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IM目前有什麼應用效益
1.減少設計周期與提升設計質量:設計項目團隊可以依據未來可能的周遭空間狀況、自然環境條件與資源等詳細信息,建立規劃階段的BIM模型,並依此建模做空間運用的分析作業,例如日照分析、基本法規檢查等,藉以初步了解該空間可使用的基本要件與一般建築規范之限制等概況,進而針對項目作完善的規劃。
2.可以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提升初級作業者的學習:導入BIM後由3D模型呈現,團隊之間可相互溝通便於討論項目面臨的問題,特別對於一些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直接以可視化檢視3D模型,可更容易了解團隊討論之成果。
3.減少重工、減少錯誤與遺漏:3D模型建置好後,各立面圖及其他信息也同時建立完成,當變更設計發生而變更某一部位時,圖面及信息可以同時變更,確保圖面及信息之一致性,減少以往發生變更時須繁瑣地變更大量圖說,並且可以避免有可能的疏漏。
4.減少變更、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質量:建築信息模型可與其他計算機軟體結合,預先進行干涉檢查、碰撞分析,或者是防災規劃等,因此可在項目未進入施工階段時,及早發現問題,進行變更與討論修正,以避免進入施工階段才出現問題,並可降低變更而增加的費用,以增進施工管理成效、提升施工質量,進而達到節省施工成本之效,並可得到更好的項目整體成果。
5.更好的成本控制及可預見性:建築信息模型背後擁有眾多參數與信息的儲存,完成3D模型後即可從軟體本身的功能擷取數量,降低了人為運算錯誤發生的機率。
6.更快的審核周期與減少工作流程周期時間: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出高質量和高准確性的圖檔,可避免因修正造成的往返作業時間,且模型中各項信息可直接傳遞使用,不需重復輸入數據,減少人為疏失,提升工作效率。
7.提供新的服務、增強組織形象與維持顧客迴流率:由於BIM技術為近年來營建產業之新興技術,經由軟體公司發揮BIM技術之優勢與特性,例如業內領先的品茗BIM,利用多年的技術積累打造價值落地的實用型、專業的BIM應用軟體,以此提升形象與專業度,進而維持顧客迴流率。
B. BIM典型應用案例知多少
1 . BIM 模型維護
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建立和維護 BIM 模型,實質是使用 BIM 平台匯總各項目團隊所有的建築工程信息,消除項目中的信息孤島,並且將得到的信息結合三維模型進行整理和儲存,以備項目全過程中項目各相關利益方隨時共享。由於 BIM 的用途決定了 BIM 模型細節的精度,同時僅靠一個 BIM 工具並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目前業內主要採用「分布式」BIM 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項目現有條件和使用用途的 BIM 模型。這些模型根據需要可能包括:設計模型、施工模型、進度模型、成本模型、製造模型、操作模型等。BIM「分布式」模型還體現在BIM 模型往往由相關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根據各自工作范圍單獨建立,最後通過統一的標准合成。這將增加對BIM 建模標准、版本 管理、數據安全的管理難度,所以有時候業主也會委託獨立的 BIM 服務商統一規劃、維護和管理整個工程項目的 BIM 應用,以確保 BIM 模型信息的准確、時效和安全。
2. 場地分析
場地分析是研究影響建築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確定建築物的空間方位和外觀、建立建築物與周圍景觀的聯系的過程。在規劃階段,場地的地貌、植被、氣候條件都是影響設計決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過場地分析來對景觀規劃、環境現狀、施工配套及建成後交通流量等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及分析。傳統的場地分析存在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觀因素過重、無法處理大量數據信息等弊端,通過BIM 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對場地及擬建的建築物空間數據進行建模,通過 BIM 及 GIS 軟體的強大功能,迅速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結果,幫助項目在規劃階段評估場地的使用條件和特點,從而做出新建項目最理想的場地規劃、交通流線組織關系、建築布局等關鍵決策。
3. 建築策劃
