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動物采血離心後,不取血清直接凍存可以嗎
1. 一般常溫下至少放置30 min~2 h左右(已有足量血清析出),而4度也可過夜充分析出血清; 2. 是等血清析出後,直接對含有的血清的全血進行離心; 3. 離心的轉速一般根據離心機的大小,主要是轉孔到中軸的距離大小。一般3000 r/min*10min即可。你也可以與實驗室以前的方法統一,每次不同組別用同樣的轉速和時間。 請問常溫離心可以嗎? 常溫離心可以,最好的辦法是4度放置過夜後再離心,原因是大鼠血清在2小時內並不能完全析出,獲得的血清量可能只有總體積的1/4左右,而過夜後可以達到1/3。 離心時間,4000-5000轉/分,5分鍾。 為什麼常溫離心後有時候上清液是一團膠凍狀的物質,無法從中吸取血清呢?我是室溫放置半小時以上後開始離心的,轉速3000r/min, 10min。只是有時候呈膠凍狀,多數時候不是,實在不理解! 盼有高人指點! 同樣問題!原因有很多,例如抽血過程時間太長,過快都會造成這樣的問題
『貳』 血液離心分離後,纖維蛋白在上層還是在下層血清如果呈凝膠狀,象果凍一樣不易流動是什麼原因
下層,至於不易流動的話,有可能離心的時候沒有離心好,還有一種可能,在抽血的時候直接把血從針筒用力壓入生化管內也會造成血清凝膠狀,不易流動。
『叄』 離心出的雞血清竟然會有凝固的,什麼原因
正常雞血中有大量膠體存在,靜止過長就會發生凝固(小的懸浮顆粒就會凝結在一起形成大顆粒物質)成為大顆粒的固體懸浮物,所以其直徑大於移液管管口直徑,或阻塞管口,所以吸不上去
『肆』 離心出來的血清是乳白色的提示什麼病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情況,血清為乳白色,考慮為血脂高,建議復查:清晨口服抽血,抽血前幾天要清淡飲食,可同時行血脂檢查明確
『伍』 血清學試驗中為什麼析出的血清會成膠凍狀如何避免
血液從人體抽出時間放置太短,纖維蛋白沒有析出,所以會變成膠凍狀,只要放置一定時間後離心或者直接用促凝管離心,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陸』 為什麼已加入抗凝劑的動物血液分離完,血漿含有果凍狀物
加入抗凝劑的血液,不會形成血凝塊,未加入抗凝劑的血液,血細胞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凝塊血漿和血清的區別在於血清比血漿缺少多種凝血因子
『柒』 【求助】全血離心後,為什麼血清變成膠凍樣
今天,我在制備血清的時,發現血清不是液體的,共收了5管,只有一管是液體的,其它的都成膠凍樣,請高手賜教!你說的不是很詳細。 我了解的不多,所知道的是,管內事前加入EDTA等抗凝劑,凝固前顛倒混勻,應該沒什麼問題。哦,不是的,我要的是血清,是不能加入抗凝劑的,謝謝你了!離心太早了吧這現象俺也見過,就是采血後在室溫或37度放置一段時間後,正常情況下血清會自然晰出.不加抗凝劑,也不離心.有時就會發現血清也能晰出,但晰出後就變成膠凍狀,如果凍樣.奇怪的是,同一批採的血,相同的器材,部分正常,部分不正常.這個和離心早晚關系不太大吧!采血後是該將血液放在37度孵育一段時間的,這樣會自然析出一部分血清的,要收集更多的血清就要再離心了。不過這樣還是會出現膠凍樣的。多謝各位了!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說不清是什麼原因。我的處理方法是找一根干凈的棉棒,用沒有棉花的一段將膠凍樣的血清挑起來,在管壁上擠壓一下,重新離心一次就好了。不需要重新采血。 我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血液中脂肪類的東西太多了(個人所見)。纖維蛋白的凝塊,因為離心早,纖維蛋白原還沒完全參與凝血。至於個體間的差異,可能是有些病人本身存在炎症反應,引起纖維蛋白(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升高。延長離心時間、增加轉速或者用玻棒攪拌一下就可以了。
『捌』 血清解凍後發現有絮狀沉澱物出現,該如何處理
血清中沉澱物的出現有許多原因,但最普遍的原因是由於血清中脂蛋白的變性造成的;而血纖維蛋白(形成凝血的蛋白之一)在血清解凍後,也會存在於血清中,亦是造成血清沉澱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這些絮狀沉澱物,並不影響血清本身的質量。
若您欲去除這些絮狀沉澱物,可以將血清分裝至無菌離心管中,以400g稍微離心,上清液即可接著加入培養基內一起過濾。我們不建議您以過濾的方法去除這些絮狀沉澱物,因為它可能會阻塞您的過濾膜。
去生物幫看看,上面有關於這些問題資料的, < http://www.bio1000.com/news/comments/ >生物學觀點評論,生物學研究熱點爭論,生物專家點評
『玖』 血清怎麼像固的果凍一樣是什麼原因
您好,正常血清含有凝血因子,靜置一段時間後機會像果凍一樣,這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