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豐富多彩、豐衣足食、豐碩成果、豐碑永存中的豐各是什麼意思
豐衣足食:豐厚;富裕
豐富多彩:
盛多。多指事物的數量
豐碩成果:
豐富,充實。
豐碑永存:
高大
◎
豐
草木茂盛
大;高大
豐滿;胖
指農作物收成好
盛多。多指事物的數量
豐厚;富裕
富饒
豐富,充實
2. 我們祖國有富饒的物產都在哪些地方
。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大批油氣田,使中國由一個貧油國轉變為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發現和擴大了白雲鄂博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柿竹園鎢礦、欒川鉬礦、阿什勒銅礦、焦家金礦、玉龍銅礦、大廠錫礦、廠壩和蘭坪鉛鋅礦、東勝-神木煤田、紫金山銅金礦、羊八井地熱田等一批重要礦床。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集中區逐漸顯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在一批老礦山外圍或深部找到了新的資源。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陸續取得一批成果。五十多年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使中國從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到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 從已知地下水源地稀少到地下水在全國供水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形成了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力量雄厚的地質勘查隊伍,為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3. 祖國富饒的物產資料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的富饒的物產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鐵礦石、中草葯;豐富的旅遊資源如黃鶴樓、鸛雀樓、故宮、天壇、應縣木塔、秦始皇陵、西安古城牆、山西五台山、大同雲崗石窟、太原晉祠、黃河大鐵牛、堯廟、黃帝陵、雍和宮、頤和園、四川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泰山、黃山、華
延平區特產---百合花
合屬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全世界百合屬植物約100種,其中我國原產有43種以上。百合花是世界名花卉,延平區是我國百合花許多品種的產地。1983年,茫盪山風景區內開辟出一個天然百合花培育基地,培植百合花4萬多株,品種達26種,花色除紫、綠外,粉紅、絳紅、奶黃、橙黃、乳白等應有盡有。
峽陽桂花糕
糕的製作已有100多年歷史,蜚聲海內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絞汁去渣,窖存3年後,取出,配製健脾化氣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蘭等中葯香料,精製成「桂花醬」,然後拌入炒爆、磨細、蒸熟、篩細的糯米粉中,加上優質白糖、五香粉、芝麻、鹽水,糅製成糕,再用水蒸氣給以濕潤,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點。
鼠菊
清明前後,百姓常到田野里採集鼠菊草(菊的一種),除去根和粗莖,留下嫩莖、葉和黃花,洗凈後於沸水裡稍煮,摻和到用糯米蒸、搗而成的米中,再捶搗,用壓模壓成有花紋的圓形或方形狀,冷卻後,稍干,再用來加工食用。 鼠菊?略帶草綠色,有菊香,芬芳適口,是清涼解毒的食品,為春夏之交民間手工加工的點。因鼠菊草要用時令鮮草,所以老百姓稱它是「時令貴」。
香菇
香菇 亦稱香蕈、香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人工載培歷史已有1000多年。《呂氏春秋》和《本草綱目》均談到香菇的食用價值和葯用價值。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始於詔,盛於宋。岩茶因生長在武夷山風景區有著特殊的土質、水分、光照、霧罩的自然環境中,因而其色、香、味均與眾不同,自古以來便以武夷珍品而馳名中外。范仲淹有詩贊曰:「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載。」
閩筍
閩筍 筍與筍干是武夷山的重要物產,即國內外馳名的閩筍。閩筍脆嫩甘甜,素有「八閩山珍」之稱。
4. 我們的祖國有哪些富饒的物產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的富饒的物產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鐵礦石、中草葯:
一、礦產資源及其勘查開發現狀
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中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是:
——資源總量較大,礦種比較齊全。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煤、鐵、銅、鋁、鉛、鋅等支柱性礦產都有較多的查明資源儲量。煤、稀土、鎢、錫、鉬、銻、鈦、石膏、膨潤土、芒硝、菱鎂礦、重晶石、螢石、滑石和石墨等礦產資源在世界上具有明顯優勢。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總體較好。
