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霍金在科學上的成果有多大
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講一些科學術語了。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里提到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的讀者。不過,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你耐心地看下面的解釋,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從中了解一個基本的圖景。
霍金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宇宙學,這是一門科學,而不是哲學。是的,研究宇宙現在不是哲學家的事,而是科學家的事。人們不再是通過像「兩小兒辯日」這樣的哲學辯論去思考「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這種問題了,而是通過觀測和理論,去實證地、定量地研究宇宙。
宇宙學里用到的理論,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霍金應用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許多貢獻。後來人們發現,跟廣義相對論並列的另外一個基礎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也需要用到,在這方面霍金也有很多貢獻,而且更加重要。
霍金的科學成果很多,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挑一個最突出的,那應該就是「霍金輻射」了。霍金輻射說的是個什麼事呢?
我們知道,廣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天體,叫做「黑洞」。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在它周圍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連光都跑不出去,其他比光慢的物質自然就更跑不出去了。黑洞外部的物質,倒是有可能被黑洞吸進去。由此可見,黑洞就像傳說中的貔貅一樣只進不出,可以說是「絕對的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用生態黑洞、財務黑洞這樣的說法,可見黑洞這個概念是多麼深入人心了。作為一個現代科學術語,黑洞真是創造了一個傳播學上的奇跡。
但是,霍金卻提出: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黑洞不是絕對的黑!
他的道理是這樣的:傳統上對黑洞的研究,都只考慮了廣義相對論。但當你加上量子力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許多的粒子和反粒子的對在瞬間產生,又瞬間湮滅。看似真空的東西,其實是暗流洶涌,無數粒子反粒子方生方滅,流動不息。在黑洞的邊界上,也是如此。
好,也許現在黑洞把邊界上一個瞬間產生的粒子吸進去了。與此同時,原本應該跟那個粒子湮滅的反粒子現在就不會湮滅了,它作為一個持續存在的真實的粒子出現在了世界上。從外界觀察者的視角看來,就相當於黑洞發射出了一個反粒子!
按照這個理論,黑洞確實會發出物質。這種效應,就叫做霍金輻射。黑洞並不是必然會長大的,也可能越變越小,最後消失。這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確實是個很大的震撼!
❷ 一個人能有多大成就
人世之中,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將來就會很有出息,而有些人看起來就讓人討厭。其實這種感覺,是人們下意識的行為,並不具備科學依據,相反,一些真正成功的人,他們在一開始並不被人們認可。
一個人能有多大成就,光看一眼肯定是不能確定的,只有通過接觸、了解,綜合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徵,才能更加精確地得出答案。而這三點特徵,就是心理學上衡量一個人將來有多大成就最鮮明的幾點。
01.看目標規劃
衡量一個人成就上限最本質的一點,就是看他的目標與對待生活的態度。一個會在將來大有成就的人絕對是不甘平凡的,他們的目標也絕不會是得過且過,相反,他們都有自己清晰的目標規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什麼不該去做。
他們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無意義的娛樂消遣之上,更不會去無意義的社交,知道集中自己的精力,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最精彩的綻放。
在《墨菲定律》一書中收錄的洛克定律講到:人要有一個奮斗目標,這樣活起來才有精神,有奔頭,而無聊從來不會出現在一個有目標的人身上。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做了一次一項關於「目標」的跟蹤調查,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和環境等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顯示:90%的人沒有目標,6%的人有目標,但目標模糊,只有4%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確的目標。
