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真的代表性成果
教材&專著:
[1] 郭懷成, 王真, 郁亞娟等, 城市交通環境系統優化與管理.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研究論文:
2011-今
[16] Zhou J Q, Wang Z*, Niu B B, Hong S. Global 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 research trends ring 1900–2013: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accepted.
[15] Kang P, Feng N, Wang ZW, Guo YJ, Wang Z, Chen YR, Zhan JW, Zhan FB, Hong S.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4, 119(16):9914-9930
[14]Niu BB, Loaiciga HA, Wang Z, Zhan FB, Hong S. Twenty years of global groundwater research: A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based bibliometric survey (1993-2012).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4, 519: 966-975.
[13]Wang HJ, Zhang WT, Hong S, Zhuang YH, Lin HY, Wang Z. Spatial evaluation of complex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urban-rural watershed using fuzzy system.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2014, 16(1):114-129.
[12] Niu Beibei, Hong Song*, Yuan Jiefei, Peng Sha, Wang Zhen, Zhang Xu. Global trends in sediment-related research in earth science ring 1992–2011: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2014, 98(1):511-529.
[11] Dao X, Wang Z*, Lv Yibing,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PLoS One 2014 1;9(12):e113831.
[10] Li Wan-Yi, Liu Jie, Chen Han, Deng Yi, Zhang Bing, Wang Zhen, Zhang Xu, Hong Song*. Application of oxalic acid cross-linking activated alumina/chitosan biocomposites in defluorida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Investigation of adsorption mechanism.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25:865-872.
[9] Wang Z, Zou R, Zhu X, et al. Predicting lake water quality responses to load rection: a three-dimensional eutrophication modeling approach for TMD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DOI: 10.1007/s13762-013-0210-7
[8] 王真, 許翠琳, 王亮. 基於在駛量環境承載力的城市交通管理——以武漢市為例.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2, 45(6): 794-820.
[7] Wang Z, Gao W, Cai Y L, et al. Joint optimization of population pattern and end-of-pipe control under uncertainty for Lake Dianchi water-quality management.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2, 21(12): 3693-3704.
[6] Liu Y, Wang Z*, Guo HC, et al.,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weather conditions on cyanobacterial bloom outbreaks in Lake Dianchi: a rough decision-adjus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Assessment, 2013, 18(2): 199-207.
[5] Yu S X, Han Z Q, Wang Z*, et al. Assessment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Dianchi Lake Watershed Using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18-523: 1076-1084.
[4] 郭懷成, 高偉, 王真,陳瓊,伊璇,向男, 周豐. 流域可持續性理想域和現實狀態測度研究. 地理研究. 2012. 31(11): 1929-1940.
[3] Han Z-Q, Ye J, Wang Z, Liu J, Yu S-X*. Analysis on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Dianchi Basin based on RS and GI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91-294: 3419-3423
[2] Wang Z, Yu S X. Policy Planning fo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ransport in Beijing, Chin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95-297: 2374-2381.
[1] 王真, 郭懷成. 環境可持續交通管理的概念、內涵與研究方法.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47(3): 525-530.
2010年以前
[22] 何成傑, 郭懷成, 王真, 楊永輝, 劉慧, 盛虎. 房地產交易價格微觀驅動力分析——以北京市為例.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46(6).
[21] 劉慧, 郭懷成, 郁亞娟, 王真, 劉濤. 基於出行的城市客運交通環境系統優化研究.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46(1): 121-128.
[20] 王真, 郭懷成, 何成傑, 等. 基於統計學方法的北京城市居住用地價格驅動力研究. 地理學報. 2009, 64(10): 1214-1220.
[19] 王真, 郁亞娟, 郭懷成, 等.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相互關系研究進展. 人文地理. 2009, 24(4): 91-97.
[18] 王真, 郭懷成, 郁亞娟, 等. 離子色譜法-抑制性電導檢測城市污水中的高氯酸根. 中國環境監測. 2009
[17] 王真, 郭懷成, 孫旭光, 等. 貴州盤縣晚二疊世煤的生烴潛力與生烴模式.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
[16] Huang K, Guo HC, Liu Y, Yu YJ, Wang Z. W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t watershed scale: a case study of Qilu,China.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8, 2(2): 157-162.
[15] Yu YJ, Guo HC, Liu Y, Huang K, Wang Z, Zhan XY. Mixe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Inhal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n Ambient Air of Beij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 20(4): 505-512.