人均資源量少,部分資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礦產資源人均量低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平。金剛石、鉑、鉻鐵礦、鉀鹽等礦產資源供需缺口較大。
優劣礦並存。既有品質優良的礦石,又有低品位、組分復雜的礦石。鎢、錫、稀土、鉬、銻、滑石、菱鎂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品質較高,而鐵、錳、鋁、銅、磷等礦產資源貧礦多、共生與伴生礦多、難選冶礦多。
查明資源儲量中地質控製程度較低的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大。查明資源儲量結構中,資源量多,儲量、基礎儲量少; 經濟可利用性差或經濟意義未確定的資源儲量多,經濟可利用的資源儲量少;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多,探明的資源儲量少。
成礦條件較好,通過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礦產資源的前景較好。石油、天然氣、金、銅等礦產資源的找礦潛力很大。老礦山深部、外圍和西部地區是重要的礦產資源接替區。
——相繼發現和探明了一大批礦產資源。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大批油氣田,使中國由一個貧油國轉變為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發現和擴大了白雲鄂博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柿竹園鎢礦、欒川鉬礦、阿什勒銅礦、焦家金礦、玉龍銅礦、大廠錫礦、廠壩和蘭坪鉛鋅礦、東勝-神木煤田、紫金山銅金礦、羊八井地熱田等一批重要礦床。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集中區逐漸顯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在一批老礦山外圍或深部找到了新的資源。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陸續取得一批成果。五十多年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使中國從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到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 從已知地下水源地稀少到地下水在全國供水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形成了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力量雄厚的地質勘查隊伍,為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礦產資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大。1949年,中國保留比較完整的礦山僅300多座,年產原油12萬噸,煤0.32億噸,鋼16萬噸,有色金屬1.30萬噸,硫鐵礦1萬噸,磷不足10萬噸。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先後建立了大慶、勝利、遼河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兗州、平頂山、「兩淮」、准格爾等煤炭基地,上海、鞍山、武漢、攀枝花等大型鋼鐵基地,白銀、金川、銅陵、德興、個舊等大型有色金屬基地,開陽、昆陽、雲浮等大型化工礦山基地,形成了能源與原材料礦產品的強大供應系統。一大批礦業城市拔地而起,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目前,中國的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居世界前列。2002年,中國共有大型礦山489座,中型礦山1025座,小型礦山和砂石粘土采場14萬多處,從業人員907萬人。礦業產值4542億元。生產原油1.67億噸,天然氣327億立方米。礦石和砂石粘土採掘量48.49億噸,其中:原煤13.80億噸,鐵礦石2.31億噸,磷礦石2301萬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12萬噸。目前,中國原煤、鋼、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磷礦石和硫鐵礦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國有礦山企業是中國礦產資源開發的支柱,也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穩定供應基地。原油、天然氣和36%的其他礦石產量都來自7679個國有礦山企業。國有礦山企業不僅為工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多種經濟成分的礦山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非國有礦山企業達到14萬個,其中港澳台商投資礦山企業132個,外商投資礦山企業160個。
——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五十多年來,中國物探、化探、遙感、鑽探、坑探等礦產資源勘探技術和實驗測試、計算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科學技術水平。礦產資源綜合利?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煤突厥綻
