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機構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難在哪?一是高校、科研機構有效供給不足。眾所周知,絕大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掌握版在各類高校以及權科研機構手中,但是大部分高校所掌握的科研項目是基於研發人員興趣或者前沿熱點,這就導致了部分科研成果不符合市場需求,轉化價值不高。
二是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夠。科技成果轉化不能單單為了轉化而轉化,最終是要面向市場的,創新型企業以及投資機構在科技成果轉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大部分企業相關人才匱乏,不具備技術辨識能力,並且對產生發展動態以及產業政策方向並不清楚,這就需要專業的第三方,從中斡旋,提供專業的科技成果轉化指導。
Ⅱ 全國高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先收費是不是又在騙人哪
這個很簡單,你可復以到北京工商制,全國工商等單位查看其成立資本和性質。這些所謂的部門,有些都是沒有注冊的,只是借著起的名和國家的正規部門相似的名稱。你也可以直接至電地區工商部門。查問國家單位中是否這些個部門。
另外你也可以要求這些部門給您提供注冊信息。如沒有注冊信息,可以提供證明等信息,把這些信息送到公安司,自然就會有結果了。
Ⅲ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管理制度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管理制度內容主要包括目的、適用范圍、定義、職責、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管理、技術權益、收益分配、法律責任和附則等方面,具體內容為以下:
目的:
為了依法規范公司科技成果的轉化管理工作,調動公司廣大職工和各單位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管理制度。
適用范圍:
管理制度規定了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的組織實施與管理、技術權益、收益分配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適用於公司下屬各部門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管理工作。
定義:
科技成果:指公司職工承擔國家、地方、企事業等科研項目或利用公司物質技術、人力及其他資源所完成的職務技術成果,公司對其擁有完全或部分知識產權;
科技成果轉化(以下簡稱成果轉化):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面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和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收益:是指該成果轉化產生的一切權益,包括轉讓費、許可費、技術入股的股權等與該成果相關的所有權益。
職責:
技術研發中心負責起草《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制度》,其他各部門負責參與起草工作,定期由技術研發中心負責組織公司下屬各部門對該制度進行修訂;
技術研發中心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公司下屬各部門負責成果轉化的協助工作;
研發課題負責人或成果完成人(以下統稱成果完成人)負責科技成果具體轉化的組織工作。
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管理:
公司鼓勵成果完成人進行成果轉化,對成果轉化工作實施科學和規范管理,合理分配成果轉化取得的收益;
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成果完成人負責組織做好設計、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生產運營以及善後交接等技術標准文件的編制、整理和歸檔工作;每項工作和技術文件,均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或行業標准及規范的有關要求;
技術研發中心綜合管理科(以下簡稱綜合管理科)負責公司科技成果發布和企業需求信息的搜集與溝通。負責組織我公司成果完成人或公司下屬部門,代表公司在公司內外開展成果轉化活動,協助公司做好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產生的技術股份的管理等相關工作;
科技成果優先在公司內部轉化,公司下屬部門應採取積極措施,對成果轉化中的隊伍組織、技術支撐環節等方面加強協調並給予必要的支持,推進成果轉化工作;
成果完成人不得將職務科技成果及其技術資料據為己有,成果完成人可自行轉化成果,但應事先向技術研發中心報告並與公司簽訂合同或協議,依法保證公司應享有的權益;
成果轉化的具體形式由綜合管理科、需求單位和成果完成人共同商定,科技成果可以採用下列方式進行轉化,並綜合管理科組織簽訂成果轉化合同: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科技成果;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
成果轉化合同須由技術研發中心和公司法務部共同審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負責技術審核、法務部負責法務審核;審核合格後,由技術研發中心經理代表公司簽署合同。與成果轉化活動相關的技術服務合同和技術咨詢合同等文件的簽署,亦按此程序執行。公司下屬各部門一律不得擅自對外簽訂各項科技成果轉讓合同或協議、技術服務合同和技術咨詢合同;
合同生效後,合同實施單位或個人應該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合同義務,合同實施單位或個人在履行合同義務(包括對外提供技術資料)時,應當注意登記並保存有關記錄;
公司鼓勵個人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並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創辦科技型企業;
綜合管理科按照《科研檔案管理辦法》規定,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產生的科技資料以及相關的協議、合同等進行管理。
技術權益:
公司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當以合同形式約定該科技成果有關權益的歸屬,合同未作約定的按照下列原則辦理:(1)在合作轉化中無新的發明創造的,該科技成果的權益歸公司所有;(2)在合作轉化中產生新的發明創造的,該新發明創造的權益合作方共有;(3)對合作轉化中產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實施該項科技成果轉化的權力,轉讓該科技成果應經合作各方同意;
公司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合作各方應當就保守技術秘密達成協議;當事人不得違反協議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技術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許他人使用該技術。技術交易管理機構或者中介機構在為我公司從事技術代理或者服務中,對知悉的有關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收益分配: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公司所得收益按照下列標准對成果完成人及成果轉化人員給予報酬:(1)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許可給他人實施的,從該項科技成果轉讓凈收入或者許可凈收入中提取比例不低於70%,不超過95%;(2)利用該項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從該項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中提取不低於50%比例的股份;(3)成果完成人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自行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實施,完成成果轉化的,可以按照以下兩種方式執行。:a.在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後連續三至五年,每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5%的比例。 b.成果完成人和公司雙方共同尋找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後,約定公司在成果轉化實施企業享有的股權或出資比例,或者公司以科技成果轉讓的方式直接取得現金收益;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除用於成果完成及轉化人員報酬外,其餘部分應當用於科研、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和團隊引進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單位條件建設等方面;
