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遼寧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遼寧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發布時間:2021-06-17 17:46:03

Ⅰ 龐鳴嶸的科研成果

1995年,在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課題,中學政治學科實驗中,所撰寫的《針對不同年級思維訓練在層次、途徑、方法上的區別》被評為國家級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6年,在國家教委「八五」重點科研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被評為先進科研工作者。
2000年,在承擔《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中,經驗收獲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自2003年-2006年承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五」重點課題「中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任務。
自2003年-2004年承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五」重點課題「中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中成績突出,被評為年度先進個人。
2004年,在全國教育規劃「十五「國家重點課題《思想政治課教學經驗現狀調查及課程資源開發》被評為省級一等獎。
龐鳴嶸十一五《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課題立項證書
2009年,《「利用網路及其資源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究」的課題研究報告》一文在「2009全國教育改革與創新」優秀學術成果評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2010年,龐鳴嶸校長論文《論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特色發展》,在由中國教育學會研究會主辦的的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論壇」教研成果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2010年,《先進的辦學理念創新的辦學特色》在「全國教育管理與實踐論壇」大賽作品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2010年,在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重點課題《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教材實驗研究》,子課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准教材實驗研究》中龐鳴嶸任課題主持人,該課題經評審准予結題。
2010年,經遼寧省教育技術研究規劃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您承擔的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規劃專項課題《利用網路及其資源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已通過結題鑒定,經審核准予結題。
2011年,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6年立項課題《建構主義理念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研究》,此項課題已完成,經評審准予結題。 1998年《中學教學數學中運用研究法大有作為》獲東北地區優秀論文。
2002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編入《現代教育理論研究》。
2002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編入中國名校600家一書。
2003年,指導的「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一課評為省優秀課一等獎。
2004年,撰寫的《踐行校長職能、提高管理效能、發展群體智能、創建名牌學校》在遼寧省普通高中校長工作會上做了專題學術報告。
2004年,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教壇精英傳略》一書,獲市科研一等獎。
2005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一文在中國管理科學理論成果獎評定中榮獲特等獎。
2006年,《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探索創新教育》入編在全國中小學千名傑出校長一書。
2009年《論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特色發展》發表在《中華少年》2010.1期上。
2009年,《「利用網路及其資源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究」的課題研究報告》一文經編委會審定,入編《教育改革與創新問題研究》一書。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0年,《先進的辦學理念創新的辦學特色是一所學校有強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證》刊登在《東西南北·教育觀察》一書中。
2010年,《高三復習要「對症下葯」》發表在《中國教師》2010第6期上。
2010年,《淺議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發表在《基礎教育參考》2010年3月(下)上。
2010年,《領悟高三,解讀高考》發表在《時代教育》2010年第7期上。
2010,《論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發表在《科技資訊》2010年第28期上。
2010,《踐行校長職能,提高管理效能,發展群體智能,創建名牌學校》一文發表在《名家論道——遼寧省中小學專家型校長談教育》一書上,遼寧民族出版社。
2010、《論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發表在《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9月刊上。
2011,《新課程背景下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發表在《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年1期上。
2011,《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探索創新教育》發表在嶽麓教育論壇論文集上。
2011,《領悟高三,解讀高考》榮獲第二屆全國教育科研創新成果一等獎。
2011,《科研興校,走內涵發展之路》發表在《探索之路——本溪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選編》上。
2011年《試談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文章,經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研究中心承擔的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學校心理教育體系的建構及心理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總課題專家組評審,獲得論文一等獎。
2012年《論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榮獲首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研成果一等獎。

Ⅱ 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都需要哪些材料和資質

一、在遼寧境內注冊一年以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企業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同時,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活動費用支出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支出的比例不低於60%。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應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要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Ⅲ 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章程

