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再唯品會上買條珍珠掛墜。但聽說唯品會上有假貨誰能說說是真的嗎!!!
我買過一個珍珠18K金的吊墜,珍珠是假的,就是那種俗稱的貝珠,還寄給我一張證書,證書和寄給我的吊墜不是一顆珠子,聯系唯品會以後,痛快給退了。本來想鑒定要賠償的,後來怕麻煩就作罷了。我想應該不全是假的吧,肯定有真的,反正我以後不買那個牌子的任何東西就是了。
Ⅱ 廣州香料市場
電話: 86 020 87546733 傳真: 86 020 61213248 地址: 中國 廣東 廣州市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二路25號豐興廣場德興閣1004 郵編: 公司主頁: http://www.pearlscent.com.cn 主營產品或服務: 香料;香水;香料; 主營行業: 綜合性公司 其他未分類 企業類型: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經營模式: 生產型 貿易型 注冊資本: 人民幣 500 萬 公司注冊地: 中國廣東廣州市 員工人數: 11 - 50 人 公司成立時間: 2000 年 法人代表/負責人: 金莉 主要經營地點: 廣州 主要市場: 大陸 港澳台地區 經營品牌: 貝珠香、AUA 是否提供OEM代加工: 是 年進口額: 人民幣 10 萬元 - 30 萬元 年出口額: 人民幣 100 萬元 - 200 萬元 月產量: 50000 支 工商注冊信息: 已通過認證 證書及榮譽: 0 項 會員評價: 0 條 資信參考人: 0 個 公司主頁: http://www.pearlscent.com.cn
Ⅲ 廣州的香料市場在哪裡或者哪裡有香料批發
電 話: 86 020 87546733
傳 真: 86 020 61213248
地 址: 中國 廣東 廣州市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二路25號豐興廣場德興閣1004
郵 編:
公司主頁: http://www.pearlscent.com.cn
主營產品或服務: 香料;香水;香料; 主營行業: 綜合性公司 其他未分類
企業類型: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經營模式: 生產型 貿易型
注冊資本: 人民幣 500 萬 公司注冊地: 中國廣東廣州市
員工人數: 11 - 50 人 公司成立時間: 2000 年
法人代表/負責人: 金莉 主要經營地點: 廣州
主要市場: 大陸 港澳台地區 經營品牌: 貝珠香、AUA
是否提供OEM代加工: 是 年進口額: 人民幣 10 萬元 - 30 萬元
年出口額: 人民幣 100 萬元 - 200 萬元 月產量: 50000 支
工商注冊信息: 已通過認證 證書及榮譽: 0 項
會員評價: 0 條 資信參考人: 0 個
公司主頁: http://www.pearlscent.com.cn
Ⅳ leyan什麼意思
LEYAN是源自於西班牙的一個首飾品牌。
Ⅳ 古代印度的封建制。
印度人沒有歷史。」這是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印度是文明古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馬克思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是指印度歷史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記載的可信的歷史,它的歷史是同神話攪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第三,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只有神話無信史
印度古代有發達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但史書奇少,根本沒有像中國的《史記》和西方希羅多德的《歷史》那樣的歷史典籍。印度人喜歡講故事,提到歷史,他們喜歡說:「從前有個國王……」,至於該國王的真實姓名、籍貫、生卒年月、在位時間等基本材料,幾乎全無。倖存的極少的史書,幾乎每一頁都摻雜著大量的空想和傳說,使人無法判斷究竟是歷史還是神話故事。被認為正宗的史書有兩部,一部叫《諸王世系》,一部叫《大史》,但這兩部書又都不可靠。
