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若干規定

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若干規定

發布時間:2021-05-09 21:06:49

⑴ 劉力臻的所獲榮譽

曾榮獲寶鋼教學獎、吉林省及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授予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等榮譽。 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探索》,2009年全國商務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10項)。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矛盾及變革趨勢》,《光明日報》,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外部沖擊與我國外匯儲備結構優化》,《光明日報》,吉林省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東亞貨幣合作與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管理世界》,2003年3期,吉林省政府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5年)。 《論開放經濟下一國貨幣內外價格的背離》《中國社會科學》教育部第三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2003年)。 《市場經濟「現代體制」與「東亞模式」》商務印書館吉林省政府第四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2002年)。 《論開放經濟下一國貨幣內外價格的背離》《中國社會科學》吉林省政府第四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一等獎(1998年)。 《「斯密難題」與中國大陸社會道德機制再建》《問題與研究》(外刊日文發表)吉林政府第三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1995年)。 吉林省「三八」紅旗手,吉林省婦聯 2003年。 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婦聯 2003年。 寶鋼教學獎,2004年。

⑵ 史寧中的獲獎信息

在數理統計方面的突出成就,贏得了國際學術界同行的重視和贊譽,成為國內外較有影響的中青年數學家。多次接受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邀請,前往講學和合作研究。事跡被收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理科學部編撰的《跨世紀的攀登者》一書。
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11月),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長春市「五一」勞動模範獎章(2000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2年).2003年被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2001-2004年吉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一位).2006年兩項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位)。2009年榮獲第五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⒈史寧中教授主講的「數理統計」課程被評為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⒉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對策建議(史寧中等),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2007年)
⒊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對策建議(史寧中),榮獲吉林省政府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7年)
⒋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政策建議(史寧中、柳海民),榮獲長春市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
⒌《教育與數學教育》,榮獲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屆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2007年)
⒍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政策建議(史寧中、柳海民),榮獲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
⒎教師教育職業專業化:21世紀高師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史寧中),榮獲中國教育學會獎(2004)
⒏建構多功能開放式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新體系(史寧中),榮獲東北師大教學成果獎(2004)

⑶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什麼意思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回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答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⑷ 吳價寶的表彰獎勵

獲得表彰獎勵29項,其中重要榮譽有:江蘇省委「333工程(第二批)」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連雲港市「521二期工程」首批培養對象、江蘇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連雲港市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院優秀青年授課教師。

⑸ 第九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英語怎麼說

The ninth Jilin Provincial Social Scie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第九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⑹ 張文顯的獲獎情況

截至2011年,張文顯先後有14項科研成果獲得17項國家級獎勵及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級10項,省部級7項,具體是:
1993年:《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4年:《法理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法學基本范疇研究》獲中國圖書獎;
1997年:《法理學的改革和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1年:《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法律體系》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法理學》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02年:《法理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並於2007年被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精品教材;
2003年:《法哲學范疇研究》(修訂版)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課題(與曾憲義教授等5人共同合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6年:《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方法和前沿》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21世紀的中國大學精神》(與王玉柱教授合作)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8年,論文《從義務本位到權利本位是法的發展規律》入選由王仲方等主編的《走向法治——30篇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法學論文》。
2010至2011年:《法哲學通論》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截至2011年,張文顯還獲得了以下個人榮譽:
1987年,被評選為吉林省優秀教師;
1992年,被國家教委和人事部確定為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
1994年,被人事部確定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1998年,被評選為吉林省首批省管優秀專家;
1998年,被中央組織部確定為直接聯系專家;
2004年,被中央批准為首批「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召集人);
2009年,被《中國法律》評選為建國60周年對新中國法學和法治建設最有貢獻的60位法律人之一。

⑺ 姚建宗的榮譽和獎勵情況

2015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年《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任首席專家;
2009年4月第一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態環境》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最佳宣講獎;
200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確定的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並獲得資助;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省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年,《生活的場景與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2001年7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年4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1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獲吉林省第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理論傾向》,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與良知》,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視界》,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0年12月7日,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項目獎勵;
2000年7月19日,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
2000年3月,《國外政治發展研究述評》,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六次優秀著作獎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1月30日,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99年8月14日,《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1998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法學論文二等獎;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特等獎;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構造論》,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而獲獎;
1996年1月,《「法治經濟」解析》,吉林大學第四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1993年11月,《略談法的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最根本價值》,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⑻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獎金分別是多少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為繁榮發展專首都哲學社會科學事屬業,鼓勵社科工作者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展學術研究,推動理論創新,服務首都發展而設立的政府獎。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每兩年評選一次。獎項設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至於獎金是多少,每年都不同的。

⑼ 獲得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有什麼好處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回等部門頒發的關答於你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⑽ 韓秋紅的獲獎情況

1.韓秋紅 全國優秀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7年
2.韓秋紅 《西方哲學的現代轉向》 東北師范大學優秀教材特等獎 東北師范大學 2007年
3.韓秋紅 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長春市委、市政府 2006年
4.韓秋紅 「現代西方哲學思潮」網路課程 吉林省高等學校教育技術成果(網路資源類)二等獎 吉林省教育廳 2006年
5.韓秋紅 社會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教科研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 2005年
6.韓秋紅 東北師范大學校級「優秀女教師」 東北師范大學工會、婦委會 2005年
7.韓秋紅 積極履行職責的省政協委員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 2005年
8.韓秋紅 當代中國文化中的宗教問題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首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 2004年
9.韓秋紅 當代中國文化中的宗教問題 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 2004年
10.韓秋紅 關於深化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民盟第十五次高等教育研討會一等獎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教育委員會 2004年
11.韓秋紅 積極履行職責的省政協委員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 2004年
12.韓秋紅 陳愛梅 《黑格爾之後——現當代西方哲學》 東北師范大學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 東北師范大學 2003年
13.韓秋紅 當代中國文化中的宗教問題 吉林省哲學學會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一等獎 吉林省哲學學會 2003年
14.韓秋紅 關於城市社區建設 長春市優秀調研成果 長春市優秀調研成果評審委員會 2002年
15.韓秋紅 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向嬗變的社會根源——從哲學轉向當代資本主義理論 吉林省哲學學會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吉林省哲學學會 2002年
16.韓秋紅 吉林省民盟優秀盟員獎 中國民主同盟 2002年
17.韓秋紅 關於長春市社區建設的調查 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吉林省社會學學會 2001年
18.韓秋紅 西方馬克思理論方向嬗變的社會根源 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論文三等獎 吉林省社科領導小組 2001年
19.韓秋紅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 吉林省哲學學會一等獎 吉林省哲學學會 2001年
20.韓秋紅 長春市民盟特殊貢獻獎 中國民主同盟 2001年
21.韓秋紅 《理性的耕耘》 東北師范大學優秀著作獎 東北師范大學 2000年
22.韓秋紅長春市民盟優秀盟員獎中國民主同盟2000年

閱讀全文

與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若干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