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宗旨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動員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第三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由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學會、協會、研究會簡稱學會)和地方科學技術協會組成。
地方科學技術協會由同級學會和下一級科學技術協會及基層組織組成。
第四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貫徹國家科學技術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民主辦會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五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科學技術交流,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第二章 任 務
第六條 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第七條 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
第八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捍衛科學尊嚴,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第九條 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促進學術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
第十條 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國家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第十一條 表彰獎勵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舉薦人才。
第十二條 開展科學論證、咨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鑒定,參與技術標准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認證等任務。
第十三條 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的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第十四條 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第十五條 興辦符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第三章 會 員
第十六條 全國學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各級地方學會是同級地方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縣級以上科學技術協會發展團體會員。基層組織發展個人會員。
第十七條 團體會員的義務和權利:
團體會員的義務:遵守本章程,執行科學技術協會的決議和決定,開展符合章程規定的各項活動。
團體會員的權利:推選代表參加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參加科學技術協會的活動,對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並進行監督。
第十八條 基層組織規定個人會員的義務和權利。
第四章 全國領導機構
第十九條 全國代表大會和它選舉產生的全國委員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領導機構。
第二十條 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全國委員會召集。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
第二十一條 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和選舉辦法由常務委員會決定,其代表經全國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協會及有關方面民主協商,選舉產生。
第二十二條 全國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二、審議和批准全國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制定和修改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
四、選舉產生全國委員會;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三條 全國委員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常務委員會召集。
第二十四條 全國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主席、副主席和常務委員;
三、審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四、決定授予榮譽職務;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五條 全國委員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領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實施全國委員會確定的任務,批准全國委員會委員的變更或增補、團體會員的接納或退出。
常務委員會會議每季度舉行一次,由主席召集,也可委託副主席召集。
第二十六條 常務委員會下設書記處。書記處由第一書記和書記若幹人組成,人選由主席提名,經常務委員會通過。書記處在常務委員會領導下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設置若干工作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協助審議需經常務委員會審定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八條 常務委員會根據需要,聘請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顧問。
第五章 全國學會
第二十九條 本章程所稱全國學會是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及其相關科學的學科組建或以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普及為宗旨的學術性、科普性社會團體。
第三十條 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全國學會的基本條件:
一、承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
二、按照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依法登記;
三、有學術帶頭人和相當數量的會員;
四、經常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及科普活動,編輯出版科學技術或科學普及刊物;
五、有健全的辦事機構和經費來源。
第三十一條 符合本章程第三十條規定的全國學會,向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提出申請,經常務委員會批准,即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
第三十二條 全國學會接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執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決議,承擔並完成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託的任務,選舉代表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學會退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須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三十三條 全國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每三至五年舉行一次,決定學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審議和批准學會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制定、修改會章,選舉新的理事會。
第三十四條 全國學會辦事機構在理事會領導下開展工作,行政上受學會掛靠單位的領導。
第三十五條 全國學會凡嚴重違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給予警告、限期整頓、除名等處罰。
第六章 地方科學技術協會
第三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協會是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地方組織。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協會接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
省級學會接受省級科學技術協會領導,業務上受相應的全國學會的指導。
第三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協會由省級學會和市(地)科學技術協會組成。
市(地)科學技術協會由同級學會和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組成。
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由同級學會和基層組織組成。
第三十九條 地方科學技術協會執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章程和決議,推選代表參加上級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
第四十條 地方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決定本地區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審議地方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選舉地方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
第七章 基層組織
第四十一條 科學技術工作者集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有條件的鄉鎮、街道等建立的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基層組織,接受地方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
鄉鎮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協會)聯系指導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第四十二條 主要任務:
一、開展社會化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引導人民群眾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節約的消費模式,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二、組織和動員科學技術工作者積極參加學術交流和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促進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社會風尚的形成與發展;
三、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引導農民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開展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科學技術活動,促進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
五、反映基層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其生活和工作條件的改善。
第八章 工作人員
第四十三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機關對其工作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四十四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所屬學會對其工作人員根據其編制性質和管理的需要,執行相應的幹部人事管理制度,參照掛靠單位有關的管理規定進行管理。
第四十五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按國家對事業單位的管理規定進行管理。
第四十六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工作人員應熱愛科學技術協會的事業,樹立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的思想,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較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組織和社會活動能力。
第四十七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養和教育,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第九章 經費及資產管理
第四十八條 經費來源:
一、財政撥款;
二、資助;
三、捐贈;
四、會費;
五、企事業收入;
六、其他收入。
第四十九條 建立學術交流、科學技術普及和獎勵等專項基金。
第五十條 建立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的民主理財管理體制。
第五十一條 各級科學技術協會的經費、資產及國家和地方撥給科學技術協會的不動產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企業、事業的資產隸屬關系不得隨意改變。
第十章 會 徽
第五十二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徽由古天象儀、航天器、齒輪、麥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標出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稱組成。
第五十三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徽可在辦公地點、活動場所、會議會場懸掛,在出版物上印製,也可作為徽章佩戴。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五十四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址設在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英文全稱是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縮寫為CAST。
第五十五條 全國委員會依照本章程制定《全國學會組織通則》。
第五十六條 全國學會可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本章程和民政部《社會團體章程示範文本》制定章程。
地方科學技術協會可根據本章程制定實施細則。
第五十七條 本章程解釋權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第五十八條 本章程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實施。

Ⅳ 遼寧省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典型材料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

遼河流域土地利用條件調查項目,是2009年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在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中,下達給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的子課題。該項目在綜合評價遼河流域土地環境質量等級基礎上,開展大比例尺調查試點工作,深入評估盤錦地區土地質量地球化學條件。該成果為科學利用和開發土地資源、發展現代農業,以及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提供了地質地球化學依據。

