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面預算體系的內容
全面預算體系由預算主體、預算周期、預算指標、預算維度等要素構成。
預算主體:指全面預算的責任單位,即承擔該預算任務的責任單位,是預算的編制主體,也是預算控制和分析的單位。可以按照企業的現行組織架構,建立預算主體的層級關系。
預算周期:依據不同的目的,在編制預算表時使用不同的周期方案;如編制長期預算使用周期方案的多個年度節點,年度內預算使用季、月、旬、周等周期節點。
預算指標:是由相關關鍵值(周期、維度、主體等)確定的一組數據,比如,銷售收入、管理費用可以定為一個預算指標。每個預算指標都代表一項業務內容,或者具有一定的經濟含義。
預算維度:是對預算指標從不同的角度更明細,比如:銷售收入可以從組織機構、產品種類、業務系列、行業、地區、時間等多個維度進行分解。
(1)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全面預算編制的基本內容包括----資本性支出預算、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三大部分,這三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預算的編制應採取上下結合、橫向協調的W型溝通機制,體現出分權與集權的統一。並且,預算編制工作應採取更多新的方法,如:零基預算、滾動預算、彈性預算以及作業成本法等先進做法。
預算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後,將下達到各子公司、二級單位執行。在整個預算執行過程中,作為各責任中心的子公司、二級單位必須向預算管理辦公室報送預算計劃的執行進度。
同時,為了加大這種監督的力度,並保持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公司審計委員會將不參與預算的編制工作,只負責對預算執行過程與結果的監督,並直接對公司總經理負責。
⑵ 全面預算主要包括哪些內容並說明其中之間的關系.
全面預算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業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
(一)業務預算:
業務預算是基礎,主要包括與企業日常業務直接相關的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及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製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期末存貨預算銷售及管理用預算等。其中銷售預算又是業務預算的編制起點。
(二)專門決策預算:
專門決策預算是指企業為那些在預算期內不經常發生的、一次性業務活動所編制的預算,主要包括:根據長期投資決策結論編制的與購置、更新、改造、擴建固定資產決策有關的資本支出預算;與資源開發、產品改造和新產品試制有關的生產經營決策預算等。
(三)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主要反映企業預算期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各項預算,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財務預算是以來於業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而編制的,是整個預算體系的主體。
(2)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在單一產品的企業里,銷售預算中反映產品的銷售數量、銷售價格和銷售額。在多品種的企業里,銷售預算中通常只需要列示全年及各季的銷售總額,並根據各種主要產品的銷售量和銷售單價分別編制銷售預算的附表。
通常情況下,還應當根據銷售預算編制與銷售收入有關的現金收入預計表,用以反映全年及各季銷售所得現銷收入和回收以前期間應收帳款的現金數額。
⑶ 全面預算的內容包括()
應選C
全面預算是由一系列預算按其經濟內容及相互關系有序排列組成的有機體。通常完整的全面預算包括經營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三個組成部分。
①業務預算:業務預算是基礎,主要包括與企業日常業務直接相關的銷售預算(業務預算的編制起點)、生產預算、直接材料及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製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期末存貨預算銷售及管理用預算等。
②專門決策預算:專門決策預算是指企業為那些在預算期內不經常發生的、一次性業務活動所編制的預算,主要包括:根據長期投資決策結論編制的與購置、更新、改造、擴建固定資產決策有關的資本支出預算;與資源開發、產品改造和新產品試制有關的生產經營決策預算等。
③財務預算:財務預算主要反映企業預算期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各項預算,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財務預算是以來於業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而編制的,是整個預算體系的主體
(3)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全面預算本質:
預算不等於預測。預測是基礎,預算是根據預測結果提出的對策性方案。可以說,預算是針對預測結果採用的一種預先的風險補救及防禦系統。
預測是預算的前提,沒有預測就沒有預算。
有效的預算是企業防範風險的重要措施。
預算不等於財務計劃
從內容上看,預算是企業全方位的計劃,財務計劃只是企業預算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從預算形式上,預算可以是貨幣式的,也可以是實物式的,而財務計劃則是以價值形態所表現的計劃。
從范圍上,預算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涉及企業各部門和不同科層;而財務計劃的編制、執行主要由財務部門控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全面預算
⑷ 全面預算包括哪些內容並說明其中的關系
全面預算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一般不超過一年或一個經營周期)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作為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管理系統,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
以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為目的,以銷售預測為起點,進而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並編制預計損益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從計劃、協調,發展到兼具控制、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的一種綜合貫徹企業經營戰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日益發揮核心作用。
