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英林店面轉讓

英林店面轉讓

發布時間:2021-05-09 23:09:37

A. 晉江英林附近有沒有二手臭豆腐小吃車轉讓

可以到舊貨市場去看看很多。

B. 企業股權轉讓糾紛案例

公司股權糾紛案例 
時間:2010-6-29 9:08:36 
  核心提示:原告:謝某   被告:張某、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  1997年6月10日,被告張某與上海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立新公司)共同合作設立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下稱金剛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美元,由立新公司提供39.5畝土地,張某擁有100%的股權。金剛公司成立後,張某將其20%的股份轉讓給原告,原告... 原告:謝某 
  被告:張某、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 
  1997年6月10日,被告張某與上海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立新公司)共同合作設立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下稱金剛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美元,由立新公司提供39.5畝土地,張某擁有100%的股權。金剛公司成立後,張某將其20%的股份轉讓給原告,原告共計向金剛公司匯款美元392,908.64元。根據金剛公司2000年6月10日的營業執照,其實到注冊資金為50萬美元。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間,原告與張某多次商討股權回購事宜。2000年3月13日,金剛公司董事會作出A、B兩個決議案(以下簡稱3•13決議),具體規定了股權轉讓以及支付轉讓款的方案。 
  原告訴稱,張某並未按合同、章程的約定繳納出資,並將原告的出資當作其個人出資進行驗資。原告與兩被告達成股權轉讓協議後,雖未到政府相關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但原告實際於決議簽訂後即離開公司,張某也向員工宣布原告已退股的消息。由於兩被告始終未向原告支付相應的股權轉讓款,故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兩被告支付股權轉讓款。   被告張某辯稱,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股權的變更,必須經審批機關批准和登記機關變更登記,光有董事會決議是無效的。並且,董事會決議本身也有違法之處,如將屬於金剛公司的兩處房產作價支付股權轉讓款,會造成合作公司注冊資本減少。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金剛公司辯稱:本案屬股東之間的股權糾紛,與金剛公司並無關聯。 
  審理中,原告以兩被告故意不到政府部門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人為製造訴訟障礙為由,於2000年11月27日增加了一項訴訟請求,即請求判令兩被告到政府有關部門辦理因本案所涉股東、股權變化所引起的一切法律手續。   針對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兩被告辯稱,未能辦妥股權變更手續是由於原告自身原因所致,並非被告拖延不辦。此外,金剛公司已於2000年12月5日召開董事會,在原告借故拒絕參加的情況下,董事會作出了「關於2000年3月13日之A、B決議終止執行」的決議案(下稱12•5決議),因此原告退股的事實前提已不存在,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受理法院認為,3•13決議具有董事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合同雙重屬性,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決議簽字之時,雙方的股權轉讓合同即已成立。由於原告並未參與12•5決議的議定過程,12•5決議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並無實質影響。根據法律規定,這一股權轉讓行為應當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後方為生效,由於金剛公司未按決議去申報合作合同變更手續,致轉讓行為至今未能生效,轉讓合同未能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故應對原告要求被告辦理股權轉讓手續的訴訟請求先行判決,至於其它有關支付股權轉讓款的事宜,在先行判決生效後再行處理。據此判決:被告張某、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就原告謝某將其在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給被告張某事宜至審批機關辦理相關的股權變更手續。 
