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租公房能繼承分割嗎
10年前,劉女士母親因病去世,經四兄弟姐妹商量,由劉女士全家搬來與父親同住,照顧年老多病的父親。於是,劉女士賣掉了現住房,把一家三口的戶口也遷到父親的戶口本上。父親因病去世後,遺囑寫到:「承租的公房由四子女平分。」在處理遺產時,劉女士要求繼續承租公房。大哥、弟弟、妹妹則認為,父親承租的公房劉女士家可繼續居住,但要按父親的遺囑辦,父親承租的公房也有財產權利,將來房屋拆遷或購買成全產權房所獲得的利益,由四人平分。經協商無法和解,請問承租公房是否能繼承分割?
本案解答: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自然人可以繼承的財產,是其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公有住房承租權不同於普通的財產權利,自然人僅有居住該房的權利,而沒有處分權,故此,公有住房不屬於自然人個人所有合法財產,不能夠繼承。劉女士父親在遺囑中分割了該承租房屋的承租權,是無效的條款。
我國《合同法》第234條:「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城市公有房屋管理的若干規定》第13條第5款規定:「承租者外遷或死亡,原同住者要求繼續承租的,須經出租單位同意,並新訂租賃合同。」《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規定,「租賃期限內,乙方同一戶籍共同居住一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的家庭成員願意繼續履行原合同,其他家庭成員又無異議的,可辦理更名手續。」由此可見,公房只有在原承租人死亡或外遷後,才能辦理承租人變更手續。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死亡的,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在該承租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在該承租房屋處無本市常住戶口或者其生前無共同居住人的,其生前有本市常住戶口的配偶和直系血親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除以上情形之外的公房承租人死亡,租賃關系終止時,出租人有權收回房屋。劉女士一家已陪伴父親在此房屋居住多年,且在此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又無其他住房,作為共同居住人,只要公房出租人即房管所或單位同意,完全有權利繼續承租該住房。
特約編輯胡立奇
公房使用權可以有限制的轉讓。
公房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對於全部權屬於個人的私有住房而言,是指由國家以及企事業單位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歸國家、單位,國家和單位通過適當收取租金或者無償的方式提供給職工或者居民使用。
根據《物權法》、《合同法》的規定,公房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損害產權人的利益。因為使用權人與產權人屬於合同關系,使用權人轉讓使用權,應當徵得所有權人同意。
(2)公房分割轉讓擴展閱讀:
公房的概念:
公房也稱公有住房,國有住宅。它是指由國家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歸國家所有。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售公有住房,一類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兩類房均為使用權房。
相關法律規定:
《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合同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
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
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❸ 公改房財產如何分割
按照法律來講,二老去世以後應該由子女來繼承的,如果按親情上來講你二舅曾用你外公的名義把這套房子買下,應該是你二舅的。俗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他們要分的話,應該由他們兄妹3人協商各占%分之多少。
❹ 離婚時公房是怎樣分割的
你好,公房不能進行分割,但離婚勢必涉及到使用權、承租權問題,這要根據你們雙方的具體情況來確定。請參看下列規定:一、問:在離婚案件中,當事人對公房的使用、承租問題發生爭議,人民法院可否予以處理? 答:在離婚案件中,當事人對公房的使用、承租問題發生爭議,自行協商不成,或者經當事人雙方單位或有關部門調解不成的,人民法院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予以妥善處理。 二、問: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在什麼情況下,離婚後雙方均可承租? 