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於敏創新成果

於敏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6 18:48:20

⑴ 於敏為何能做出貢獻

於敏能做出貢獻,是因為她有自己的做貢獻的熱心,第二個有自己的本能,每個人只要想做貢獻都是可以的。

⑵ 93歲「中國氫彈之父」於敏去世,你知道於老的哪些成就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於敏,於2019年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於敏被譽為「氫彈之父」。

氫彈的Teller-Ulam構型和爆炸原理

據稱,目前全世界只有兩種氫彈構型,美國的Teller-Ulam構型和中國的於敏構型。Teller-Ulam構型解密的資料相對較多,是利用初級小型原子彈爆炸產生的X射線對次級核聚變材料進行加熱和壓縮,觸發更猛烈的核聚變反應。據傳於敏構型比Teller-Ulam構型更加輕巧,但這方面的公開資料不多。

於敏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起,於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⑶ 獲最高科技成果獎科學家於敏是哪個地方的人

法國,布朗德克

⑷ 獲得國家最高科技成就獎,於敏是憑借什麼成就得到這一獎項的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獲得國家最高科技成就獎,那他對國家的貢獻是非常重大的,於敏是我國的科學家,他在研究中國氫彈方面解決了特別多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問題,這些基礎的問題才能構建起中國核彈的建設。同時於敏先生也是兩彈一星功勛的獲得者。

對於敏先生的去世非常的可惜,但是沒辦法,人總是會去世的,對於這么一個中國科研方面的人才,我們只能感謝於敏先生對中國的貢獻,獲得人物終身成就獎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對於敏先生的認可,以及他對原子核彈無私的奉獻。

⑸ 兩彈一星功勛於敏有哪些令人感動的精神品質

於敏,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天津市寧河縣。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1、甘於寂寞。於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從1960年,至1988年,於敏的名字和身份是嚴格保密的。
2、土專家出大力。於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於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當時僅有一台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於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於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⑹ 除了氫彈之外,於敏光輝燦爛的一生還有什麼科研成果

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於敏,除了在氫彈原理中解決突破了熱核武器物理等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的基本完整設想,之後長期參加領導核武器的理論研究,並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

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於敏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在我國核武器領域,他被稱為氫彈之父。他從1961年開始投身於國防建設,半個多世紀來一直刻苦鑽研。他說,國家需要我,我一直全力以赴,所以就在武器研究領域裡面,一直工作下來。

於敏這一生獲得了無數榮耀,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傑出科學家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等等。他那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的精神 ,那寬大的胸襟和堅持不懈的毅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⑺ 這不科學,中國第一顆氫彈不是鄧稼先還是錢學森研製的嗎,我忘了反正不是於敏,怎麼回事

其實只要梳理好錢學森、鄧稼先、於敏三人的科研主導的方向就能判斷誰是「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彈道導彈之父」。

先說關系簡單的錢學森先生。

看下面這張很著名的圖

從左至右分別是,師祖爺:普朗特,徒弟:錢學森,師傅:馮卡門。(不知道普朗特、馮卡門是幹嘛的請自行網路)

這張圖之所以著名原因,這是當時世界空氣動力學掌門師徒三代合影,他們代表當時世界空氣力學的最高頂點。

所以既然錢先生是他們的徒弟,自然就跟原子彈、氫彈啊這些放射性物理學沒啥關系了,也就不可能是主持後來新中國的原子彈或氫彈開發的總師。

事實上錢先生一直都是新中國火箭、彈道導彈的奠基人。(核彈、氫彈的火箭運載研究才與之有關系,但是核彈導彈化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簡單一句話:錢先生是研究火箭的。原子彈氫彈就沒他啥事。

中國的「兩彈」指的是原子彈和彈道導彈。所以錢先生就是搞其中之一的彈道導彈研究的。

然後說關系復雜點的鄧稼先 先生。

鄧稼先 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核物理研究專業的,而且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研究方向也是其在1959年定下的,所以說他是原子彈之父(之一,還有錢三強先生)毫不為過。(理論方向正確為以後原子彈的研究節約了很多時間)

原子彈爆炸成功後,鄧先生又帶隊參與氫彈的研究。為啥?因為氫彈是要靠原子彈點燃的,如果原子彈做不好、做不小,氫彈就做不小,做不小的氫彈就不能做武器。(這里就要感謝鄧先生之前做原子彈前定下的理論方向,由於方向正確,中國原子彈小型化很順利,能為氫彈做出很好起爆內芯原子彈)。

但是光內芯做得好,沒設計好外殼,也是不能做出武器級氫彈的,所以氫彈隊伍里還有一個人,提出了革命性的外殼結構設計方向,這個人就是 於敏 先生。

於敏 先生提出的「於敏構型」氫彈結構,創造性的改變了氫彈結構,讓中國氫彈獨立於當時世界的T-U構型之外,並且大幅度縮小了氫彈的體積重量,讓中國試爆第一顆氫彈就具有武器級性質。

所以即便是在氫彈的開發團隊中,鄧先生作為總師領導整個團隊,但是在氫彈的結構理論上卻是用的 於敏 先生方案。(其實在內部大家都叫「鄧—於構型」,及體現了鄧先生的微型化原子彈又體現了於敏 先生的氫彈結構)

雖然對於氫彈而言,微型化原子彈的內芯很重要,但是外殼構型同樣重要,不過要分個主次的話還是外殼構型更多一些。

所以基於這樣的考慮,中國的「氫彈之父」的稱謂自然就該是於敏 先生頭上。(畢竟內芯做不小型大不了氫彈外殼做大點,只是不能使武器級氫彈。內芯做小了,外殼構型錯了,爆炸的話就不是氫彈了)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怎麼於敏是「氫彈之父」就不科學了?

不講究真理事實,來不來就是個「反正不」的滿地打滾耍賴,你認為不是就否認事實,你這是詭辯!

⑻ 於敏的事跡對我們青少年實現人生意義有何啟示

①我們青少年應以獲獎科學家為榜樣,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②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③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培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製作等活動。
④關心身邊的科技事物.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⑼ 於敏的事跡體現了哪些品質

一心為國,甘於奉獻,持之以恆,不怕困難,勇於創新,善於鑽研,勇攀高峰。

閱讀全文

與於敏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