(4)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全面預算管理利用預算對組織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作為一種現代化管理手段,具有其鮮明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效益型、市場適應性、主動性和綜合性。
單位編制的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是指導未來經營活動和財務工作的大綱。為了使預算內容更精確、更符合實際情況,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充分做好預測,廣泛佔有資料;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預算指標既要有先進性,又要留有餘地。
⑸ 闡述全面預算的基本內容
全面預算管理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即業務預算、資本預算、財務預算。
一、業務預算
反映企業基本業務活動的預算,它因不同業務類型而異。比如:製造業的基本業務預算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製造費用預算、期末產成品存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等等;流通業的基本業務預算則包括銷售預算、采購預算、經營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等等。
二、資本預算
用以規劃長期投資業務及與其相關的籌資業務,具體包括資本支出預算和一次性專門業務預算等,它是根據特定的投資與籌資項目編制而成。
三、財務預算
綜合反映各項業務對企業現金流量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從而規劃企業的現金流量和經營成果,財務預算實際上是業務預算和資本預算的綜合體現,落腳點就是現金流量預算,最後形成預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⑹ 全面預算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全面預算的主要內容有:直接材料預算、製造費用預算和綜合預算與資產負債表預算和利潤表預算。
全面預算是通過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在預測與決策基礎上,調配相應的資源,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的經營和財務等做出一系列具體計劃。主要是預算計劃的數字化、表格化、明細化的表達,體現了預算的全員、全過程、全部門的特徵。
全面預算的分類:
1、全面預算按其涉及的預算期分為長期預算(如長期銷售預算和資本預算,有時還包括長期資本籌措預算和研究與開發預算)和短期預算(如直接材料預算、現金預算等)。
2、全面預算按其涉及的內容分為專門預算(如直接材料預算、製造費用預算和綜合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和利潤表預算)。
3、全面預算按其涉及的業務活動領域分為投資預算(如資本預算)、營業預算( 或稱經營預算,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成本預算等) 和財務預算(包括利潤表預算、現金預算和資產負債表預算等)。
(6)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全面預算信息分析的目的是及時檢查、追蹤全面預算執行情況,加強對公司整體經營活動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後審查,切實發揮全面預算在公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1、事前規劃
指通過對預算目標分析是通過對公司目標利潤進行規劃,以確定全年的經營與預算編制目標,配備將實現目標利潤所需的資金、可能取得的收益和未來要發生的成本、費用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實現對公司整體經營活動的事前規劃。
2、事中控制
指通過對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目標對比,確定預算執行差異額、差異率以及造成不利差異的原因,動態地分析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對所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行為,控制偏差,總結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加強對整個經營活動事中控制,保證公司預算目標的實現。
3、事後審查
指通過對預算執行後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的財務分析,綜合分析評價各個責任主體的行為結果、各種資源的效益狀況和各種環境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的影響程度,實現對公司整體經營活動的事後管理與控制,完善並優化公司下期經營目標。
⑺ 全面預算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全面預算的主要內容有:直接材料預算、製造費用預算和綜合預算與資產負債表預算和利潤表預算。
發展歷程:
1921年美國(預算與會計法案)的頒布,是預算控制思想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1922年著名學者麥金西依據該法案的精神編寫的《預算控制》,標志著公司預算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
1999年至今,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數量持續增長。
2002年2月,財政部頒發了《關於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對國有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2010年,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架構》等18項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其中,第15號即為「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5號——全面預算」。
(7)全面預算成果擴展閱讀
全面預算的功能:
1、資源配置。預算管理能將企業資源加以整合與優化,通過內部化來節約交易成本,達到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2、管理協調。對於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管理跨度加大,需要通過一個機制來強化管理的協調。預算管理通過制度運行來代替管理,是一種制度管理而不是人的管理。
3、全員參與。預算管理決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企業綜合的全面的管理。預算管理過程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及所有員工,那種將預算管理視為部門管理的想法是錯誤的。
4、戰略支持。預算管理通過規劃未來的發展指導當前的實踐,因而具有戰略性。戰略支持功能最充分地在動態預算上體現,通過滾動預算和彈性預算形式,將未來置於現實之中。
⑻ 全面預算在反映企業未來期間經營狀況和成果需要編制的報表有哪些
預計損益 預計現金流量 預計資產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