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煤礦轉讓的問題
一些地方資源整合不規范,以整合和改擴建為名拖延逃避關閉。一些地方以資產整合代替資源整合,將兩個以上資源范圍互不搭界、甚至非同一礦區的小礦,勉強拼湊成為一個大礦,一證多井、多套生產系統,小煤礦名稱由「礦」變「井」,換湯不換葯,繼續非法違法。有的整合范圍寬泛無邊,借整合之機為應關閉的小煤礦留後路、開便門。某些產煤市地公告的第二批關閉名單中,半數以上的關閉礦井(最高達96%)納入整合對象;一些地方沒有堅持「先關閉、後整合」原則,納入整合對象的礦井沒有立即停止生產、吊銷或暫扣證照,沒有正規進入技改程序;一些煤礦整合標准低下,有的整合礦井繼續採用落後的不合規的開采生產方式,整合後形成了更大的隱患。
四是新建項目把關不嚴,小煤礦邊關邊建。一些地區在建礦井規模偏小、數量偏大,形成小煤礦一邊關閉一邊新建、數量居高不下的不正常現象。目前全國共有在建和改擴建礦井3955處,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佔82.9%,其中3萬噸及以下的有562處。西南地區一些地方現有新建和改擴建礦井平均單井能力僅為7萬噸。按照國家發改委制定發布的規劃,到2010年全國小煤礦要降到1萬處左右。算大帳:整頓關閉攻堅戰開始時全國小煤礦生產礦井約有23000處,到2007年底可望關閉10000餘處,尚有12000餘處,加上新建和改擴建就是15000處。由此看來,「十一五」期間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任務仍然很艱巨。
五是監管不到位,小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一些地方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和行業管理的關系尚未理順,許多產煤鄉鎮目前沒有專門的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煤礦整頓關閉和安全監管力度有層層衰減的現象。一些地方聯合執法機制尚未建立健全,在對小煤礦的安全管理以及資源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勞動用工管理諸多方面,都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基層反映較多的煤礦「六證」,確實存在著頒發和管理不規范、證照之間銜接不夠,以及煤礦辦證難、持證率低等問題。一些工作人員和監管人員工作不實、執法不嚴,對小煤礦非法違法行為,或者沒有及時發現,或者發現了而沒有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失之於寬、失之於軟,釀成嚴重後果。在不少地方,小煤礦生產力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低下、非法違法嚴重、安全管理混亂、傷亡事故多發的情況,沒有得到扭轉。有些小煤礦隱患十分嚴重,是重大事故危險源。今年以來,一些地方的小煤礦相繼發生瓦斯爆炸、突出和透水等重特大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慘痛損失。以上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小煤礦問題由來已久、積弊已深,整頓關閉是一場需要付出極大努力的硬仗苦仗。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增強攻堅克難的信心;更要看到問題和差距,認清潛伏的危機,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深化攻堅的緊迫感。
今年3月20日,我們召開了煤礦整頓關閉工作部際聯席會第三次會議,明確了今年的工作目標:一是在鞏固前兩個階段整頓關閉成果的基礎上,將第三階段的時限提前到2007年底,今年關井數量增加到4000處,力爭提前完成原定到2008年上半年完成的累計關閉礦井1萬處的目標任務(約佔小煤礦總數的44%)。二是基本完成煤炭資源整合。資源整合方案要按程序批准、下達和啟動,所有被整合礦井都要規范進入技術改造程序,煤礦新建項目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積極推進管理強礦。國有重點煤礦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活動,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小煤礦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基礎管理。為保證整頓關閉攻堅戰的深入進行,第三次部際協調會議同時決定,在強化聯席會議的職能作用、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開展專項督查、公告關井名單和通報關閉進度、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經濟政策、規范煤炭資源整合、控制煤礦新建項目、嚴格礦井能力核定、規范證照審批管理、加強小煤礦安全基礎管理、抓好監控系統聯網和煤礦供用電安全、打擊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宣傳煤礦整頓關閉政策、以及特殊問題個案處理等方面,採取14項保障措施。
上述目標,符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國務院確定的煤礦安全生產兩個階段性目標,體現了我們提出的「三步走」戰略,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要求盡快解決小煤礦問題的迫切願望,也符合當前整頓關閉工作的實際情況,因而是積極的、切實可行的。14項保障措施,反映了當前煤礦整頓關閉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系列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已轉發到各地,希望認真貫徹落實。
從現在起到年底,是深化煤礦整頓關閉攻堅戰的又一關鍵時段。這一仗至關重要。打贏了這一仗,一些產煤地區長期存在的小煤礦失序混亂狀況就有望得到初步治理,為建立比較規范的煤炭開采秩序創造了條件;就可以從源頭上防範和減少煤礦事故,逐步掌握煤礦安全生產的主動權;就能夠使煤炭工業的整體素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推動煤炭工業的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國辦82號文件的要求和第三次部際協調會議的部署,緊緊依靠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防止和克服松勁厭戰情緒,繼續保持旺盛鬥志,保持高壓和進攻態勢,連續作戰、縱深攻堅,堅決完成今年的整頓關閉任務,為「三年解決小煤礦問題」奠定比較可靠的基礎。
② 不能以資產整體轉讓為名轉讓采礦權
【問題】
2006年11月,某國有煤礦決定以資產競價租賃經營方式整體轉讓,並委託某資產評估公司對煤礦井上井下固定資產進行評估。2007年3月,該礦委託某拍賣公司組織公開競價租賃,趙某以2000萬元競得,同時雙方簽訂了《資產租賃協議》,並將井上井下固定資產一並移交給趙某,趙某遂組織人員開始開采。