5. 越來越富饒的家鄉為題寫一篇作文
16 未來家鄉的變化 我坐著時光飛船,通過時光隧道去了20多年後的家鄉。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奇異的世界。這里的房子真叫人眼花繚亂。房子不僅有蘋果型、獅子型、香蕉型……還有一些橡樹一樣的房子,像不倒翁一樣的房子,像糖果一樣的房子。20年後的房子不僅能變成飛船在空中飛翔,還可以變成潛艇潛入海底。而且,每間房子的地下都安裝了地震敏感器,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敏感器會在第一時間「叮咚、叮咚」地響起來。人們只要按一按屋內的電鈕,屋子就會立刻變成飛船飛到天上,當地震停止後,人們又可以駕著飛船飛回來,繼續豐富多彩的生活。 我坐著時光飛船又游覽了我們家鄉的高科技吊橋這是科學家研究20年的成果,是一種具有多功能的世界一流吊橋。先看看他的第一層吧:第一層是人行道。這里設備齊全,服務周到,行人累了就可以坐在兩旁的椅子上歇息。在橋頭設有兩部大電視,人性人隨時可以接受外界的最新消息。第二層是小汽車的天堂。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前的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都早已經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太陽能小汽車。這種車既不浪費汽油又不會污染環境。第三層是飛機場。你也許會說:「一座橋怎麼會是飛機場?不可能!」那你就錯了,這座橋能擴大也能縮小,特別是第三層,他能擴大到讓五架飛機並列停在上面,真厲害! 我坐著飛船,繼續遨遊20年後的家鄉。
6. 祖國有哪些富饒的物產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的富饒的物產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鐵礦石、中草葯;豐富的旅遊資源如黃鶴樓、鸛雀樓、故宮、天壇、應縣木塔、秦始皇陵、西安古城牆、山西五台山、大同雲崗石窟、太原晉祠、黃河大鐵牛、堯廟、黃帝陵、雍和宮、頤和園、四川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泰山、黃山、華
延平區特產---百合花
合屬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全世界百合屬植物約100種,其中我國原產有43種以上。百合花是世界名花卉,延平區是我國百合花許多品種的產地。1983年,茫盪山風景區內開辟出一個天然百合花培育基地,培植百合花4萬多株,品種達26種,花色除紫、綠外,粉紅、絳紅、奶黃、橙黃、乳白等應有盡有。
峽陽桂花糕
糕的製作已有100多年歷史,蜚聲海內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絞汁去渣,窖存3年後,取出,配製健脾化氣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蘭等中葯香料,精製成「桂花醬」,然後拌入炒爆、磨細、蒸熟、篩細的糯米粉中,加上優質白糖、五香粉、芝麻、鹽水,糅製成糕,再用水蒸氣給以濕潤,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點。
鼠菊
清明前後,百姓常到田野里採集鼠菊草(菊的一種),除去根和粗莖,留下嫩莖、葉和黃花,洗凈後於沸水裡稍煮,摻和到用糯米蒸、搗而成的米中,再捶搗,用壓模壓成有花紋的圓形或方形狀,冷卻後,稍干,再用來加工食用。 鼠菊?略帶草綠色,有菊香,芬芳適口,是清涼解毒的食品,為春夏之交民間手工加工的點。因鼠菊草要用時令鮮草,所以老百姓稱它是「時令貴」。
香菇
香菇 亦稱香蕈、香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人工載培歷史已有1000多年。《呂氏春秋》和《本草綱目》均談到香菇的食用價值和葯用價值。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始於詔,盛於宋。岩茶因生長在武夷山風景區有著特殊的土質、水分、光照、霧罩的自然環境中,因而其色、香、味均與眾不同,自古以來便以武夷珍品而馳名中外。范仲淹有詩贊曰:「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載。」
閩筍
閩筍 筍與筍干是武夷山的重要物產,即國內外馳名的閩筍。閩筍脆嫩甘甜,素有「八閩山珍」之稱。
7. 我們的祖國富饒的物產有哪些,比如河北的鴨梨
有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山西汾酒、信陽毛尖、京山橋米等。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歷史。
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西湖龍井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
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2、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江蘇省蘇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於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農歷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2005年5月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陽澄湖大閘蟹」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3、山西汾酒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被譽為最早國酒,國之瑰寶,是凝聚著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和勞動成果。