[14] 詹歆曄, 郁亞娟, 郭懷成, 王真, 劉永, 周豐. 特大城市交通承載力定量模型的建立與應用. 環境科學學報, 28(9): 1923-1931.
[13] Liu Y, Guo HC, Yu YJ, Huang K, Wang Z. Sediment chemistry and the variation of three altiplano lakes to recent anthropogenic impac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Water SA, 2007, 33(2): 305-310.
[12] 郁亞娟, 郭懷成, 劉永, 黃凱, 王真. 城市生態系統的動力學演化模型研究進展. 生態學報, 2007, 27(6): 2603-2614.
[11] 徐志新, 王真, 郭懷成, 劉永, 郁亞娟. 生態市的水資源供需平衡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7, 7: 83-66.
[10] 徐志新, 郭懷成, 郁亞娟, 王真, 劉永. 基於多准則群體決策模型的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模式據測研究. 環境科學研究, 2007, 20(2): 123-129.
[9] 周豐, 郭懷成, 劉永, 羅定貴, 王真. 基於多元統計分析和RBFNNs的水質評價方法. 2007, 27(5): 846-853.
[8] Wang Z, Yu Y J, Guo H C,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on slope treatment of small watershed. Envirionmental Informatics Archives. 2007, 5: 728-736.
[7] 王真, 郭懷成, 王麗靖, 等. 多屬性決策在小流域坡面治理中的應用. 水土保持通報. 2006, 26(6): 1-5.
[6] 王真, 郁亞娟, 郭懷成, 等. 區域生態文化建設與開發規劃研究.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6, 16(4): 465-468.
[5] 劉永, 郭懷成, 周豐, 黃凱, 王真, 黃凱. 湖泊水位變動對水生植被的影響機理及調控方法. 生態學報, 26(9): 3117-3126.
[4] 王金鳳, 劉永, 郭懷成, 王真. 紐西蘭保護區管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6, 22(1): 91-94.
[3] 郭懷成, 毛國柱, 郁亞娟, 王真, 劉永. 基於湖泊富營養化控制技術綜合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框架研究.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6, 14(4): 488-495.
[2] 郁亞娟, 王真, 郭懷成, 黃凱, 王樹通, 劉永.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城市拓展可持續發展指數序列研究.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42(4): 496-502.
[1] Yu Y J, Wang Z, Guo H C,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urban fring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eries.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42(4): 496-502.
2. 成果簡述是什麼意思
階段性,是證明你做這是是有分階段分步驟的,
階段性成果,你這階段的成果專或發現,
然後簡述出來屬。簡述:簡單的敘述。你可以這樣說:xxx事情,的第幾階段(或初級階段,中期階段後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發現什麼,得到什麼)
例如;
寫論文,計劃第一階段是,市場調查。這個階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麼數據
2。什麼問題完成3.~~~
簡述最好分點說明~
3. 主要成果認識
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資料和成果認識的基礎上,在專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對陝西秦嶺地區主要礦集區的成礦地質背景、典型鉛鋅、銀、銅、金礦床的成礦環境、成礦規律、控礦因素、找礦標志、成礦特徵、成礦機制、成礦模式及礦床成因等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對秦嶺造山帶中高山地區鉛鋅、銀、銅、金礦開展了物探、化探、遙感等綜合勘查方法技術試驗和有效性評價,建立了綜合勘查模型,指出了成礦遠景區,圈定了找礦靶區,並對重點找礦靶區實施了工程驗證,獲得了8個方面的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果:
1)基於1:5萬水系沉積物和1:2.5萬溝系次生暈資料,對鳳-太、柞-山、勉-略-寧三大礦集區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分布規律進行了重新認識、全面總結,開展了化探異常圈定和成圖,並提出找礦預測區。
在鳳-太礦集區圈定以Au、Ag、Pb、Zn、Cu為主的5個異常帶和一個異常區,即蘇家溝-老鐵廠-黃柏塬異常帶、長溝-洞溝異常帶、雙王-(八卦廟-銅嶺溝)-南山異常帶、雙石鋪-鉛硐山-葦子坪-太白河獅子壩異常帶、西壩-王家塄異常帶和文家莊異常區;柞-山礦集區圈出以Au、Cu、Ag、As為主的3個異常帶,即北部老林-營盤街-豐北河Au、Ag異常帶、中部曹坪-上官坊Au-As異常亞帶和馬耳峽-穆家莊-元子街-馬鹿坪Au-Cu-As異常亞帶、南部二檯子-板板山-龍王廟異常帶; 在勉-略-寧礦集區圈出以Au、Zn、Ag、Cu(Ni、Co)為主的3個異常帶,即郭鎮-茶店異常帶、代家壩-艾葉口異常帶和鞏家河-雪花太坪-陳家壩異常帶。
2)選擇鳳-太礦集區典型鉛鋅、金礦床進行了物化探方法試驗研究,並對這些物化探方法進行了有效性評價。
對典型鉛鋅、金礦床的物探方法有效性試驗研究表明:①常規充電法適合於埋深200~500m的就礦找礦,應用前提是要求有較好的礦體天然露頭或人工揭露見到礦體,應用充電方法在鳳-太礦集區進行盲礦體追索效果極佳; ②TEM法有效探測深度可以達到500~700m以下,在圈定異常體的水平投影界線時准確性較高,但對推斷異常體深度的誤差較大,對含炭質岩層、含金屬礦物的岩脈、斷層及不同電性界面也會形成異常,對礦體形態判斷不利;③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CSAMT)法是電阻率-頻率測深,具有探測深度大、快捷、能及時提供視電阻率-頻率擬斷面圖等優點,但也有靜態效應、近場效應及場源附加效應,以及所測電阻率參數單一等不利因素增加了解釋難度,推斷異常體深度的誤差較大; ④EH4方法具有較大的探測深度,由於工作頻率的限制,深部采樣間隔較大,使得該方法也有先天的明顯缺陷,在已知礦區的試驗結果與地質現象相反,勘查效果不佳。
1:2.5萬溝系次生暈測量、1:1萬(或1:5000)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和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學測量可有效圈定找礦靶區,評價不同地質體的含礦性。土壤金屬活動態測量等化探新方法對於尋找隱伏礦體具有較好的指示性。
3)採用新方法、新技術,完成了鳳-太礦集區柴螞金礦、沈家灣金礦和柞-山礦集區池溝銅礦蝕變礦物的ASD填圖試驗。
對已知礦區的蝕變礦物填圖試驗研究認為:①ASD蝕變礦物填圖方法是一種簡單、快速、低成本的勘查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判斷蝕變類型和礦化分帶,為勘探工程部署提供更充分的地質依據; ②ASD僅是對礦物的鑒定,而不能判斷礦床成因;③ASD儀器對含羥基礦物的辨別比較准確和快捷,而對硅化和鈉長石化的礦物成分難以區分;④開展ASD蝕變礦物填圖工作,選擇工作對象非常關鍵。對於與淺成-超淺成中酸性岩漿有關的金屬礦床,由於岩漿熱液所引起的蝕變帶范圍一般遠大於礦體的范圍,並且蝕變帶中的礦物組合有一定的空間分布規律性,蝕變礦物填圖效果往往比較明顯,而對於沉積岩區或與區域變質有關的金屬礦床,由於這些礦床在形成過程中不發育或僅發育小規模的蝕變,且蝕變礦物組合的規律性不明顯,因此利用ASD儀器開展蝕變礦物填圖,判斷蝕變類型和礦化分帶效果較不明顯。
4)開展的大比例尺遙感圖像解譯指示性強,為找礦選區提供了信息支撐。
通過對鳳太地區1:5萬和1:1萬遙感影像數據的處理和解譯,認為:①在秦嶺中高山強覆蓋地區開展大比例尺遙感影像解譯,Aster數據和IKONOS數據均能夠滿足解析度方面的要求,採用彩色合成、數據融合等手段進行數據處理,能夠有效地增強數據的可分辨程度; ②採用Aster數據的多光譜特性在1:5萬層次進行特徵礦物蝕變信息的提取較ETM/TM數據具有較高的優越性;③利用Aster數據開展1:5萬層次影像解譯,遙感信息提取成果及地質解譯與已知地質要素吻合程度較高;④利用IKONOS數據開展1:1萬層次影像製作,在微觀地質單元的解譯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對小面積的碳酸鹽岩(及其褶皺構造)分布區域以及人類采礦形跡能夠達到詳細解譯的程度,遙感解譯與地質吻合程度較高,對於找礦選區可提供指示信息。
5)建立了三大礦集區中典型礦床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提出了秦嶺造山帶多數金屬礦床的「兩期/二元成礦控礦」模式。
通過對研究區內典型礦床的地質特徵、地球化學特徵、成礦規律、礦床成因及最新測試數據的綜合分析,建立了鳳-太礦集區八方山-二里河鉛鋅礦床、八卦廟金礦床,柞-山礦集區銀洞子銀鉛多金屬礦床、穆家莊銅礦床,勉-略-寧礦集區煎茶嶺金礦床、銅廠銅(鐵)礦床等典型礦床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並提出找礦標志。區域成礦規律研究發現,秦嶺造山帶中的多數金屬礦床,經歷了早期初始富集成礦和後期構造改造就位的成礦過程,從關鍵控礦因素分析,造山帶中的多數礦床具有明顯的「兩期/二元成礦控礦」規律,即同一區域的礦床既受某一特定構造時期的成礦環境及其成礦建造控制,具有特定的成礦元素組合,同時又受印支期或燕山晚期構造岩漿改造作用控制,多數礦床的最終就位主要受區域晚期造山構造岩漿作用控制。根據這一共性控礦規律,秦嶺造山帶礦床往往具有變質熱液礦床和岩漿熱液礦床的基本特徵,礦床的富集空間主要為斷裂構造、褶皺虛脫部位和印支-燕山期侵入體內外接觸帶。
