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七五計劃成果

七五計劃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0 23:02:08

① 七五計劃的時間

1986-1990
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討論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提出了「七五」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主要奮斗目標、重大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為制定「七五」計劃提供了正確的依據。

1986年4月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七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為經濟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努力保持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順利地展開,力爭在5年或更長一些的時間內,基本上奠定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基礎;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前提下大力加強重點建設、技術改造和智力開發,在物質技術和人才方面為九十年代經濟和社會的繼續發展准備必要的後續能力;在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繼續改善城鄉人民生活。

計劃規定,工農業總產值平均增長6.7%,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7.5%,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6.7%。五年內,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為12960億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產投資8960億元,集體所有制單位投資1600億元,城鄉個體投資2400億元。計劃到1990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4.2-4.5億噸,棉花425萬噸,發電量5500億度,煤炭10億噸,石油1.5億噸,鋼5500-5800萬噸。

「七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7.9%,最高年11.6%,最低年3.8%。

② 七五計劃展雄心,下聯是什麼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二三算盤舒壯志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三千文明添白發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十三節約舒壯志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二三節約生傲骨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兩三節約生傲骨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三千文明添倦意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一雙文明開大志
上聯:七五計劃展雄心
下聯:幾多幻想生壯志

③ 查詢我國建國時期的七五計劃是指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

第七個五年計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1986~1990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④ 八五計劃是指什麼時候

一、宗旨與目標

「八五」攻關計劃是在「七五」攻關計劃的基礎上,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重點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的需要而制定。其基本目標和宗旨是:針對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要辦的大事,解決需要科技發揮先導作用的重大問題;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帶有方向性、基礎性、綜合性的重大課題集中力量攻關。自「八五」開始,在制定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的同時,各部門和地方也制定了相應的行業和地方科技攻關計劃,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更加集中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帶有方向性和關鍵性的科技課題上。「八五」攻關計劃的具體目標是:
——繼續把農業科技攻關放在首位,堅持不懈地抓好我國主要農作物的良種的培育,建立從育種研究到良種繁育推廣的種子科學體系;抓好中低產田的綜合治理,大幅度提高單產水平。
——大力推進工業、交通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裝備現代化,繼續加強重大引進技術及裝備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工作。並努力提高自主研究開發新技術、新裝備的水平,根據生產建設的實際需要,向大型化、實用化、批量化配套發展。爭取在「八五」攻關中,工業、交通系統的主要部門,在若干領域的生產技術能夠接近或趕上80年代中後期國際水平。
——發展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持基礎與應用並重的方針,力爭在「八五」期間有大的突破,逐步改變我國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上受制於人的狀況。
——繼續發展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重大技術。
——繼續重視基礎性技術研究和基礎性基地的建設。

二、主要內容

「八五」攻關計劃在農業、能源、交通、資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裝備、新興技術、環境保護等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共安排了180個重大項目,投入了90億元資金。
——緊緊圍繞農作物育種,提高糧食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病蟲害防治,中低產田改造,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等問題加大農業科技攻關的力度。
——針對我國資源緊缺,資源綜合利用率低和發展後續資源的迫切需要,「八五」攻關計劃著重加強石油、天然氣的勘探,有色多金屬礦的綜合利用和緊缺礦產資源的勘察評價等項目的攻關。
——為了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現有能源,「八五」攻關計劃將在煤炭、石油、水電、核電站、核供熱以及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
——為了不使交通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八五」攻關計劃在交通上把重點放在高速鐵路的建設、運營管理的現代化、高等級公路修築成套技術和內河航道的整治等方面。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發展,「八五」攻關計劃將加強原材料行業的攻關力度,在冶金、化工、石油天然氣加工、建材四個方面展開攻關。
——加快研製適合我國國情的先進紡織設備,促進機電一體化和電子技術在該領域的應用,開發豐富多彩的新原料、新工藝和新產品,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促進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
——為了發展高科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和形成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八五」攻關計劃將組織集成電路、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體、通信、數控系統、工業過程自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器件及應用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技攻關。
——「八五」攻關計劃在社會發展領域將重點安排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醫葯衛生、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5個方面的科技攻關。