4、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信陽市浉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和羅山縣。
由漢族茶農創制。民國初年,因信陽茶區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為「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效。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台同獲金質獎,1990年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信陽毛尖被譽為「綠茶之王」。
5、京山橋米
京山橋米,湖北省京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京山橋米因原產於京山市孫橋鎮而得名。京山市北倚大洪山麓,南臨江漢平原,境內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素有「鄂中綠寶石」的美稱。
京山是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中國稻米加工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也是全省綠色食品基地示範縣。
橋米,原產於京山市孫橋鎮,其米質溫潤,青艮如玉,熟化好、腹白少,煮粥蒸飯噴香撲鼻,綿軟可口。
據《京山縣志》記載,明嘉靖年間橋米就被作為覲獻皇帝的貢米,朝廷每年派官員到當地劃地圈田,監種監收,後歷代沿襲,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
2004年12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京山橋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陽澄湖大閘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湖龍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汾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陽毛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山橋米
8. 祖國富饒的物產有哪些
中國富饒的物產:煤炭、天然氣、石油、水晶、和田玉、鐵礦石、中草
葯;
豐富的旅遊資源:黃鶴樓、鸛雀樓、故宮、天壇、山西五台山、黃河大鐵
牛、頤和園、四川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泰山、黃山、華山、嵩山、恆山、
衡山、九華山、普陀山;
糧食作物資源:小麥、水稻、棉花、花生等
9. 中國陸相上白堊統富饒階 (2,3)
富饒階,由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白堊系工作組,於 1999 年 12 月第三屆全國地層會議預備會期間提出,階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層單位 「富饒組」的命名地黑龍江省嘉蔭縣富饒鄉 (現烏雲鎮) 。
富饒階在命名時,曾將其作為我國陸相白堊系 12 個階中最頂部的一個階。當時指定的層型剖面,暫以黑龍江省嘉蔭縣富饒鄉 (現烏雲鎮) 附近小河沿南山剖面為代表,並指出該階以含孢粉小刺鷹粉(Aquilapollenites spinulosus) -樺粉 (Betulaepollenites)組合為標志,其代表地層為富饒組的上段。
經課題組 (陳丕基等) 多年研究發現,根據原有資料命名的白堊系最頂部的富饒階存在較大問題。其問題在於,後來的研究證實,在嘉蔭縣烏雲地區的富饒組,按岩性可分為上、下兩段。其上段岩性以灰黑色、黑褐色和灰黃色粉砂質泥岩、炭質泥岩、粉砂岩為主,夾薄層褐煤及少量流紋質晶屑沉凝灰岩,厚度大於 55 m; 其中含豐富的孢粉化石,為 Aquilapollenites-Betulaeceoipollenites組合,這一組合中,被子植物花粉平均占組合的 54. 7%,裸子植物花粉平均占 34. 7%,蕨類等孢子占 5%,這一組合是以水龍骨科水龍骨單縫孢屬的多種分子和以樺科三孔類花粉為主要成分的孢粉植物群,清楚顯示了北半球環太平洋區古新統以與現代植物群科屬關系清楚的水龍骨科和樺科為主的植物群面貌; 在上段另一些層位分析出的杉粉-紅杉粉組合,是以裸子植物無氣囊的各種松柏類花粉為特徵的優勢種群,也都是古新世常見的屬種; 另據報道,在上段中還含以下 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 為代表的植物化石組合,這一組合見於俄羅斯遠東地區上查加揚組下部,是典型的古近紀丹尼期 (Danian) 早期的分子。由此可知,根據最新研究結果,以富饒組上段地層為基礎建立的 「富饒階」不應是白堊系最頂部的一個階,而應歸屬於古近系古新統最底部的一個階。
富饒組下段的岩性,是以灰綠色和灰色粉砂岩、細砂岩、含礫砂岩以及褐色泥岩為主,厚達54~100 m 以上。其中也含較豐富的孢粉化石,為 Aquilapollenites-Ulmoideipites組合,這一組合中被子植物花粉占組合的 52. 4%~66. 4%,裸子植物花粉占 28. 9%; 這一組合中除鷹粉類 (Aquilapollenties) 的種屬和數量大增外,榆粉、脊榆粉也較為常見,還出現了沃氏粉 (Wodehouseia) 、克氏粉 (Cranwellia) 、山龍眼粉 (Proteacidites) 等特徵分子,這個孢粉組合的時代屬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 (Maastrichtian)期,大致與我國陸相白堊系的明水期相當。
