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轉讓金的計算:
一、工業用地土地出讓基準地價: 凡符合高新區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用地出讓基準地價16萬元/畝。 為支持工業項目,採取以下政策予以優惠: 1、投資額在400萬美元以上,注冊資金在200萬美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和經省主管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項目,其土地出讓價格在基準地價基礎上優惠10%;投資額在400萬美元以下,注冊資本在200萬美元以下的一般性工業項目,執行基準地價。 2、自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後3日內交齊土地出讓金及各種稅費的,出讓金再優惠10%。 3、對全市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影響,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高新技術工業項目,土地出讓價格由高新區管委會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出讓地價原則不低於土地徵用價格,差額部分由高新區財政補貼。 4、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一般性工業項目用地使用金免5年;高新技術項目土地使用金免10年,期滿後逐年繳納。 5、土地交易契稅以基準地價計征。 二、商業用地土地出讓基準地價: 商業用地土地出讓基準地價為38.6萬元/畝。 1、商服業用地採取招標拍賣方式供應土地。 2、沿建設北路兩側商業用地地價幅度在40-42.7萬元/畝。 3、沿龍澤北路等城市其它主幹道路兩側的商業用地地價幅度在38.6-40萬元/畝。 4、在高新區內其它的商業用地根據土地的坐落、配套等條件,地價按38.6萬元/畝執行。 5、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自取得土地使用權後逐年繳納。 三、住宅用地土地出讓基準地價: 住宅用地基準地價28萬元/畝。採取招標、拍賣方式供應土地,土地出讓價格以最後竟價為准。 1、一般性住宅用地28-30萬元/畝。 2、公寓等高檔住宅用地31-33萬元/畝。 3、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開發建設單位繳納,分戶確權後由受讓方按分攤土地面積和使用年限一次性繳納。 四、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符合土地劃撥條件的項目或用地項目代征的土地,過有土地劃撥費為10萬元/畝,如征地地價高於國有土地劃撥標準的,則按征地地價標准交納。
❷ 第30類商標可以轉讓成25類商標嗎
35類商標是不可以在轉讓過程中變更為25類商標的,如果需要在25類使用此商標,兩種途徑:
1 需要在轉讓後,由受讓方在25類再次進行注冊
2 轉讓前由轉讓方在25類進行注冊,再進行轉讓
❸ 公司法規定公司高管每年轉讓25%,一年之內不得轉讓.我記得還有種說法是第一年裝讓10%第二年裝讓20%,
1、關於前面的說法,《公司法》的具體規定是:「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2、關於後面的說法,應該是股權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東的承諾:「所持非流通股股份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❹ 幫我解釋一下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條件中必須投資達到25%和在剩餘期限范圍內轉讓是什麼意思 謝謝
投資必須達到25%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參見建設工程合同的相關規定,即施工版單位必須在權施工之前落實一定的資金,工期不足一年的需到位總資金的50%,工期長於一年的需到位30%,否則不允許領取施工許可證。建設用地使用權條件應該是一樣的意思,目的就是在於保證工程的正常運作和進行而對申請人進行了強制性的條件限制。至於剩餘期限范圍內轉讓是指原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在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時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那麼該權利人在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時,他與第三人簽訂的轉讓合同約定的轉讓期限必須是在該期限的剩餘期限內。比如甲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限是70年,經過5年後甲將該使用權轉讓給乙,那麼雙方約定轉讓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即乙能取得的期限)就只能少於或等於65年。若超過部分則約定無效。
❺ 土地轉讓需按總投資25%是根據什麼法
憲法裡面寫的允許轉讓的情形不涉及普通人民群眾,講轉讓土地要麼講違什麼法怎麼處罰,要麼就不要提及法律
❻ 董監高每年減持不超過25%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142條規定,董監高每年轉讓股份數不超過在其名下股份總數的25% .
其名下股份總數」說的很明確,就是沒有區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07年4月5日 證監公司字【2007】56號)
當年新增股票應分別兩種情況處理:
第一,因送紅股、轉增股本等形式進行權益分派導致所持股票增加的,可同比例增加當年可減持的數量。
第二,因其他原因(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股份、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因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二級市場購買、可轉債轉股、行權、協議受讓等)新增股票的,新增無限售條件股票當年可轉讓25%,新增有限售條件股票不能減持,但計入次年可轉讓股票基數。
《上交所董高監持股規范問答》舉的例子是:
某上市公司董事張先生,2008年末持有公司無限售股份10000股,2009年度理論上可減持股份數量為2500股。直至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完畢,張先生並未減持公司股份。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10送10的紅股分配方案,張先生持有的公司股份變更為20000股。此後,張先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10000股,還獲得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50000股(但該部分股份需待三年後才能上市流通),張先生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變更為80000股,其中,30000股為無限售條件股,50000股為有限售條件股票。2009年度,張先生可以減持的股份數量,由2500股增加為7500股(因分紅同比例增加2500股,因二級市場購買新增無限售條件股票當年可轉讓25%即2500股),而張先生新增的有限售條件的50000股激勵股份則不能上市流通,但計入次年可轉讓股票基數。
❼ 股權95%中的25%轉讓,實際是多少
實際轉讓=95%*25%=23.75%
剩餘=95%-23.75%=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