調查成果表明,盤錦市水稻種植基地區土壤養分充足,有益微量元素均衡,有害重金屬元素含量較低。與遼河流域其他水稻基地對比,盤錦地區水稻田富含有機質、N、P、K、Ca、M、gS、B、Cl、Cu、Mo、F、I、Se、Zn、Fe和Mn等有益元素,尤其是對水稻生長有益的有效態硅是遼河流域最高的。綜合評估盤錦市耕地土壤地球化學質量,88%區域達到優良—優質等級。

水稻是一種富集硅、錳、鎂等多種元素的農作物,對微量元素需求強烈。調查成果顯示,盤錦地區地處遼河三角洲,土壤由海退沉積地質作用形成,土壤中除了富集氯、溴、碘等鹵族元素外,土壤養分物質含量高,各種鹼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豐富。從理化性質看,遼寧省內地水稻田多為弱酸性,而盤錦地區土壤呈弱鹼性,這種獨特的理化性質,更有利於土壤中全量物質為微生物所利用,更適合種植水稻。

進一步分析大米中元素,發現盤錦大米中富含Na、I、B、Co、Cr、rC、F、Ca、Mg、S、P等多種有益元素,尤其是硅和鐵元素含量達到其他地區稻米的2倍。富含多種有益元素是盤錦大米質量獨特、品質上乘的重要原因,富含多種有益元素也可以成為提升盤錦大米品質和經濟附加價值的重要依據。

綜合考慮土壤、稻米、灌溉水和大氣中有益和有害元素含量特徵,規劃出七處相對集中的特色大米產區。其中,富鐵大米種植規劃區兩處,總面積為29655公頃,占盤錦市耕地的18.63%,大米中鐵的含量大於22.5×10-6;富鋅大米種植規劃區兩處,主要分布在東郭農場—石新鎮、新興農場、西安農場—平安農場一帶,種植規劃區總面積為6124公頃,占盤錦市總面積的3.85%,大米中Zn含量均大於20×10-6;富鈣大米種植規劃區兩處,分布在盤山縣新興農場—陸家鄉一帶和大窪縣王家鄉地區,總面積為2949公頃,占盤錦市耕地的1.85%,大米中鈣含量大於180×10-6;在盤錦市西部的新興農場還規劃一處同時富含鋅、鈣和鐵的稻米種植規劃區,面積2796公頃。

綜合以上特色土壤規劃區,共規劃出41524公頃特色土地,每年可開發出28萬噸特色大米,這些富含有益元素大米的價格往往高出普通大米十幾倍,年增加的潛在經濟價值在幾十億元以上。

2010年9月18日,遼寧省科技廳和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國內知名院士和地質學、農學、生態環境等領域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驗收和鑒定。與會專家認定「項目研究成果意義重大,項目應用土壤地球化學理論與方法,對研究區域的土壤、作物以及化肥、灌溉水和大氣干濕沉降物等環境質量進行全面調查和評價,其成果為合理管理土地資源、發展現代農業和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實現了研究方法的創新。根據地球化學理論,在對各種樣品的多元素高精度測試和數理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與遼河流域農業地質數據資料有機結合,系統提出流域和地區兩個層面的土壤環境和質量、土壤肥力分區和發展特色農業產區;成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明確了盤錦地區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耕地灌溉條件、特色大米分布區域等一系列土地利用條件指標,為盤錦地區發展特色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成果的推廣應用將產生巨大的農業經濟效益」。

經專家組鑒定,遼河流域土地利用條件調查評價項目選題意義重大,技術路線合理,研究方法先進,數據資料翔實齊備,成果達到了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

Ⅳ 遼寧省朝陽市近幾年經濟社會狀況調查

我這有09年全年經濟社會狀況調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施「突破遼西北」和實現「奮戰三年,再造朝陽」戰略目標,突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一工作主線,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歷史罕見旱災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攻堅克難,奮發圖強,國民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國民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5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億元,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59.8億元,增長27.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56.3億元,增長16.4%。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5724元(摺合2303美元),比上年增長17.5%。

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1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各項稅收31.2億元,增長22.5%。在各項稅收中,營業稅8億元,增長31.8%;增值稅3.1億元,下降29.6%。全年地區稅收收入65.1億元,比上年下降4.6%。

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21.6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4億元,增長19.4%;農林水事務支出17.3億元,增長50.7%;教育支出16.9億元,增長10.8%;科學技術支出0.9億元,增長11.8%。

物價指數溫和上揚。全年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102.2%,上漲2.2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類上升7.2%,煙酒及用品類上升5.6%,衣著類下降2.8%,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1.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升1.2%,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3%,居住類下降3.2%。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下降。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8.2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產品價格指數下降10.0%;輕工業產品價格指數上漲1.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