答: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離婚後,雙方均可承租: (一)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關系存續5年以上的; (二)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單位的房屋,離婚時,雙方均為本單位職工的; (三)一方婚前借款投資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權,婚後夫妻共同償還借款的; (四)婚後一方或雙方申請取得公房承租權的; (五)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後因該承租房屋拆遷而取得房屋承租權的; (六)夫妻雙方單位投資聯建或聯合購置的共有房屋的; (七)一方將其承租的本單位的房屋,交回本單位或交給另一方單位後,另一方單位另給調換房屋的; (八)婚前雙方均租有公房,婚後合並調換房屋的; (九)其他應當認定為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三、問:對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應依照什麼原則處理? 答:對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應依照下列原則予以處理: (一)照顧撫養子女的一方; (二)男女雙方在同等條件下,照顧女方; (三)照顧殘疾或生活困難的一方; (四)照顧無過錯一方。 四、問:對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對另一方是否給予經濟補償? 答:對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對另一方可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 五、問: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能夠隔開分室居住使用的,可否由雙方分別租住? 答:夫妻雙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如其面積較大能夠隔開分室居住使用的,可由雙方分別租住;對可以另調房屋分別租住或承租方給另一方解決住房的,可予准許。 六、問:離婚時,一方對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無權承租的,可否暫時居住? 答、離婚時,一方對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無權承租而解決住房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調解或判決其暫時居住,暫住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暫住期間,暫住方應交納與房屋租金等額的使用費及其他必要的費用。 七、問:離婚時,一方對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無權承租而另行租房經濟上確有困難的,如何處理? 答:離婚時,一方對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無權承租,另行租房經濟上確有困難的,如承租公房一方有負擔能力,應給予一次性經濟幫助。 八、問:在調整和變更單位自管房屋租賃關系時,是否需徵得自管房單位的同意? 答:人民法院在調整和變更單位自管房屋(包括單位委託房地產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的租賃關系時,一般應徵求自管房單位的意見。經調解或判決變更房屋租賃關系的,承租人應依照有關規定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 九、問:對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而取得「部分產權」的房屋,應如何處理? 答:對夫妻共同出資而取得「部分產權」的房屋,人民法院可參照上述有關解答,予以妥善處理。但分得房屋「部分產權」的一方,一般應按所得房屋產權的比例,依照離婚時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公布的同類住房標准價,給予對方一半價值的補償。 十、問:對夫妻雙方均爭房屋「部分產權」的,可否採取競價方式解決? 答:對夫妻雙方均爭房屋「部分產權」的,如雙方同意或者雙方經濟、住房條件基本相同,可採取競價方式解決。
❺ 公房遺產分割
1、「公房遺產分割」:
(1)「公」房不是父親的遺產:因為父親對公房沒有取得所有權,公房的產權是屬於「公」家的。
(2)既然公房不是遺產:也就不存在繼承的問題,父親的繼承人(母親、子女等)無權分割公房、只有權向公房所屬單位申請變更繼續承租人。
2、母親聲稱「有處置權」,沒有法律依據。
3、「此房已賣無證」是什麼意思?是父母在父親在世時已經購買了產權、只是產權證還沒有辦理完畢嗎?如果是這樣,這房是你父母的夫妻共同財產,父親去世沒有遺囑的,母親佔有大部分份額(母親自己的二分之一+從父親那裡繼承的份額)、但母親無權處分全部房產。
4、「這樣合理嗎?」:
(1)合理不合理是次要的,應問的是是否合法、是否侵犯其他人或單位的權利。
(2)不管此房是承租的公房、還是父母已經購買了產權的私有房:母親都無權一個人處分全部房產,母親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其他繼承人或公房單位的繼承權或財產所有權。
5、「弟弟也是公房,母親想進行置換。法律上是否可行」:
(1)果確實是承租的公房、還沒有購買產權:是否能與弟弟置換,不是母親說了算、而要由兩處公房所屬的單位說了算;
(2)如果2處房都是產權房:是否能置換,應由母親、弟弟以外的其他子女、爺爺奶奶(如果父親去世時還在的話)共同決定,有一人不同意也不能置換。
6、「母親有多大的房產處置權 」:
(1)如果是公房:母親無權處置。
(2)如果是有產權的私房:母親有權處分的是她自己的份額,即:她自己所有的二分之一+她從父親那一半遺產房中繼承到的份額,假設爺爺奶奶都已經不在、父母只有兄弟2子的話,母親的份額是1/2+1/6=2/3。其他2兄弟各各佔1/3.