判決後,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被告張某、金剛公司於判決生效後至審批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審批機關將被告金剛公司的投資者變更為案外人立新公司及被告張某。 
  關於股權轉讓款的支付事宜,法院認為:3•13決議系被告金剛公司的董事會為原告股權

轉讓事宜而達成之協議,各方當事人均應恪守。金剛公司願以其特定財產為張某支付股權轉讓款的行為,屬於債的加入,但其對相關債務所負的責任,應為有限責任,即僅以約定的財產承擔責任。據此判決:一、被告張某應予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謝某支付股權轉讓款40萬美元或人民幣3,311,600元。二、對於被告張某在前款中的債務,被告金剛公司應以各方約定的特定財產(上海市金沙江路65弄7號404室、上海市金沙江路69號底層店面房)為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具體履行方式為:1、由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將上海市金沙江路65弄7號404室之房產過戶給原告謝某,該房屋作價人民幣421,145元;2、由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出售上海市金沙江路69號底層店面房,以所得款項償付被告張某在本判決第一款中的債務。三、對原告謝某的其餘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評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法律問題: 
  一、關於未繳納投資的合作方是否享有股權問題   有觀點認為,本案被告張某在實際繳納出資之前並不享有合作企業的股權,也不享有將尚未支付對價的股權轉讓給他方的權利,所以被告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是無效民事行為。 
  按照公司法理論,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既可以是以原始出資方式而實際繳納的股款所折算出的股東在公司出資中所佔的比例或數量,也可以是股東以協議方式認繳但未實際出資的承諾比例或數量。由於中外合作企業的出資責任不同於公司法所規定的實收資本制,合作方在設立中外合作企業的申請獲得審批機關批准後,可以暫不繳納出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即可成立企業。出資可以在營業執照簽發以後繳清,也可採用分期繳付的方法,合作各方依照合作企業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繳足投資或提供合作者條件的義務。這種體制使中外合作企業的設立較為容易,成立後的資金運作也更為便捷、靈活,有利於吸引外資。但是相應的也產生了沒有繳納出資的合作方是否享有股權的問題。   雖然本案被告張某在轉讓股權之前尚未繳付其認繳資本的對價,但法院並沒有將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原因在於:1、金剛公司依法設立後,有關合同、章程以及營業執照、批准證書等具有公示效力的登記文件中均有被告張某作為公司合作方及股東的記載,被告張某作為合法股東,享有由股份代表的股東資格及相應的權利。事實上,被告張某也行使了包括表決權、收益權、知情權等在內的股東權利,其所從事的經營管理公司的行為均應視為代表被告金剛公司所作的行為。如果以被告張某未出資為由認定其不享有股權,則被告張某代表公司所作的一切行為均應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這種認識所導致的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合作各方應當根據合作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合作各方向合作企業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的期限」。對於在合同約定的投資期限屆滿前未繳納投資的合作方對合作企業所享有的權利,法律、行政法規均未作任何限制性規定。因此,在合同約定的繳納投資期限內,以被告張某未出資為由認定其不享有股權顯然缺乏法律依據。3、被告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並且報經審批機關批准,換發了批准證書,工商登記資料亦作了相應的變更記載,符合轉讓股權的法定條件,應屬有效。 二、關於3•13協議的法律效力問題 