改革和體制創新力度加大。組建龍城新區,為實現區域內資源和要素的有效互補奠定了基礎;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工作扎實推進,農村集體林產權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展開;投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增值稅轉型改革全面完成。企業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加快,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愈發凸顯,支撐朝陽經濟的產業集群急需擴量提質,引進和建設的大項目還不多,資源優勢還沒有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水資源短缺,生態建設任務艱巨,民生、穩定等工作任重道遠。

二、農業

2009年,全市遭受特大旱災,由於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種植業的部分災害損失。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現價,下同)208.4億元,比上年略有增長。其中農業三大主導產業產值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80.8%,比去年提高了16.9個百分點。全市蔬菜產值57.2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為27.4%。

糧食大幅減產,保護地發展較快。全市糧食總產量64.6萬噸,比上年減產88.8萬噸,下降57.9%,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減產較重的一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22.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514.2萬畝。糧食與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例為82.6:17.4。全市棉花總產量542噸,比上年下降50.1%;油料產量5222噸,下降74.3%;水果產量24.2萬噸,下降14.2%;鮮切花38032萬枝,增長1.4倍。全市蔬菜總產量319.7萬噸,比上年增長5.9%;其中棚菜產量193.7萬噸,增長7.7%。

林業工作進展順利。全市完成國家重點工程造林面積98.2萬畝,受旱災影響造林成活率為70%。其中人工造林作業面積37.0萬畝,封山育林24.5萬畝。其中三北四期工程造林44.9萬畝,退耕還林工程荒山造林16.6萬畝。全年育苗面積1.4萬畝,苗木產量達18681萬株。2009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95.6萬畝,完成零星(四旁)植樹3150萬株。

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市繼續加大發展畜牧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強化標准畜禽小區建設,推動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畜牧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實現102.4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49.1%。豬、牛、羊、禽發展較快,其飼養量分別達到349.1萬頭、80.4萬頭、255.4萬只和9596.2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8.1%、9.8%、8.0%和23.8%。全市肉類總產量達42.5萬噸,比上年增長11.2%。

農田基本建設如火如荼。在全省2009年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中,我市獲市級優秀組織獎,凌源市、朝陽縣、北票市獲縣級優勝單位稱號,喀左縣獲縣級先進單位稱號。農村飲水安全、灌溉、水土保持等重點工程建設成果顯著。全市各類農建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45億立方米,投入人工3600萬個工作日,完成農建工程投資13.76億元。全年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73處,受益人口22.58萬人;完成各類農田灌溉工程2583處,為高效農業配水工程2934處,其中保護地小區2183處,畜牧小區751處;完成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130萬畝;河道生態工程治理面積2.2萬畝,新修堤防280公里。

三、工業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市工業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工業系統積極應對,開拓進取,以構建「4+2」產業支撐體系為主要施力點,大力推進接鏈條、擴規模、促創新、保運營、壯園區、查資源六大行動,全力開展促開工、遏滑坡、保增長各項工作,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下同)工業總產值完成727.1億元,比上年增長1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10.5億元,增長24.8%。其中,重工業增加值實現195.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3.1%,增長34.9%;輕工業增加值實現14.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9%,增長17.3%。主要特點是:

縣域工業持續保持增長,佔全市的比重提高。各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總產值562.9億元,增長20.5%,比全市平均增長幅度高4.6個百分點,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77.4%,比上年提升了3個百分點。縣域工業已成為帶動我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民營工業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總產值完成546.9億元,增長21.4%,高於全市平均增幅5.5個百分點。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1.8%提高到75.2%;民營企業戶數達811戶,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戶數的92.5%。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不夠理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利潤總額21.2億元,比上年降低15.1億元;利稅總額44.4億元,比上年下降17.8億元。

產銷銜接形勢好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695.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低於工業總產值增長幅度0.3個百分點,產銷率為105.5%,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四、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業

建築業實現生產、效益同步增長。全年建築業增加值完成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4%。137戶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125.5億元,比上年增長63%;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8億元,增長72.7%;實際施工的房屋建築面積817萬平方米,增長38.7%,其中新開工面積601.8萬平方米,增長47%;房屋竣工面積337.6萬平方米,增長10.7%。全員勞動生產率11.8萬元/人,下降11.3%。上繳稅金4.42億元,增長68.7%;實現利潤1.14億元,增長20%。

房地產開發業快速發展。全年開工的房地產企業開發樓盤由上年的65個增加到98個,房地產開發投資59.2億元,比上年增長37.2%。其中,商品住宅投資45.8億元,增長3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626.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4.9%;竣工面積135.9萬平方米,增長18.4%;銷售面積210.1萬平方米,增長52.4%;銷售額39.3億元,增長38.1%。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144.6萬平方米,增長63%。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0.4億元,比上年增長35.9%。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07.4億元,增長35.2%;農村投資完成73億元,增長40.4%。

