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洋務運動成果

洋務運動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0 22:05:43

『壹』 洋務運動的成果是什麼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影響

在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絕對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兩次鴉片戰爭對清政府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也使得清朝官場中的一部分人士敏銳的察覺到了西方的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挑戰,決定模仿西方進行科技改革,用西方的堅船利炮武裝自己,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以維持清王朝的統治。

在這種背景下,洋務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了起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不過當時清朝的問題並不是僅僅通過模仿西方國家的長處就能解決的,還涉及到政治制度,民族矛盾,思想落後等方方面面,洋務運動無法做到一俊遮百丑,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雖然洋務運動沒有改變清政府的命運,但是還是給腐朽的清政府注入了一絲希望,並且很多方面都影響到了近代中國,不啻於一次重大改變。


張之洞畫像

針對這些問題,洋務派的解決方式不可不謂之直切要害,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重臣親自出國考察,了解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國外的優質生產線建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近代軍事工廠,按照洋務派設想,自清朝入關以來多使用冷兵器的清軍,裝備上世界領先的軍事設備,戰鬥力會有質的飛躍,可以和歐美列強一較高下

『貳』 洋務運動的成效有多大

洋務運動的成果:洋務運動的內容很龐雜,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強」為名,興辦軍事工業並圍繞軍事工業開辦其他企業,建立新式武器裝備的陸海軍,是其主要內容。從60年代開始開辦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安慶內軍械所等近代軍事工業。其中,江南製造局是中國第一個較大的官辦軍事工廠,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全廠約2000餘人,主要製造槍炮、彈葯、水雷等軍用品,同時還製造輪船,1867年後開始製造船艦。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創辦的規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創辦,全廠約1700餘人,以製造大小戰艦為主。安慶內軍械所是清政府最早開辦的近代兵工廠,1861年12月由曾國藩在安慶創建,廠子規模不大,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炮彈等武器。除創辦上述一類工廠外,還派遣留學生學習技術。但是,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原料、燃料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於是,洋務派在「求富」的口號下,從70年代起採取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方式,開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唐山胥各庄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蘭州織呢局等民用企業。與此同時,洋務派還開始籌劃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軍。在洋務派控制了海軍衙門以後,又進一步擴建北洋艦隊,修建旅順船塢和威海衛軍港。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製造近代武器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製西式武器的第一個軍事工業。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置。1864年,清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製造局。
江南製造總局
又稱江南製造局,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1867年,由虹口遷至高昌廟,經過不斷擴充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軍事工業。該廠技術和機械設備主要依靠外國,除製造槍炮彈葯外,也製造機器和修造輪船。1905年造船部分獨立,稱「江南船塢」,兵工廠部分人稱製造局。後分別改稱「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廠」。它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工業,它用自煉鋼材仿製的毛瑟槍,趕上19世紀後期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製的無煙火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江南製造總局是官辦的,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生產不計成本,不考慮經濟效益,缺乏發展的動力。它採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用管軍隊的方法約束工人,工人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經營的設備最齊全的新式造船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聘用外國人擔任技師。主要由鐵場、船場和學堂三部分組成,1884年馬尾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雖經恢復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後,改稱海軍造船所。
漢陽鐵廠
1889年春,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廣州建立煉鐵廠,同年他調任湖廣總督,籌辦的煉鐵廠也隨遷漢陽,1890年在大別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共有六個大廠,四個小廠,煉鐵爐兩座。1894年投產,開始均為官辦,從籌辦起至1895年,共用經費五百八十餘萬兩。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因無力籌措經費,於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工人約三千人,每年出鋼七萬噸。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鐵廠部分設備被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成立大渡口鋼鐵廠。解放後收歸人民所有。
輪船招商局