6)對山陽池溝銅礦進行了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同位素年代學、礦產勘查學及遙感等多學科系統研究,獲得了礦床成岩成礦年齡,認為該礦床為斑岩型銅礦。
系統的LA-ICP-MS測年研究表明,Ⅰ號岩體結晶年齡為(146±1)Ma,Ⅱ號岩體年齡為(148±1)Ma,Ⅲ號岩體年齡為(141±1)Ma,Ⅳ號岩體年齡為(144±1)Ma,V號岩體年齡為(140±1)Ma,Ⅵ號岩體年齡為(146±1)Ma,池溝小岩體形成於140~148Ma。該礦床輝鉬礦Re -Os測年顯示,礦石的形成時代為148Ma,與岩體的形成時代一致,表明岩體的侵入與礦化存在時、空和成因聯系,礦床屬斑岩型銅礦床。
7)初步建立了秦嶺中高山地區Pb、Zn、Ag、Cu、Au礦床快速勘查評價技術方法組合體系和隱伏礦床的綜合勘查模型。
快速勘查評價技術方法組合為:①預查選區階段,主要方法組合為綜合研究+水系沉積物測量+激電剖面+地質地化剖面; ②普查階段,主要方法組合為地質填圖+溝系次生暈加密+高精度磁測+TEM/CSAMT +工程式控制制; ③詳查階段,主要方法組合為地質填圖+大功率激電+井中/井地充電+工程式控制制。以上方法組合依據不同的礦種、礦床類型和成礦環境等有所區別,但地質和綜合研究工作貫穿於所有方法的整個應用過程中。
綜合勘查模型為: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綜合研究確定找礦遠景區→TEM、激電和或CSAMT物探方法與化探溝系次生暈加密確定勘查靶位→鑽探、坑探或槽探發現礦體→坑道或鑽孔充電確定礦體走向和延伸,指導探礦工程布設→系統勘查,控制礦體,圈定估算資源量。
8)找礦勘查驗證取得重大進展和發現。
通過成礦理論預測選區,依據綜合勘查模型選擇投入有效的找礦方法組合,實施工程驗證,新獲得鉛鋅332+333+3341資源量28.7×104t,銅332+333+3341資源量20×104t,實現了產學研密切結合推動地質找礦突破的重要目標。
在秦嶺造山帶風-太礦集區取得了鉛鋅礦找礦重要成果,在白楊溝、東塘子鉛鋅礦區深部找礦取得了良好效果,白楊溝鉛鋅礦新增鉛鋅332+333+3341資源量4.3×104t,東塘子鉛鋅礦新增鉛鋅332+333+3341資源量24.4×104t。
在柞-山礦集區取得了斑岩銅礦重大發現,勘查發現了山陽池溝斑岩型銅礦。該礦床主要由池溝隱伏鉬礦化帶、Ⅰ號銅鉬礦化帶、付桑溝矽卡岩銅礦化帶和Ⅳ號銅礦化帶組成。綜合研究認為,銅礦化與石英閃長岩關系密切,在已控制岩體和圍岩中黃鐵礦化和黃銅礦化發育。初步預測硫化物富集於Ⅰ、Ⅲ、Ⅳ號岩體中。岩體形態復雜,產狀陡立,Ⅳ號岩體尚未控制到根部,判斷岩體沿東西方向侵入。通過地表和深部工程,池溝銅礦預獲銅333+3341資源量14.7×104t。
在勉-略-寧礦集區取得了銅礦勘查重大進展,在銅廠礦床西延部位勘查發現了徐家溝銅礦床。地表目前共圈出3條銅礦化蝕變帶,根據工程式控制製程度,現已在Ⅰ號礦化蝕變帶中圈定出11個銅礦體,Ⅱ號礦化蝕變帶中初步圈定出2個銅礦體,預獲銅332+333+3341資源量5.4×104t。另在徐家溝銅礦外圍圈定兩個找礦預測區:徐家溝南礦帶和黃泥梁礦帶,預測這兩個成礦帶遠景資源量在(10~15)×104t間。
4. 王一的主要成果
[發表論文] 建構山水型城市「起居室」—麗水市濱水區城市設計(建築學報2005-2) [發表論文] 基於行為特徵的CBD形態—杭州運河江河交匯區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學刊2008-2) [建築創作]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四川北路站地區城市設計 [建築創作]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技樓及中心庭院設計 [建築創作] 麗水市濱水區城市設計 [出版著作] 建築學專業英語 [發表論文] 從幾何空間到校園場所--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中心島解讀(時代建築)
5. 王中華的成果
自1985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於油田化學品的研製及鑽井液新體系的科研及現場應用工作,為中原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實際的科研工作中,王中華提出了從分子結構入手,有針對性地研製鑽井液添加劑的觀點。研製出適合中原油田特殊地質構造的新型泥漿添加劑——改性磺化單寧降粘劑,克服了油田傳統鑽井液添加劑不耐高溫、高鹽的缺陷,僅此一項就為油田創造了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該項科研成果於1988年通過省級鑒定,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被收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研製出了新型、高純度有機化工單體——AMPS,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1998年,該項成果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專家們稱該產品「在推動專用化學品的發展方面,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高鹽條件下的驅油劑並見到了初步效果。