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94.4億元,比上年增長72.9%;集體經濟固定資產投資10.7億元,下降4.5%;股份合作經濟固定資產投資0.5億元,下降45%;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投資92.2億元,下降8.3%;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增長1.8%;私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219.7億元,增長59.5%;港澳台商固定資產投資0.9億元,下降30.8%;外商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增長2.2倍;城鄉居民個人固定資產投資31.2億元,增長27.3%;其他內資固定資產投資10.7億元,增長1.3倍。

按投資種類劃分:建設項目投資399.3億元,比上年增長37.4%;房地產開發投資59.2億元,增長37.2%;農村農戶投資21.9億元,增長11.9%。

按投資的重點行業劃分:用於農林牧漁及水利管理業的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比上年增長86.6%;用於工業、建築業的投資307.5億元,增長33.8%;用於交通、運輸、郵電業的投資14.1億元,增長1.1倍。

全年全社會新增固定資產352.4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73.4%。

六、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

交通運輸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到2009年末,全市有高速公路282.3公里,普通公路13450.7公里。2009年全年共完成普通公路固定資產投資7.59億元。全市通油路行政村1349個,完成了省交通廳確定的村村通油路目標。全市共有公路橋梁90821米/3082座,其中:大橋以上24453米/106座。本年新建橋梁22237米/919座。全年共完成公路客運量3454萬人,公路旅客周轉量145173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3021萬噸,貨物周轉量388010萬噸公里,分別同比增長2.7%、4.8%、-11.3%和-6.4%。

到年末,朝赤高速公路建設完成路基橋涵工程總體形象進度99%,完成路面工程形象進度35%,累計完成投資16.2億元。我市重點工程麒麟大橋9月10日竣工通車。全年建成了北票市台吉營、凌源市大河北、河坎子、朝陽縣尚志、七道嶺和雙塔區孫家灣等6座農村客運站。錦赤鐵路新線建設征地動遷工作全面展開,橋梁和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已開工建設。竹林路公鐵立交橋建成通車。文化路、黃河路公鐵立交橋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

郵電通信業務發展迅猛。全年完成郵政電信業務總量38.7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年末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到115.85萬門,增長4.7%;城鄉固定電話裝機數80.9萬戶;全市行動電話用戶173.39萬戶,增長12.6%;年末互聯網用戶19.67萬戶,增長19.5%;全年發送特快專遞39.3萬件,增長11.2%。

七、國內貿易

國內貿易快速增長,消費品市場繁榮興旺。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8.2%,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6%。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1億元,增長1.6%;集體經濟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8億元,下降3.4%;有限責任經濟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4.2億元,增長19.4%;股份制經濟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3億元,增長33.5%;私營經濟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1.6億元,增長24.3%;個體經濟消費品零售額實現84.2億元,增長16.9%。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實現82.7億元,增長16.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實現45.5億元,增長21.1%。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實現101.6億元,增長19.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實現25.7億元,增長14%。

八、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工作成績顯著。全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7332萬美元,增長46.1%,全年出口創匯額37027萬美元,增長5.7%。對全市出口貢獻較大的企業是浪馬輪胎、金達鈦業、飛馬集團、百盛鋯業,全年出口創匯額分別是6896萬美元、3636萬美元、2997萬美元和1428萬美元,四家出口企業出口額佔全市總出口額的40.4%。域外招商引資完成329.8億元,增長60.3%;向國外輸出勞務2071人次,增長6%;全年共接待旅遊、訪問、從事商務等項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1.1萬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長45.6%;全市旅遊總收入83.1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旅遊外匯收入為664萬美元,增長43%。

九、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運行狀況良好。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平穩增長,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81.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3%,比年初增加85.9億元,比上年少增7.1億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23.1億元,增長13.9%,比年初增加51.5億元,少增33億元;企業存款余額99億元,增長29.1%,比年初增加22.3億元,多增21.2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64.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3%,比年初增加68.1億元,比上年多增41.6億元。短期貸款余額170.9億元,比年初增加22.8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28億元,比年初增加6.4億元。

保險業保障能力逐步增強。全市保險行業承保金額1269億元,其中財產險承保金額1194億元,人身險承保金額75億元。全年保費收入15.9億元,下降4.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95億元,增長26.1%;壽險保費收入11.95億元,下降11.1%。全年共支付賠款和給付保險金7.38億元,比上年增長75.8%。其中財產險支付賠款4.52億元,增長1.6倍;壽險支付賠款和給付保險金2.86億元,增長17.1%。