簡稱「招商局」。中國最早設立的輪船航運企業。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鴻章招商籌辦。1873年1月成立。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台、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橫濱、神戶、呂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緒十一年)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元年)歸郵傳部管轄。1912年改為商辦,更名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後又改稱商辦招商輪船有限公司。1932年國民黨政府收歸國營,更名國營招商局,歸屬交通部。抗日戰爭期間,總局先遷香港,後移重慶。戰後遷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萬余噸。1948年成立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仍沿舊稱。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同文館
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人從事翻譯工作,但正式設立外語學校卻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同文館。在清政府與外國訂立《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時,竟連一個懂得外文的中國人都找不到,任憑侵略者的蒙騙。
1861年奕奏請設立外語學校,培養外語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同文館中的學生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師同文館」。學員學習漢文外,主要學習外文。聘有外籍教師英國人包爾騰,法國人司默靈、畢利干,俄人柏林,美國人丁韙良、傅蘭雅、海靈敦等先後任教。丁韙良從1869年任總教習,總管教務達30年。總稅務司赫德兼任監察官,實際控制了經費和人事大權。 同文館完全按正規學校來辦,陸續開設英文館、俄文館、德文館和東文(日文)館。只招收13、14歲以下八旗子弟,後又招收15—25歲的滿漢學員,也招收不限年齡的滿漢學員。學習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為兩種: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8年;一是年齡稍大、僅借中文譯本學習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5年。1867年時增設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學生最多時達120人。畢業生大多任清政府譯員、外交官員和其他洋務機構官員。設有印刷所,翻譯印《萬國公法》及數理化和文史等方面書籍。1902年同文館並入京師大學堂。

『叄』 洋務運動的成就有哪些

1.創辦了一批軍事.民用工業,對外國資本有一定抵製作用,帶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建立3隻海軍,鞏固了國防
3.進行留學教育,有利於引進外國技術和培養人才

『肆』 弄清楚洋務運動,什麼人在做,成果如何

洋務運動實際上也是國人在做了,就是那些學習西方先進經驗的人。洋務運動對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性作用!

『伍』 洋務運動有哪些重要成果啊,我要具體點的

洋務運動的內容很龐雜,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而以「自強」為名,興辦軍事工業並圍繞軍事工業開辦其他企業,建立新式武器裝備的陸海軍,是其主要內容.從60年代開始開辦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安慶內軍械所等近代軍事工業.其中,江南製造局是中國第一個較大的官辦軍事工廠,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全廠約2000餘人,主要製造槍炮、彈葯、水雷等軍用品,同時還製造輪船,1867年後開始製造船艦.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創辦的規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創辦,全廠約1700餘人,以製造大小戰艦為主.安慶內軍械所是清政府最早開辦的近代兵工廠,1861年12月由曾國藩在安慶創建,廠子規模不大,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炮彈等武器.除創辦上述一類工廠外,還派遣留學生學習技術.但是,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原料、燃料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於是,洋務派在「求富」的口號下,從70年代起採取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方式,開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唐山胥各庄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蘭州織呢局等民用企業.與此同時,洋務派還開始籌劃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軍.在洋務派控制了海軍衙門以後,又進一步擴建北洋艦隊,修建旅順船塢和威海衛軍港.

『陸』 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有什麼成就

同治元年,李鴻章率淮軍到上海,署理江蘇巡撫兼通商大臣後,在上海與洋人展開了頻繁的接觸與聯合。

同治二年,李鴻章曾在松江設立彈葯廠,攻陷蘇州後,把彈葯廠遷到蘇州,改為洋炮局。同治四年,署理兩江總督時又搬到南京,成立金陵製造局,專門生產槍、炮、子彈、火葯,供應淮軍及本省各防營。李鴻章在此基礎上,搞了30多年洋務。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成員中,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是最主動學習外國科學技術的。在洋務派中,李鴻章辦的軍工企業最多,規模也最大,除金陵製造局外,還有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器局。