三、計劃管理

在「七五」攻關計劃的管理的基礎上,「八五」攻關計劃又引用了一些新的管理方式,對攻關計劃的項目實行了滾動管理;國務院各部委加強了和地方的密切結合,充分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攻關項目實現了同基改、基本建設項目的結合;開門制定計劃和專家把關相結合,對攻關計劃實行了「前咨詢、中評估、後評議」等,這些新的管理方式都為攻關計劃的順利實施和保證攻關計劃成果的實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實施概況

「八五」攻關計劃的內容比「六五」、「七五」攻關計劃更加豐富,在農業、資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裝備、能源、交通、機械電子、輕紡、高新技術和社會發展等領域,共安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急需的項目180個,投入資金90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45.2億元。
「八五」攻關計劃除了安排高速鐵路、300米級高水壩前期研究、電動汽車等方向性基礎性技術攻關項目外,主要是對農業、交通運輸、能源原材料、電子、現代通信技術、工業過程式控制制技術、環境污染治理、遙感技術的應用、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重大疾病防治、人口控制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組織了會戰,涉及面廣,技術起點較高。
經10萬多科技人員的拼搏努力,「八五」科技攻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共獲得科技成果6萬多項,達到國際水平的佔35%(其中航空遙感實時傳輸系統、5毫米薄帶連鑄連軋技術、陶瓷刀具批量生產技術、離子束生物工程應用技術、磷石膏分解技術、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術、農作物細胞工程育種、江西原地堆浸稀土開發技術、柿竹園「CF」法選礦技術、地勘期間煤田瓦斯預測技術等十大成果為世界領先水平),國內領先水平的佔36%;新產品、新工藝5000項,新材料近3000種;共獲得國家專利近800項;獲各類國家獎勵125項,省部級科技獎1149項。攻關的大部分成果已經或正在經濟建設中推廣應用,五年累計取得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00億元。