6. 安全生產,現場為王的意思
6s現場管理內容能幫助企業有效的管理好企業。讓企業煥然一新,良好的實施6s管理讓企業能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使企業井然有序的發展。「6S現場管理」包括:整理(SEIRI)——將工作場所的任何物品區分為有必要和沒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來,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騰出空間,空間活用,防止誤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整頓(SEITON)——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規定位置擺放,並放置整齊加以標示。目的:工作場所一目瞭然,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清掃(SEISO)——將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凈,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的環境。目的:穩定品質,減少工業傷害。清潔(SEIKETSU)——維持上面3S成果。素養(SHITSUKE)——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也稱習慣性)。 目的:培養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生產管理員工,營造團員精神。安全(SECURITY)——重視全員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防範於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產管理的環境,所有的生產管理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7. 成就是什麼意思!!
相互成就的意思: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相互成就:xiàng hù ché jiù
詳細解釋:
1、兩相對待的;彼此之間的。
2、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一章:「全身的動作有相互的關系,不是可以分成部位,各自獨立的。」
詳細解釋
1.完成;成功。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本事》:「當此之時,見夫子刪《書》作《春秋》,定王制,賢者嗟嘆,決意覽史記成就其事。」
2.業績;作出的成績。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使此兒五十不死,其志義何如哉!惜吾輩不見其成就。」
最好的關系,是相互成就。
作者:向苓
持久並幸福的關系,從來都不是相互制約的 高圓圓在采訪中曾說:「我認知的婚姻就像我爸媽那樣,彼此付出,也彼此成就。」
在合作中需要放下自我,放下利益,彼此尊重,彼此平衡;不管是在工作還是感情中,一味的向對方索取,隨著自己的性子,不懂得付出,不知道讓步,到最後必必定會失敗。共同成長,合作共贏,才是生存之道。工作如此,友誼如此,婚姻也如此!
兩個人之間的相處,不外乎就是兩個人之間的磨合。想要關系長久並且幸福,彼此間的遷就與磨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味的忍讓不是正確之舉,最好的關系,是在相互遷就的基礎上,兩個人各自又為獨立的個體,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努力的發光發彩。
因為想給對方更好的未來,所以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彼此愛護,彼此成就!
8. 水滴為王 方能成就艷麗人生是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就是說人如果經過一定的努力之後點點滴滴的去接成成其它城
9. 王教授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請告訴這位王教授是誰,不然我們無法幫你,因為網上王教授這個名字出現很多,有研究數學的,有研究醫學的等等!不知道哪個是你所說的王教授!
10. 你必將加冕為王 是什麼意思
前面的TOC在打完雙子後,巫妖王出來和弗丁的對話。
後面的是巫妖王之怒開場動畫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