我國東晉高僧法顯所著《佛國記》和唐朝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不僅是研究印度佛教的重要文獻,而且是研究古代印度社會不可多得的史料。從這兩部重要著作中,可以窺探出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
封建制的確立 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於笈多王朝時期,在戒日帝國時期得到長足發展,並且最終得到確立。印度的土地在原則上歸國王所有,故統稱為「王田」。王田可由國王加以處分。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王田通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王田之內,大分為四:一充國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輔佐、宰臣;三賞聰睿、碩學、高才;四樹福田,給諸異道」。①王田中的「國用」部分,即由國家直接徵收田賦的土地。玄奘說這部分土地的收入是充作祭祀之用,這大概是指的主要用途,實際上中央政府的開支和王室的花費也都出自國有土地。第二部分土地,是作為祿田和食邑,國王用來封賜宰相和大臣的。玄奘說的「宰、牧、輔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FONT>②就是指這部分祿田而言。這就是說,印度在戒日帝國時期,上自封疆宰牧、輔佐大臣,下至一般官員和幕僚,都可以得到數量不等的食邑封賜。第三部分土地,是國王用來賞賜給具有聰明才智、學識高深的學者。這表明印度的封建帝王是重視封建知識分子的。第四部分土地,是國王用來分贈給不同的宗教團體,以求福德,故稱為「福田」,實際上就是「教田」或「寺田」。由於帝王大量布施土地,使印度的婆羅門教祭司、佛教寺院和印度教神廟都擁有大量土地,成為封建的大土地所有者。</FONT>戒日王曾對教俗大貴族大量封賜土地,他頒發的銅牌賜地證書迄今已發現很多。根據已發現的631年戒日王賜地銅牌中說,國王查明一個婆羅門僧侶,利用「偽造的敕令」佔有蘇馬昆達卡村(在士拉瓦斯塔省昆達丹那縣)。國王毀掉了這個偽造的銅牌,「沒收了他的村莊」。可是戒日王又把這個村莊按原來的邊界施捨給另外兩個婆羅門僧侶:一個是出身於瓦爾那族、屬於娑摩吠陀派的僧侶瓦塔斯瓦明;另一個是出身於吠舍奴弗利達族、屬於梨俱吠陀派的僧侶西瓦提帕斯瓦明。戒日王的敕令中說,這次土地施捨「並附有獲得村民的土地稅,以及諸侯家族能要求的一切收入的權利,作為脫離縣管轄的部分而免除一切義務,並附有傳給子孫的權利,直至天長地久。」①從戒日王這份賜地文書中可以看出:土地封賜具有永久性,成為領受者自由支配的世襲財產;這樣封地和賜地脫離政府的行政管轄,成為教俗封建主享有特權的獨立王國。由於戒日王以及其他帝王的封賜,到7世紀時,許多寺院和廟宇都成為佔有大量土地的封建主。例如,王舍城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受到「國王欽重,舍百餘邑充其供養,邑二百戶,日進粳米、酥乳數百石。」②國王封賜和布施的土地都是以「邑」為單位。印度的社會是以村社為基層組織,一邑基本上就是一個村社;村社大小不等,邑的戶數多寡不同,每邑一般為200戶。那爛陀寺擁有土地之廣和佃戶之多,由此可見一斑。</FONT></FONT>封建依附農民和租稅 戒日王的土地封賜和布施與村社農民轉化為依附農民同時發生。分封和賞賜的土地都是由村社農民耕種的。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隨著土地佔有權的轉移,同時轉換主人。他們必須向新的封建主繳納地租和賦稅,甚至還要服各種勞役。戒日王以及其他帝王封賜給教俗貴族的「邑」、「封邑」、「食邑」,就包括村社的農戶和農民。封建經濟的關鍵不在於土地多寡,而在於耕種這些土地的農民的數量;這些租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作為土地的附屬物,為封建主生產地租和賦稅,並提供各種勞役。根據已有的資料看,戒日王一次分封和布施就是百邑或80邑,幾萬戶農民隨著國王的封賜變成封建依附農民。僅那爛陀寺一處就擁有200多邑,剝削農民在4萬戶以上。