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準測量外業成果的檢核可分為哪些
分數不一樣,判斷標准不同,每人可能有差別,劇情不一。
『貳』 普通水準測量及其成果整理
一、水準點
水準點就是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的高程式控制制點。水準測量通常從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開始,經過一定的水準路線,測定各待定點的高程,作為地形測量和施工測量的高程依據。水準點應按照水準測量等級,根據地區氣候條件與工程需要,每隔一定距離埋設永久性或臨時性水準標志或標石,水準點標志或標石應埋設於土質堅實、穩固的地面或地表以下合適的位置,必須便於長期保存又利於觀測與尋找。國家等級永久性水準點埋設形式如圖2-14所示,一般用鋼筋混凝土或石料製成,深埋到地面凍結線以下。標石頂部嵌有不銹鋼或其他不易銹蝕的材料製成的半球形標志,標志最高處(球頂)作為水準點的高程位置。有時永久性水準點的金屬標志(一般宜銅制)也可以直接鑲嵌在堅固穩定的永久性建築物的牆腳上,稱為牆上水準點,如圖2-15所示。
圖2-14 國家等級永久性水準點(單位:mm)
圖2-15 牆上水準點(單位:mm)
各類建築工程中常用的永久性水準點一般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製成,如圖2-16(a)所示,頂部設置半球形金屬標志。臨時性水準點可用大木樁打入地下,如圖2-16(b)所示,樁頂面釘一個半圓球狀鐵釘,也可直接把大鐵釘(鋼筋頭)打入瀝青等路面或在橋台、房基石、堅硬岩石上刻上記號(用紅油漆示明)。
圖2-16 建築工程水準點
埋設水準點後,為便於以後尋找,水準點應進行編號,編號前一般冠以「BM」字樣,以表示水準點,並繪出水準點與附近固定建築物或其他明顯地物關系的點位草圖,在圖上應寫明水準點的編號和高程,稱為「點之記」,作為水準測量的成果一並保存。
二、水準路線
水準路線就是從已知水準點開始或在兩已知水準點之間按一定形式進行水準測量的測量路線,根據測區已有水準點的實際情況和測量的需要以及測區條件,水準路線一般可布設如下幾種形式。
1.支水準路線
從一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BM.A開始,沿待測的高程點1,2進行水準測量,稱為支水準路線,如圖2-17(a)所示。為了檢核支水準路線觀測成果的正確性和提高觀測精度,對於支水準路線應進行往返觀測。
2.閉合水準路線
從一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BM.A開始,沿各待測高程點1,2,3進行水準測量,最後又回到原水準點BM.A,稱為閉合水準路線,如圖2-17(b)所示。
3.附合水準路線
從一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BM.A開始,沿各待測高程點1,2,3進行水準測量,最後附合至另一已知水準點BM.B上,稱為附合水準路線,如圖2-17(c)所示。
4.水準網
若干條單一水準路線相互連接構成網形,稱為水準網,如圖2-17(d)所示。三條以上單一水準路線相互連結的點稱為結點,如圖示的E,F,G點。
圖2-17 水準路線略圖
三、普通水準測量方法
如圖2-18所示,已知水準點BM.A的高程HA=27.354m,欲測定距水準點BM.A較遠的B點高程,按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由BM.A點出發共需設五個測站,連續安置水準儀測出各站兩點之間的高差,觀測步驟如下:
圖2-18 普通水準測量略圖
後司尺員在BM.A點立尺,觀測者在測站①處安置水準儀,前司尺員在前進方向視地形情況,在距水準儀距離約等於水準儀距後視點BM.A距離處設轉點TP.1點安放尺墊並立尺,司尺員應將水準尺保持豎直且分劃面(雙面尺的黑面)朝向儀器,觀測者經過粗平—瞄準—精平—讀數的操作程序,後視已知水準點BM.A 上的水準尺,讀數為1467,前視TP.1轉點上水準尺,讀數為1124,記錄者將觀測數據記錄在表2-2相應水準尺讀數的後視與前視欄內,並計算該站高差為+0.343m,記在表2-2高差「+」號欄中。至此,第①測站的工作結束。轉點TP.1上的尺墊保持不動,水準尺輕輕地轉向下一站的儀器方向,水準儀搬遷至測站②,BM.A點司尺員持尺前進選擇合適的轉點TP.2 安放尺墊並立尺,觀測者先後視轉點TP.1 上水準尺,讀數為1385,再前視轉點TP.2 上水準尺,讀數為1674,計算②站高差為-0.289m,讀數與高差均記錄在表2-2相應欄內。按上法依次連續進行水準測量,直至測到B點為止。
表2-2 普通水準測量記錄手簿
續表
