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行科技成果鑒定,需要准備什麼材料,到哪去做科技成果鑒定
各地都有生產力促進中心或叫科技局的機構,找他們可以實施科技成果鑒定;
前提是你的成果要有實際的效果才行;
B. 科技成果鑒定應符合哪些條件
是否來完成合同或計劃源任務書要求的指標;
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並符合規定;
應用技術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
應用技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下列科技成果不組織鑒定科技:
基礎理論研究成果;
軟科學研究成果;
已轉讓實施的應用技術成果;
企業、事業單位自行開發的一般應用技術成果;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經過法定的專門機構審查確認的科技成果。
C. 科技成果鑒定的法律依據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
D. 科技成果鑒定的方式
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版經過討論答辯權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查新結論報告。
E. 為做省科技成果鑒定需做《科技成果查新報告》和《科技成果報告》誰會做
科技成果鑒定一般需提交以下資料(各地區略有差異):科技成果鑒定申專請表 、科技屬成果鑒定證書(草稿)、項目研製報告 、項目技術報告、用戶報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分析報告、查新報告 、測試大綱 。這里的「查新報告」就是指由科技信息部門(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科技查新報告,用於對所查詢科技項目或成果就新穎新、創新性作出判斷,證明在某一領域有無相關或類似產品或研究。省級科技成果鑒定要求提供的查新報告,一般需由省級以上科技部門下屬的科技信息部門出具,如當地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或研究院所轄科技查新中心。
F. 科技成果鑒定在哪裡作具有法律效力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專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屬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鑒定方法: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目前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經過討論答辯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1、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2、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3、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4、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5、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6、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查新結論報告。
G. 科技成果鑒定 是否分國際級、省市級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若干問題的通報
來源: 作者: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
為做好鑒定辦法的執行工作,現對該辦法的特點及執行中應注意的有關問題通報如下:
一、新的《科技成果鑒定辦法》實質上是《新產品新工藝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的延續
1961年4月,國務院頒發了《新產品新工藝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這個辦法貫徹執行了26年,對指導全國的鑒定工作,正確評價科技成果的水平,加強科技管理,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是,二十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該辦法的大部分條款已不能適應體制改革新形勢的要求。具體說來,主要是鑒定管理體制,鑒定的范圍、鑒定的方法和形式等與今天的實際情況有很大差異。針對這些問題,1984年開始,國家科委著手考慮對1961年的鑒定暫行辦法進行修改。1984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正式委託國家科委對鑒定辦法進行修訂。1987年初,國務院宣布廢止1961年《新產品新工藝技術鑒定暫行辦法》。新的《科技成果鑒定辦法》是經過三年多的廣泛調查研究,反復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省市自治區科委以及基層單位、科技人員的意見後,幾經修改定稿的。它吸收了1961年鑒定暫行辦法仍然適用的條款,考慮了現行政策,總結了各部門各地方成功的經驗,是比較符合我國現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需要和有利於加強科學技術管理的。
二、新的《科技成果鑒定辦法》與《新產品新工藝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的主要區別
1、理順了科技成果鑒定體系