同治四年,李鴻章購買了上海虹口的美商鐵廠,很快又並入原屬清政府的2個小炮廠,設立了江南製造總局,若干年後經過發展成為洋務派最大的軍工企業。這個兵工廠生產槍、炮、彈葯、水雷等武器,其設備是從美國進口,並雇請英、美、德等國技師。同治5年,由於廠址狹小,又從虹口遷到高昌廟。及後不斷擴充,先後建了汽爐、輪船、槍炮、彈葯、水雷、煉鋼等14個分廠和1個譯書局,人員最多時達幾萬人。在幾十年中,江南製造局製造了不少武器,譯書局也翻譯了一批國外科技圖書。在總局工作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徐壽、華衡芳等人,在數學、化學、機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詣。

李鴻章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時,接手了天津機器局。他首先對原廠的人員進行調整,並做了擴充和整頓,換上了不少自己的親信,又從香港請來很多技術工人。該廠主要生產槍、炮、水雷、子彈、開花彈等,設備購自英國,這個廠的規模僅次於江南製造局。

由於軍事工業籌措經費困難,洋務派就廣開財源」」求富」」。他們辦起了許多民用工業。在民用企業中,又以李鴻章經手興辦的為多,有許多企業是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在沒有得到清廷允準的條件下,擅自興辦起來的。

同治十一年,李鴻章在上海設輪船招商局,先後起用買辦出身而又諳熟技術管理的唐廷樞、徐潤、鄭觀應等人主持局務。以後他還在天津、漢口、廣州、香港等地設立分局。招商局的開辦,雖然目的在於擴大財源,但卻突破了外國勢力對中國航業的壟斷。開業的3年,招商局擠掉了外國輪船公司1300萬兩白銀的利潤的市場份額,迫使美國旗昌洋行退出競爭。

同治十三年,洋務派與頑固派繼同治六年有關同文館招生問題辯論後,再一次展開大辯論。爭論的中心問題是製造洋船洋器和籌備海防問題。總理衙門先提出」」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6條措施。李鴻章是」」6條」」最有力的支持者與倡導者,他主張建立新式海軍,各省配備近代武器,用西法採煤、建鐵路,培養和選拔具有近代科學知識的人才;兩派經過一場激論斗爭後,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的意見佔了上風。當年李鴻章被授文華殿大學士。

光緒三年,李鴻章設開平礦務局,開采直隸唐山地區的煤炭,光緒七年正式出煤,年產量3萬多噸。當年,在奕祈的暗中慫恿下,他先斬後奏修建唐山至骨各庄的鐵路。光緒十二年又向西延長到蘆台,長85公里,光緒十三年,李鴻章在天津設置鐵路公司進行運營。第2年,李鴻章主持將鐵路由蘆台又向西延長至天津,光緒二十年,開灤煤礦年產量已發展到70萬噸,相當於現在的一個中型煤礦。這是洋務派所辦煤礦中最大和成果最好的一個。這個煤礦採用機器採煤,逐漸配備了鐵路、運河、專用碼頭及貨棧,在中國近代影響非常大。

另外,在工業、交通等方面李鴻章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光緒五年李鴻章設天津電報局,在國內設7個分局,經過數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能通達半個中國的電報網;光緒七年,在上海建立機器織布局,由鄭觀應負責,聘請美國人任教習,開中國人機器織布先河;光緒十四年,在黑龍江設漠河礦務局,在當地採金。年產量近2萬兩。擠走了沙俄搶掠全國黃金的」」采礦事務所」」。

基於」」自強」」、」」求富」」的需要,李鴻章在引進」」制器之器」」創辦軍工企業、民用工業企業的同時,還試圖推進科舉改革,培養」」制器之人」」,即大批掌握科學技術知識的新式人才。在同治六年的辯論中,他主張科舉專設傳授和學習各種製造技術一科,單獨取士。雖未獲准實行,但他在自己所設的上海廣方言館中,不僅讓學生學外語,還開設了自然科學課程,這對中國傳統的教育無疑是一個突破。由此李鴻章大興新式學校,先後創辦了外國語學校、江南製造局附設機械學校、天津水師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天津軍醫學堂、天津電報學校;他還主張向歐美的幾個國家派遣了少量留學生,這是中國派出留學生的先聲。通過這些新式學校和留學生,一大批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和專業技術人才被培養出來。

