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地理學成果

地理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4 05:13:16

A. 人文地理學研究成果可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哪些領域

人文地理學研究成果可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哪些領域
可以用於礦產、交通地理、地理思想史、城市地理、經濟地理、城市社會地理、旅遊地理、地理信息系統等

B. 地理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當代中國地理學進展與趨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地域分異規律與區域系統。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揭示出自然地域分異的特點和地帶性規律,成為各部門研究和應用的重要依據;中國農業區劃、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專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義。
(2)地表自然過程的綜合研究 。
深入開展對地表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的研究,並加以綜合.
土地科學的系統研究進展顯著,並已發展為與全球環境變化相聯系,開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研究。
冰川、凍土、沙漠、湖泊、濕地等專門自然地理的時空演變與過程研究的成就突出。.
通過黃土、冰芯、湖芯、樹輪及歷史文獻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氣候與環境變化領域的成果矚目。.
(3)人地系統與區域發展研究
人文地理研究熱點之一的區位論,從農業、工業拓展到城市,創立了「中心地理論」,並開展了城市化研究;
區位論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文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的發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經濟區劃和區域規劃研究.
地理學家率先開辟對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和人類環境的綜合研究,成為當代地理學應用研究的主流;
人地關系的地域系統研究從宏觀深入到微觀領域,涉及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理、指標體系、模型、動力學和決策支持系統等。.
(4)國家地圖集系列的編纂
20世紀,國際地理學界有幾次編制國家地圖集的高潮;30年代以法國、瑞典為代表;60年代以英、美、蘇為代表,蘇聯的國家地圖集還延伸到全世界和海洋領域.
中國近50年來先後編制國家、省區及歷史、自然、人口、經濟、農業地圖集系列30餘種;國家自然、人口、經濟和農業等地圖集的規模和質量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5)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是處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數據的綜合性技術系統,具有對空間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對現實世界的模擬能力,並能產生新信息為決策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使地理學傳統的綜合性、區域性得到充分的技術保證,並形成了為地理戰略咨詢與地理工程建設服務的信息(資訊)產業.
地理信息系統的成果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市規劃、作物估產、災害預警評估等領域,為重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手段。

C. 地理學成就是什麼

天文學、地理學的主要成就是能使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

D. 近年來自然地理科學的研究成果

地理科學這個概念出現比較晚。
它是在1986年由「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提出的。內
他認為地容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略有差異。