鼓勵公司內外人員對公司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中介,與中介合作由技術研發中心統一管理,中介人員可以在轉化收益中提取不超過5%的中介費用;
成果轉化產生的收益分配,由綜合管理科負責按照本制度規定的收益分配標准組織編制收益分配方案,成果完成人負責根據績效情況對成果完成人員及參加成果轉化人員進行報酬分配,形成二級分配方案;
收益分配方案經課題負責人、綜合管理科主任簽字,由技術研發中心經理、總經理逐級批准後轉對應人力資源部,按照薪資流程發放,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扣繳納。
法律責任:
在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弄虛作假,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法賠償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公司有權對當事人追究法律責任;
公司職工違反知識產權保護和保密制度規定,泄露技術秘密、擅自轉讓、變相轉讓職務技術成果,或者以技術指導等其他方式損害公司知識產權權益的,公司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附則:
本辦法由技術研發中心負責解釋;
本辦法自公司批准發布之日起實施。
Ⅳ 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屬於哪個部門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內太行山容,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1]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2]
山西行政區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10.8萬(2012年)。轄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3]
Ⅳ 高校科研成果為什麼轉化困難
一、是高校、科研機構有效供給不足。高校、科研機構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來源,而大專部分高校院所的科研屬成果是基於科研興趣或者是前沿熱點,沒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歸的研發模式。這造成科研人員的技術研發活動在立項階段就可能與市場需求不一致,導致具有轉化價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二、現在不能單純地就轉化談轉化,而是要面向市場,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要承擔主體作用,形成科技成果從研發到市場化的渠道。但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方面,90%以上的企業研發、轉化科技成果的動力能力不足。國企大而不強、外企強而不為、民企長而不大,中小企業大多處於產業低端,對成果轉化「有心無力」。
Ⅵ 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怎麼樣
簡介: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以下簡稱"轉化中心")是天津市政府為促進高新技術回成果轉化而設立的專門答工作機構,隸屬於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在科技兩委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經過十年的發展,轉化中心得到迅速成長和壯大,目前發展成為一個資源聚集、項目聚集、專家聚集的綜合性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和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重要窗口,在社會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Ⅶ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什麼會這么難
1、高校科研機制的限制Ⅷ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該怎麼辦
一篇來自於《中國青年報》的文章供你參考!
「國家制定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導向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討論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下稱《修正案》)強調。《修正案》完善了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處置收益分配等制度,突出了企業在科研方向選擇、項目實施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強化了知識產權保護。
引人注意的是,大學教授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將更加自由。《修正案》規定,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技人員可以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或者在一定期限內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應當建立制度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約定兼職、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期間和期滿後的權利和義務。
《修正案》的推出無疑是我國經濟從坐享人口紅利到釋放改革紅利的踏實一步。遙遙相對應的是李約瑟之問,這位對中國社會深有研究的英國學者提出:「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對這個問題的諸多答案之中,「轉化應用」是個頻頻出現的關鍵詞。魯迅先生恨鐵不成鋼地寫道:「外國用火葯製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有創造,卻無創新;有創業,卻無產業。這不得不令人惋惜。拋開中西國民性的爭議,如何從聰明的創造走向智慧的應用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方面,無論圍觀網友如何痛惜某大學已經不是當年的某大學,就發表的科研成果而言,外國的月亮真的不那麼圓了,實打實的數據證明中國有大樓亦有大師的的高校、尤其是頂尖高校在世界PK中並不含糊。
另一方面,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根據國家科技部提供的資料,目前全國5100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3萬項,但其中能夠轉化並批量生產的僅有20%左右,形成產業規模的僅有5%。根據教育部門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還不到20%、專利實施率不到15%,而發達國家高達70%~80%。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影響因子高學術影響力大的核心刊物上發表的好文章、在試驗和實踐中漫漫求索獲得的專利該怎麼應用?誰來應用?
