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

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

發布時間:2021-05-07 02:05:26

① 簡述實施多元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評價目標和評價手段過於單一。
傳統評價過於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過於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評價形式的過於單一,使得評價所應體現的客觀和全面得不到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的成功體驗和樂趣很少,評價不能充分發揮促進和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功能。
2.評價結果過於依賴量化的表現形式。
量化是傳統評價的一個主要特徵,以往大多以百分制來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成果,即便是現在的一些所謂的等級制,也大多是量化的一種變相形式,先記分再按分數分等級。量化固然有其獨特的評價優勢,分數也有其客觀、可操作的一面,但傳統的量化往往被處理成以挑毛病和「扣」分為特徵的「排隊」型考試。99分的學生享受到的可能不是99%的成功體驗,而更多的是失去1分後的遺憾和失落;而且大家都明白,那一分並不能真正說明兩者的差別所在。特別是,對學生來說,為了分數的學習必將成為熟悉題型與模仿題型的學習。如果只重視復制教師的思維,模仿教師的解題程序,那麼就會埋沒學生個人的想法與創意。這是與關注人的終身發展的教育目標相背道而馳的。
3.評價過於強調選拔和甄別功能。
「排隊」式的量化評價就必然要分先後,雖然有激勵作用,但側重的是甄別。分數成為排名的依據,持續不斷地用分數和排隊來評價學生學習的優劣,就容易使原本充滿學習熱情的學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如果評價把學生心理搞得過於脆弱,造成學生原有的學習熱情和願望一點點丟失,那麼這樣的評價就非改不可。教育最終關注的是人的發展,評價應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評價應該更多地發揮它的激勵功能。
二、真正把過程納入評價的視野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應從甄別式的評價轉向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突出評價的過程性。
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應在學習的不同階段,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全面、客觀、動態的評價。強化形成性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淡化總結性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的評價);強調縱向評估(自己的今天與昨天、前天相比),淡化橫向評估(自己與他人相比);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重於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不是簡單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讓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認識自我,在自我發展中建立自信。
在過程性評價中,可試行評價時空的過程化,即隨時隨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如在時間安排上可分別對學生進行學習前的診斷性評價(即學習新知前的前測)、學習中的形成性評價(如課堂表現、參與程度、合作能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作業情況等)和學習後的總結性評價。
從空間上看,可以把學生在學校中課堂表現的評價、活動課中創新能力的評價與學生在家庭中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的評價以及在參與校外其它活動成果的評價(如學習小組開展的數學小課題研究成果)相結合。
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果的評價要將定期的正規評價如小測驗、表現性評價和即時的評價如作業、課堂表現等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平時的「診斷性評價」和「期末測評」相結合,可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價。如:期末測試佔50%,平時在課內表現、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佔20%,日常的作業完成情況及階段性檢測成績佔15%,自選研究性題目(與數學學習相關的課外小課題研究)佔15%。同時要把對學生的日常評價和重要的資料系統地保存下來,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發展變化的軌跡,發揮過程評價的激勵功能。
三、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在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時,既要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又要評價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又要評價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評價學生,通過多元評價,不斷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1.評價目標多元化
《綱要》強調了培養目標的三大領域,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標准又將其細化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三維的課程目標是一個整體,在教學中,學業內容的學習和非學業內容的學習是密不可分的,是在同一個過程中完成的。教師應建立多元評價的目標體系,關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與過程和方法的整合。要依然重視對知識技能目標的評價,同時更要加強對過程性目標和情感目標的評價,不應將其視作其它目標的「副產品」。在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將學段目標作為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來評價,不搞一刀切,應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從而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提供依據,保證學生均衡、可持續的發展。
2.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應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因為多主體評價對於學生的發展是有利的。學生互評時要淡化等級和分數,淡化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強調對「作品」的描述和體察,強調關注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強調自我反思。不要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給對方打分數或劃分等級上,不要把評價變成互相」挑錯」和「指責」。通過對家長參與評價,側面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行為習慣等。最終實現學生在自評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在他評中認識自我、精益求精;在評他時賞識他人、取長補短。
3.評價方法多樣化
要建立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方法的改革是關鍵。要改變傳統的將紙筆測驗作為惟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紙筆測驗以外,還有訪談評價、問卷評價、www.cxdguangli.com作業分析、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和表現性評價等。考試的形式方法多樣,有書面考試和開放性考試,如開卷考試、口試、動手操作、調查實踐等。

② 如何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是推動決策落實、明確目標責任、整合發展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機制。科學、客觀、明確、完善的指標體系是考核評價機制發揮最大效率的基礎。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體系作為貫徹落實《決定》的重要工作,組織人員開展專題研究,在充分調研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查找現行考核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以科學發展為導向,突出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治、資源環境四個方面的內容,制定出適合發展特點的科學考核指標體系,為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考核評價體系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完善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能充分反映人的全面發展,要求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性考核評價體系是「指揮棒」,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