表2-2記錄計算校核中,∑a-∑b=∑h可作為計算中的校核,可以檢查計算是否正確,但不能檢核觀測和記錄是否有錯誤。在進行連續水準測量時,若其中任何一個後視或前視讀數有錯誤,都要影響高差的正確性。對於每一測站而言,為了校核每次水準尺讀數有無差錯,可採用改變儀器高的方法或雙面尺法進行測站檢核。
1.改變儀器高的方法
在每一測站測得高差後,改變儀器高度(即重新安置與整平儀器)在0.1m以上再測一次高差,或者用兩台水準儀同時觀測,當兩次測得高差的差值在允許范圍內時,則取兩次高差平均值作為該站測得的高差值。否則需要檢查原因,重新觀測。
2.雙面尺法
儀器高度不變,讀取每一根雙面尺的黑面與紅面的讀數,分別計算雙面尺的黑面與紅面讀數之差及兩個黑面尺的高差h黑與兩個紅面尺的高差h紅。對於普通水準測量若同一水準尺紅面與黑面(加常數後)之差在±4mm以內,且黑面尺高差h黑與紅面尺高差h紅之差不超過±6mm,則取黑、紅面高差平均值作為該站測得的高差值。當兩根尺子的紅黑面零點差相差100mm時,兩個高差也應相差100mm,此時應在紅面高差中加或減100mm後再與黑面高差比較。
注意在每站觀測時,應盡量保持前後視距相等,視距可由上下絲讀數之差乘以100求得。每次讀數時均應使符合水準氣泡嚴密吻合,每個轉點均應安放尺墊,但所有已知水準點和待求高程點上不能放置尺墊。
四、水準測量成果整理
測站校核只能檢查每一個測站所測高差是否正確,對於整條水準路線來說,還不能說明它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例如在儀器搬站期間,轉點的尺墊被碰動、下沉等引起的誤差,在測站校核中無法發現,而水準路線的閉合差卻能反映出來。因此,普通水準測量外業觀測結束後,首先應復查與檢核記錄手簿,並按水準路線布設形式進行成果整理,其內容包括: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計算與校核;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和計算改正後的高差;計算各點改正後的高程。
1.高差閉合差的計算與校核
(1)支水準路線
如圖2-17(a)所示的支水準路線,沿同一路線進行了往返觀測,由於往返觀測的方向相反,因此往測和返測的高差絕對值在理論上應相同而符號相反,即往測高差總和∑h往與返測高差總和∑h返的代數和應等於零。但由於測量中各種誤差的影響,往測高差總和與返測高差總和的代數和不等於零,即有高差閉合差fh
fh=∑h往+∑h返 (2-9)
(2)閉合水準路線
如圖2-17(b)所示的閉合水準路線,因起點和終點均為同一點BM.A,構成一個閉合環,因此閉合水準路線所測得各測段高差的總和理論上應等於零,即∑h理=0。設閉合水準路線實際所測得各測段高差的總和為∑h測,其高差閉合差為
fh=∑h測-∑h理=∑h測 (2-10)
(3)附合水準路線
如圖2-17(c)所示的附合水準路線,因起點BM.A和終點BM.B的高程HA、HB已知,兩點之間的高差是固定值,因此附合水準路線所測得的各測段高差的總和理論上應等於終點與起點的高程之差,即
∑h理=HB-HA (2-11)
附合水準路線實測的各測段高差總和∑h測與高差理論值之差即為附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
fh=∑h測-(HB-HA) (2-12)
由於水準測量中儀器誤差、觀測誤差以及外界的影響,使水準測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誤差,高差閉合差就是水準測量觀測誤差中上述各誤差影響的綜合反映。為了保證觀測精度,對高差閉合差應作出一定的限制,即計算所得高差閉合差fh應在規定的容許范圍內。計算高差閉合差fh不超過容許值(即fh≤fh容)時,認為外業觀測合格,否則應查明原因返工重測,直至符合要求為止。對於普通水準測量,規定容許高差閉合差為
建築工程測量
式中:L——水準路線總長度,以km為單位。
在山丘地區,當每千米水準路線的測站數超過16站時,容許高差閉合差可用下式計算:
建築工程測量
式中:n——水準路線的測站數。
2.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和計算改正後的高差
當計算出的高差閉合差在容許范圍內時,可進行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分配原則是:對於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按與路線長度L或按路線測站數n成正比的原則,將高差閉合差反其符號進行分配,對觀測高差進行改正。改正數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建築工程測量
或
建築工程測量
式中:L——水準路線總長度,Li——表示第i測段的路線長;
n——水準路線總測站數,ni——表示第i測段路線測站數;
Vhi——分配給第i測段觀測高差hi上的改正數;