《修正案》提供了一種可能:高校教授兼職或者離崗創業。
理想的情況下,創造者最熟悉自己的成果,他們投身市場,在市場中發揮自己智慧的價值,並通過實踐的檢驗打磨產品。兼職及離崗期限的設置,也可以為教授保留學者的身份,降低失敗的成本。
科研與創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成果誕生時根本看不出未來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畢達哥拉斯講解勾股定理,有人問他:有什麼用處呢?他嘲笑地給了那人幾個錢,說:這就是你要的用處。必然有許多有志於投身科研的人如嚴耕望所說「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對象牙塔外的市場並不感興趣。保護他們工作的純粹也是大學的責任之一。
同時,對於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者而言,格物致知後的經世致用也是人生的追求之一。高校嚴格的財務和人事制度多少是一種束縛。老老實實地做學校的項目,項目結束時還需要絞盡腦汁地湊發票,何況進入市場每天真金白銀的進出呢?既做老師又做老闆,算不算不務正業?評估怎麼算?會不會影響以後升副教授、教授?
《修正案》為這類人打開了一扇窗戶。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的細則尤為重要。不僅要杜絕一邊抓錢一邊抓身份的投機,也要防止政策傳達不靈創業老師兩頭受氣的情況。更關鍵的是在財務、人事評估機制上有所變化,規則明白清晰。
此外,畢竟會搞科研不等同於懂經營,直接把創業學者丟到市場上,對於個人的成長而言或許是好事,但對於提高整個國家的科技轉換效率來說有點危險。在市場和高校之間的創業服務銜接,或許是需要抓緊的關鍵一步。
Ⅸ 全國高科技成果標准化辦公室和全國高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節電設備——“變頻調速器”
去年起,我區加快推進節能降耗進度,設立區節能降耗專項扶持資金,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改造、實施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淘汰高能耗低效益落後生產能力等方面工作。
“以前,不少企業對節能降耗工作不太重視。去年扶持降耗政策的出台、節能降耗宣傳力度的加大之後,企業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以前一年在我們這里申報的項目也就20多個,但去年有100多個。申報開展這個項目的主要以我區的傳統產業的相關企業為主。”區經發局能源科有關工作人員說。
去年實施的100多個節能降耗項目,最後有79個通過了審定,這些節能降耗項目總投資達1.69億元,其中有50多個項目屬於化纖印染化工行業。這些企業通過工藝技能改造、廢水廢氣預熱利用、生產線改造等多種途徑實現節電、節煤和節水等節能降耗目標。
2008年,我區的萬元GDP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了6.65%,這些企業實行節能降耗功不可沒。過去一年,這些企業通過節能降耗項目一年節電11564萬度,節煤46034噸,節水2000多萬噸。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各家企業節電、節煤、節水也都各有高招。杭州錢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個耗電大戶。為了節約用電,他們安裝了一種叫“變頻調速器”的節電設備,原先每年要用電3769多萬度電,安裝“變頻調速器”這個裝置後,節電可達716萬度電,也就是說,一年能夠節省成本400多萬元。
浙江萬羽羽絨服飾有限公司先後投入140多萬用於購買節能設備及排污工程建造,形成一個排污凈化處理系統,來凈化處理羽絨廢水。經過凈化處理後的水,可回至羽絨水洗生產線進行循環利用;而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經壓濾機壓干處理後則送垃圾場處理,實現了羽絨廢水“零排放”的目標。在收到良好的環保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比較可觀,他們通過這個工程一年可節約水費上百萬元。
杭州紅妍顏料化工有限公司在節煤上有高招,他們淘汰了一部分能耗較高的舊設備,引進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設備,並通過改進工藝流程,一年可節水8.45萬噸,節約蒸汽1950噸,這樣就節約了煤炭使用量,也減少了污染排放。
對於這些傳統行業的企業來說,通過這些節能降耗的項目,不僅能夠節約能源成本,而且使其生產過程更多環保和綠色,同時這些節能降耗項目,也提升了其產品自身的工藝水平,並可帶動企業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