新的鑒定辦法明確規定,國家科委歸口管理全國科技成果鑒定工作,各地方科委、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成果管理機構,負責本地區、本部門的科技成果鑒定工作。這一規定有利於調整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鑒定、登記、獎勵、推廣等各環節的關系,避免了過去鑒定工作管理過於分散、基層單位可以自行鑒定、掌握標准不一等弊病,有利於加強鑒定的組織工作。
2、拓寬了被鑒定科技成果的范圍
1961年的鑒定暫行辦法,根據當時我國生產建設和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實際,主要是針對新產品新工藝而制定的。二十多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研究領域無論是門類、類量、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擴充和提高,需要通過鑒定確認的科技成果的范圍也必須與之相適應。新的鑒定辦法根據現在的實際,將被鑒定的科技成果拓寬為三個方面,即科學理論成果、應用技術成果以及軟科學研究成果。這樣,成果鑒定工作就能更好地與其他科學技術政策(例如獎勵政策)配套,更有利於使科技成果為經濟建設服務。
3、不要求一切科技成果都進行鑒定
1961年的鑒定暫行辦法規定,一切新產品新工藝技術都要進行鑒定。新的鑒定辦法不要求對一切科技成果都進行鑒定,根據各類成果特點和當前改革的方向,提出科學理論成果應通過百家爭鳴得到評價;技術成果可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鑒別、評價和得到社會的公認,一般可以不組織鑒定。今後,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技術合同法》的作用,凡可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鑒別的科技成果,盡可能不組織專門的鑒定。這樣,既可發揮社會公認的作用,又可大量減少各類鑒定會。
4、採用多種鑒定形式
1961年的鑒定暫行辦法只規定了通過鑒定會進行鑒定的方式。為了克服鑒定會議過多、過濫、過大的弊端,特別是根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新形勢,新的鑒定辦法吸收了近幾年各地方、各部門創造的經驗,歸納為三種鑒定形式和三種視同鑒定的情況。三種鑒定形式包括檢測鑒定、驗收鑒定、專家評議;三種視同鑒定的情況包括已經生產實踐證明技術成熟、取得經濟社會效益的;已按技術合同實施並達到合同要求的;已獲得專利權並得到實施的,均可憑實施單位出具的證明,經批准後即可視同已通過鑒定。三種鑒定形式和三種視同鑒定的情況均具有同等效力。我們提倡,鑒定工作要注重實效,能不開會的盡可能不開會,凡可以檢測鑒定、驗收鑒定、或背靠背評議的,均不要召開會議進行鑒定。可以視同鑒定的不必採用會議形式。
5、取消了鑒定的級別
1961年的鑒定暫行辦法規定,鑒定分為國家鑒定、部鑒定、地方鑒定和基層鑒定四級。在這次修改鑒定辦法過程中,我們反復聽取省、部成果管理部門的意見,進行多次的分析研究,認為鑒定分級利少弊多,不宜繼續沿用。各級科技成果管理部門必須認真執行這一新的規定,也希望各新聞單位積極配合,在今後的鑒定證書上和新聞報導中,不要再對科技成果鑒定冠以級別,只需如實反映由何部門組織(或委託組織)鑒定。
6、明確規定了參加鑒定委員會的專家的條件、權利和義務。
三、貫徹執行《科技成果鑒定辦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1、大力加強對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
各級科技成果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鑒定工作的管理,一定要嚴格把好鑒定的質量關。今後,任何單位要組織鑒定,必須按任務來源分別報請各級科委或有關主管部門的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批准,嚴格按新的《科技成果鑒定辦法》進行鑒定,由成果管理機構頒發鑒定證書。凡未經批准自行組織鑒定的,一律無效。
2、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
組織鑒定單位在選聘參加鑒定的專家時,既要注重其學術、技術水平,又要注意專家的職業道德。要維護專家的權力和義務,要尊重專家的意見,形成真正的學術民主,使鑒定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一切強加於專家的意願、不正當的行政干預都是錯誤的。一切刁難、打擊持不同意見的專家的做法都是不允許的。
3、堅決剎住滲入鑒定工作中的不正之風
近幾年,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已滲入鑒定工作,有的單位還相當嚴重,嚴重危害著對科技成果的正確評價,敗壞了鑒定工作的聲譽。鑒定中的不正之風已引起社會的關注和科技界的不滿,對此我們必須引起嚴重注意。各地方、各部門必須採取堅決措施,剎住鑒定工作中的不正之風。要嚴格控制鑒定會的規模,參加鑒定會的專家一般應嚴格控制在五至十三人,為會議服務的工作人員應控制在三至五人,一切與鑒定無關的人員,包括無關的專家、各類行政人員、各級黨政負責人均不得作為鑒定委員會(或鑒定小組)成員。要嚴格控制鑒定經費,盡量壓縮開支,嚴禁利用鑒定之名請客送禮、遊山玩水、大吃大喝,除給予參加鑒定的專家適當的報酬外,不得亂發其他實物。對於違反上述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應追究組織鑒定單位領導的責任。
科技成果鑒定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重要工作,直接影響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向經濟的轉移。請你們按通報精神做好宣傳工作,並將本通報下發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廠礦基層企事業單位,推動新的《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貫徹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