在軍事上,李鴻章除用最先進的近代武器裝備自己的淮軍外,最令舉世矚目的是創辦了北洋海軍,這是李鴻章興辦洋務的主要目的。同治十年,李鴻章在天津大沽口添置新式炮台,當年又調江南和福州船廠的兩只船到天津巡海。同治十三年丁日昌建議設北洋、東洋、南洋3支海軍,李鴻章予以堅決支持。光緒四年清政府決定先設北洋水師,以後再建東洋、南洋水師。年底,李鴻章向英國購買4條炮艦,報請由記名提督丁汝昌留北洋差遣,在天津設水師營務處,以道員馬建忠負責海軍日常事務。次年,命人設計出黃地藍龍紅珠的長方形海軍旗。光緒十一年,清政府正式設海軍衙門,由奕祈任總理大臣,李鴻章任會辦大臣,實權由李鴻章掌握。李鴻章憑藉手中的權力幾年中添置了10餘艘新船。光緒十四年,北洋海軍正式成立。艦隊中有排水量達7千多噸的主力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還有各種巡洋艦、炮艦、練習艦、魚雷艇及各種雜差船隻近50艘,力量在當時已經超過了日本。然而由於北洋海軍建軍以後,為籌備甲午年慈禧太後60大壽慶典,海軍經費大部分被挪用修建頤和園,艦隊沒辦法再加更換和擴充。而日本則針對中國的海軍水平,組建了新艦隊,在火力和速度等方面,不久就超過了北洋艦隊。

『柒』 論述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洋務運動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洋務運動的影響:1,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第一批中國現代企業的出現;有限公司2,為現代中國企業已經積累的生產經驗,培養了科技實力,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捌』 洋務運動的成就是什麼啊

(一)
1.創辦了一批軍事.民用工業,對外國資本有一定抵製作用,帶動了中國民族回資本主義的產生
2.建立3隻海軍,鞏固了答國防
3.進行留學教育,有利於引進外國技術和培養人才
(二)
以「中體西用」的思想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不徹底改變封建制度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1895年甲午中日海戰,北洋海師全軍覆沒標志洋務運動失敗

『玖』 洋務運動的影響:洋務運動的意義和取得成果有哪些

洋務運動的意義
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沒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還有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洋務運動為民族自強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成果:
洋務運動的內容很龐雜,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而以「自強」為名,興辦軍事工業並圍繞軍事工業開辦其他企業,建立新式武器裝備的陸海軍,是其主要內容。從60年代開始開辦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安慶內軍械所等近代軍事工業。其中,江南製造局是中國第一個較大的官辦軍事工廠,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全廠約2000餘人,主要製造槍炮、彈葯、水雷等軍用品,同時還製造輪船,1867年後開始製造船艦。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創辦的規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創辦,全廠約1700餘人,以製造大小戰艦為主。安慶內軍械所是清政府最早開辦的近代兵工廠,1861年12月由曾國藩在安慶創建,廠子規模不大,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炮彈等武器。除創辦上述一類工廠外,還派遣留學生學習技術。但是,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原料、燃料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於是,洋務派在「求富」的口號下,從70年代起採取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方式,開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唐山胥各庄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蘭州織呢局等民用企業。與此同時,洋務派還開始籌劃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軍。在洋務派控制了海軍衙門以後,又進一步擴建北洋艦隊,修建旅順船塢和威海衛軍港。

『拾』 洋務運動在教育方面留下的重要成果是什麼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決了我的問題,謝謝!

閱讀全文

與洋務運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