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動產權證是什麼意思
不動產權屬證書,全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書,簡稱不動產證,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2015年3月1日起《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它的展開將為房地產稅的徵收起到基礎性作用,並推動遺產稅、物權保護等一攬子制度改革。今後城市居民的「房產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產權證)將陸續換發成「不動產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與此同時,江蘇徐州和四川瀘州兩地頒發了全國第一本不動產權證書。這標志著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落地。
(1)不動產權證書各項意思擴展閱讀:
不動產權證書的作用:
(1)《不動產權證書》對於保護權利人 合法權益、規范登記行為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權利人申請登記,領取《不動產權證 書》,表明了權利人的不動產權利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權利人也能夠根據證書記載的內容,及時便捷地掌握自己的不動產財產狀況,有效便捷地開展有關交易,保 護和實現自己的不動產合法權益。
(2)發證是不動產登記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動產權證書》要發放到權利人手中,證書發放的及不及時、記載的准不準確,對登 記機構也是一種監督,有利於規范不動產登記行為。《不動產權證書》也是重要的不動產權屬來源材料,是申請不動產登記的必備材料,能夠輔助登記機構審查登記 的內容,提高登記質量和效率。
(3)《不動產權證書》的內容根據登記簿的記載填寫,如果證書和登記簿記載不一致,除有證據證明登記簿確有錯誤外,應以登記簿為准。
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於更好地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在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之前,由於各部門登記方法、技術規程不一致,原有的分散登記方式很容易導致各種不動產權利的重疊、漏登;
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和登記,又容易導致農林用地、農牧用地及林牧用地之間權屬界線不清、權利歸屬不明,引發矛盾和糾紛。實施統一登記可以更好地釐清不動產權利界限,減少權屬糾紛,提高登記的准確性和權威性。
Ⅱ 新的不動產權證上具體都有些什麼內容
不動產權證上登記的是使用期限,不登記房屋竣工時間,使用期限是從土地取得時開始計算,一般是因為土地1982年取得,房屋實際是1990年竣工。
2014年12月22日,醞釀7年之久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將於2015年3月1日執行。
為了保證《條例》的順利實施,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登記類型、登記程序、各類不動產物權登記的要求、登記機構和人員職責等,明確和統一不動產登記表卡簿冊和證書式樣內容,規范不動產權籍調查的要求,以健全《條例》的配套政策而制定《細則》。
(2)不動產權證書各項意思擴展閱讀:
實施過程:
隨著《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執行日期的到來,各地不動產登記局開始紛紛忙碌,但全面實行登記工作非簡單之事,其主要有兩大難點:
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工作需直接逾越《城市房產管理法》、《森林法》、《漁業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規,因為《立法法》第63條規定:「有立法權的地方制定地方法規時,不得同《憲法》、行政法規相抵觸,無法逾越國家現行的有關各類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