20年後,研究人員回訪發現,那4%有明確目標的人,生活、工作、事業都遠遠超過了另外96%的人。更不可思議的是,4%的人擁有的財富,超過了96%的人所擁有財富的總和。
02.看細節
細節往往才是勝利的關鍵,一個能夠妥善處理細節問題的人,他一定有較強的處事能力,而這類人群,往往更容易成功。
何明就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而這一點也讓他成功地被自己的老闆所看重。他本來是一個普通的二本大學生,和他一起面試的都是一群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他本來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結果卻驚人的出乎意料。
原來在面試的途中,老闆為了考驗員工的人品,一直在電梯里等候員工,而且假裝成為了一個搬運工,還故意將手中的雜物弄掉,一個個面試者乘坐著電梯上行,沒有一個人前去幫忙。
而何明幫了他,將掉在地上的東西撿了起來。無疑他成功應對了老闆的考驗,得到了老闆的欣賞,其實在這之前,老闆就告訴他們這次面試會比較特殊,但他們也不曾想過老闆居然會自降身份扮演搬運工。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面試也越來越多,一個值得培養的員工,絕不單單是他的能力與才華,他的品格才是重中之重,這次面試,不僅考驗了一個人的人品,更考驗了其對細節的把握,後來何明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老闆沒有看走眼。
03.看對待家人的態度
我們身邊其實存在這樣一群人,他們把好臉色留給了陌生人,而把一身的壞脾氣留給了自己的家人。其實這樣的人,他們一開始就做錯了一件事,因為對待家人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別人看待你的態度。
李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職場上見到任何人都是恭恭敬敬,可在家裡,卻全是自己的壞脾氣,他因為在職場上表現很好很快就得到升職加薪,但隨著兩種性格的極大轉變,他下意識地在辦公室發火了。
他的下和上司開始反感他,後來他身邊的朋友也揭露出他對待家人的態度,很快老闆就把他辭退了,理由很簡單:對家人都不負責,那麼在外所有表露出來的恭敬都是做樣子罷了,不值得重用。
❸ 演員成果QQ多少
你好,演員的QQ號碼都是嚴格保密的,不可能對外公開的,你所知道的一些QQ號碼,要麼就是他們粉絲所創建的,要麼就是一些人假冒的。
❹ 多大なる成果が得られました。為什麼是多大なる呢 是什麼用法呢
有一些形容動詞延續了從前日語的一些用法,有些可以在後面加なる有些加たる,用於連體修飾
❺ 短時間で多大なる成果が得られました的多大なる是什麼語法
なる接在一些詞後面能夠表示「……的」的意思,比如:
偉大なる(偉大的)
親愛なる(親愛的)
聖なる(神聖的)
多大なる就是「又多又大的」
❻ 成果QQ多少
這個你看一下電視就好了,不要影響成果,這個演員的私人生活
❼ 成果幾歲她的男朋友是誰
據了解到,諸葛大力扮演者是女演員成果。翻看成果個人資
料發現,她是1995年出生於江蘇無版錫的,因此今權年是25歲。另外,成果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畢業生,現簽約於上海恩喬依影視。她的首部個人影視作品是《塞罕壩上》,該片目前還未上映。在去年時,成果還主演過《嘀!男友卡》。
❽ 霍金的成就究竟有多大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當代科學界的傳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在這里不打算重復那些經常被傳來傳去的老生常談或者以訛傳訛,而是希望向公眾盡量清楚准確地介紹一下霍金的實際成就。
在身體如此極端的禁錮之下,霍金的心靈卻是如此的自由,一直關心著整個宇宙的基本問題,這是多麼感人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台詞:「即使把我關在一個果殼里,我也會把自己當作一個擁有著無限空間的君王。」這種精神,在霍金身上正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事實上,霍金在《時間簡史》之後,還寫了一部科普著作,就叫做《果殼中的宇宙》。
第三個因素最有意思,是霍金的科普工作。如果說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只是卓越,還有許多人在他之上的話,那麼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就屬於神級了。《時間簡史》在全世界的銷量以千萬計,創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話。這對全世界的科普作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由此引出第六個問題:
《時間簡史》這本書,究竟怎麼樣?
回答是:我非常欣賞這部著作,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實際上,雖然霍金已經盡力把這么多深奧的話題寫得通俗易懂,但這些東西本身的難度在那裡放著。大多數讀者看這書,恐怕都無法通順地從頭看到尾。我有一個笑談: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最值得問的問題大概就是:「你是從哪一章開始看不懂的?」
雖然如此,但最奇妙的就是,即使看不懂,大多數人也還是硬著頭皮看下去了,即使不看,也還是買了一本放在書架上。即使是裝點門面,但用科學來裝點門面,說明讀者是知道科學的偉大的。能達到這個效果,科普的作用就已經實現一大半了。正如一句格言所說:偽善,是惡對善最高的致敬!