fh——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
高差改正數計算校核式為∑Vhi=-fh,若滿足則說明計算無誤。
最後計算改正後的高差h′i,它等於第i測段觀測高差hi加上其相應的高差改正數。即
h′i=hi+Vhi (2-17)
3.計算各點改正後的高程
根據已知水準點高程和各測段改正後的高差h′i,依次逐點推求各點改正後的高程,作為普通水準測量高程的最後成果。推求到最後一點高程值應與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的已知水準點高程值完全一致。
4.算例
如圖2-19a所示的附合水準路線,BM.A和BM.B為已知水準點,按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得的各測段觀測高差和測段路線長度分別標注在路線的上、下方。現將此算例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和改正後高差及高程計算成果列於表2-3中。
圖2-19a 附合水準路線略圖
表2-3 附合水準路線測量成果計算表
如圖2-19b所示的閉合水準路線,A為已知水準點,按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得的各測段觀測高差和測站數分別標注在路線的內、外方。現將此算例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和改正後高差及高程計算成果列於表2-4中。
圖2-19b 閉合水準路線略圖
表2-4 閉合水準路線測量成果計算表
『叄』 水準測量路線成果校核的方法有幾種
閉合路線、附合路線和抄往返路線三種
閉合路線一般用於場地的環形測量,從一個水準點出發然後又環形回到起點,如果起始點的高程有錯誤,則發現不了,只能是用於測量與起點的相對高程。
附合路線一般用於公路、鐵路等帶狀線路測量,從一個已知點附合到另一個已知點,進行對比。如是某一個點有錯誤則可以通過測量復核發現錯誤。一般的高等級測量都用這種方式。
返往測量用於沒有附合點的帶狀路線測量,從起點出發,從原路返回。
(3)水準測量如何檢驗成果擴展閱讀:
閉合水準路線是從已知水準點BM.A出發,沿待測點B、C、D、E進行水準測量,最後測回到BM.A。相鄰兩點稱為一個測段。各測段高差的代數和應等於零,即理論值應為零。
但在測量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誤差,使得實測高差之和(測量值)往往不為零,從而產生高差閉合差。所謂閉合差,就是測量值和理論值(或已知值)之差,用Fh來表示。因此,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差為: Fh=∑h測-∑h理=∑h測。
『肆』 在水準測量中,什麼叫後視點,前視點和轉點水準測量成果共有幾項檢核如何進行幫忙做下給你加分。
假如已知點為A,未知點為B,現在我們進行水準測量,A點立尺的讀數就為後視,專B點立尺讀數為前視,假如屬A~B點距離無法一站進行觀測,那麼需要在中間加設一個點,這個點就叫轉點。按三四等水準測量來解釋:那麼先計算閉合差(如果在允許范圍內那麼可以進行下一步計算),在進行平差。
『伍』 水準測量的校核方法
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
在水準測量前應對水準儀進行檢驗校正,水準儀校正共分三步。1、圓水準器軸平行於儀器豎軸的校正方法首先使望遠鏡平行於一對腳螺旋,轉動腳螺旋使圓氣泡居中,再將望遠鏡旋轉180度。如氣泡偏離則要校正,此時氣泡所在位置的校正螺絲偏高(氣泡下共有三個校正螺絲),首先降低該校正螺絲,同時升高其它二個校正螺絲,使氣泡退回偏離中心一半的位置,然後利用腳螺旋將氣泡居中,此步驟應反復檢驗和校正,直至儀器轉在任何方向,氣泡始終居中為止。2、十字絲橫絲垂直於豎軸的校正方法整平儀器,用望遠鏡橫絲的一端,對准某一標志點A,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使望遠鏡左右移動,檢查A點是否在橫絲上移動,若不在則需校正。打開十字絲分劃板的護蓋,松開十字絲分劃板座上四個固定螺絲,輕輕地轉動分劃板座,使橫絲水平,直至轉動微動螺旋至A點始終在橫絲上移動為止,然後擰緊固定螺絲,旋上十字絲分劃板護蓋。3、水準管軸平行於視准軸的校正方法在開闊的空地上(至少50米),固定二把水平尺A、B,將水平儀安置於二尺中間等距離處。整平儀器並旋轉微傾螺旋使符合氣泡居中,分別讀取a1、b2點上水準尺的讀數,求得高差。然後將儀器安置於B點附近(3米左右),整平儀器並使符合氣泡居中後,分別讀取a1、b2兩尺讀數,求得第二次高差,若二次高差不相等,則必須進行校正。此時轉動微傾螺旋,使十字絲的橫線切於A點水準尺上的A′2讀數\[(A′2= a2+Δh),Δh=(a1-b1)+(b2-a2)\]處,然後松開水準器的上、下校正螺絲,至氣泡符合居中為止。為了檢查校正是否合格,必須在B點附近重新安置儀器,讀取高差,如和第一次測得的高差相差3毫米以內,則說明已校正好。如不行再重新校正。校正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損壞校正螺絲。校針應用水平儀專用校針。校正好後,上下校正螺絲對水準管的支柱必須處於頂緊狀態,以免水準管松動。
