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程見證員證書有什麼要求,在哪裡辦理呢
1、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是指在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見證下,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有關建築材料,內由施工單位專容職材料試驗人員在現場取樣或製作試件後,送至符合資質資格管理要求的試驗室進行試驗的工作程序。
2、見證人應由監理人員擔任,或由建設單位具有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並具有施工試驗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擔任。
3、見證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取得《見證員證書》後,方可履行其職責。
4、見證員證書由監理單位提供給施工單位資料員。
Ⅱ 見證取樣員證可以同時在幾個工程上使用嗎
見證取樣員證不可以同時在幾個工程上使用,只能承擔所授權工程的專見證工作。
見證人員必屬須取得《見證員證書》,且通過業主授權,並授權後只能承擔所授權工程的見證工作。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建築材料,必須按規范要求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試驗,試驗報告納入質保資料。
(2)見證人員證書擴展閱讀:
監理單位承擔見證取樣責任的條件:
監理見證人員需持證上崗,並經監理單位授權,建設單位確認,方能承擔所授權項目的見證取樣和送檢工作,見證員有責任對試樣進行監護,並和取樣員一起將試樣送至檢測機構完成核樣交接,對送檢試樣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負責。
檢測單位在接受委託檢驗任務時,須有送檢單位填寫委託單,見證人應出示《見證人員證書》,並在檢驗委託單上簽名。檢測單位均須實施密碼管理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見證取樣
Ⅲ 監理員送檢必須要有見證員證書才可以簽字嗎 我是監理員 沒有見證員證書
需要的。
依據《吉林省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實施細則》第九條規定:進場的建材(產品)送檢實行見證員、取樣員備案制度,監理單位應根據工程規模書面授權所需數量的見證員,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規模書面授權所需數量的取樣員,至工程所在地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備案。
見證員應熟練掌握各類試塊、試件和材料的取樣送檢方法。見證員應作見證記錄,並將見證記錄歸入工程監理檔案。取樣員應當熟練掌握見證取樣標准及操作,對所送檢試樣的取樣應當標准化。見證員可由本專業監理工程師兼任,取樣員可由技術員兼任。
(3)見證人員證書擴展閱讀:
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按每個單位工程不少於1次對已檢進場材料進行復核監督抽檢,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已檢進場材料進行復檢。
2、當監督抽檢的合格性判定結論與有見證送檢不一致時,以監督抽檢結果為准,對抽查結果有爭議時,由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分析復檢結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反映進場材料真實質量。
3、凡是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工程檢測項目,未按規定送檢或送檢次數達不到要求的工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鑒定或取樣檢測,檢測鑒定費用由責任方承擔。未經檢測或檢測結果達不到要求的,分部工程不得驗收,並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Ⅳ 見證取樣人員的崗位證書是什麼意思
化驗員
Ⅳ 施工單位的取樣員證和監理單位的見證員證是一本證書嗎
按規定是需要的,但是我也碰到很多工地的資料員沒有資料員證,尤其有些工程的資料員是承包商自己找的人,只要他用你就行,但是報建肯定要有其它人來當資料員的。比如a有資料員證,b沒有資料員證,報建時、有資料員簽字欄,簽的都是a的名字,但是誰都可以去簽a的名字啊,誰去查呢,只要監理允許就萬事ok了,還有可能就質監站的人會查,但是他們對工地情況不熟,一般也沒什麼大事了。一句話,只要有單位要你、承包商要你,一切都沒問題。
Ⅵ 取樣員證怎麼辦理
建築抄取樣員率屬於勞動部門襲發證
見證人員必須具備資格:
1 見證人員應是本工程建設單位常駐工地代表或監理單位監理人員。
2必須具備初級以上技術職稱或高中以上學歷具有建築施工專業基本知識。
3.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見證人員證書》。
取樣現場見證、監護
取樣時,見證人員必須在現場進行旁站見證,有權要求取樣按規范進行操作和要求施工企業取樣人員出示「上崗證」。 見證人員在現場見證取樣後必須對試樣進行監護(如砼、砂漿試塊製作後等須做標記)。
見證人員必須對試樣送檢
見證人員必須和施工企業取樣人員一起將試樣送至檢測單位,且必須在檢測委託單上簽字,並出示《見證人員證》。
見證人員對試樣負法定責任
見證人員應遵守國家、省、市有關法規及行業技術規范、標准有關規定。在見證取樣工作中要堅持原則、堅持標准、堅持實事求是。對不良現象要敢於抵制。見證人員對經見證取樣試樣的代表性、真實性負有法定責任!