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剝削的主要形式是實物地租。農民負擔的租稅佔多大比重,官府並無明文規定。據《大唐西域記》載:戒日王時期「賦斂輕薄,徭稅儉省。各安世業,俱佃口分。假種王田,六稅其一。」①照玄奘的說法,農民有口分田,可養家糊口,承擔的賦稅徭役均不太重,租種王田的要繳納土地總產量的六分之一作為實物地租。7世紀後期唐釋義凈訪印求法,歷時20餘年,游歷30餘國。他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也提到印度的地租率。他說租種佛教寺院土地的農民,由寺院供應耕牛的,地租率是「六分抽一」。②所述情況與玄奘相同。</FONT></FONT>農民負擔除地租之外還有其他的實物貢納、「貨幣稅和可能實行的其他稅」,而「諸侯家族能要求的一切」費用③,都要由農民承擔。除實物和貨幣負擔外,印度農民也還有一定的勞役負擔,為教俗封建主從事各種雜務勞動,例如,修繕房屋,灑掃庭除等。印度政府也常利用農民勞動力修建宮室屋宇、建築道路橋梁、興修水利工程等,不過玄奘說:「國家營建,不虛勞役,據其成功,酬之價值。」</FONT>④國家營建,不白白使役勞力,根據工作完成情況給以報酬,這就不能算作官府征派的徭役了。玄奘說戒日王時期的印度「賦斂輕薄,徭稅儉省」</FONT>⑤,看來是有一定根據的。</FONT>種姓制度的發展和演變 印度社會從笈多王朝開始向封建制過渡,到7世紀前半期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制度基本確立,經歷了三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革。隨著奴隸制的解體和封建關系的形成,種姓制度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和變化。四種姓中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高級種姓,仍然保持著他們的統治階級地位。他們從歷代君主那裡得到大量的土地封賜,佔有定居在這些土地上數以萬計的農戶,對他們實行租稅剝削、司法審判和超經濟強制。吠舍種姓原為從事農、牧、商業的平民集團。隨著封建制的形成,從事農牧業的居民逐漸淪為依附農民,與原來的首陀羅農民地位接近。戒日帝國時期的吠舍種姓,專指從事商業的居民,根本不包括農民在內。首陀羅種姓原為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主要從事各種手工業勞動,還有的從事農牧業和漁獵生產,社會地位低下,其中有的就是奴隸。7世紀時,首陀羅中的分成制農民和租佃農民逐漸轉化為封建依附農民,而吠舍種姓下層村社自由農民地位下降,也淪為租佃王田和僧俗貴族土地的依附農民,這兩種來源的依附農民逐漸融合,形成新的首陀羅種姓。所以戒日帝國時期的首陀羅種姓是專指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農民而言。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談到了戒日帝國時期印度種姓制度。他說:「若夫種姓,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凈行也。……二曰剎帝利,王種也。……三曰吠舍,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戍陀羅,農人也,肆力疇隴,勤身稼穡。」①玄奘在這里明確指出,吠舍就是商人和高利貸者;戍陀羅(即首陀羅)就是奮力耕種土地、種植莊稼的農民。原先首陀羅中的手工業者大都下降到其餘「雜姓」之中。</FONT>在中古時期,印度的種姓制度更加復雜。在四種姓之外,按照行業組成各種「闍提」(梵語jati)。闍提內部職業世襲,設管理機構監督成員遵守規章制度和風俗習慣,違章者要受到懲罰,直至被剝奪受保護的權利。闍提之間互相隔絕,不準通婚。隨著手工業分工的加細,各種手工業闍提的數目不斷增加。城鄉居民全被組織於闍提之中,處於封建主的統治之下。印度種姓的發展,與生產提高和分工加強有關。但種姓間的分割與隔絕又是生產發展不夠充分的表現,成為社會進步和國家強盛的基本障礙。早期封建經濟的發展狀況 封建關系的形成,使部分村社農民隨著土地的封賜變成依附農民。