十、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不斷進步。2009年全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7項,其中:列入國家4項,爭取經費180萬元;列入省科技計劃41項,爭取經費4040萬元;列入市本級科技計劃62項,落實科技經費1200萬元。申請組建省級研發中心1個,總數達到11個。高新技術產品達到12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值實現154.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49億元。引進、培育農業新品種28個,農業新技術20餘項,重點扶持了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出台了《朝陽市科技特派行動若干意見》,建立了科技特派團、科技特派組和科技特派員三級科技特派服務體系。選送了95名農民進入高等院校接受專業技術培訓,已累計培訓147人。有54項科技成果獲得2008年度市科技進步獎,有18項科技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2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年通過市級以上鑒定科技成果56項。其中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40項,4項獲省科技成果轉化獎,獲獎金110萬元。完成技術合同認定17項,實現技術交易額520萬元。以朝陽科技信息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及專業服務協作網和科技基礎資料庫、科技文獻資料庫、科技專家庫「二網三庫」為載體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設得以完善,發布各類科技信息2500多條,收集600項最新工業科技信息項目。專利申請量222件,其中專利授權量82件,組織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5項,爭取省科技經費支持180萬元。在遼寧新能源電器產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已完成研發中心基本條件建設,能夠用於研發中心用房的面積將近7000平方米,已有12家技術研發中心入駐科技創業大廈。

衛生事業全面發展。新農合工作再上新台階。全市有226.54萬農業人口參加新農合,參合率為93%,全年籌資總額2.27億元,有143.5萬人次通過門診、住院得到報銷補償,受益面達到63.3%。我市以總成績第一獲得全省先進市稱號。農村基層醫療服務網進一步健全。積極爭取國債資金5140萬元,自籌資金14107萬元,對建平縣、凌源市、北票市、喀左縣4所縣級醫院、2所保健院和27所鄉鎮衛生院進行改擴建,新增面積13.7萬平方米。防治甲型H1N1流感取得階段性成果。市縣兩級政府儲備呼吸機73台,購置達菲葯品2552人份,爭取並接種疫苗21萬只,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蔓延。重大、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屏障繼續鞏固,全年未發生重大疫情。完成了全市飲水解困工程水質監測和2000座衛生廁所改廁任務,我市獲得省飲水解困工程水質監測先進單位稱號。婦幼保健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9.77/10萬,嬰兒死亡率控制在8.17‰,低於省控制指標。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得到進一步加強。全市門診量達641.9萬人次,增長13.3%,出入院診斷符合率99.29%,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91.07%。

文化事業取得豐碩成果。大型評劇《趙尚志在1933》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中獲「參演劇目獎」。在遼寧省首屆農民藝術節中獲獎項20餘個,其中一等獎4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8個。北票市圖書館、建平縣圖書館榮獲國家二級圖書館稱號;朝陽縣圖書館、喀左縣圖書館榮獲國家三級圖書館稱號。龍城區召都巴鎮、建平縣張家營子鎮、朝陽縣波羅赤鎮被評為2009年度省級文化先進鄉鎮(街道);雙塔區桃花吐鎮荒地村、龍城區向陽街道浪馬社區、北票市東官營鄉東官營村、凌源市四合當鎮四合當村、建平縣葉柏壽街道新工社區被評為2009年度省級文化先進村(社區)。全年共舉辦各種大中型文化藝術活動150餘次,參與人員5萬餘人次。文博事業蓬勃發展,到2009年末,全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8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40處。牛河梁國家大遺址公園建設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全面啟動。到2009年末,全市文物系統注冊登記博物館10座、紀念館1座、私人博物館1座。全市館藏文物達21608件,其中一級文物99件(含國寶3件),二級文物476件,三級文物2886件。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採取有利措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教師交流制度;市本級、建平、凌源實行了初中新生平行分班制度;全市省級示範性(重點)高中公費生招生指標到校比例提高到了75%。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布局調整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工作扎實開展,共消除D級危房6萬平方米,改造中小學87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22所。全市高考成績優異,26241人報考,20219人被高校錄取,其中本科8900人,14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市本級工程技術學校校舍擴建工程和中小學素質實踐基地校舍翻建工程進展順利。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課本費。全市高中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全部享受國家資助。

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取得可喜成績。競技體育成績顯著,成功舉辦了朝陽市第七屆運動會,整個運動會共設有20個大項371個小項,共有127個代表隊5000名運動員參賽,參賽運動員、領隊教練、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總數達到6000多人,是我市建市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綜合性運動會。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共有22名朝陽籍運動員參賽共獲得15枚獎牌,其中金牌8枚,創造了參賽人數及獎牌數的歷史之最。我市運動員獲得4個洲際以上冠軍,為我市爭得了榮譽。我市承辦了2008-2009年度全國男排聯賽、全國女籃俱樂部聯賽、全國青年男籃聯賽,承辦了遼寧省青少年曲棍球比賽、遼寧省少年柔道比賽。群眾體育工作全面推進,成功舉辦和承辦了「格林特杯」全民健身日萬人健身徒步走、「交通杯」朝陽市第五屆公路自行車比賽,「華燁房地產杯」遼寧省老年人網球比賽,中國朝陽首屆國際化石節「樂在朝陽」龍舟大賽暨遼寧省第三屆龍舟錦標賽。2009年我市打入蒙牛「城市之間」這一全國性群眾體育賽事的中國區總決賽,並代表中國參加了在法國舉辦的世界總決賽,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通過組織41次不同形式、不同類別的體育競賽活動,極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外部形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