五、成果概況

「八五」攻關計劃緊緊圍繞糧食產量提高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以良種選育和區域農業綜合治理為重點開展攻關。在五年中共選育出糧食、經濟作物、蔬菜新品種473個,普遍增產10%以上,其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栽農作物新品種累計推廣12.8億畝,新增糧食300多億公斤。以中低產田改造及綜合治理為重點的區域農業綜合治理工作,在「六五」、「七五」攻關的基礎上,選擇黃淮海平原、北方旱地、松嫩三江平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南方紅黃壤丘陵地產區五類生態脆弱而增產潛力大的區域,建立農業高產、高效試驗研究及示範樣板區50個,示範面積350畝,以點帶面,輻射推廣2億畝,累計新增糧食約60億斤,農民收入提高一倍以上。
「八五」期間的鐵路運輸重載技術、光纖通訊技術、50萬伏交流輸變電、200兆瓦低溫核共熱堆設計核示範工作、石油鑽采、蒸汽裂解制乙烯技術、重油催化裂化技術、煤礦綜采綜掘設備、氧煤強化煉鐵技術等攻關成果使我國產業部門的生產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石油生產技術研究中,三次採油技術使得用傳統技術基本不能采出的油層恢復了生產,採油率提高一倍,大慶等油田已將該技術納入生產計劃中,「九五」末將年增原油700~1000萬噸。冶金行業以節能降耗為主攻方向,開展的高爐氧煤強化煉鐵新工藝研究,形成了以九項關鍵技術為主組成的成套技術。用此項技術,鞍鋼煉鐵廠完成了生產系統改造,保證了200公斤/年的大噴煤量工業試驗勝利完成,標志著我國高爐氧強化煉鐵技術的總體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水平。此項成果促進了全行業的噴煤量的提高,「八五」末全國煉鐵企業噴煤總量達450萬噸/年,比「八五」初期增長一倍,降低成本4.8億元/年。目前我國的噴煤量僅次於日本而列居世界第二位。氧煤煉鐵技術帶動了煉焦、燒結等工序技術發展與提高,對冶金行業提高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五」攻關在交通、紡織、化工、冶金等領域安排了一系列高新技術應用於生產和工藝上的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對我國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現代化作出了貢獻。
運用新材料和自動化等技術,研製完成的5000噸級貨物重載列車已在京滬、京廣線上開行,增加年運輸能力1300萬噸,相當於新建一條單行線鐵路。時速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車在廣深線上正式運營3個月後,現延至香港九龍;利用部分准高速技術,在滬京、京秦線上進行的客車提速試驗也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一成果為「九五」期間繁忙干線提速改造積累了經驗。
古老的紡織業,把電子技術尖用於絲綢印花、提花工藝上。電子多臂機和高速電子提花機的開發成功,改變了我國絲綢沿用的機械式多臂、提花裝置的效率低、精度差的落後狀況。印花圖案自動分色描稿處理系統、印花圖案自動分色描稿處理系統、印花回頭樣及前處理系統、高精度印花製片新技術等三項成果使真絲綢印花前處理工藝及設備向自動化和智能化跨出一大步,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15~20倍,生產周期由原來的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縮短至幾天,為真絲綢印花產品的多花色、快交化、高精度創造了條件。
在化肥的生產中,合成氨與尿素裝置優化控制和調度,把傳統的化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相結合,在國內第一次實現了控制—優化—調度—管理一體化,技術水平達到了當前國際先進水平。在滄州化肥廠投運後,噸氨能耗從44.1GJ下降到30.05GJ,停車天數從9.34降至0.35,年增經濟效益約1200萬元,目前擬在各大化肥生產裝置上進行推廣。
天津大沽化工廠承擔的「氯鹼生產過程優化控制系統」,主要完成了電解、燒鹼、農葯、聚氯乙烯4個分廠全流程的控制與管理,實現了全廠氯氣平衡優化控制、蒸氣平衡優化分配及全廠工藝故障診斷和預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推廣到17個省市33個廠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五」期間解決了五英寸、六英寸單硅晶拋光片的成套技術,產品已出口;自主開發的五次群同步數字系列光纖通訊技術已得到應用;約有20多種基因工程葯物和酶工程、發酵工程產品及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成功,並已進入工業規模生產;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在國際貿易系統中得到推廣應用,為擴大改革開放提供了先進適用的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軟體開發環境——青鳥系統,作為設計軟體的軟體,為發展我國的軟體平台和工業化生產手段,已在國產軟體開發、金融、證券、製造業及商業自動化等領域得到推廣應用;開發出的四種具有自主版權的數控基本系統,使我國的數字控制設備及技術,開始擺脫國外長期制約我國的局面,為我國數控機床等裝備的自主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首創的等離子束誘變生物技術,為生物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技術手段。
「八五」期間我國在銅、金等緊缺礦產資源成礦規律、成礦理論和綜合勘查技術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海島資源與開發、大陸架資源調查、南沙群島資源調查等領域獲得長足進步;在污水處理、固體廢氣物的處理和處置、脆弱地區生態環境恢復、酸雨形成機理的認識和防治、全球氣候變化等領域得到長足的發展,縮小了與國際的差距,部分領域達到甚至超過國外的發展水平;我國的乙型肝炎及其它一些傳染病得到控制;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和治療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短期氣候預報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新的台風暴雨監測、預報、服務體系;開發了數字地震觀測技術裝備和地震預報新方法。

⑤ 七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基本任務

第七個五年計劃時期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體制進一步由舊模式向新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七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
①進一步為經濟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努力保持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順利地展開,力爭在五年或者更長一些的時間內,基本上奠定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基礎。
②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強重點建設、技術改造和智力開發,在物質技術和人才方面為90年代經濟和社會的繼續發展准備必要的後續能力。
③在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繼續改善城鄉人民生活。這三項任務相互聯系、緊密結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項任務。
主要指標

綜合考慮這些任務的要求,「七五」計劃規定的主要指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內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增長38%,國民生產總值增長44%。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199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 16770億元,比1980年增長1.3倍;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170億元,比1980年增長 1.6倍。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五年為8960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近70%。逐步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同時通過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共培養近500萬高級專門人才,比「六五」期間增長一倍。進出口貿易總額1990年比1985年增長40%,並相應地擴大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的規模。城鄉居民的實際消費水平五年增長27%左右,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557978.htm