問:該國有煤礦將采礦權以資產競價租賃經營方式轉讓的行為合法嗎?趙某的行為是什麼性質?
【分析】
本案涉及未經批准轉讓采礦權和無證開采兩個方面的問題。
我國《憲法》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採的礦產品的權利。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為采礦權人。根據《礦產資源法》第六條和《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2號)第三條、第九條的規定,采礦權不得擅自轉讓,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變更采礦權主體的必須經依法批准,方可轉讓采礦權。
國務院2006年9月30日下發《關於同意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批復》(國函[2006]102號),在《關於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要求,該《方案》發布之日前企業無償佔有屬於國家出資探明的煤炭探礦權和無償取得的采礦權,均應進行清理,並在嚴格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剩餘資源儲量評估作價後,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一次性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確有困難的,經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可在探礦權、采礦權有效期內分期繳納。分期繳納價款仍有困難的國有煤炭企業,經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批准,允許將應繳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部分或全部以折股形式上繳,劃歸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持有。《方案》發布之日前經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批准已將探礦權、采礦權價款部分或全部轉增國家資本金的,企業應當向國家補繳價款,也可以將已轉增的國家資本金劃歸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持有。 根據《方案》要求,國務院批準的重點煤炭開發項目,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大型煤炭開發項目,已設采礦權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產系統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項目,以及國家出資為危機礦山尋找接替資源的找礦項目,經國土資源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批准,可以允許以協議方式有償出讓礦業權。 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2006年10月25日聯合下發的《關於深化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建[2006]694號)進一步強調,探礦權、采礦權人無償佔有屬於國家出資(包括中央財政出資、地方財政出資或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探明礦產地的探礦權和無償取得的采礦權,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進行清理,並對清理後的探礦權、采礦權進行評估,以資金方式向國家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對以資金方式向國家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確有困難的,經批准後,可以折股方式繳納。
在本案中,該煤礦屬國有煤礦,其表面上是以租賃經營方式轉讓井上、井下固定資產,未涉及采礦權,但該國有煤礦實際是在處理固定資產的同時將采礦權也一並轉讓,根據以上規定,其行為違反了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資產租賃協議》無效。
2007年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物權法》明確采礦權為用益物權。根據用益物權的特徵,用益物權人對於其標的物享有排他性支配權,所以采礦權具有排他性,只能由法定的采礦權人行使。 礦山企業轉讓采礦權應嚴格按照《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和《礦業權出讓轉讓管理暫行規定》的相關規定,由轉讓雙方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受讓人在未獲批准,成為法定意義上的采礦權人時,不得實施采礦活動。根據《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無證采礦是指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而本案中,趙某盡管以競價租賃方式取得了煤礦的采礦權,但實際上屬於未經批准而擅自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的規定,非法轉讓采礦權的受讓方即趙某應按無證采礦行為進行處理。雙方應當自行解除合同,並接受當地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③ 賣給煤礦的土地沒有辦理用地手續可以重轉讓嗎
沒有辦理用地手續,就不是合法交益,不受法律法規和合同約束,如果在共同協商情況下,是可以重新轉讓的。
④ 我有一座手續齊全的煤礦,需轉讓。
作者:前出抄塞作文網,彩虹橋襲非常漂亮,橋的兩邊有許多造型各異的塑像。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條用白色石頭雕刻的美人魚,她有著一副天使般美麗的臉龐,有一條優美的長尾巴,尾巴的上面細致的刻著一片一片的魚鱗,整個美人魚擺著好看的造型眺望著遠方,似乎在盼望著什麼……每次走過彩虹橋的時候我都會仔細的觀察它,各式各樣車輛在橋上賓士,像一條川流不息的車河。神色匆忙的人們騎著摩托車、自行車在橋上來來往往。偶爾幾個悠閑的人們趴在橋的護欄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當夜幕降臨,彩虹橋上的彩燈就會打開,這時候的彩虹橋是最美麗的時候!首先,護欄上的彩燈先亮起來,接著是三個拱形橋洞的彩燈也亮起來,從遠處看,彷彿三道彩虹降落人間,漂亮極了,我想,這就是彩虹橋名字的來歷吧!我愛美麗的彩虹橋!我愛我的家鄉——漯河!