與黑龍江嘉蔭縣烏雲地區的富饒組相似,松遼盆地的白堊系頂部地層明水組,其岩性也可分為二段。其下段岩性主要為灰色、灰黑色、灰綠色和棕紅色泥岩、泥質粉砂岩、砂岩和砂礫岩組成兩個正旋迴,中部和頂部各有一層黑色泥岩,頂部一層厚 2~8 m,為與上段地層的分界線; 這兩層黑色泥岩分布廣泛而穩定,化石豐富,是盆地內地層對比的一個重要標志層,全段厚一般為 120~160 m,最厚達 243 m。此段含介形蟲化石 Talicypridea amoena,Cypridea muriotuberculata,C. triangula; 葉肢介 Dax-ingestheria distincta; 雙 殼 類 Pseudohyria gobiensis; 輪 藻 Atopochara ulanensis, Latochara longiformis,L. dongbeiensis,Aclistochara munla var. elliptica,Raskyaechara gobica,Mesochara biacuta,Grambasticha-ra impolita,Hornichara,Sinochara,Retusochara,Maedlerisphera; 孢粉 為 Aquilapollenites-Wodehouseia組合,其中蕨類孢子占 30. 4%,裸子植物花粉占 33. 6%,被子植物花粉占 36%,與黑龍江富饒組下段的孢粉組合相比,二者均含較豐富的鷹粉類和沃氏粉,顯示出馬斯特里赫特期 (Maastrichtian) 的特徵。明水組上段的岩性較粗、顏色較雜,以棕紅色砂泥岩與灰綠色砂岩互層為主,頂部有一層磚紅色塊狀泥岩,在盆地內分布穩定,是一較好的地層對比的標志層,上段總厚一般為 200 m 左右,最厚達 350m,本段化石較少,但含豐富的輪藻,主要有 Hornichara prolixa,Neochara taikangensis,Gobichara deser-ta,Atopochara ulanensis,Grovesichara cf. changzhouensis 等,後者在蘇北盆地是古新世地層中的常見分子; 上段中含介形蟲 Mongolocypris distributa 和 Metacypris kaitunensis 等,也曾報道含 Talicypridea turgida;含軟體動物化石 Pseudohyria gobiensis,Sphaerium rectiglobosum,Valvata sungarina 和 Physa kuhuensis 等;上段含孢粉 Ulmoideipites-Ephedripites組合,其中蕨類孢子占組合的 45. 8%,裸子植物花粉占 32. 3%,被子植物花粉占 21. 9%,被子植物花粉中以脊榆粉 (Ulmoideipites) 數量最多,鷹粉類 (Aqailapolleni-tes) 比下段中明顯減少,這一組合與富饒組上段的孢粉組合相比,二者均呈現鷹粉類含量大幅度降低,而榆科花粉和麻黃類花粉含量明顯增加,顯示了古新世的孢粉組合面貌特徵。
在蘇北盆地也有類似情況。在蘇北-南黃海一帶廣泛分布晚白堊世晚期至古近紀早期的地層———泰州組 (但地表露頭較少) 。根據岩性,可劃分為下部的泰 1 段和上部的泰 2 段。泰 1 段自下而上被分為3 個亞段; 泰 2 段可分為 2 個亞段。整個泰州組自下而上劃分為泰 1 亞段—泰 5 亞段。各亞段岩性和含化石情況均有差異。
泰1亞段: 上部為深棕色泥岩夾薄層泥質粉砂岩,下部為灰白色塊狀砂岩,大多有底礫岩,在鑽孔中視厚度 0~100 m,不整合於赤山組紅層或更老地層之上; 本亞段含孢粉 Gothanipollis-Gabonisporis亞組合,含輪藻 Grambastichara yuntaishanensis var. acuta,Nemegtichara microcylintrica,N. prima,Char- ites guanpingensis; 含介形蟲 Mongolocypris distributa,Cypridea (Morinia) xindianensis,Ziziphocypris sima-kovi; 含腹足類 Hydrobia anhuiensis 和 Goniobasis jiangxiensis 等。
泰2亞段: 上部為深灰色泥岩夾粉砂岩,下部為棕灰色、灰綠色中、細粒砂岩、含礫砂岩及砂質泥岩,視厚度 38~50 m; 本亞段含孢粉 Rugubivesiculites-Jianghapollis 亞組合,含輪藻 Aclistochara sp. ,Mesochara cf. stankevtichii,含介形蟲 Mongolocypris、Talicypridea、Cypridea、Quadracypris、Eucypris、Can-dona,富含腹足類 Valvata sinensis、Reesidella orientalis、Lioplacodes sp. ,Hydrobia anhuiensis、Parhydro-bia yuanshuiensis、Pseudamnicola haianensis、Amnicola xinyuensis、Truncatella sp. ,Goniobasis jiangxiensis、Pachychiloides macilenta、Gyraulus planoconcavus 等。
泰3亞段: 為淺灰色、棕灰色砂岩夾深灰色或棕紅色泥岩,岩性變化較大,砂岩和棕色泥岩向深凹部減少,相變為白雲質粉砂岩薄層和深灰色泥岩,視厚度為 60~70 m; 本亞段下部所含孢粉組合與泰 2 亞段的孢粉組合面貌相近,上部含孢粉 Pterisisporites-Ephedripites 亞組合,本亞段含少量輪藻 Gobi-chara subglobosa, Hornichara paralagenalis, Grovesichara changdeensis, Sphaerochara parvula, 含 介 形 蟲Talicypridea spp. ,Mongolocypris,Quadracypris,Cypridea,Darwinula,Ziziphocypris 等,含腹足類口蓋化石 Reesidella sp. ,Assiminea rectopercula 等。