建築策劃是在總體規劃目標確定後,根據定量分析得出設計依據的過程。相對於根據經驗確定設計內容及依據(設計任務書)的傳統方法,建築策劃利用對建設目標所處社會環境及相關因素的邏輯數理分析,研究項目任務書對設計的合理導向,制定和論證建築設計依據,科學地確定設計的內容,並尋找達到這一目標的科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需要運用建築學的原理,借鑒過去的經驗和遵守規范,更重要的是要以實態調查為基礎,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對目標進行研究。BIM能夠幫助項目團隊在建築規劃階段,通過對空間進行分析來理解復雜空間的標准和法規,從而節省時間,提供對團隊更多增值活動的可能。特別是在客戶討論需求、選擇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時,能藉助 BIM 及相關分析數據,做出關鍵性的決定。BIM 在建築策劃階段的應用成果還會幫助建築師在建築設計階段隨時查看初步設計是否符合業主的要求,是否滿足建築策劃階段得到的設計依據,通過 BIM 連貫的信息傳遞或追溯,大大減少以後詳圖設計階段發現不合格需要修改設計的巨大浪費。
C. 設計階段bim應用什麼時候介入,取得哪些成果
1、最理想狀態是,直接利用BIM軟體進行全過程設計。
1)概念方案設計階段,主專要為建築專業建模。屬通過對每個方案BIM模型的展示,直觀、有效的讓建設單位對設計方案進行選定。
2)初步設計階段,在選定的概念方案模型上繼續完成建築、結構、機電設計,提前減少不必要的碰撞問題。
3)施工圖階段,細化和完善建築、結構、機電模型設計,並進行景觀、幕牆設計。進行碰撞檢查、管線綜合,優化設計成果。
還有建築日照分析、能耗分析、綠色建築分析等等。
整個過程沿用一個BIM模型,大家協同設計,提前避免了CAD的單專業設計、多次出圖等常見的問題。
但直接運用BIM軟體進行設計的設計院還比較少,技術上、工作管理模式上還需要摸索。
2、僅進行BIM翻模,隨時都可介入,但在中間階段介入,存在各種問題:
1)設計師自己建模,存在兩次設計,設計周期變長;
2)請專業建模團隊翻模:由於建模員對專業技術知識了解有限,翻模的成果自然存在各種問題,拿來展示可以,但想進行專業計算、各類分析,那肯定是不行的。
以上僅個人意見,本人未在設計院待過,考慮問題仍有欠妥當之處,僅供參考。
D. BIM在施工中的應用
BIM是一次將虛擬和實體建造過程真正結合的技術革命。在實體建造之前虛擬地全面運行一個建設項目,使實體建造可以在中央系統中按照優化的虛擬過程達到最優化的結果。通過唯一真實數據平台在整個建築生命周期中將虛擬工作方法引入實體建造流程。聽說廣州旺地的BIM技術在模型構建、管線綜合、施工模擬、工程造價、性能優化、虛擬現實等技術領域,均走在國內前端。
E. BIM對施工現場觀摩會有什麼應用成果
觀摩現場,中建三局騰訊北京總部大樓項目分別設置了展示區和現場展示區。將BIM在總承包管理體系、進度管理、商務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運營維護管理等多方面的創新應用,通過視頻投影觀看、技術展板展示、實體樣板展示、現場專人解說等多種交流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為觀摩人員提供交流平台,展示了深化設計、基於BIM智能施工放樣、施工模擬、4D-BIM等十餘個創新應用成果。
其中,該項目自行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於BIM的施工放樣平台,通過在手持移動終端的BIM模型上選取待測點,結合運用智能型全站儀,即測量機器人,實現自動追蹤,簡化施工放樣流程,大大提高了放樣效率與精度。
而基於BIM的深化設計與3D列印技術相結合,則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施工指導。如該工程大截面轉換勁性鋼梁等部位的鋼筋排布密集、細部繁瑣。項目採用BIM軟體建立三維可視化模型,利用間隙碰撞對鋼筋排布進行優化,通過3D列印技術形成實體模型,有效指導現場施工。
中建三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琨介紹,中建三局每年完成營業收入1200億元,獲得超140項魯班獎和國優獎。在北京的代表工程有央視新址、中國尊等地標性建築。而BIM正是企業向更高台階邁進的「法寶」。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毛志兵表示,BIM技術的實施和應用,相關BIM技術軟體的應用是基礎,配套的組織、標准制定是保障,人才培養和應用實踐是關鍵,BIM要落實到具體的崗位,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未來BIM的發展將圍繞推進以BIM技術為核心的大數據、智能化、雲計算、移動通訊等最新技術的應用,實現建築業的技術升級,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管理方式的變革,打造智能化、工業化、綠色化的新興建築業態。