⑤ 法律禁止自然人居間煤礦轉讓嗎
煤礦轉讓法律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以下簡稱《資源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探礦權、采礦權除下列規定可以轉讓外,一律不得轉讓。采礦權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能轉讓:即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或者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第三款規定,禁止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三條第二項也對采礦權轉讓作出了與《資源法》相同的規定。依據上述規定,采礦權的轉讓必須符合法律所規定的情形,即僅指企業因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企業資產的出售,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除此之外,在其他任何情形下變更采礦權的,均不符合法律規定。例如我們所常見到的煤礦企業的承包,租賃等,都不是法律所規定的變更采礦權的情形。對此《辦法》第十五條規定,違法本辦法第三條第二項的規定,以承包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改正,沒收非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因此司法實踐當中如果遇到當事人因煤礦企業承包而形成的糾紛訴訟到法院,對其承包合同,可以直接確認無效。如果轉讓雙方當事符合法律所規定的采礦權轉讓的情形時,采礦權也並不當然發生變更或轉讓,還需經批准後采礦權才能變更或轉讓。《辦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轉讓采礦權的,在申請得到批准後,轉讓合同才能生效,而且轉讓合同生效的時間為批准之日。
綜上所述,煤礦企業的轉讓並不簡單是煤礦企業資產的出售或經營方式,經營主體的變換,同時煤礦企業的轉讓還包括采礦權的轉讓,對於轉讓雙方當事人間的轉讓合同,只有在采礦權符合法律規定轉讓情形,並依法被批准後,合同才能生效,當事人才能按照合同所約定的權利義務完成轉讓行為。
⑥ 如果要接手一個即將轉讓的煤礦 接手方應該向轉讓方索要那些手續 還有正常生產 經營的煤礦需要那些手續
出售方的: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采礦證、上一年度儲量年報及審批手續、煤礦生產安檢手續以及采礦安全手續等基本手續。。。
⑦ 國有煤礦轉讓後其土地使用權歸誰
煤礦的轉讓只是開采權利的轉讓並非是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假設回A即擁有煤礦的開采權答和煤礦山的土地使用權的話,如果A轉讓開采權給B那麼土地使用權還是歸A所有而並非是歸B所有。如果所有權也跟著一起轉讓才會出現土地使用權的變更。
⑧ 終審判決煤礦轉讓合法後,被告方將煤礦轉賣了第三人,通過再審改判轉讓不合法後,該煤礦還能執行歸原告嗎
1.煤礦作為自然資源中的礦藏,所有權屬國家,不得轉讓;所轉讓〈轉賣〉的只能是開采權〈即用益物權〉。
2.因〈物權法〉未對用益物權轉讓作出規定,可參照所有權轉讓的相關規定,即106條,據此,是否可通過執行使開采權返歸原告,依該條規定三條件判斷:第三人受讓是否善意〈如與被告惡意串通,如明知該礦開采權存在爭議〉;價格是否合理;是否己於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如不具備法定三條件,即可執行回。
3.如第三人受讓符合上述條件,不能執行返還,只能向被告索賠。
4.即向法院申請:查封第三人開采權〈防止再次轉讓〉以待查清轉讓是否合法;查封被告財產防其轉移〈其既轉第三人,必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