泰4亞段: 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下部夾數層泥灰岩和白雲質灰岩,是泰1段與泰2段分界的標志層,本亞段視厚度 50~120 m; 上部含孢粉 Ulmipollenites-Podocarpites-Jiangsupollis組合 (此組合延至泰 5 亞段下部?) ,本亞段含少量輪藻 Collichara xiaohekouensis,C. taizhouensis,Latochara cylindrica,L. yizhengica,L. curtula 和個別 Nemegtichara microcylindrica 及 Sphaerochara anfengensis,富含介形蟲 Cyp-ridea spp. , 伴 有 Disopontocypris, Ilyocypris, Parailyocypris, Cyprois, Mongolocypris, Eucypris, Candona(Candona) ,Candona (Typhlocypris) ,Candona (Caspiocypris) ,Metacypris,Paracandona,Limnocythere,Homoeucypris 及 Turkmenella 等。
泰5亞段: 以深灰色砂質泥岩為主,夾暗棕色泥岩、棕灰色鈣質粉砂岩,下部夾數層灰白色粉細砂岩,泥岩中含泥灰質結核,視厚度0~111 m; 本亞段繼續含有前一亞段 (泰4 亞段) 延續上來的孢粉 Ul-mipollenites-Podocarpidites-Jiangsupollis組合,本亞段富含輪藻化石 Collichara xiaohekouensis,C. taizhouensis,Peckichara paomagangensis,P. varians,Grovesichara changzhouensis,Latochara cylindrica Sphaerochara anfen-gensis,Stephanochara breviovalis,Sinochara dongtaiensis,Neochara squalida 等,雖然這一輪藻組合中含有一些晚白堊世晚期的常見分子,如 Collichara taizhouensis,C. xiaohekouensis,Charites tenuis,Grambasticharayuntaishanensis var. acuta 等,但,其組合的總體面貌與上覆阜寧組一段的輪藻組合面貌很相似,具瘤飾的類型特別發育,其時代應屬早古新世; 本亞帶含介形蟲 Cypridea 仍較豐富,但瘤刺減少,其他常見的有Disopontocpyris,Candona,Ilyocypris,Parailyocypris,Eucypris 和 Cyprois 等屬的分子; 含腹足類組合 Meso-lanistes dongtaiensis-Gypsobia sinensis組合,其主要分子有 Campeloma xinyuensis,Reesidella subglobasa,Val-vata sinensis,Lioplacodes jiangsuensis,Parhydrobia rectoides,Pseudamnicola haianensis,Charydrobia lubrica,Amnicola bellatula,Pachychiloides chrysalis,Physa shandongensis 和 Physa debilula 等。
從以上泰 1 亞段—泰 5 亞段的孢粉組合看,參照前人的工作成果,泰1亞段—泰3亞段的孢粉組合時代主要應是晚白堊世的坎潘期 (Campanian) 和馬斯特里赫特期 (Maastrichtian) ,泰 4 亞段的孢粉組合似乎已進入古近紀古新世的丹尼期 (Danian) ,因為在這一組合中含有大量的松科和榆科花粉,而在我國許多地區 (如江西池江盆地、廣東南雄盆地、我國中部地區甚至東北和吉林、遼寧撫順地區等) 古新世的孢粉組合中都普遍含有很高的松科和榆科花粉的比值。由此可知,泰州組泰一段可與東北地區的明水組下段、富饒組下段對比; 泰州組泰二段可與明水組上段和富饒組上段對比 (表 13)
表13 中國東部白堊系—古近系界線地層劃分對比表
通過課題組 (陳丕基等) 研究得出結論: 原劃歸上白堊統頂部的富饒階,其時代不屬於晚白堊世晚期,而是屬於古近紀古新世早期。因此該階應從白堊系年代地層系統中刪除,而上移至古近系古新統的最底部。同時,通過研究也確認,富饒階的層型剖面不應選在黑龍江烏雲地區的煤系地層中,這里相關地層分布局限,含化石門類稀少,僅以古植物和孢粉為主,不便於區域對比。富饒階的層型剖面應在松遼盆地或蘇北盆地內選定,這些地區相關地層分布廣泛,含化石豐富,門類眾多,有利於地層的劃分,時代的確定和區域對比。
10. 我們的祖國那些富饒的物產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的富饒的物產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鐵礦石、中草葯:
一、礦產資源及其勘查開發現狀
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中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是:
——資源總量較大,礦種比較齊全.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煤、鐵、銅、鋁、鉛、鋅等支柱性礦產都有較多的查明資源儲量.煤、稀土、鎢、錫、鉬、銻、鈦、石膏、膨潤土、芒硝、菱鎂礦、重晶石、螢石、滑石和石墨等礦產資源在世界上具有明顯優勢.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總體較好.