『陸』 怎樣處理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
水準測量做完了就要進行檢驗觀測是否合理精確
1、計算高差閉合差並檢驗是否超限
2、高差閉合差的調整(一般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反號成正比調整)
3、分配調整後的值
4、計算準確的測站高程
『柒』 水準測量路線的成果用什麼來評判
水準測量中路線的成果通常有以下評判指標:(1)各水準測段往返測量高差較差是否超限;(2)整個水準測量路線的閉合差或附合差是否超限;(3)每公里往返測量高差均值的中誤差M△是否超限;(4)高差全中誤差Mw是否超限。
『捌』 水準測量的實測方法
一、水準測量原理 測定地面點高程的測量工作,稱為高程測量,根據儀器不同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壓高程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一條水平線,藉助豎立在地面點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各點間的高差,然 而根據其中一點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點的高程。 二、水準儀和水準尺 水準測量所用的儀器有:水準儀,水準尺和尺墊三種。 DS3型微傾水準儀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等部件構成。 水準尺有雙面水準尺和塔尺兩種。 尺墊用於水準測量中豎立水準尺和標志轉點。 使用微傾水準儀的基本*作程序為:安置儀器、粗略整平(簡稱粗平)、調焦和照準、精確整平(簡稱精平)和讀數。 三、水準測量方法 為了統一全國的高程系統、滿足各種比例尺測圖、各項工程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的需要,在全國各點埋設了許多 固定的高程標志,稱為水準點,常用「BM」表示。水準點有永久性和臨時性兩種。 水準測量通常是從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開始,引測其他點的高程。 在一般的工程測量中,水準路線主要有三種形式: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支線水準路線。 水準測量的方法和記錄。 水準測量的測站檢核方法有變動儀高法和雙面尺法。 四、水準測量成果計算 計算水準測量成果計算時,要先檢查野外觀測手簿,計算各點間高差,經檢核無誤,則根據野外觀測高差計算 高差閉合差。若閉合差符合規定的精度要求,則調整閉合差,最後計算各點的高程。 五、微傾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微傾水準儀有四條軸線,軸線應滿足的條件:園水準器軸‖儀器豎軸、十字絲橫絲⊥儀器豎軸、水準管軸平行於視准軸。 五、水準測量誤差及其消減方法 水準測量誤差包括:儀器誤差、水準尺誤差、水準管氣泡居中誤差、讀數誤差、視差影響、水準尺傾斜誤差、 儀器和尺墊下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溫度的影響等。 六、精密水準儀和水準尺 精密水準儀是能夠提供水平視線和精確照準讀數的水準儀。主要用於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測量中。如國產DS1型精密水準儀。 七、自動安平水準儀和激光掃平儀 自動安平水準儀不用水準管和微傾螺旋,而是在望遠鏡中設置一個補償裝置進行水平調整。 的測量方法,了解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希望能幫助到你~ http://wenku..com/view/4c5086c7aa00b52acfc7ca9a.html
『玖』 什麼是水準儀的 角誤差和交叉誤差這兩項誤差各對觀測成果有何影響如何檢驗和校正
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
『拾』 水準測量的直接測量成果是水平角嗎
不是。方位角要用羅盤儀或經緯儀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