念及其跡化篆刻、文字、建築》(中國篆刻)。
金鑒才:發表有「藝術的覺醒和基礎的危機」、「再論藝術的覺醒和基礎的危機」、「趙孟頫書法論」、「文徵明書法論」等多篇學術論文,編著有《梅》、《竹》、《蘭》、《菊》技法畫譜和《金鑒才(詩書畫印)作品集》。
孫 民:專著《東坡賦譯著》、《古代風谷詩畫》、《華夏節令風谷文化》、《聊齋志異精讀》等多部。主編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明清卷》、《兩漢史傳文》、《唐宋詞精讀》(獲遼寧省教育學院教材一等獎)等。發表有「東坡樂府詩三首編年」(獲全國教育學院文科論文一等獎)等40餘篇論文。
馬新宇:「試論北朝墓誌題銘的文化蘊涵及書體的裝飾性問題」獲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圖說中國書法》出版。
王大公:草書作品榮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三等獎、草書作品榮獲2009首屆(常熟)「江南文化節·翁同和書法獎」提名獎,草書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草書藝術展、行書作品入選 「我與經典」行書藝術展、行書作品入選「福文化」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專著《王大公現代書法》出版。
劉元飛:1999年作品入展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01年作品入展慶祝建黨八十周年書法作品展。第二屆行草大展。敦煌杯全國書法大展和小品展。2003年作品入展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全國美術作品展。2005年作品入展西冷印社首屆國際藝術節中國書法大展。2006年作品入展西冷印社第二屆國際藝術節楹聯書法展、手卷書法展、扇面書法展。《中國當代美術家——劉元飛》出版。

閱讀全文

與長白山畫派教研成果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