  3•13協議具有董事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合同雙重屬性。如前所述,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合作他方的書面同意;2、審批機關的批准。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決議簽字之時,雙方的股權轉讓合同即已成立。被告金剛公司的其他合作方參加了3•13協議,可以視為同意股權轉讓合同。但本案直至原告起訴時,被告金剛公司仍未向審批機關報送有關申請文件,致使合同未能生效。在訴訟期間,原告與被告張某對股權轉讓這一事實均無異

議,對應根據3•13協議辦理有關報批手續的事實亦無爭議,從而可以認定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協議中關於股權轉讓的意思表示真實。如果直接否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法律效力,既不符合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也不利於市場交易的安全穩定。況且本案股權轉讓合同未能發生預期法律效果的原因是因為被告金剛公司未按3•13協議去申報合作合同變更的手續,在審批機關對股權轉讓事宜作出批准與否的決定之前,認定股權轉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並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精神。 
  從合同履行的角度看,原告自3•13協議後,即退出金剛公司的經營管理,將其所享有的包括表決權、收益權、知情權在內的股東權利實際交付給被告張某,可以說,原告方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股權轉讓合同本身不存在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如正常報批,則合同可完全履行。如果僅僅以欠缺報批手續這一生效要件否定合同的法律效力,顯然有違誠信、公平的法律原則,不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發展。   三、關於先行判決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本案關於股權轉讓合同一節事實查明後,法院考慮到股權轉讓款的支付需以股權轉讓行為生效為前提,所以對原告要求被告辦理股權轉讓手續的訴訟請求作出先行判決。先行判決生效後,被告張某、金剛公司至審批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審批機關將被告金剛公司的投資者變更為案外人立新公司及被告張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的規定,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辦理批准手續的,應當認定合同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法院再就股權轉讓款的支付事宜進行審理作出裁決。 
  以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為生效要件的合同,被債務人以不作為形式阻撓,無法生效,由此產生的利益嚴重失衡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國司法界。這種不作為行為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背道而馳,主觀惡意非常明顯,但長期以來,理論界對於這種行為的性質以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爭議較大,往往以合同未生效為結論,對相對方的利益保護較弱,無法制裁違背誠信原則的當事人。本案採用先行判決的方式為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司法實踐經驗。

C. 英林的英林名人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澤生
洪澤生,男,漢族,1956年1月生,福建省晉江市人(在福建省晉江市出生),中共黨員,1974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
現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74.07——1978.02,晉江縣英林公社龍西大隊插隊知青;
1978.02——1980.03,泉州師專物理專業學生;
1980.03——1983.12,晉江縣英林中學教師、副校長、黨支部副書記;
1983.12——1984.11,共青晉江縣委書記;
1984.11——1989.09,中共晉江縣委常委(其間:1987.09—1989.07為福建省委黨校黨政幹部培訓班學員);
1989.09——1990.10,中共晉江縣委副書記;
1990.10——1995.08,中共泉州市鯉城區委副書記;
1995.08——1998.09,中共永春縣委副書記、縣長;
