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一次的「金磚」會議,主要內容講了些什麼
2011年4月13日至14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等「金磚國家」領導人將在中國三亞舉行會晤,就國際形勢、經濟、金融、發展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規劃金磚國家未來合作。這將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
會晤由胡錦濤主席主持。這是今年中國主辦的一場重要國際會議。會晤主題是「展望未來、共享繁榮」,議題包括國際形勢、國際經濟金融問題、發展問題以及金磚國家合作。會晤主要活動包括:小范圍會談、大范圍會談、五國領導人共同會見記者、胡錦濤主席為與會各國領導人舉行歡迎午宴。
胡錦濤在會晤中發表的講話題為《展望未來 共享繁榮》。
胡錦濤說,在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歷史時刻,我們需要共同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如何使人類擁有一個和平安寧、共享繁榮的21世紀?對此,他提出四點看法:第一,大力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第二,大力推動各國共同發展。第三,大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第四,大力加強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的夥伴關系。
峰會後發表《三亞宣言》 ,反映了五國在會晤各項議題上的共識。
《三亞宣言》 全文如下:
1.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巴西聯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印度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於2011年4月14日在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
2.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歡迎南非加入金磚國家,期待與南非在這一論壇內加強對話和合作。
3.致力於和平、安全、發展、合作的宏偉目標和強烈的共同意願使我們擁有近30億人口的5個國家從不同的大洲走到一起。金磚國家著眼於為人類社會發展以及建設一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世界做出重要貢獻。
4.21世紀應當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和科學發展的世紀。我們以「展望未來、共享繁榮」為主題,就加強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討論,達成廣泛共識。
5.我們堅信,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國家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和穩定、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金磚國家是各成員國在經濟金融發展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們決心繼續加強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的夥伴關系,本著開放、團結、互助的基本原則,以循序漸進、積極務實的方式推進金磚國家合作。我們重申這種合作是包容的、非對抗性的。我們願加強同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有關國際、區域性組織的聯系與合作。
7.我們一致認為,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加深,世界正經歷深刻、復雜而巨大的變化。面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以及各種全球性威脅和挑戰,國際社會應同舟共濟、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各國應依據公認的國際法准則,在相互尊重、集體決策的基礎上,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提高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
8.我們致力於推動多邊外交,支持聯合國在應對全球性挑戰與威脅方面發揮中心作用。為此,我們重申,需要對聯合國包括安理會進行全面改革,使其更有效、更有代表性,以更成功地應對當今全球性挑戰。中國、俄羅斯重申重視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理解並支持其希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
9.我們強調,金磚國家5個成員國在2011年同時擔任安理會成員,有利於就和平與安全問題緊密合作,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就安理會審議的有關事項進行協調。我們對當前西亞北非以及西非地區局勢動盪深為關切,衷心希望相關國家和平、穩定、繁榮、進步,根據其人民的合法願望在世界上享有應有的地位和尊嚴。我們都贊同避免使用武力的原則。我們主張,應尊重每一個國家的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10.我們願在安理會就利比亞問題加強合作。我們認為,各方應通過和平手段和對話解決分歧,聯合國和地區組織應發揮應有作用。我們支持非盟關於利比亞問題的專門委員會提出的倡議。
11.我們重申強烈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強調任何理由都不能為恐怖行為辯解。我們相信,聯合國應依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原則和准則,在協調全球反恐行動方面發揮中心作用。我們敦促聯合國大會盡快完成《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的談判,呼籲所有成員國批准該公約。我們決心強化合作,應對這一全球威脅。我們承諾合作加強國際信息安全,並對打擊網路犯罪予以特別關注。
12.我們注意到,世界經濟逐漸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但仍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主要經濟體應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努力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13.我們致力於不斷加強經濟金融和貿易領域合作,確保金磚國家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為世界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14.我們支持二十國集團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期待2011年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在經濟、金融、貿易、發展等領域取得新的積極成果,支持二十國集團成員穩定國際金融市場,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支持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俄羅斯提出主辦二十國集團2013年峰會,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對俄方提議表示歡迎和贊賞。
15.我們呼籲各方積極落實二十國集團峰會確定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目標,重申國際經濟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應該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增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