Ⅶ 有見證取樣員證沒有監理員證就可以見證取樣嗎
考試,休息部門發證。見證人員必需獲得《見證員證書》,且經過業主受權,並受權後只能承當所受權工程的見證職業。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一切建築資料,必需按標准門檻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實驗,實驗報告歸入質保材料。
建築資料質量的優劣是建築工程質量的根本要素,而建築資料檢驗則是建築現場資料質量控制的重要保證。因而,見證取樣和送檢是保證檢驗職業迷信、公正、精確的重要手腕。但是,目前見證取樣職業還存在諸多成績,表現為:有的職業者取樣欠真實、不標准;
有的現場實驗人員對施工實驗理解不深,沒有做深化細致的研討;也有的見證者「證」而不「見」,故弄玄虛,致使試樣得到代表性和真實性。所以,見證取樣職業展開好壞直接影響建築資料質量的優劣。
擴展材料
受權
建立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應向施工單位、工程受監質監站和工程檢測單位遞交「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員受權書」。受權書應寫明本工程見證人單位及見證人姓名、證號、見證人不得少於2人。
取樣
施工企業取樣人員在現場抽取和製造試樣時,見證人必需在旁見證,且應對試樣停止監護,並和委託送檢的送檢人員一同採取無效的封樣措施或將試樣送至檢測單位。
送檢
檢測單位在承受委託檢驗職責時,須有送檢單位填寫委託單,見證人應出示《見證人員證書》,並在檢驗委託單上簽名。檢測單位均須施行密碼管理制度。
實驗報告
檢測單位應在檢驗報告上加蓋「有見證取樣送檢」印章。發作試樣不合格狀況,應在24小時內上報收監質監站,並樹立不合格項目台帳。
參考材料來源:
Ⅷ 監理的見證取樣員證要怎麼獲得,是培訓還是考試
考試,勞動部門發證。見證人員必須取得《見證員證書》,且通過業主授權,並授權後只能承擔所授權工程的見證工作。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建築材料,必須按規范要求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試驗,試驗報告納入質保資料。
建築材料質量的優劣是建築工程質量的基本要素,而建築材料檢驗則是建築現場材料質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因此,見證取樣和送檢是保證檢驗工作科學、公正、准確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見證取樣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表現為:有的工作者取樣欠真實、不規范;
有的現場試驗人員對施工試驗了解不深,沒有做深入細致的研究;也有的見證者「證」而不「見」,弄虛作假,致使試樣失去代表性和真實性。所以,見證取樣工作開展好壞直接影響建築材料質量的優劣。
授權
建設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應向施工單位、工程受監質監站和工程檢測單位遞交「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員授權書」。授權書應寫明本工程見證人單位及見證人姓名、證號、見證人不得少於2人。
取樣
施工企業取樣人員在現場抽取和製作試樣時,見證人必須在旁見證,且應對試樣進行監護,並和委託送檢的送檢人員一起採取有效的封樣措施或將試樣送至檢測單位。
送檢
檢測單位在接受委託檢驗任務時,須有送檢單位填寫委託單,見證人應出示《見證人員證書》,並在檢驗委託單上簽名。檢測單位均須實施密碼管理制度。
試驗報告
檢測單位應在檢驗報告上加蓋「有見證取樣送檢」印章。發生試樣不合格情況,應在24小時內上報收監質監站,並建立不合格項目台帳。
Ⅸ 有監理證可以代替見證員證嗎
不可以。
原因:總監理工程師由工程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書面任命,負責履行建設工程監理合同、 主持項目監理機構工作的注冊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書面授權,全面負責委託監理合同的履行,主持項目監理機構的監理工程師。此外,監理人員還包括專業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但對於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監理的質量,總監理工程師的作用至關重要。
(9)見證人員證書擴展閱讀: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體健康,遵紀守法,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
一、「考全科」報名條件:
1、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大專(含大專)以上學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級職務,並任職滿3年。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高級職務。
3、1970年(含1970年)以前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專畢業,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級職務,並任職滿3年。
二、「免2科」報名條件:
對從事建設工程監理工作並同時具備下列四項條件的報考人員,可免試《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和《建設工程質量、投資、進度控制》兩科。
1、1970年(含1970年)以前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專(含中專)以上畢業。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高級職務。
3、從事工程設計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滿15年。
4、從事監理工作滿1年。
Ⅹ 如何查詢見證取樣及送檢員證真假
見證取樣來和送件員證源書可以在個省、市、自治區的建設工程協會網站查詢。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是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見證取樣工作的主管部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見證取樣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各檢測機構實驗室對見證取樣送樣檢驗的試件,無見證人員簽名的檢驗委託單及無見證人員伴送的試件一律拒收;未註明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員的檢驗報告,不得作為見證檢驗資料,質量監督機構可指定法定檢測單位重新檢驗。
提高見證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切實加強見證人員的管理,是搞好見證取樣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建立取樣員和見證人員台帳是加強見證取樣送樣管理的有效措施。通過工作台帳可分別對取樣員和見證員各自的工作進行日常管理,工作台帳又能反映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檢測情況,也便於質量監督的日常檢查和質量事故的處理。
建設、施工、監理和檢測單位,凡以任何形式弄虛作假,或者玩忽職守者,應按有關法律、規章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