1998.09——2001.04,中共安溪縣委書記[1];
2001.04——,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
晉江鄉賢、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建年
1953年生,福建晉江人。1982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碩士學位,1993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95年8月到1999年4月先後任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室主任、所長助理。1999年4月起至今,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0年4月到2008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1月起至今,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院士
中國化學會 常務理事、秘書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副主任
中國農工民主黨 副主席
全國人大常委
洪肇明: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慈善家
洪肇明: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慈善家
社會職務:晉江慈善總會副會長勁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慈善感悟:有餘錢做兩件事
最有意義:做品牌和做慈善。
見面時,洪肇明微笑著同每個人一一握手,手掌寬厚、溫暖而有力。今年72歲的洪肇明沒有一代「服裝大鱷」的凌厲,看起來更像一個和藹的長輩。更讓人吃驚的是,如今身家數億的他,二十幾年前還是一名地道的莊稼漢,他的傳奇經歷堪稱泉州民營企業發展的經典寫照。
創業初期拆下門板當裁床
洪肇明出生在晉江英林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有十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勤勞的父母無論怎麼拚命幹活,也只能讓他們吃個半飽。他種過田,當過生產隊隊長,上世紀70年代,他開始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水果、芋頭,做起了小買賣。
1980年,洪肇明和兄弟們開始做服裝加工業務,當時家裡窮得連張裁床都沒有,他咬咬牙,拆下兩扇門板當裁床,踩著「大後架」腳踏車,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靠著誠信、經驗和智慧,他的服裝加工業務做得紅紅火火,積累了第一筆創業資金。
1984年,他辦起了第一家服裝廠,事業慢慢步入正軌。1986年他創辦了「勁霸」,開始打造自己的茄克王國。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了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了。」這是洪肇明留給子孫的「傳家之寶」,也是他一生做茄克的深刻體驗。
洪肇明深知,只有優質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取得主動,因此他對服裝質量抓得特別嚴格,「公司發展起來後,很多人也主張過要多元發展,但我覺得人的精力有限,『勁霸』只要把茄克做專做精就行了。」公司在他的經營下,慢慢做出了口碑,打響了品牌。
1997年,勁霸率先導入CIS企業識別系統,邁出品牌經營第一步,超前的品牌意識讓他搶盡先機,2002年,他開始採用專賣形式拓展市場渠道,銷量迅速看漲,實施品牌戰略的短短幾年內,勁霸已成為服裝界一顆璀璨的明星。今年6月,勁霸在「2006年第三屆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評選中排名第十六。
過日子「小氣」做慈善大方
「不少家族企業難逃『富不過三代』的宿命,我和孩子們都認為企業要長久發展,不能留太多錢給子孫,別蓋很多店面讓他們收租。有餘錢最重要的是做兩件事———打造品牌和做公益事業,惟有這兩件事才能流芳千古。」
做慈善時,幾百萬元洪肇明也毫不含糊,他的花錢原則是:該花的錢再多也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要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幾十年來,全家二十幾口人一天三頓的菜都是他親自上街買的。每天一早,他都會提著籃子到菜市場,經過貨比三家、討價還價後把菜買回家。即使家裡有人過生日,他也是自己上菜市場買菜回來做飯。
當過二十幾年生產隊長的洪肇明,他對員工、鄉鄰等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的熱心有口皆碑。為員工設立愛心基金、捐資助學、幫助災區群眾……洪肇明在各項慈善公益方面的捐款不下千萬元。