16.我們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缺陷和不足,支持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穩定、可靠、基礎廣泛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我們歡迎當前就特別提款權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進行討論,包括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的組成問題。我們呼籲更多關注當前新興經濟體面臨的跨境資本大進大出風險。我們呼籲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和改革,加強各國政策協調與監管合作,促進全球金融市場和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
17.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面臨的新風險。我們支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通過減少市場扭曲確保實體市場穩定和強勁發展,同時進一步監管大宗商品金融市場。國際社會應共同致力於增加產能,加強生產國和消費國對話,穩定供需關系,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國際社會要相應加強對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防止出現擾亂市場的行為。我們應解決國際、地區和國家層面缺乏可靠、及時的供求信息的問題。金磚國家願就糧食安全問題開展更緊密合作。
18.我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們認識到可再生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相信,在開發可再生能源領域加強合作和信息交流是重要的。
19.核能將繼續在金磚國家未來的能源組成中占據重要位置。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及運行的安全標准和要求應得到嚴格遵守。各國應在此條件下就發展以和平為目的的安全核能開展國際合作。
20.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可持續增長是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我們認為增長和發展對消除貧困、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至關重要。消除赤貧和飢餓是全人類在道義、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是當今世界尤其是非洲和其他地區的最不發達國家面臨的最嚴峻的全球性挑戰之一。
21.我們呼籲國際社會積極落實2010年9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通過的成果文件,爭取於2015年如期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22.氣候變化是威脅公眾和各國生計的全球性挑戰之一。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贊賞和支持南非主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七次締約方會議。我們支持「坎昆協議」,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德班會議按照「巴厘路線圖」授權,根據公平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實施達成全面、平衡和有約束力的成果。金磚國家將就德班會議加強合作。我們將在本國經濟和社會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加強務實合作。
23.實施《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約堡實施計劃》及多邊環境條約中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應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贊賞巴西2012年承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期待與巴西共同努力,推動會議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就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三個領域達成新的政治承諾,並取得積極務實成果。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南非贊賞並支持印度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一次締約方大會。巴西、中國和南非也贊賞並支持印度於2012年10月舉行《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第六次締約方會議。
24.我們堅定承諾在社會保護、體面工作、性別平等、青年、公共衛生包括艾滋病防治等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
25.我們支持非洲國家在「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框架下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
26.我們一致贊同繼續推進和擴大金磚國家間經貿投資合作,鼓勵各國避免採取保護主義措施。我們歡迎2011年4月13日在三亞召開的金磚國家貿易部長會議所達成的成果。巴西、中國、印度、南非承諾並呼籲世界貿易組織其他成員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強大、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支持以多哈回合談判現有進展為基礎並根據其發展授權,推動談判早日取得成功、全面、均衡的結果。巴西、印度、中國、南非全力支持俄羅斯早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7.我們審議了金磚國家在各領域的合作進展,認為這些合作是卓有成效的,金磚國傢具備開展更緊密合作的基礎和條件。我們致力於鞏固金磚國家的合作,並將進一步形成其自身議程。我們決心把加強合作的政治意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並為此核准「行動計劃」,作為下一步開展各領域合作的基礎。我們將在下次會晤上審議該計劃的落實情況。
28.我們願在科技和創新領域探索合作的可能性,包括和平利用太空。我們祝賀俄羅斯政府和人民慶祝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50周年,此舉開啟了科技發展的一個新時代。
29.我們相信,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3年喀山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2014年巴西世界盃足球賽、2016年裡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都將取得成功。
30.我們對日本遭受災害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向日本人民致以誠摯慰問。我們將繼續對日本克服災害後果切實給予支持。
31.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領導人感謝中國政府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感謝海南省和三亞市政府和人民對會晤的支持。
32.巴西、俄羅斯、中國、南非感謝並全力支持印度主辦2012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② 金磚國家第六次會晤的主題是什麼截止目前,金磚國家有哪些
中國,俄羅斯,南非,巴西,印度
③ 金磚會議各國達成什麼共識了 有什麼意義 簽訂的條約的意義和內容
您好。
李揚:最關注《三亞宣言》「國際貨幣基金體系改革、國際大宗產品市場」的穩定
4月14日,海南舉行金磚國家的第三次首腦峰會。BRICS,分別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五個國家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合在一起,就是英文磚塊的意思,因此這幾個國家也被叫做金磚國家。與之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的首腦峰會,南非作為新成員第一次參加,那麼五個國家的首腦在這次會晤中達成了哪些共識?究竟在哪些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金磚國家將國際事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評論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所長張宇燕共同評論。
金磚國家領導人民第三次會晤發表《三亞宣言》,國際經濟舞台,金磚國家在什麼位置?互補、發展如何共造更閃亮金磚?