❻ 鐵路分給職工的公房,轉讓是否有效
公房的產權在單位,不屬於個人,不能買賣,轉讓也只能轉讓給本單位的職工。經過單位的批准才可以。
❼ 公房可以買賣嗎
可以買賣公有住房嗎,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第一、目前我國公有住房出售是有很多條件限制的,但是目前尚沒有關於公有住房買賣的一般性規定。
❽ 公房過戶合法嗎
是可以的,不犯法的。公房過戶其實就是使用權轉讓.。如果轉讓,要承擔買賣雙方的全部稅費,過戶申請書。
凡屬房改房買賣、交換、拍賣、抵押的,可由當事人憑房產證直接到市房地產交易所申請辦理;屬房改房贈與的,可由產權人直接向市房地產估價所申請辦理。下面詳細說明:
1、賣方到交易所領取《房屋買賣征詢意見通知書》,自行送達到原產權單位征詢意見,並向市房地產測繪所申請測繪房地產平面附圖。
2、買賣雙方向交易所提交有關資料,提出交易申請。包括:(1)《房地產證》或《房屋所有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交換、贈與的,必須按成本價付清房款;(2)《公有住房買賣協議書》;(3)產權人身份證。
3、交易所對擬買賣的房改房進行驗價、審核、核定稅費。
4、賣方持收據到交易所領取《過戶通知書》。
5、賣方到房改辦辦理房改房上市補交公攤面積價款或土地出讓金審核。
(8)公房分割轉讓擴展閱讀
1、房屋買賣雙方憑《過戶通知書》按規定繳齊契稅、印花稅、房地產交易服務費等稅費後辦理過戶手續。一般情況,產權人在市房地產交易所發出《交易過戶通知書》之日起30天內,繳納有關稅費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把屬於原產權單位收益的部分存人「單位住房基金專戶」,由市房改辦核准並開具證明後,到市房地產交易所辦理交易過戶手續、房屋產權轉移登記,領取《房地產證》。
2、核發房地產權證。房改房轉移登記須提供的材料包括:
(1)房屋產權登記申請書。
(2)房屋所有權證。
(3)國有土地使用證復印件或土地權屬證明文件。
(4)二手房買賣合同。
(5)買賣雙方身份證明;有共有人的,需提交共有人同意轉讓的書面證明。
(6)完稅證明。
(7)房屋測繪平面圖。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政府網-「房屋過戶」已購公房在交易程序
❾ 公房如何過戶
公房過戶的辦理流程:
1、公產房交易步驟是先由房管局下屬部門對賣方進行評估,同時由房管站驗房。
2、採用代理轉讓承租人可以通過公有住房產權人或其委託的經營管理單位、置換經營單位採用代理轉讓的形式變更承租人。(具體向房屋置換管理核心咨詢) 公有住房代理轉讓的,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申請人戶籍簿及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圖章;
(2)公有住房租賃合同;
(3)回購或者代理轉讓申請書;
(4)配偶及同戶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同意代理轉讓的書面證明;
(5)承租人與配偶不是同戶籍的,提交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注意:公有住房承租人死亡或者戶籍遷出本市的,承租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可以申請過戶。公有住房使用權過戶只能由一人申請過戶,符合過戶條件的家庭成員有兩人以上(含兩人)的,應當達成一致意見後方可申請過戶。
(9)公房分割轉讓擴展閱讀:
1、如果沒有通過中介交易,所需費用:
(1)契稅:普通住宅:均價低於5000元/m2,評估價*1.5%;非普通住宅:高於5000元/m2的,面積超過144m2的,用於其它用途的,評估價*3%
(2)個人收入調節稅:(評估價-原購入價)*20% (規定是賣方交,可是如今很多都是買方)
(3)營業稅:住宅購入不滿五年的:評估價*5.55%;非普通住宅購入五年以上的:(評估價-原購入價)*5.55%;普通住宅購入五年以上的免交
(4)房產交易費:房屋建築面積*6元/平方米
(5)印花稅:評估價*0.1%
(6)房產證工本費:85元
(7)土地證工本費:105元
(8)交易評估費:評估價*0.3%
2、如果通過中介交易,應支付的中介費:
(1)交易中介費:成交價*1%
(2)房產權證代辦費:價格由中介來確定
❿ 請問公產房可以買賣嗎
相關法律規定:《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暫行辦法》第5條規定,已取得合法產權證書的已購公有住房可以上市出售。
除歷史風貌建築,黨政機關,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院內與,科研和用房不可分割的住房,危房,政府代管住宅以及政府規定不宜出售住房外,均可向現住居民出售。但是成套伙用住房的部分房間(如廚房,衛生間等)為公用,其權面積無法拆分,因此無法出售。
已購公房是可以進行買賣的,但是你公房必須是經過合法的買賣手續,且能取得房本。要這種情況下才可以出售公房,否則不可以出售公房。
(10)公房分割轉讓擴展閱讀:
如果公產房承租人想轉讓現有住房使用權,首先要對擬轉讓公產房進行評估以確定回購價格,再與津房置換進行回購意向溝通。
達不成回購意向時,提交必要材料,與其簽訂《公有住房使用權委託代理轉讓合同》,設定掛牌價格,在津房置換連鎖店進行掛牌轉讓;然後掛牌公示三天。掛牌期間承租人應讓有意購買者按約定時間看房,摘牌成功後及時騰房、辦理置換手續,最後接收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