柒牌—洪肇設
洪肇設,生於1953年10月,福建晉江人,大專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建省第十屆人大代表、福建省優秀企業家、福建省2001和2002年十位年度經濟人物之一。 成就 洪肇設所創辦的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是由福建柒牌時裝有限公司、福建晉江市英林柒牌貿易有限公司、福建晉江柒牌織嘜有限公司、福建泉州柒牌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晉江市英林新藝佳麗服裝廠等共同組成的。
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是以服裝研究、設計和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經過洪肇設先生二十幾年的艱苦奮斗,企業凈資產已達3.8億元,目前公司佔地面積235畝,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擁有員工3000多名,擁有德國杜克普縫紉設備、法國力克CAD、西班牙艾維斯服裝CAM系統、義大利邁埤整燙等世界一流設備。 洪肇設先生所領導的柒牌集團已連續兩年躋身全國服裝雙百強企業前十強。2000年被國家公安部確定為九九式人**察服裝及警服軟肩章指定生產企業,2001年又榮登福建省83家成長型企業。公司是福建省百家重點企業(集團)、福建省AAA級信用企業,並且連續七年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2003年,柒牌集團被評為「福建省首屆最佳信用企業」,並邀請國際巨星李連傑為柒牌品牌代言人。同年柒牌西服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
目前柒牌已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建立了120家分公司,1800多家專賣店。 創業1979年,洪肇設先生從一塊門板、一台縫紉機、一個燒炭的燙斗、一把剪刀,總共不足300元的資產,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到現在擁有固定資產3.8億元,這與洪肇設先生創新創業、勤儉治廠、誠信經營息息相關。 由於柒牌設備先進、技術創新、管理規范,2000年公司獲得了九九式警服的生產資格。洪肇設先生利用公司多年積累的量體定製的技術經驗,利用企業的技術力量自行開發了一套用於警服量體自動統計、歸檔和自動配號型的軟體,保證了公司警服生產在全國名列前茅,警服生產的產品合格率達到99.5%。2000年12月全國公安警服生產現場會在柒牌集團總部舉行。會上洪肇設先生做了經驗介紹,柒牌的警服生產創新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肯定和贊賞。 柒牌的整部發展史就是柒牌的創新史,柒牌在洪肇設的領導下每一次創業都是在本地區、甚至國內的創新典範。這恰恰印證了洪肇設先生的一句話: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柒牌把品牌的立足點基於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上,注重產品科技含量,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品質第一」的辦企宗旨。公司在人員培訓、制度建設、工藝改造、現代管理手段推廣等方面狠下工夫,使柒牌系列男裝的質量管理工作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先後榮獲農業部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省質量管理獎、省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等數十個質量技術部門頒發的榮譽稱號。洪肇設充分認識到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市場,走名牌發展道路,企業才能生存。為此,公司在他的領導下專門制定了《柒牌集團名牌戰略發展穩固規劃》,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誠信
洪肇設先生艱辛創業的二十年,也是誠信經營的二十年,為柒牌的誠信經營理念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洪肇設有著良好的家庭誠信之風,早在他父親在世時,就以誠信經營在當地享有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洪肇設從小就樹立起了誠信觀念,他的創業始終把誠信放在第一位。正是基於這種精神的指引,柒牌在洪肇設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把產品質量和公司的整體形象放在首位,注重誠實信用建設,公司已連續七年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同時,多次被中國農業銀行泉州市分行評為「AAA級信用企業」。 榮譽 柒牌取得的成績是驕人的,作為公司董事長的洪肇設並沒有自滿,而是將目光投向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他不貪圖個人享受,生活儉朴,為人正派,對工作絲毫沒有鬆懈過,從早到晚都工作在他那簡陋的辦公室,規劃著柒牌未來的發展藍圖。 柒牌自實施品牌戰略以來,走特許加盟之路,現已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擁有專賣店(廳)1800多家,銷售勢頭良好,品牌知名度和社會美譽度與日俱增。