但印度的封建農業照例在村社的基礎上進行,仍然是一家一戶小生產,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象西歐那樣形成農奴制的封建庄園。從《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看,戒日帝國時期印度的大部分地方都呈現富庶繁榮景象。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水利灌溉設施也有擴建。農作物種類繁多,農產品的產量也相當可觀。玄奘提到恆河中下游地區,盛產水稻,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比較完備,水車被廣泛利用。印度西北部盛產小麥和甘蔗。水稻和小麥是印度的主要農作物;稻米和麥粉是印度人的主食。此外還有豆類作物和油料作物。蔬菜和水果種類繁多。玄奘列舉的蔬菜有姜、芥、瓜、葫蘆、葷陀菜等,蔥、蒜稀少,也不多吃。果品種類更多,難以列舉,為世人所珍重的主要有所謂庵沒羅果、庵弭羅果、末杜迦果等十餘種;石榴、柑桔,諸國普遍種植;梨、桃、杏、葡萄等果品,也在許多國家廣為種植。印度的經濟作物主要是甘蔗、靛藍、棉花、香料等。印度人的日常食品有乳、酪、膏、酥、沙糖、石蜜、芥子油、各種餅等。①玄奘說印度到處都呈現「稼穡殷盛」、「花果繁茂」的景象。</FONT>中古時期,印度的棉紡織業最為著名,產品行銷國內外。中印度秣兔羅國(今北方邦馬圖拉城)是印度棉紡織業的中心之一,玄奘曾提到這里盛產細花布。②毛紡織業也有發展,玄奘說北印度的烏仗那國人多穿白色細毛布衣服,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人也穿的是毛布和白細毛布。</FONT>①除此之外,玄奘還提到有人穿著「憍奢耶衣」(即野蠶絲衣)和「菆摩衣」(即麻布類的衣服)。由此可見,7世紀時印度紡織業的部門是很多的。</FONT>金屬冶煉和武器製造的手工業也很發達。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還談到印度的很多礦產,涉及必須經過冶煉的金屬礦產有金、銀、黃銅、紫銅、赤銅、鐵等。提到出產金屬礦產的國家不下12個。其中以北印度的磔迦國、屈露多國,中印度的秣兔羅國、尼波羅國最為著名。玄奘特別提到在北部大雪山中有個蘇伐剌拿瞿■羅國出產上品黃金,故叫「金氏國」。②玄奘曾提到用黃金、白銀和水晶鑄成劫比他國大寺院三個寶階的事。在鍛冶金屬基礎上的武器製造也是很出色的。印度人製造的鋒銳武器有刀、劍、斧、戈、矛、戟、弓箭等,防禦武器有甲胄和盾牌。用金、銀、銅、鐵製造的器皿,在印度也很多。他們也用金、銀製造各種裝飾品,或鑄造各種神像。</FONT>印度社會的基礎是村社制度。村社的自給自足性很強。商品交換不佔重要地位。但是印度的國內外貿易也還具有一定規模。玄奘說,金、銀、黃銅、白玉、火珠,是本地所產,積存數量很多。奇珍異寶,種類名稱都不同,從海口輸入,來交換商品。但是在做買賣時,用金錢、銀錢、貝珠、小珠作為交換手段。③貴金屬交換和奇珍異寶交易在印度的國內外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戒日帝國首都曲女城,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扼水陸交通之便,商業貿易也很繁盛。玄奘說:「異方奇貨多集於此,居人豐樂,家室富饒」。</FONT>④恆河中游在曲女城和華氏城之間的一座古城叫波羅痆斯(今瓦臘納西,又名貝拿勒斯)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利用恆河的交通方便,成為奇珍異貨的集散地。「居人殷盛,家積巨萬,室盈奇貨」。</FONT>①華氏城以東的恆河下游地區,在戒日帝國時期經濟上出現衰落狀況。例如毗舍離、華氏城、王舍城等一些歷史名城,人口減少,經濟蕭條,或許與富庶的農業地區封建經濟迅速發展有關。曲女城以西地區主要的手工業和商業中心是坦尼沙城,是普西亞布蒂王朝的發祥地。玄奘說薩他泥濕伐羅國的都城坦尼沙城「家室富饒,競為奢侈,深嫻幻術,高尚異能,多逐利,少務農,諸方奇貨,多聚其國。」</FONT>②坦尼沙城處於恆河和朱木拿河的上游地區,是印度東西南北交通的要沖,北印度出產的金銀,四方的奇珍異寶都匯集於此,然後轉銷國內外。所以坦尼沙城的商人多於農民,家室富足,爭相奢侈。坦尼沙是印度內地商業城的典型。</FONT>
Ⅵ 什麼是AKOYA珍珠
