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金昌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張金昌 ,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北唐縣人,1959年1月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專業核心期刊《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編委。教育及工作經歷 :
1981年畢業於河北地質學院探礦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4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探礦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5年1月分配到勘探所鑽機三室從事科研工作。1987年7月任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
1987年6月---1991年12月在勘探所從事科研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
1992年1月---1994年8月在勘探所從事科研工作。
1992年12月被評聘為高級工程師。
1994年9月---1995年9月到美國進修學習。
1995年10月---2000年3月在勘探所設備工程室從事科研工作。
1996年7月--2000年3 月任研究室主任(正處級),並擔任黨支部書記。
2000年4月至2009年1月,任勘探所副所長(副司局級)、黨委委員,分管所科研管理工作。
2001年12月被評聘為探礦工程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1年1月---2005年12月任第七屆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6年1月起任第八屆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2003年7月起任全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2006年5月---2006年7月在國家行政學院參加第七期國土資源廳局長培訓班。
2006年8月起任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及重大項目評審專家。
2006年12月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聘為廊坊市第三屆專家咨詢服務委員會委員。
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任勘探所副所長(主持工作)、黨委委員。
2010年12月至今,任勘探所所長、黨委副書記 。 研究方向:
從事地質岩心鑽探、水文水井和工程施工設備設計、工藝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 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達16項,其中部級課題10項。
國家863重點項目:2000m地質岩心鑽探關鍵技術與裝備 負責人
地質調查科研計劃項目:2000m以內地質鑽探技術研究和應用示範 負責人
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科學超深井鑽探技術方案預研究 負責人 作為主要成員先後參加或主持完成了部、院、所及橫向市場科研項目16項,其中獲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一等獎一項。參與完成的「水文水井氣舉鑽探新技術」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到全國30個省、市、區,並廣泛應用於國外水井鑽進工程中,產生經濟效益數十億元,1993年度獲得原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六);主持完成的「CG1900型全套管沖抓成孔設備、器具及施工工藝研究」項目,是原地質礦產部「九五」地勘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已於2001年通過部級鑒定。該項研究成果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台大口徑全套管沖抓施工設備,成果總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先進水平,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樁基施工中。2005年「CG型全套管沖抓成孔設備」入選國家重點新產品。2006年以來,又研製成功四種型號的旋挖搓管機,並出口俄羅斯、烏克蘭等國,2011年又成功進入北美市場。
2001年5月,擔任編委副主任編輯完成的《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發技術譯文集》是我國第一部主要介紹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發技術的譯文集,對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探開發研究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8—2009年,在青海省木裏海拔4200米的高原凍土區成功實施「祁連山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DK-1—DK-4科學鑽探實驗孔」,在130-170米之間發現了3個天然氣水合物層。在高原凍土地區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在世界上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和取樣鑽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6—2007年開始擔任863重點項目「2000m地質岩心鑽探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地質調查計劃項目「2000m以內地質鑽探技術研究和應用示範」負責人。帶領課題組,利用「2000米地質岩心鑽探關鍵技術與裝備」在山東乳山金青頂金礦區成功實施一傾角80度終孔深度達2212.8米的生產示範孔,標志著我國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00m深孔全液壓動力頭地質鑽機系統研製成功,其中多項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將大幅度提升我國深部岩心鑽探裝備設計、製造和配套實力,打破西方少數國家對深部地質岩心鑽探裝備市場的壟斷。這兩個項目的成功實施,使我國2000m以內全液壓動力頭鑽機形成了系列化(300米—2000米),解決了長期制約我國地質岩心鑽探效率提高的關鍵工藝技術問題,使我國地質岩心鑽探技術和裝備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籌劃「十二·五」2000—5000m地質岩心鑽探技術與裝備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負責的「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課題12000—15000m「科學超深井鑽探技術方案預研究」進展順利。