從寫作的角度來分析,霍金的寫法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達到了准確性和通俗性之間一種難得的平衡,竟然把這樣一本非常硬的科普著作寫得很有魅力。我國文學家有許多煉字煉句的故事,例如「推敲」,霍金想必也做了很多這樣的推敲。這是值得全世界的科普作者細心體會,認真學習的。
《時間簡史》當中有一個要點,大概是非專業的讀者難以察覺的。最後幾章介紹宇宙學的最新進展和霍金自己的工作時,我可以看出,驅動霍金的一個基礎性的理念就是他對有神論的極度厭惡。對於有神還是無神這個問題,霍金不像許多科學家那樣,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或者只是泛泛而言自己支持無神論者或者支持不可知論,而是非常明確地支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明確到什麼程度呢?他的許多研究,就是以把上帝的觀念更加徹底地驅逐出去作為動機的。在這個意義上,霍金不僅是一個無神論者,而且是一個戰斗的無神論者,就像歷史上的范縝、狄德羅、現在的理查德·道金斯等人一樣。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晚年的一個重要工作,「無邊界的邊界條件」,即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就是「沒有邊界」。由此就可以自然地解答「大爆炸之前有什麼」的問題,因為時空是一個四維的球面,就好比地球的表面,其中沒有任何一個點是邊界,沒有任何一個點是特殊的。大爆炸就好比地球的南極,你覺得它特殊,只不過因為你用的坐標系把它作為最南端而已,其實這完全是人為的。如果你換一套坐標系,你就會發現這個點跟其他點的地位都一樣。所以大爆炸之前沒有東西,因為大爆炸沒有「之前」,就像從南極出發不能再向南走一樣。很抱歉,由於篇幅所限,在這里不能對這個問題做更詳細的說明,例如「時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的相關文章,例如《聽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講引力波》。
第七個問題是:
霍金近年來經常發表一些離奇的或者不靠譜的說法,是不是他已經變成神棍了?或者被背後的某個集團控制了,成了這些人的傀儡?
回答是:沒有。
那些所謂霍金的不靠譜言論,一大半是媒體胡編亂造的,霍金從來沒有說過。這些造謠媒體實在是太卑劣了,這種愚蠢的炒作只能反映這些人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還有一些確實是霍金說的,即使不見得完全正確,至少也是嚴肅的發言。有些人不贊同這些發言,這很正常,但認為跟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就是神棍或者傀儡,這也腦補得太厲害。
對於霍金或者對於任何的著名科學家,都應該既不要神化,也不要醜化,客觀冷靜地看待就是了。他說的觀點,如果你覺得有道理,就參考一下。如果你覺得沒道理,不聽就是了,何必要腦補一通陰謀論呢?畢竟,一個偉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偉大人物,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做對了什麼。
毫無疑問,霍金已經成為了當代的一位偉大人物。
❾ 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多大歲數提出的
屬羊人今年2015年多大
公歷紀元2015年農歷乙未年【羊年】,是0周歲,是1虛歲。
公歷紀元版2003年農歷癸未年【權羊年】,是12周歲,是13虛歲。
公歷紀元1991年農歷辛未年【羊年】,是24周歲,是25虛歲。
公歷紀元1979年農歷己未年【羊年】,是36周歲,是37虛歲。
公歷紀元1967年農歷丁未年【羊年】,是48周歲,是49虛歲。
公歷紀元1955年農歷乙未年【羊年】,是60周歲,是61虛歲。
❿ 預期成果怎麼寫
預期成果指的是自己開始在某個項目之前預想的成果,表達形式可以是一篇論文等,在寫的時候可以根據模板往上套就行了。還有就是要說明紫的項目完結時候出來的成果要有個表現形式,比如是公開或者不公開發表的論文,或者是做一個產品(原型之類的)出來。
然後再說說具體的量,比如發表論文,在哪個檔次刊物上,幾篇。產品的一些基本的條件,然後評審如何進行。
篇一:社會實踐活動預期成果
預期成果
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達到這些成果。具體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調查研究的本身,我們本次研究的主要課題是探討仿建文化遺產類旅遊景點的經濟價值——就圓明新園個例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從各個層面探討其具有的經濟價值和經濟效應,綜合利用各種旅遊價值評估方法。調查圓明新園的建設開放,看其是否對浙江的經濟結構引起蝴蝶效應和其對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還有圓明新園選擇的建設地對其經濟價值的影響,例如交通等。想要具體考察圓明新園其本身的經濟價值,就其門票價值,其中的項目構成,遊客的旅遊意願來具體分析;一是針對實踐調查小組成員,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可以培養大家的能力,和對知識更多的了解,掌握與運用。能力:培養溝通交流能力:與組員溝通的能力,與調查對象溝通的能力;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術調研和結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個人素質,完善個人品質,孕育出更好的團隊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意識到當代大學生肩負的責任,也意識到自己知識層面的不足。
篇二:項目預期成果範本
中國航天產業化從未停步
中國近年來的1100多種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1800多項空間技術成果已應用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有3000多家民用企業參與到載人航天的生產、研製中。中國航天技術對未來本國GDP究竟將發揮多大作用,還取決於相關產業民用化程度。