akoya珍珠分為日本akoya和中國akoya,但是市面上交易的基本都是日本珠,所以就簡單說一下日本akoya。
Akoya珍珠是有核珍珠,而且它的核相對較大,珠層較薄,akoya珍珠被稱為小燈泡,因為它的珠光非常亮,這與他的生長環境有關系,日本海域相對溫度較低,珍珠長得慢,它的光線也屬於冷光,非常漂亮。
Akoya珍珠的大小最大不超過10mm,因為珍珠它的母貝較小,孕育承載能力有限,所以越接近10mm的珍珠越稀缺,而且一個母貝只能孕育一顆akoya珍珠,非常珍貴。
akoya珍珠根據珠層厚度分為普通akoya,花珠,天女珠,官方數據是這樣的,akoya上市交易之前日本本土有過檢測,珠層厚度必須達到0.35mm以上;而花珠是akoya珍珠裡面的一等品,它的珠層厚度達到0.4mm,天女珠則是花珠裡面的極品。
AKOYA珍珠,海水珍珠,母貝是馬氏貝,產地主要是日本三重,雄本,愛媛縣一帶的瀨戶內海。海水珍珠的插核養殖技術是上個世紀中葉日本人到中國實踐多年後發明的。馬氏貝貝種是從當時廣西北海引進過去的馬氏野生貝,加以繁殖的。
從這點來說,AKOYA珍珠和南珠是同一品種,南珠是AKOYA的鼻祖.AKOYA培育多少珍珠都結合市場有嚴格的控制,並不盲目追求產量,注重養殖的質量。質量有一套嚴格的國際性的標准,不符合要求的劣質珍珠不允許進入消費市場。價格也有一套嚴格的體系,不存在大起大落的不穩定因素。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措施造就了現代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AKOYA珍珠。
日本最著名的一家珍珠公司是MIKIMOTO,現在國際上的AAA等級評價標准就這個公司創設的,後來得到了國際的認可,成為公認的關於AKOYA珍珠的國際性標准。
Ⅶ 貝珠有 質檢證書嗎
貝珠屬於玉石類商品,如果是價格比較貴的高檔貨物的話,是應該有質檢證書的。
Ⅷ 怎樣分辨珍珠的真假好壞
如何分辨真假珍珠以及各檔次珍珠
溪地珍珠,亦稱塔希提珍珠 (Tahitian pearl)
插核養殖的海水珍珠,產於南太平洋的法屬大溪地群島,世界上95%的大溪地珍珠來源於大溪地群島。
大溪地珍珠的母貝是黑蝶貝,個體比白碟貝稍小,一般直徑是8-14MM,最大可見於16MM。
大溪珍珠的顏色:非常的多樣化,不同深淺的灰色和黑色的本色,透出不同深淺的綠、藍、紫、金等體色,有的還有不同深淺、面積紫、金等表面伴色。由於本色與體色中的顏色的主導地位的不同,出現了孔雀綠、孔雀藍、濃紫等少見的顏色。
黑碟貝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分泌黑色珍珠質、並且具有商業價值的珍珠母貝,因此大溪地珍珠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具有商業價值的天然黑色的珍珠。憑著這一點,近年來,大溪地珍珠風摩歐美、日本、香港,直至今天的中國內地。
她的特點:天然的黑色,不需經過任何處理,珠層厚、結實,不會掉皮,光澤持久,並擁有其他品種所不具有的鏡面般的皮光度!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大溪地珍珠都是首選的出色性價比的另人嚮往的珍珠飾品。
問:市面上有沒有假冒的大溪地珍珠,有那幾種?
答:
1)最常見的是貝珠,貝珠是一種仿製珍珠(待後詳述),因為太假,有經驗的消費者都可以從表面就分辨出來。
2)淡水珍珠,由於淡水珍珠插核養殖的技術的成熟,目前市面上10MM以上的正圓淡水珍珠大部分是插核養殖的,同海水一樣具有圓的內核。天然黑色、孔雀綠、藍紫等深色的淡水珍珠為染色珠,而且淡水珍珠的染色大部分是採用激光改色,因此很難分辨是否是經過染色。但一顆好的大溪地珍珠具有的鏡面般的皮光,是淡水珠怎麼處理也很難達到的。
3)南珠:南珠的母貝的個體小,生理條件造成了她所產的珍珠的一般直徑是6-8MM,超過9MM的很罕見,10MM的基本上可以到世界巡迴展覽了。南珠的黑色、孔雀綠、深藍等深色珠為染色珠,都採用化學的染色方法,內行的人容易分辨。相對於大溪地珍珠8-14MM的一般直徑,我們需要提防的是9MM以下的染色南珠冒充大溪地珍珠,因此,購買9MM以下的大溪地珍珠建議附帶鑒定,因為鑒定的結果雖同為海水養殖珍珠,但染色的南珠在證書備注一欄將會標註:「經過調色的優化處理」,而大溪地珍珠則不會有。
建議:購買大溪地珍珠存在疑問時,最好附帶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