柒牌發展的過程也是柒牌公益事業的發展過程,這形成了柒牌獨特的公益文化。1998年,洪肇設出資360萬元支持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同年還捐資人民幣60萬元支持在泉州舉辦的福建省第十二屆運動會。近幾年來洪先生先後贊助支持過一些公益事業,如晉江機場建設、向福建省紅十字會捐款、贊助貧困大學生就學、向災區捐款捐物等等。特別是對本鄉本土的各種公益事業,共計捐贈2000多萬元,故鄉處處都留下了洪肇設熱心公益事業無私奉獻的足跡。洪肇設現在所領導的企業每年為社會解決剩餘勞動力和下崗職工30000人。
風范長存精神長青——追記洪長存先生
1998年4月25日,愛國港胞洪長存先生逝世。「興學育人 襟懷浩淼」、「華夏赤子 愛國奉獻」、「風范長存」,懷念洪長存先生。 清明時節的晉江英林長存公園,相思樹、刺桐樹、羅漢松蓊鬱挺拔,草坪翠綠如茵,走在花香鳥語的通幽曲徑,看到巍峨的浩然堂、壯觀的功德碑和長存公園碑誌,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令人緬懷公園故主洪長存先生的功德。
洪長存生於1947年農歷十月初一,1973年移居香港,懷揣20港幣,從餐廳服務員、寫字樓辦事員、公司推銷員做起。1978年,開辦體育用品商店;1980年,創辦鞋業公司,不斷崛起,成為香港龍義國際有限公司、福旋投資有限公司、匯英有限公司董事長。
洪長存先生象一塊優質高能的煤,燃燒自己,溫暖別人,照亮世人。
早在七、八十年代,長存赴港不久,盡管手頭拮據,他還是捐資為英華小學添置圖書、腰鼓服裝。1983年,他事業剛起步,積蓄少,他就捐資1.5萬元給香港南僑中學校友會。1991年,他捐資24萬元,在英林中心小學興建一幢教師宿舍樓。
1992年6月21日,洪長存不幸被確診患有肝癌,他冷靜地掛電話給在紐西蘭的夫人謝秀鳳。此後6年,在其夫人充滿愛心的護理下,洪長存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精神跟病魔作斗爭,共做了3次大手術、5次化療,盡管受到強烈的葯物反應引起脫發、嘔吐和病痛折磨,但他時刻不忘克己奉公、捐辦公益。自1995年起,他大多時間在英林老家休養。這一年,他捐資4.55萬元,助建英林中心小學辦公大樓;1997年,他率先捐資10萬元,倡議設立英林中小學教育基金會;同時他還捐贈:晉江機場20萬元、永春蘇坑中學33萬元、泉州海外聯誼會8萬元、上海第二軍醫大學50萬港幣、龍泉禪寺100萬元。
每當病情稍有好轉,他就急著想做點實事。他帶病三番五次走訪教育界人士,商討如何改善英林中小學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渴望家鄉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1996年,為提高英林百姓的生活質量,讓民眾有個休閑、憩息的地方,洪長存捐巨資興建長存公園,首期投入680萬元,佔地75畝。全國政協副主席、上將洪學智為之題詞——「長存公園」,現在該園已成為省內屈指可數的成規模上檔次的鄉鎮公園。
洪長存熱心社團公務,1984年他任香港晉江同鄉會常務董事,主動請纓,編輯出版同鄉會成立一周年特刊,僅半年時間募捐400萬元,順利搬遷購建新會所,他以自己的實干能幹贏得旅港眾鄉親的信任,歷任教育部長、副秘書長、秘書長、永遠名譽會長,獲得該會頒贈的一枚《功在我會》紀念金牌。在籌備「亞洲晉江社團聯合會」時,各地代表一致推舉洪長存為首屆秘書長,這是個苦差使,他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在組織「世界晉江同鄉總會」時,他又奔波各地,多方聯絡,嘔心瀝血,貢獻卓著。1997年,為了支持蔡素玉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他廣泛發動,分發選票。他多次以公司名義資助在港埠舉行的體育賽事,如世界女排「超霸杯」比賽等。同年年底,他抱病親任團長,率領香港晉江同鄉會籃球代表團代表香港赴菲律賓參加「吳楊杯」國際籃球邀請賽。他還擔任香港籃球總會副會長和旅港福建體育會、南華體育會名譽會長等職。
洪長存常對身邊的人說,人生在世,要「立志、立德、立言」,他身體力行。謝秀鳳回憶說,洪長存活潑爽朗,話語富含睿智的人生哲理,他平常告誡自己「要做個有心人、明白人」。初抵港島,人地兩疏,知識不夠,他每次坐在電車上,都留意窗外的店鋪招牌,從中學習繁體字、英文,學說廣東話;他愛好文學,嗜讀人物傳記,吸取成功之道。他告誡年輕人要放遠眼光,不要怕吃小虧,錙銖必較,「賢者識其大,愚者識其小」。他意志剛強,在二豎為虐的病痛中,他每天4時多起床,不管風吹雨打,都到花園中練郭林氣功;他熱愛生命,強迫自己吃東西,想嘔吐,就用右手按壓左手虎口,把米湯一小口一小口咽下去。