⑥ 「七五」普法《規劃》時間哪年至哪年

2016到2020年

拓展資料

工作措施

第七個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從2016年開始實施,至2020年結束。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本規劃,認真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規劃,深入宣傳發動,全面組織實施,確保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一)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揮職能作用。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人民團體、社會組織要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健全完善普法協調協作機制,根據各自特點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各級普法講師團建設,選聘優秀法律和黨內法規人才充實普法講師團隊伍,組織開展專題法治宣講活動,充分發揮講師團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引導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服務人員、大專院校法律專業師生加入普法志願者隊伍,暢通志願者服務渠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一批普法志願者優秀團隊和品牌活動,提高志願者普法宣傳水平。加強工作考核評估,建立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評指導標准和指標體系,完善考核辦法和機制,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健全激勵機制,認真開展「七五」普法中期檢查和總結驗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工作。圍繞貫徹中央關於法治宣傳教育的總體部署,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基礎制度,加強地方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制定和修訂工作,制定國家法治宣傳教育法。

(二)健全普法責任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在執法司法實踐中廣泛開展以案釋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審判、行政執法、糾紛調解和法律服務的過程成為向群眾弘揚法治精神的過程。加強司法、行政執法案例整理編輯工作,推動相關部門面向社會公眾建立司法、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發布制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各行業、各單位要在管理、服務過程中,結合行業特點和特定群體的法律需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廣播電視、報紙期刊、互聯網和手機媒體等大眾傳媒要自覺履行普法責任,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製作刊播普法公益廣告,開設法治講堂,針對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事)例開展及時權威的法律解讀,積極引導社會法治風尚。各級黨組織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切實履行學習宣傳黨內法規的職責,把黨內法規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正面典型倡導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為黨內法規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氛圍。

(三)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創新。創新工作理念,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努力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增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實效。針對受眾心理,創新方式方法,堅持集中法治宣傳教育與經常性法治宣傳教育相結合,深化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六進」主題活動,完善工作標准,建立長效機制。創新載體陣地,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憲法法律教育中心。在政府機關、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大廳和服務窗口增加法治宣傳教育功能。積極運用公共活動場所電子顯示屏、服務窗口觸摸屏、公交移動電視屏、手機屏等,推送法治宣傳教育內容。充分運用互聯網傳播平台,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開展新媒體普法益民服務,組織新聞網路開展普法宣傳,更好地運用微信、微博、微電影、客戶端開展普法活動。加強普法網站和普法網路集群建設,建設法治宣傳教育雲平台,實現法治宣傳教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和共享。適應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強對外法治宣傳工作。