十一、城市公用事業和環境保護

市政設施建設快速發展。朝陽市區新建城市道路13條、12.15萬平方米,改造5條、7.16萬平方米,鋪設人行步道方磚20.5萬平方米,道路維修5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8公里,新建改造城市路燈668基桿。到2009年末,市區共有道路205條,面積365.41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10.44平方米,排水管道291公里,城市路燈6368基桿。

城市綠化環境不斷改善。朝陽市區新增城市綠地23.1萬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綠地17.5萬平方米;新植補植喬木1.19萬株、灌木38.4萬株,栽花50萬株。到2009年末,市區綠地面積達到894.8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311.5公頃,綠化覆蓋率35.1%,綠地率25.4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58平方米。

城市環境衛生管理進一步加強。朝陽市區新建水洗公廁5座,無障礙設施改造9座,維修水廁24座,維修改造旱廁48座;新建和更新地下垃圾轉運站18座。到2009年末,城市清掃保潔面積562萬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運量24.2萬噸,年糞便清運量5.5萬噸,共有旱廁163座,水廁46座,移動和環保生物公廁15座,垃圾轉運站75座。

城市公交持續穩步發展。朝陽市區新開通15路公交車,調整公交線路6條,新建候車亭35個,增加站標47個,年營運里程1421萬公里,到2009年末,市區公交營運車輛207台,營運網長度419.2公里,萬人擁有公交車輛4.8標台。

城市燃氣供應穩定增長。朝陽市區鋪設管網20公里,發展煤氣用戶7000戶,煤氣用戶達9.67萬戶,煤氣供應總量1697萬立方米,液化氣供應總量1232噸,燃氣普及率79%。

城建檔案管理逐步規范。全年共接收竣工檔案174個單位工程,整理入庫檔案3784卷,形成重點工程照片檔案484張,接待檔案利用者553人次,提供檔案1066卷。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得到加強,城鄉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編制完成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為加快「創模」進程奠定了扎實基礎。根據年度減排計劃,加強對31個二氧化硫減排項目和35個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的日常督導力度。全年共削減二氧化硫6400噸、削減化學需氧量10500噸。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准入關,圍繞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堅持實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四通五零」服務,構建重點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加強水質污染監控力度,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大凌河入市界王家窩鋪斷面COD含量為30.7mg/L,出市界面章吉營斷面COD含量為26.2mg/L,出市界斷面水質優於入市界斷面。對城區建築揚塵、三產油煙排放等影響城區空氣質量問題進行排查。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二級標准以上天數為351天,達標率96%。開展「環境信訪積案化解年」和「環境信訪攻堅惠民百日專項行動」,對400多件信訪案件進行辦理答復,對39件重點疑難案件進行攻堅,處理率100%。完成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典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調查、水質監測和信息錄入等工作。全年共投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資金725萬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42.6萬人,較上年底增加1.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243.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1.1%;非農業人口為99.1萬人,占總人口的28.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長。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3元,比上年增長9.8%,剔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5%;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634元,比上年增長6%。

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5000元。盡管我市2009年遭受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旱災,農作物嚴重減產,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預期造成重大影響。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一心一意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通過採取大力發展霜期農業、畜牧業,加大勞務輸出力度等措施,確保大災之年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達到5170元,比上年增長5.5%,總量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註:公報中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人均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Ⅵ 楊紅的科研方向及成果

