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本科畢業是學士學位證書嗎
本科畢業會發放學士學位證書,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要求,經審核准予畢業,其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或其他畢業實踐環節)的成績,表明確已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學士學位。
非授予學士學位的高等學校,對達到學士學術水平的本科畢業生,應當由系向學校提出名單,經學校同意後,由學校就近向本系統、本地區的授予學士學位的高等學校推薦。
(1)學位證書組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第十九條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評定委員會由九至二十五人組成,任期二至三年。成員應當包括學位授予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教學、研究人員。
授予學士學位的高等學校,參加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教學人員應當從本校講師以上教師中遴選。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單位,參加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教學、研究人員,主要應當從本單位副教授、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中遴選。授予博士學位的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中至少應當有半數以上的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
❷ 學士學位有哪些分類
教育部下達新版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啟用。
新設置的13個學科門類,分別是
哲學
經濟學
法學
教育學
文學
歷史學
理學
工學
農學
醫學
管理學
藝術學
軍事學。
註:其中表演、音樂、舞蹈藝術專業劃歸於「藝術學士」。
❸ 學士學位證號多少位,怎麼排列
共16位。
前5位,是學校代碼,也就是報研究生的時候填寫的學校代碼,這個可以在教育部相關網站查到的。
接著1位,不知道什麼意思,見的最多的是4。
再接著4位,是發證年份。
最後6位,是序號,每個人都不一樣了。
❹ 學位證和畢業證的編號組成及其所表示的意義
前5位是學校的代碼,這個我肯定是正確的。中間的好像有畢業年份和學科代碼,具體哪幾位數是,我就不清楚了,後面的是自然排序的號。
❺ 學位服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含義
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構成。
◇學位帽
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流蘇
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更與學位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學位帽的禿呆之嫌,而且又通過流蘇區分出學位的級別和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
對著學位服者是否已獲得學位的判定,是通過流蘇懸掛於學位帽的何處位置。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檐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檐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如此)。
◇學位袍
是學位服的主體,既標識出學位的級別,又體現出本國和民族特點,同時還能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
一般而言,國外對中國服裝的借鑒,主要表現在服裝面料的圖案、紐扣、小立領等方面。考慮到學位服的世界慣例和整體效果等因素,現行學位服沒有採用立領造型。面料的圖案如果採用中國特色和傳統的龍、鳳、牡丹花等圖案,勢必又會增加學位服的造價成本,加重學校或學位獲得者的負擔。因此,中國學位袍在本國和民族特色方面主要體現在紐扣和袖口圖案上。學位袍的前胸紐扣,採用了中國傳統服裝的「如意扣」,既有民族特點,又將實用功能和裝飾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學位袍的袖口處,環繞綉(或印)出長城的城牆線,表現中國特色的同時,又使寬大的袍袖富於變化感。
在色彩的規定方面,博士袍選用了黑、紅兩色,黑色是主色調,飾邊為紅色;碩士袍由藍、深藍兩色構成,在藍色為主色調的同時,飾邊為深藍色。這與中國統一實行的紅色博士學位證書、藍色碩士學位證書也是相一致的。校長袍則由紅、黑兩種色調構成。不同的色彩,又區分出不同的學位級別或著裝人的身份。
學位服是統一規范的,但又要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達,是通過允許學校在學位袍的左前胸處綉(印或佩帶)上學校的徽記來表達。
在造型上,博士袍由於肩部的造型,使其整體上呈黃金比率的「國」字型,莊重,大方。寬闊的袖身使著裝的博士雍容而氣派。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的規律褶襇,不僅給博士服增添了立體感,同時又富於裝飾效果,並隨著穿著者的移動而變化;碩士服在整體造型上則呈「目」字型,飄逸,灑脫。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為自由的褶襇,從而使其在局部造型上與博士服明顯地區分開來。此外,袖口的上斜顯露出穿著者的上衣,既活撥又大方,表現出穿著者的風度和與眾不同。
◇垂布
垂布,又稱披肩,是由連頸帽演化而來。一方面使學位服整體上富於變化,起到特有的裝飾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垂布標識出所獲學位的不同學科歸屬和授予學位的學校。垂布造型為三角兜式,面料圖案採用中國傳統的牡丹花,富貴,吉祥。
垂布的襯里用色,可由學校自主選用本單位的慣用色。不然,則使用統一的灰色。
在學科專業的劃分上,通過不同的垂布飾邊顏色來區分。中國目前是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授予學位。在不同門類的歸屬下,又劃分出數百種學科專業。如按學科專業標識,數量龐大,區分復雜,且學科專業的設置又是動態發展的。如按授予學位的門類標識,雖然較易區別,但門類也存在調整化的問題。因此,在門類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適當歸並,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❻ 學士學位有哪幾種 有什麼分別
學位的具體門類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
❼ 畢業證書的編號是怎麼組成的
畢(結)業證書編號即為注冊號,使用阿拉伯數字,統一規范為18位。
普通、成人高等教育畢(結)業證書注冊號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按以下順序編排:前5位為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國標代碼;第6位為辦學類型代碼;第7至10位為年份;第11至12位為培養層次代碼;第13位至17位為學校對畢(結)業證書編排的序號。2002年學歷證書編號擴充至18位(但當年有部分高校仍使用17位)。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及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畢業證書注冊號,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按以下順序編排:第1位為辦學類型代碼;第2位為培養層次代碼;第3、4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標代碼;第5、6位為地(市)國標代碼;第7、8位為縣(區)國標代碼;第9、10位為年度代碼;第11位為上、下半年考試考次代碼;第12至16位為准考證序號代碼;第17位為校驗代碼。
辦學類型代碼: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6;網路教育為7。
培養層次代碼:博士研究生01;碩士研究生02;第二學士學位04;本科05;專科(含高職)06。
❽ 學士學位的學位分類
學位分類:13個學科門類,分別是建築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其中表演、音樂、舞蹈藝術專業劃歸於「藝術學學士」。
學位學科門類是授予學位的學科類別。國際上大體有兩種劃分方法:
(1)由國家統一規定各級學位授予的學科門類,如日本;
(2)由各授予學位的單位自行規定授予學位的學科門類,國家僅在統計時加以綜合分類,不作統一規定,如美國、英國。中國由國家統一規定。
學士學位是一個世界范疇的學術學位,基本涵蓋所有學科門類,取得期限為2~6年不等。世界各國在學科分類和資格認證方面的規定不一。
在我國,學士學位的取得標準是本科畢業生所修課程平均成績及畢業論文均達到規定分數,參加學位授予單位組織的「主幹課程」考試,並且成績合格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所授予的一種學位。
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
(8)學位證書組成擴展閱讀:
我國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指獲准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
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力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國家授權的高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學位和學歷的區別:學位是學歷的標志,不和學校學習的經歷或學歷掛鉤;而學歷則必須是學校學習的經歷。所以有學歷不一定有學位,沒有學歷不一定沒有學位。
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所有科目的加權成績在該校所劃定的分數以上(不同學校要求不同),畢業論文答辯良好及以上並通過學位英語考試,畢業後可以申請學士學位(有的學校還要求通過學位加試,即本專業主幹課加試)。
電大開放教育本科生,必修課平均成績75分及以上,選修課70分及以上,通過學位英語考試,論文答辯成績為良(或以上)可申請由國家開放大學授予的學士學位。
脫產、業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專升本)畢業後符合條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現良好、論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補考累計少於四門、通過學位英語考試)可以申請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