人均資源量少,部分資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礦產資源人均量低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平.金剛石、鉑、鉻鐵礦、鉀鹽等礦產資源供需缺口較大.
優劣礦並存.既有品質優良的礦石,又有低品位、組分復雜的礦石.鎢、錫、稀土、鉬、銻、滑石、菱鎂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品質較高,而鐵、錳、鋁、銅、磷等礦產資源貧礦多、共生與伴生礦多、難選冶礦多.
查明資源儲量中地質控製程度較低的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大.查明資源儲量結構中,資源量多,儲量、基礎儲量少; 經濟可利用性差或經濟意義未確定的資源儲量多,經濟可利用的資源儲量少;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多,探明的資源儲量少.
成礦條件較好,通過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礦產資源的前景較好.石油、天然氣、金、銅等礦產資源的找礦潛力很大.老礦山深部、外圍和西部地區是重要的礦產資源接替區.
——相繼發現和探明了一大批礦產資源.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大批油氣田,使中國由一個貧油國轉變為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發現和擴大了白雲鄂博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柿竹園鎢礦、欒川鉬礦、阿什勒銅礦、焦家金礦、玉龍銅礦、大廠錫礦、廠壩和蘭坪鉛鋅礦、東勝-神木煤田、紫金山銅金礦、羊八井地熱田等一批重要礦床.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集中區逐漸顯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在一批老礦山外圍或深部找到了新的資源.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陸續取得一批成果.五十多年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使中國從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到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 從已知地下水源地稀少到地下水在全國供水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形成了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力量雄厚的地質勘查隊伍,為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礦產資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大.1949年,中國保留比較完整的礦山僅300多座,年產原油12萬噸,煤0.32億噸,鋼16萬噸,有色金屬1.30萬噸,硫鐵礦1萬噸,磷不足10萬噸.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先後建立了大慶、勝利、遼河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兗州、平頂山、「兩淮」、准格爾等煤炭基地,上海、鞍山、武漢、攀枝花等大型鋼鐵基地,白銀、金川、銅陵、德興、個舊等大型有色金屬基地,開陽、昆陽、雲浮等大型化工礦山基地,形成了能源與原材料礦產品的強大供應系統.一大批礦業城市拔地而起,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目前,中國的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居世界前列.2002年,中國共有大型礦山489座,中型礦山1025座,小型礦山和砂石粘土采場14萬多處,從業人員907萬人.礦業產值4542億元.生產原油1.67億噸,天然氣327億立方米.礦石和砂石粘土採掘量48.49億噸,其中:原煤13.80億噸,鐵礦石2.31億噸,磷礦石2301萬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12萬噸.目前,中國原煤、鋼、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磷礦石和硫鐵礦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國有礦山企業是中國礦產資源開發的支柱,也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穩定供應基地.原油、天然氣和36%的其他礦石產量都來自7679個國有礦山企業.國有礦山企業不僅為工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多種經濟成分的礦山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非國有礦山企業達到14萬個,其中港澳台商投資礦山企業132個,外商投資礦山企業160個.
——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五十多年來,中國物探、化探、遙感、鑽探、坑探等礦產資源勘探技術和實驗測試、計算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科學技術水平.礦產資源綜合利?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煤突厥綻貿尚饗裕試蠢寐手鴆教岣摺D殼埃泄細值幕厥章飾?/span>40%,廢舊有色金屬的綜合回收率為27.70%; 鉑族和稀散元素幾乎全部來源於綜合利用; 近三分之一的硫酸原料也是由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一些礦山企業對與煤伴生的瓦斯、油頁岩、高嶺土、高鋁粘土進行綜合開發,對煤矸石、粉煤灰進行加工利用,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礦產品對外經濟貿易快速發展.2002年中國礦產品及相關能源與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1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8%.原油、鐵礦石(砂)、錳礦石(砂)、銅精礦、鉀肥進口量較大.鉛、鋅、鎢、錫、銻、稀土、菱鎂礦、螢石、重晶石、滑石、石墨等優勢礦產品的出口量較大.中國礦產資源領域的對外合作不斷擴大.通過海洋油氣資源對外合作勘查,陸續發現了一批新的油氣田,海洋油氣產量逐年增加.到國外勘查開發油氣資源已具一定規模,到國外勘查開發固體礦產資源也已開始.在煤層氣領域與一些國家建立了長期的研究開發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