(一)主要研究領域:
1. CFTR氯離子通道相關疾病病理生理學研究
2. CFTR氯離子通道化學遺傳學研究
3. 以膜通道為葯靶的葯物發現
(二)近年來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項目「CFTR激活劑在慢性胰腺炎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LS2010094),10萬元,2010-2012。主持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FTR氯離子通道在慢性胰腺炎發病機理及治療中的作用」(No. 30973577),32萬元,2010-2012。主持人。
3.2009年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項目)「腦血管疾病發生和防治的基礎研究」課題「新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在腦卒中研究與防治中的應用」(2009CB521908),課題骨幹,主持其中60萬元,2009-2013。主持人。
4.2008年大連市科技局科技計劃項目「基於高通量篩選技術的中葯現代化研究平台建設及腦卒中防治葯物發現」(2008E11SF162),10萬元,2008-2010。主持人。
5.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cAMP激活的氯離子通道在遺傳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50萬元,2007-2009。主持人。
6.2006年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氯離子通道蛋白CFTR在ADPKD中的作用」(2006R33),10萬元,2007-2009。主持人。
7.大連市科學技術基金項目「CFTR在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5萬元,2007-2009。主持人。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FTR氯離子通道在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No. 30570864),26萬元,2006-2008。主持人。
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LC-7 氯離子通道小分子調節劑的高通量篩選及應用」(No.30470405),21萬元,2005-2007。主持人。
10.國家自然基金委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CFTR氯離子通道在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30681240605),0.4萬元,2006。主持人。
11.遼寧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CFTR氯離子通道功能敲除豬模型的建立及表型研究「(20060492)。2萬元,2007-2009。主持人。
12.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項目「氯離子通道小分子調節劑的高通量篩選及應用」,2萬元人民幣,2004-2006。主持人。
(三)發表的SCI學術論文(*為通訊作者)
1.李坤,刁雲鵬,王明東,楊鬆鬆,張厚利,黃珊珊,楊紅*. 錦燈籠果實的化學成分研究. 有機化學, 2010, 30:128-131.
2.劉軍,於波,金伶伶,麻彤輝,楊紅*。20(S)-原人參二醇促進CFTR氯離子通道開放。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8,29:731-735.
3.劉軍, 石琳琳, 楊紅, 麻彤輝. 細胞運動中的水通道蛋白——細胞遷移及相關生理和病理機制的新視點.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5, 32:583-586.
4.麻彤輝, 楊紅. 。膜通道研究再獲諾貝爾獎. 特邀評論. 生物物理學報, 2003, 19: 343-346
(四)鑒定成果
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cAMP激活的氯離子通道在遺傳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結題等級為優秀,主持人。
2.大連市科學技術基金項目「CFTR在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2009年通過大連市科技局鑒定,主持人。
3.基因工程新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2000年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審評鑒定,獲得國家新葯證書(國葯證字(2002)S-38號),主要完成人。
4.「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2002年通過教育部鑒定,第三完成人。
5.「纖溶酶原的結構與功能」,2004年通過吉林省科技廳鑒定,第二完成人。
6.「基因工程新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製」項目,獲2002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五)發明專利
「嘧啶(硫)酮類化合物在制葯中的應用」。發明人:麻彤輝,楊紅。專利號ZL200510017135.X。授權時間:2009年2月15日。
(六)國際學術交流
1.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學主辦的「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國際研討會上作題為「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from natural procts」大會特邀報告。
2.2009年11月在德國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of Munich, LMU)葯學與化學系作題為「A HTS-based Strategy for Discovery of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報告。
3.2007年10月在東北師大主辦「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國際研討會上作題為「A High Hit-Rate Strategy to Discover Therapeutic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Medicinal Chinese Herbs」大會特邀報告。
4.2006年11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中韓生物技術雙邊論壇上作題為「The Natural Anthranoids Activate CFTR Chloride Channel ——A New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axative Herbs」大會報告。

Ⅶ 姜偉的論文及研究成果

主要在磁性和鐵電材料的相變、臨界現象、磁化率、電極化率等物理性質和過濾纖維吸收效率等計算機模擬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曾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遼寧省科技基金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項、遼寧省教委基金1項。遼寧省科技成果鑒定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在《Physics Review B》、《Physics Letters A》、《Physica A》、《Physica B》、《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被SCI收錄英文論文30餘篇。

Ⅷ 遼寧瑞豐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遼寧瑞豐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位於蓋州市雙台鎮服務業集聚區環保技術服務、環評、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監理、環境工程設計製造、環保工程設備施工、環保技術設備代理;儀器、儀表研發;節能環保開發成果轉讓;建設項目工程設計總承包咨詢;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環保設施運營相關環境服務經營狀態:存續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成立日期:2010-12-21法定代表人:邢樹滿法人對外投資營業期限:2010-12-21-2020-12-20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發照日期:2014-09-15登記機關:營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邢樹滿
成立時間:2010-12-21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8810040474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蓋州市雙台鎮服務業集聚區

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和遼寧省科技獎可以同時報么

科技成果鑒定及進步獎申報評審程序
(一)材料准備階段
由申請鑒定(驗收)單位準備以下材料:
(1)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2)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審批表;
(3)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實施方案;
(4)項目實施技術總結(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綱);
(5)成果應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鑒定申請階段

(1) 申報單位將按照要求組織好的材料報送縣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對申請鑒定(驗收)的項目材料進行審查,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返回申報單位對材料進行補正;
(3) 材料審查合格後准備進行鑒定(驗收)。

(三)鑒定階段
(1) 由科技局聘請同行專家組成鑒定(驗收)委員會(小組),並提前15天將全套材料送交鑒定(驗收)成員審查;
(2) 召開鑒定(驗收)會議,對申請鑒定(驗收)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鑒定(驗收)意見;

(四)公告、授獎階段
通過評審的獲獎項目報經縣政府批准後,由政府發出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
公告期滿後對獲獎項目予以授獎

閱讀全文

與遼寧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