司法部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

⑦ 劉兆吉的主要成就

1937年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至湖南成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1月,長沙臨時大學決定西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大。其中300多名有志於社會文化考察的師生組成「湘黔滇旅行團」,從長沙步行到昆明。劉兆吉受聞一多先生啟發:「好的詩歌來自民間」,沿途利用各種機會採集流行在民間的歌謠,68天中共記錄各類歌謠2000多首。在2000多首歌謠的基礎上,劉兆吉經過分辨、整理,選擇出771首歌謠,編成此書。書前有朱自清、黃鈺生、聞一多分別寫的序言,並有編者寫的「弁言」和西南采風經過,對西南采風的緣起和過程都有較為具體的介紹說明。還載有編者所著「歌謠區域的方音與國音之比較」,從語音上指出民歌中表現的各地方音聲母、韻母與國語(20、30年代制定的漢語標准音)讀音的某些不同,以便於讀者更好地欣賞和理解民歌的內容和韻律。本書700多首歌謠按類排列,共分六類,即情歌、兒童歌謠、抗日歌謠、採茶歌、民怨、雜類。其中情歌有640首,占總數的90%以上。在各類歌謠前,有簡要的內容解釋和理論闡述,有些歌謠附有說明或小注(如某些內容或字句的解釋或採集過程、地點、對象的說明等)。書末有總結和附錄。
本書是劉兆吉青年時期的主要成就,獲得廣泛贊譽。聞一多先生盛贊:「以一個人的力量來做采風工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黃鈺生先生認為:「是一宗有用的文獻。語言學者,可以研究方言;社會學者,可以研究文化;文學家可以研究民歌的格局和情調……」西南聯大師生盡相傳閱,譽為「現代詩三百」(《詩經》)。 美育心理學是劉兆吉一生最突出的學術建樹。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特別考慮到心理學與教育學的有機結合,集以往幾個主要專題研究領域中積累的思想與成果並經進一步提煉,提出了「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學」這一嶄新的教育心理分支學科概念。 美育心理學(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cation)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美育過程中師生心理活動的特點、效應及其規律,為美育包括藝術教育科學理論和實踐體系的建構提供心理學依據。亦即探討怎樣通過藝術、自然、社會、科學等各種美的事物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欣賞力、審美表現力和審美創造力,同時促進其智力、道德品質行為和身心健康等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心理規律。
1990年他主編出版了第一本美育心理學科專著《美育心理學》,此書後來獲得全國優秀教學圖書一等獎。1986年劉兆吉爭取到了「美育心理研究」課題立項,被列為七五規劃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其最終成果《美育心理研究》(1993)榮獲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94);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優秀圖書一等獎(1995);國家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995)等多項重要獎勵。劉兆吉主編的這本《美育心理研究》,是教育心理學和美育心理學研究史上一本十分重要的著述,甚至可以說在整個心理學史上也具有巨大的意義。該書由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各教育階段的34份有關調查和實驗報告構成,涉及審美心理發展特徵;美育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美育與思想品德行為、與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系;美育與普通藝術教育的關系;美育與家庭教育;美育與教師發展等內容,是國內首次在審美教育領域運用心理學研究方法,多方面探討審美教育的心理特點、效應及規律的專門著述。其在研究立意、理論假設、研究操作思路上都具有首創性;在研究方法方面,尤其是對美育心理問題的調查與實驗的設計、實施、量化分析等做了許多填補空白的嘗試,為美育心理學學科理論體系的科學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本書及其研究課題也受到了國際心理學界關注,其中若干報告被指定譯成外文轉載,劉兆吉因此多次被邀參加各國和國際心理學研討會。
劉兆吉考慮該學科的可持續性發展,於1986年招收了首批以「美育心理學」命名的研究生,其弟子趙伶俐教授、李紅教授已成長為國內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他們在國家八五、九五、十五計劃中對美育心理學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劉兆吉創建的美育心理學對人類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所具有的獨特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將隨著這一學科研究的持久與深入而更加鮮明地顯示出來。 改革開放以後,劉兆吉即開始思考使中國擁有自己的心理學史。因為在他看來,中國古代的典籍中擁有豐富的心理學思想,只是還未經發掘整理。很快,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以潘菽為主編的《中國心理學史》編寫委員會成立了起來。一群志同道合的中國心理學家為建立中國自己的心理學史走到了一起。通過幾年努力,第一本《中國心理學史》終於和人們見面了,這也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劉兆吉承擔了其中很多重要章節的寫作,並擔任了統稿、召集人的工作。

⑧ 說說你通過學習75計劃現場管理有什麼感想你在今後怎麼做

1、就把你是怎麼想的寫下來就行了
2、你有什麼打算或者還想要做什麼也寫出來
3、把你的想法、建議、意見寫出來
4、不需要什麼嚴謹的措辭

⑨ 七五規劃的七五規劃

「六五」後期,從1984年第4季度開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消費基金增長過猛,貨幣發行過多,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經濟過熱。這些也成為「七五」開局的基礎條件。經濟過熱局面成為整個「七五」期間不得不認真對付的難題。
「七五」計劃的編制工作歷時3年。1983年,國務院即著手組織「七五」計劃的起草工作。1986年3月,經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准。這是我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史上第一次在一個新的五年計劃剛剛起步的時候就制定出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七五」期間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1986年到1988年9月,特點是經濟發展持續過熱,不穩定因素增加;後一階段從1988年9月到1990年,為經濟的治理整頓時期。

⑩ 75計劃是什麼計劃

"七五"計劃就是國家制定的第七個國民經濟五年發展計劃.

閱讀全文

與七五計劃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