他憐貧恤弱,樂於助人。對家鄉鄰里的貧寒人家,尤其是忽遭天災人禍的家庭,他都贈金予以慰問和賑濟;碰上喪葬者,則捐給其家屬3000元,雪中送炭。
英林鎮巴厝村有個貧苦家庭的孩子,1997年高中畢業後,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學,無錢上學,其家長求之於洪先生,他慷慨資助。
洪長存在上海住院治病期間,偶悉醫院里一位女清潔工丟失1000元積蓄,他設身處地主動予以「補失」。
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在即將出版的《存廬追思》一書的序言中說:「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為人之道,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精神。貧不餒,富不驕,踏踏實實,自強不息。長存先生就有這種精神。」
洪長存身染沉痾與病魔作斗爭的6年,也是他愛國愛鄉、熱愛生活、眷戀人生、無私奉獻的6年,捐辦公益事業款額達1100多萬元,更是「長存精神」自我實踐和人格力量自我完善的過程。
洪長存先生去世後,謝秀鳳女士強忍失夫之慟,秉承先夫未竟之志,一如既往熱心公益事業,支持教育。這兩年來,她為英林中學捐資20萬元,設立「洪長存先生獎學基金會」,並在百忙中特地從香港趕回學校為首屆頒獎大會授獎;在英林中心小學設立「洪長存教育基金會」,捐款10萬元;資助英林僑聯會、南音詩社等。在華僑大學,她於1998年底和1999年裡,共捐資30萬元,設立「洪長存碩士教育基金會」。
謝秀鳳女士無限深情地在回憶文章中寫道:「長存走了,永遠地走了,他的英魂已融化在偉大的宇宙間,化作清風,化作細雨,化作陽光。他就這樣永恆地存在,無所不在,與我們在一起直至永遠。他沒有離開我!他的精神始終支配著我的生命和理想。我一定要把長存精神發揚光大!」
晉江市英林村旅菲鄉親洪麒麟
2000年伊始,晉江市英林鎮英林村旅菲鄉親洪麒麟先生回鄉歡度春節,慷慨捐資120萬元,為英林中學捐建二幢樓宇——學生宿舍樓和教師宿舍樓,每幢60萬元。這是繼去年底捐贈100萬元為英林中心衛生院興建一幢病房大樓——思親樓之後的又一善舉。
洪先生樂善好施,急公尚義。他不僅為家鄉的醫院、中學捐建樓房,還對小學、幼兒園、僑聯、村間水泥路、洪氏宗祠、旅遊古跡、南英詩社等均有貢奉,並對扶危濟困乃至排解糾紛也盡力為之。可謂勤謀祖邑群黎福,灑向鄉邦都是愛。
洪麒麟先生於1921年降生於英林鎮一位普通農民家庭,在家鄉讀了3年私塾。他目睹家鄉貧瘠的赤土埔,生計惟艱,時局不靖,自幼即萌生出外謀生之念。13歲時,隻身往廈門,因年齡小,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隨即到一戶殷實人家裡當傭工,幫人家洗刷地板、桌椅門窗,做些日常盥洗瑣事。到了晚上,則刻苦讀書自修。後來辭職到當時的信局(即閩南僑批業中的頭盤局)里當抄寫員,把到岸的輪船捎來的匯單(俗稱僑批)謄清後,寄給內地各僑眷。幾年伏案磨礪,他的眼界寬了,便期冀到南洋去拚搏。
1937年抗戰爆發,他尋機隻身赴菲謀生。先是當超市店員,後將勤儉積累的一點錢,租了一爿小店,獨立經營。好景不長,日寇南犯,攻打馬尼拉,僅3天就淪陷了,其雜貨店的東西被日寇劫掠一空,辛苦積攢的薄產毀於一旦。
1945年,他回鄉一年後,又再度赴菲,然戰後的南洋島國百業凋敝,民眾貧窶。他以商人的敏感,研究民生之需,結合自己的有限財力,獨具慧眼,選擇不引人注目、本小利微的花生仁加工,從小做起。由於選料精、做工細、口味佳,很快俏銷於市,其「蜜陀牌」(Victoria)花生仁成為膾炙人口的食品。在他宵衣旰**心經營下,利潤滾動發展,規模不斷擴大,10多年間,員工增至1000多人。後因時局動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眼睜睜看著自己偌大的廠房及設備在人為的祝融肆虐中焚毀大半,損失慘重。
洪先生愈挫愈奮,矢志重振旗鼓。憑著自己對食品生產的嫻熟經驗,創辦罐頭廠,生產魚肉罐。洪麒麟先生率領其子女協力拚搏,經過多年奮斗,終於東山再起,其公司迅速壯大成為涉及地產、銀行、食品、印刷、化妝品和超市等領域的跨國集團公司。
洪先生事業有成,但思鄉戀鄉之情,無時或已。全國一解放,他馬上帶兒女回鄉,並到北京、雲南等地游覽。幾十年來,他對土生土長於菲島的華裔子女,重視鄉土教育。每次回鄉,都要挈婦將雛,輪流帶他們回鄉走走。他的繞膝兒女有9女5男,還有媳婦、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上百人,均都隨他回過家鄉。洪先生親眼目睹祖國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巨變,感到快慰鼓舞,信心驟增,回鄉更頻繁了。
隨著其子女長大成人,有的出國留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人人克紹箕裘,各就其業,各展其才,且都謙恭孝順。洪先生喜在心頭,他有意逐漸放手移交擔子,淡出商務,騰出更多時間,傾心於公益善事。他曾經擔任菲華英林同鄉總會理事長,現任英林洪氏家族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在興建會所時,他率先慷慨捐資買下地皮,眾鄉親隨之踴躍響應,籌齊建設資金。幾年後,地皮猛漲數倍,益顯洪先生的豪爽果斷和遠見卓識。