10月12日上午9時,在全世界的矚目下,中國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一時間,群情沸騰。頗為敏感的股市也旋即作出回應,當天,持續低迷的滬、深股市場均已上漲報收,其中航天板塊漲幅超過大盤的漲幅。
航天產業收入可觀
據測算,航天產業的直接投入產出為1:2,而相關產業的帶動輻射在1:8-1:14之間,也就是說,在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錢將會產生8-14元的回報。航空航天業最為發達的美國,其空間計劃已經為美國增值2萬億美元。統計數據顯示,2000-2001年度,英國空間工業總收入有29億英鎊,法國大約有200億歐元,俄羅斯有9億美元。
根據國際航天商業委員會8月發布的《2005年航天產業現狀》調研報告統計:2004年全球航天產業來自商業服務和政府計劃的總收入達到1030億美元,預測到2010年將會超過1580億美元。更有專家預測,到2010年,全球商業航天活動的收入預計將達到5000億-6000億美元。而已跨入「航天精英俱樂部」里的中國,未來能在其中切多大一塊蛋糕,自然值得期待。
高投入帶來高回報
航天產業的投入非常驚人,一架太空梭僅研製費用就高達100 多億美元。這也難怪當年美國阿波羅號太空梭升空之後,一份美國報紙的標題是:巨大的鑽石成功升空。但航天業的回報同樣不容小覷,其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認為,「就像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誰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衛星會帶來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
正如焦教授所說,目前全球僅商業衛星產業每年就創造超過800億美元的收益。而自1970年中國成功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至今中國已成功研製並發射6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包括資源衛星、氣象衛星、通信廣播衛星、導航定位衛星、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等。
在中國,衛星遙感應用技術已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城市建設等方面廣泛使用,建成了國際衛星通信站和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海陸空交通、地震監測、森林防火滅火等領域也因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而受益無窮。
中國研製的衛星費用低、質量好、水平高,在世界上排位處於前3-5名。其中,返回式衛星、導航衛星名列第三,火箭發射、氣象衛星、資源衛星名列第四,通信衛星名列第五。2003年「神五」的成功發射,更為中國衛星出口擴大了市場。
中國航天產業化進程
美國宇航局專家統計,美國有30000多種民用產品得益於研製太空梭發展出的技術,如GPS衛星導航定位儀、「太空食品」和「太空葯品」、衛星電視、電話等。而中國航天技術對未來中國GDP究竟將發揮多大作用,還取決於相關產業民用化程度。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向《財經時報》介紹,「中國從?神一?到?神六?都在研究民用技術,帶動了諸如電子、計算機、化工、冶金、材料、機械、特種工藝、低溫與真空技術、測試、控制、測控、氣象、船舶、生物、農業等領域技術的發展。」
「中國已經有3000多家民用企業參與到載人航天的生產、研製中,包括電子行業、元器件、原材料、飛船材料等很多方面。」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研究院研究員劉濟生說:「目前有些載人航天的研究成果已經反饋到了民用技術中,如熱控、遙控、遙測、航天服技術等,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還很難測算出具體的經濟效益,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離不開航天技術。從長遠看,前景無可限量。」中國在航天工業產業化進程中一刻也沒有停步。
統計表明,中國近年來的1100多種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1800多項空間技術成果已應用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
「太空的微重力、超潔凈、高真空、微輻射的特殊環境,使它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尖端工業和葯品的生產場所,可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新材料學與新工藝學的研究及綜合研究提供多種特殊的環境條件。」劉濟生研究員說,「在微重力條件下可以研製和生產高純度大單晶、超純度金屬、超導合金和特種生物製品等,對於許多產業部門都具有廣泛適用性。」可以說,「神六」的成功發射不僅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又邁出了重大一步,也預示著中國航天產業的蓬勃發展。
篇三:項目預期成果
項目預期成果:
兼職APP上線初期,通過學院學生體驗評價再面向全校學生試用,到後期全面廣泛應用,不斷積攢用戶,商家入駐收取服務費或者承包業務,從中獲利。發展到一定階段,兼職APP會接手廣告業務獲利,最終紮根市場,開啟學生與企業雙贏模式。
市場前景分析:
由於大學生消費能力及總量越來越大,高校市場越來越受到企業關注,高校學生對兼職需求量大,商家與學生不能搭建直接橋梁,導致資源浪費,加之兼職中介機構收取高昂信息費,出現資源空缺,因此市場前景一片大好,同時隨著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普金,智能手機品牌不斷擴大,80後90後成為智能手機APP的主要用戶,更利於此款兼職APP的擴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