1、兀型鑽架(桅桿)靜動載及穩定性研究。
2、SPC-150型水文水井鑽機。
3、SHB140/100氣舉反循環雙壁鑽具。
4、SPJC-300型水文水井鑽機。
5、水文水井氣舉鑽探新技術研究。
6、SJ-1500型水文水井鑽機。
7、CG1900型全套管沖抓成孔設備及施工藝研究。
8、高壓旋噴注漿技術研究與開發。 1 全液壓動力頭水井鑽機國產化若干問題 臧臣坤; 張金昌; 馮起贈 探礦工程 2009-02-25
2 地質岩心鑽探技術及其在資源勘探中的應用 張金昌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9-08-25
3 2000m地質岩心鑽探成套裝備研製工作進展 張金昌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9-06-15
4 CG型全套管搓管成孔設備的研究和應用 宋志彬; 馮起贈; 和國磊; 王年友; 張金昌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9-06-15
5 再接再厲,創新鑽掘技術 甘行平; 傅秉鋒; 張金昌; 劉三意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6-02-25
6 回顧與展望 甘行平;張金昌; 劉三意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7-09-25
7 鑽探技術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任務 張金昌; 冉恆謙; 劉芳霞 探礦工程 2007-09- 25
8 CG型全套管沖抓成孔設備及施工工藝 宋志彬; 馮起贈; 王年友; 張金昌 探礦工程 2007-09- 25
9 國產旋挖鑽機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 周紅軍; 蔣國盛; 張金昌 探礦工程 2008-08-26
10 岩溶地區水文水井鑽探新技術 張金昌; 宋志彬; 馮起增 西部探礦工程 2005-12-30
11 我國水文水井鑽機發展綜述 張金昌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5-09-30
12 防滲加固高壓旋噴注漿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宋志彬; 張金昌; 馮起增; 楊大根; 孫正基; 王年友 探礦工程(岩土鑽 掘工程) 2003-01-25
13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張金昌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4-02-25
14 江河堤壩垂直防滲高壓噴射灌漿技術 張金昌; 宋志彬; 楊大根; 王年友 探礦工程 2000-09-25
15 CG1900型全套管沖抓成孔設備、器具及施工工藝的研究和應用 張金昌; 宋志彬; 王年友; 楊大根 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 2001-11-25
16 我國水文水井鑽機發展綜述 張金昌 第十三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 2005-09-01
17 2004年亞、非、拉水文水井鑽探技術培訓情況介紹 張金昌; 冉恆謙; 孟慶鴻; 張林霞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四——「十五」地質行業重要地質科技成果資料匯編 2006-12-01
18 鑽探技術新進展 張金昌 第十四屆全國探礦工程(岩土鑽掘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0-01
19 全液壓動力頭水井鑽機國產化若干問題 臧臣坤 張金昌 《探礦工程》2009年2期 2009-02-01
20 地質岩心鑽探技術及其在資源勘探中的應用 張金昌 《探礦工程》2009年8期 2009-08-01
21 中國地質鑽探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張金昌 《礦業裝備》2009年10月號 2009-10-01
22 2000m地質岩心鑽探成套裝備研製工作進展 張金昌 《探礦工程》增刊 2009-10-01
23 科學超深井鑽探技術國內外現狀 張金昌《地質學報》2010年6期 2010-06-01 1.1993年度獲得原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2.2003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優秀留學回國人才」。
3.2008年、2010年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各一項。
張金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金昌,甘肅天水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智澤華軟體公司董事長。先後出版《財務分析與決策》、《現代企業經營理財》、《企業經濟學》(合著)、《21世紀的企業治理結構和組織變革》(合著)、《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理論與方法》、《打造國際競爭力》、《財務分析學教程》等專著。主持「加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研究」、「21世紀公司治理結構和企業組織變革展望」、「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成因和對策研究」等課題研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重要論文100多篇,其中 「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思考」(香港,《中國評論》雜志,2000年6期)、「中國養老保險部分積累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Ma. USA VOL. 53,2000 No.4〉、「中國的勞動生產率:是高還是低?」(USA-China Economics Review,2002.vol.2, New york,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4期)等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反響。主持開發了《智能化財務分析系統》(2001)、《中國建設銀行財務顧問專家系統》(2008)、《財務危機預警系統》(2006)、《中國農業銀行財務風險分析預警系統》(2009)等軟體。
1986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管理工程專業,1986-1993年在首都鋼鐵公司從事企業管理專業工作,期間考入南開大學研究生班並派往法國尼斯大學深造,獲得法國DESS-CAAE學位。1993年回國到社科院從事企業管理、財務分析、競爭力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企業管理、國際競爭力與社會保障問題。2001年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2008-2009在美國布魯克大學以研究教授級訪問學者名義進行國際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