出於對家鄉公益事業的熱心和參與支持祖國經濟建設的責任,也為了引導教育子孫即第二、三代華人對根的認同、歸依和對祖籍國的情感維系,洪麒麟先生多年來持續不斷捐資公益、創辦企業,一樁樁善事實事,默默地實踐著其夙願。洪先生認為,這樣做,少了抽象說教,多了現實效應,因為有了與境外相關聯而根植於斯立足於斯的家族實業,子孫們自然就多了一份牽掛與關注。在商務兼及親情的來來往往中,增加了解,深化感情。
洪先生排行第六的女兒洪珊珊,是留美醫學博士,深體年逾古稀的嚴父的戀鄉情結,為玉成其父造福家鄉之夙願,於1994年毅然投資4000多萬元,在家鄉英林村創辦浪花(福建)化妝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35萬美元。該公司佔地30畝,掩映於綠樹叢中的廠房建築面積10996平方米。其新產品已投放市場,為家鄉女性提供質優價廉的潤膚潔膚中高檔化妝品。
洪先生平生不沾煙酒,簡衣素食,生活節儉,但對家鄉卻慷慨之至。苟利眾生,巨細樂為。他捐資15萬元,為英林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興建大門、語音室和教室;為南英詩社捐資13萬元,作為騷人墨客吟詩作賦的活動經費;1997年以來,捐資100萬元,先後為村中鋪築長短不一的水泥路15條,總長4公里多;捐資50多萬元,為英林僑聯建造辦公樓房;捐資110萬元,為村民興建旅遊古跡——觀音宮(靈山寺)、洪氏祖祠等;捐資50萬元,先後用於本村的扶貧濟困、賑災救急等。歷年來,他捐辦公益事業的款項超過550多萬元人民幣。家鄉百姓,有口皆碑。
鄉親們銘感於懷的是:這些年來,洪先生的熱心所為,全為了把根留住,俾使兒孫輩永懷故土,長念搖籃之恩。洪先生於此念茲在茲,有厚望焉,有深意在。
洪麒麟現任菲律賓六桂堂宗親總會永遠榮譽理事長、菲律賓英林洪氏家族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英林中心小學董事會永遠名譽董事長、英林保生大帝董事會永遠名譽董事長、英林中學董事會名譽董事長、英林醫院董事會名譽董事長。
張明敏:中國心故鄉情
鄉間的小路
張明敏回鄉時,小車先繞著街市一圈,他透過車窗望著小鎮,近鄉情更怯,惟有先繞行。
下車後,走在故鄉的小路上,沿著「爸爸的草鞋」曾經踏過的足跡,張明敏聽著故鄉人的介紹,臉上漸露微笑,因為心情高興———原來海邊數過去的第一幢房子是自己老家的房子。
故鄉啥模樣?英林鎮的鎮領導們用閩南語介紹,嘉排村地處晉江市英林鎮南部圍頭灣西北部,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有下伍堡、岑張2個自然村,村中以服裝業、水產養殖業為支柱產業,下伍堡就有著「閩南服裝名村」以及「排球之鄉」的美譽,是國內外服裝加工基地和原輔料的集散地……
鄉親們一面對張明敏,開口就說閩南語,說到一半突然停下來,笑了。記者問張明敏會說閩南語嗎?他說,可以聽得懂,但如果要自己說出來,真還得需要這樣的語境多溝通,要不說話還有點絆舌頭。
面對鄉親們的介紹,張明敏有禮貌地聽著,不時還微笑點頭,表示可以聽得懂家鄉話,甚至也會開口說幾句簡單一點的閩南話,旁人乍一聽還以為他是在本土長大的。
「阮天生愛打拚」
張明敏1956年9月出生於香港,父親老家在晉江英林下伍堡,後來在香港一家出入口行任文員,母親是印尼歸僑,老家安溪。張明敏有2個姐姐、3個弟弟,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為了分擔家庭重擔,他小學畢業後就讀的是工業中學,畢業後到電子廠打工。
幼時,張明敏喜歡唱歌。雖然有唱歌天賦和執著追求,由於家境艱難無法接受正規的音樂訓練。他對音樂的熱愛並未因現實境況而冷卻。家中一台老式收音機成了兒時最親密的夥伴。他先是跟著哼,繼而跟著唱,聚精會神,如醉如痴。年紀不大,已學會不少流行歌曲。偶爾有點零花錢,也要跑去買張票聽人家唱歌。他渴望有一天能夠跨進音樂學校的大門。在緊張艱苦的打工生涯中,他利用有限的時間,刻苦進修。
23歲時,他參加了香港工人演唱賽和業余歌手演唱賽,受到評委的賞識和觀眾的熱愛,一舉連攬2個冠軍頭銜,從而受到了歌壇的矚目。同時,他的名字還上了香港電台優秀歌手「龍虎榜」,頗有名氣的一家唱片公司為他錄制了第一張個人專輯《鄉間的小路》。
年輕時代,張明敏不知在多少個歌廳和酒吧唱過歌,酸甜苦辣都嘗過了,有歡樂,更多的是艱辛!
唱民族歌曲的香港歌手
7歲時,媽媽把張明敏由香港送到廣州的一所華僑小學讀書,學中國話。後來,一身中山裝,用國語唱民族歌曲,成為張明敏在香港的「特色」。為此,張明敏忍受了許多冷遇甚至是謾罵,聲聲口哨像尖刀一樣扎著他的心。
有人為此勸他,哎,改變一下演唱風格吧,你可以掙很多錢,可以有更多的觀眾……身處逆境,張明敏並不為誘惑所動,堅持用國語演唱民族歌曲,並力求表現人民群眾的淳樸,所有唱片唱的都是國語。
1982年,當日本方面在審定教科書中,篡改侵華歷史時,張明敏懷著極大的民族義憤,錄制了第2張個人唱片專輯———《中華民族》唱片,在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中引起強烈的共鳴,獲得「黃金唱片獎」。

閱讀全文

與英林店面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