③ 傳統的績效評價體系包含哪些內容

一般情況下完善的績效考核或者叫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系統,包括績效計劃、績效的實施與管理、績效評估、績效反饋面談。
其中績效計劃,即確定績效目標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是與員工一起確定績效目標,發展目標,行動計劃;績效的實施與管理是指在運行過程中觀察、記錄、總結;反饋;探討、指導、建議;績效評估是指針對員工每一個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可以包括自我評估、主管評估、甚至第三方評估;績效反饋面談是指,上級主管根據績效結果與員工進行探討,找到績效改進的辦法,形成績效改進計劃。

④ 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中設計了5個一級評估指標:資源回品相、資源價值、資答源效用、發展預期、傳承能力等。
在各個一級指標下又設立了若干二級指標,總共設立了25個二級評估指標,從稀缺性、時間價值到資源環境、交通運輸便利度等,含蓋了文化資源的各主要方面。在評估方法方面,設計了統計報表的評價、德爾菲法評價、層次分析法評價等評估方法,最後以山西省旅遊文化資源為例,設計了一套綜合問卷評價方法。

⑤ 發展性評價體系中的評價改革就是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的改革 對嗎

是錯的。新課程改革提出考試只是評價的一種方法,促進發展的評價體系更為關注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過程,需要藉助其他的評價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過程與狀況的證據。目前的考試技術主要還是用來考核學生發展的結果,忽略了其發展的過程,因此考試改革本身無法等同於新課程中的評價改革。

⑥ 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科研成果評價指對科研成果的工作質量、學術水平、實際應用和成熟程度版等予以客觀的、具體的、恰當的權評價。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方法:從學術價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

⑦ 績效考核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績效考核也稱成績或成果測評,績效考核是企業為了實現生產經營目的,運用特定的標准和指標,採取科學的方法,對承擔生產經營過程及結果的各級管理人員完成指定任務的工作實績和由此帶來的諸多效果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 。績效考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戰略目標體系及其目標責任體系、指標評價體系、評價標准及評價方法等內容,其核心是促進企業獲利能力的提高及綜合實力的增強,其實質是做到人盡其才,使人力資源作用發揮到極至。
明確這個概念,可以明確績效考核的目的及重點。企業制定了戰略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好的完成這個目標需要把目標分階段分解到各部門各人員身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任務。績效考核就是對企業人員完成目標情況的一個跟蹤、記錄、考評。
績效考核:收集、分析、傳遞有關個人的在其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結果方面的信息情況的過程。

⑧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指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鈍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

ABC

⑨ 績效考核體系的主要內容

績效考核體系的主要內容
業績考核:通過設定關鍵業績指標,定期衡量各崗位員工重要工作的完成情況。此類考核主要在管理人員中進行,其中部門經理在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指標是不同的。經理以下其他管理人員只需在年度進行考核。分為硬指標(即定量指標)與軟指標(即定性指標)兩類;
計劃考核:即計劃完成情況的考核,在每個月度和季度動態衡量崗位員工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果;在部門經理的考核中,季度和年度計劃完成情況的考核又稱為「部業績考核」;
能力態度考核:衡量各崗位員工完成本職工作具備的各項能力, 對待工作的態度、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每年度進行一次;
部門滿意度考核:主要考核公司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的配合和協調情況與效果,每季度進行一次。
以上四部分內容,在不同的考核周期,針對不同的考核對象,分別進行不同的組合和不同的考核權重。
考評形式
1.按考評時間分類 :可分為日常考評與定期考評。
(1)日常考評。指對被考評者的出勤情況、產量和質量實績、平時的工作行為所作的經常性考評;
(2) 定期考評。指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進行的考評,如年度考評、季度考評等。
2.按考評主體分類 :可分為主管考評、自我考評、同事考評和下屬考評。 即「360度考評方法」。
(1)主管考評。指上級主管對下屬員工的考評。這種由上而下的考評,由於考評的主體是主管領導,所以績效果考核體系構成能較准確地反映被考評者的實際狀況,也能消除被考評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但有時也會受主管領導的疏忽、偏見、感情等主觀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考評偏差。
(2)自我考評。指被考評者本人對自己的工作實績和行為表現所作的評價。這種方式透明度較高,有利於被考評者在平時自覺地按考評標准約束自己。但最大的問題是有「傾高」現象存在。
(3)同事考評。指同事間互相考評。這種方式體現了考評的民主性、但考評結果往往受被考評者的人際關系的影響。
(4)下屬考評。指下屬員工對他們的直接主管領導的考評。一般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員工,用比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進行考評,考評結果可以公開或不公開。
(5)顧客考評。許多企業把顧客也納入員工績效考評體系中。在一定情況下,顧客常常是惟一能夠在工作現場觀察員工績效的人,此時,他們就成了最好的績效信息來源。
3.按考評結果的表現形式分類 :可分為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
(1)定性考評的結果表現為對某人工作評價的文字描述,或對員工之間評價高低的相對次序以優、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
(2)定量考評的結果則以分值或系數等數量形式表示。

與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