E. 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序號 教材(教學用書)名稱 作者(排名) 出版日期 出 版 單 位
1 自然地理學 劉南威( 1 ) 2000 科學出版社
2 綜合自然地理 劉南威( 1 ) 2001 科學出版社
3 導游學教程 徐頌軍( 2 ) 2001 中山大學出版社
4 自然地理學實驗與實習 楊士弘( 1 ) 2002 科學出版社
5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 2 )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6 《專題制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2 )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科研成果(我院教師發表的被 SCI 和 EI 刊物收錄的論文目錄)
序號 論 文 名 稱 作者(排名) 發表日期 發表刊物、會議名稱
1 The age of the 「old red sand」 on the coasts of south Fujian and west Guangdong , China Wu Zheng(1)
(吳正等) 200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5( 13 )
2 Palaeo-Monsoon activities of Mu Us Desert, China since 150ka Li Baosheng(1)
(李保生) 2000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62
3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Yutian-Hotan Oasis, South Xinjiang, China Li Baosheng(1)
(李保生) 2002 Acta Geologica Sinica, 76 ( 2 )
4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Bailang River Valley, Qilian Shan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2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ol. 97/ 98.
5 Geomorphology of the Urumqi River Valley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2 Science in China (D), 2002 ,45(11)
6 Geomprphologic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 Shaluli Mountain region ring the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 ( 1 )
7 A bayhead chenier at Chengwan, South China Wang Wei(1)
(王為等) 2004 Jof Coastal Research
(Special Issue)(43)
8 Possible solar forcing of decades- to century-scale 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arim Basin Zhong Wei(1)
(鍾巍等) 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11)
9 An approach to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of Ecotone Sun Wu(1)
(孫武等) 2002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4 (1)( EI)
10 Effects of multiple soil conditioners on a mine site acid sulfate soil for veriver growth Xu Songjun(2)
徐頌軍 2004 Pedosphere , 14 ( 3 ) 序號 著 作 名 稱 作者(排名) 出版日期 出 版 單 位
1 風沙地貌與風沙工程學 吳正(1) 2003 科學出版社
2 風沙地貌研究論文選集 吳正(1) 2004 海洋出版社
3 網路化資源環境信息系統技術、方法與應用 遲國彬(2) 2003 科學出版社
4 珠江口地區風暴潮沉積研究 王為(3) 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5 中國沙漠形成演化氣候變化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2 海洋出版社
6 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3 河北人民出版社
7 廣東古兜山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徐頌軍等(2) 2004 中國林業出版社
8 城市生態環境學 楊士弘(1) 2002 科學出版社
9 中國的北回歸線 劉南威(1) 2001 科學出版社
10 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續發展測評報告 陳忠暖(1) 200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 中國日本全新世環境演變對比研究 丘世鈞(章主筆) 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12 中國區域地理 韓淵豐(1) 2000 廣東高教出版社
13 專題制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1)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14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 2 )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15 Photoshop7.0 技巧與實例 胡偉平 ( 3 ) 2003 冶金工業出版社
16 識花認草 徐頌軍( 1 ) 2002 廣東人民出版社
17 21世紀科技前沿知識100 例 徐頌軍參編 2001 廣東高教出版社
18 《地理景觀》(城市景觀部分) 肖玲( 4 ) 200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第五卷) 張加恭(參編) 2002 商務印書館

F. 裴秀在地圖地理學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

在地圖地理學方面,三國後期在晉朝當過司空的裴秀(223~271)編了一本歷史地圖集。該圖集稱為《禹貢地理圖》(共18篇,現已不存)。另外,裴秀還繪制了《方丈圖》,圖長寬各一丈,「以一分為十里,一寸為百里,從率數計里。備載各山都邑,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北堂書鈔》)。盡管在裴秀去世時晉朝還沒有把江南東吳歸於自己的統治之下,但這位作為司空的地理學者,熱心地搜集編繪了顯一統的天下於方寸之中的圖形。他還根據自己的測繪制圖經驗建立了繪制地圖的六條原則,這是把數學比例和計算應用到測繪中去的繪圖基本原則,它直至清代一直影響著中國傳統的平面地圖測繪工作。但是當西晉的一統山河四分五裂之後,再一次繪制這樣全國性的地圖便不可能了。

G. 請幫忙收集地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急用~謝謝~

自然地理學 - 地理教育網 - www.dili.xueke.cn
運用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參與解決農業生產、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污染和治理等問題,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氣候...最新熱點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dili.xueke.cn/2006/2006-08-18/20060818204 ... 33K 2007-1-11 - 網路快照

H.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地理學成就

(1)南北朝時期:①西晉時期,裴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圖學家。繪制出《禹貢地域圖》,還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②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通過為古書《水經》作注,以《水經》為綱,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2)明清時期: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 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還記錄了一些地理發現,糾正了前代地理學著作中的一些錯誤。

I. 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1、徐霞客

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2、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1880年11月1日生於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大陸漂移說創立者。

3、莫霍洛維奇

克羅埃西亞地球物理學家。他發現了地殼和地幔之間的界面;後來這個界面就被命名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他生於伊斯特拉半島的沃洛斯克。

4、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76年出生於昔蘭尼,即現利比亞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於托勒密王朝的亞歷山大港,希臘數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貢獻主要是設計出經緯度系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

5、酈道元

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年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少時博覽奇書,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閱讀全文

與地理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