中國圖學學會副理事長許傑峰向記者介紹,圖學學會始終致力於開展BIM技術的學術交流和研討,致力於促進BIM技術創新、普及應用和人才培養,提升行業科技水平,推動BIM及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本次觀摩會充分展現了我們各專業人員BIM研究和推廣方面的熱情和堅定信心,繼續加大對BIM技術應用的研發將BIM技術更深入地融合到項目中去,繼續做建築行業的技術領先者。
住建部信息中心主任倪江波則表示,BIM無論從現階段技術工具出發,還是基於未來的協同管理模式的創新來看,其應用推廣的趨勢已不可阻擋。基於BIM所引領的技術變革、管理變革,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
F. BIM在施工中的應用優勢有哪些
根據業內具有代表性的BIM公司北京互聯立方調查研究發現,在建築工程中,施工單位與其他企業單位相比,通過利用BIM技術可以帶來更顯著的價值,因此施工單位應用BIM技術的動力最大。BIM技術對施工企業的應用價值:
1.增強企業技術實力以提高項目中標率:利用BIM更立體地展現技術方案及實力、更精確快捷地制定投標價,無疑可以提升企業的中標率。
2.檢查碰撞:施工單位利用基於BIM技術的碰撞檢查軟體,提前進行各專業設計的碰撞檢查,在實際施工前發現問題,事先協調,從而大幅減少施工變更。
3.虛擬施工,有效協同。三維可視化加上時間維度,進行虛擬施工。直觀快速對比施工計劃與實際進展,同時進行有效協同,減少建築質量問題、安全問題,減少返工和整改。
4.成本管理:①多算對比,有效管控。②精確計劃,減少浪費。③數據調用,決策支持。④快速算量,精度提升。
5.提升項目綜合管控能力:施工企業在企業級層面來應用BIM技術,可以實現對項目部的有效支撐、有效控制和降低管控風險,從而進一步提升項目的管控能力。
6.現場布置優化管理:利用BIM技術應用可以形象直觀地模擬各個階段的現場情況,靈活地進行現場平面布置,實現現場平面布置合理、高效。
7.工作面管理:BIM技術可提高施工組織協調的有效性,集成工程資源、進度、成本等信息,實現合理的施工流水劃分,並基於模型完成施工的分包管理。
8.安全文明管理:利用BIM建立三維模型提前判斷危險源,在其附近布置防護設施模型,提前排查安全死角;利用 BIM 及相應災害分析模擬軟體,提前模擬災害發生過程,分析原因,制定相應措施,並編制人員疏散、救援的應急預案;基於BIM技術將智能晶元植入項目現場勞務人員安全帽中,對其進出場控制、工作面布置等方面進行動態查詢和調整,有利於安全文明管理。
9.解決項目技術難題:① 利用BIM技術進行虛擬裝配:在設計的BIM模型中進行構配件的虛擬裝配,提早發現製造、運輸、安裝中的問題,並及時修改設計,避免因設計問題造成的工期滯後及材料浪費。② 利用BIM技術進行現場技術交底
基於BIM技術的施工管理軟體,可將施工流程以三維模型及動畫的方式直觀立體地展現出來,有利於進行項目(尤其是對特殊節點)的技術交底,也便於對工人進行培訓,使其在施工前充分了解施工內容和順序。③ 利用BIM技術進行復雜構件的數字化加工:運用BIM技術對復雜構件進行數字化加工,或將BIM技術與預制技術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施工企業在建造過程中則可以變得更加准確、經濟、安全。
G. BIM應用案例有哪些
目前國內BIM的成功案例主要集中在設計領域,像敦煌莫高窟遊客中心、昆明東部生態城、杭州奧體博覽城主體育場、上海中心等等。
施工領域BIM的初級應用主要集中在三維算量方面,這個基本已經很成熟了,魯班、神機妙算、廣聯達等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但三維算量僅有量的信息,遠遠沒有發揮BIM的價值。目前BIM在施工階段的應用點有碰撞檢查,如中建五局無錫恆隆廣場中的BIM應用、上海安裝蘇州星海生活廣場中的BIM應用等,這些主要是利用Revit三維設計進行機電專業的碰撞檢查。
此外BIM模型可以做成6D關聯資料庫,包括3D空間+1D時間+2DWBS,可用於碰撞檢查、全過程造價成本控制、虛擬施工等。目前但這方面成功的案例主要有常州九洲花園、浙江城建贛州中航項目、中天建設杭州奧體中心項目等,好像都是用的魯班的BIM服務。看來施工領域的BIM服務,魯班軟體是十分領先的。
1)BIM在線展現實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20/21/7450850_142015193.shtml
2)常洲武進九洲花園案例http://www.lubancal.com/index.php?mole=default&controller=bim&action=bim_front&bim_id=8
3)BIM技術在上海中心大廈項目中的應用實踐
http://au.autodesk.com.cn/QueryCourseAction.do?id=1723
4)BIM案例分析 http://www.chinabim.com/school/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