閆一晨:南非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金融合作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
(央視記者)
首先《三亞宣言》是這樣的,就是南非今年剛剛成為金磚峰會的新會員,所以《三亞宣言》中剛剛開始就有這樣一句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非常歡迎南非加入到金磚國家,也期待南非在這場對話中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金磚各國也非常期待與南非加強對話和合作。」這就是談到南非的話題。
其次,金磚國家這次在《三亞宣言》中非常看重金融合作領域,他們明確的提出,金磚各國將在經濟發展領域開展進一步的對話,並且加深這種交流。
再有,金融領域的另一話題就是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問題。在過去兩到三年中的國際經濟危機中,暴露出現行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存在著非常多的不足和缺陷。這次實質性的進展就是各個金磚國家銀行的合作框架協議,在外交部剛剛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之後,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先生提到,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在金磚合作的框架之下,各國應該加大金融領域的合作,他還特別提到了各國之間應該加強本幣結算的力度,以及借貸的力度,這是非常實在的合作契機。
李揚:此次峰會具有里程碑意義 取得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里程碑的意義就是說它開辟了一個新階段,這次會議確實開辟了一個金磚國家合作的新階段。可以從三個層面上來觀察里程碑:第一,它使得本來比較鬆散,在一定意義上被世人不那麼看好的金磚國家的會議成為一個機制化的組織安排。比如這次的《三亞宣言》里,共同對五國國際事務的態度有了一個表態,還有今後在若干國際事務中和國際組織中協調立場,甚至是成立專門小組事先來協調立場等等,並且安排了進一步的行動計劃和方案,這些都是組織化的一個具體體現,所以這都是里程碑式的。因為在這次開會之前,大家對於此次峰會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果,都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很多人不抱希望,因為前兩次只是宣言一番,這次有這么多的內容,這也是里程碑式的。李揚:最關注《三亞宣言》「國際貨幣基金體系改革、國際大宗產品市場」的穩定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三亞宣言》中有很多內容,我們歸納一下,大致上有十幾項都是可圈可點的,其中我最關注的是兩個:一個是關於國際貨幣基金體系改革;一個是關於國際大宗產品市場的穩定問題。《三亞宣言》里提了四個要點:第一是要加強對於大宗產品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這在國際平台上提的還是不多的;第二是要加強產能的建設,要提高產能;第三就是生產國和消費國要加強對話;第四就是要求建立一個信息系統,能夠及時准確的提供大宗產品的供求關系的信息。這一次金磚國家破了題,有了實質性進展,這樣下次開G20會的時候,我們五國可以共同就這些問題和那些國家,特別是掌握儲備貨幣主體的國家進行談判。 張宇燕: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非對抗性的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所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三亞宣言》對金磚國家首腦會議做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恰當的定位,比如什麼是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這裡面就講的很清楚,它的性質就是一個經濟、金融發展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平台,那麼這個合作的性質是包容的,同時還是非對抗的,並不是說幾個新興的發展中大國坐到一起,我們要跟誰對抗,所以這一次首腦會議,特別是《三亞宣言》,它對金磚國家的整體定位做出了一個特別明確和恰當的表述。
張燕生:在全球治理的結構中更加關注經濟發展的主題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這次金融危機以後,我們會發現全球治理結構的改革中的一個重要部署 G20,它有11個新興經濟體的代表,金磚五國是最重要的五個國家,因此這五個國家開峰會,實際上是在全球治理的結構中更加關注經濟發展的主題。
陳平:要繞過西方國家控制的金融市場 直接進行交易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院教授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金磚五國正好是和發達國家互補的,但是又可以獨立的集團。俄羅斯、巴西、南非都是資源大國,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印度實際上是消費和軟體的大國,它們要是能夠合作,最重要的實際上是繞過西方國家控制的金融市場,直接進行交易。
張宇燕:此次峰會反映了世界的大趨勢 是新興經濟體或新興市場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的崛起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所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這次金磚國家首腦會議的主要一點是,他反映了一個世界的大趨勢,就是新興經濟體或者新興市場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的崛起。五國的經濟力很強,它的國土面積佔到全球的大概30%,他們的人口佔到42%,它的GDP如果按照市場匯率來計算,大約佔到了20%左右,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可能會更高一些,這和十年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至少要翻了兩倍以上,所以這是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的崛起。
金磚國家的會議和G20、G8做一個特別直接的比較,很難給一個一句話的評價,因為他們的功能不一樣。比如G20是一個全球治理的最重要的平台,因為今天的世界總體上來講,還是發達國家、工業化國家佔主導地位的世界。美歐日三家的GDP加到一起佔到全球GDP的大約55%到60%,就是我們發展速度再快,我們還是沒有一個總體的格局,還是個小夥伴,所以金磚五國全都是G20的成員。就重要性來講,還是有一些區別,這次峰會的主題是面向未來,共享繁榮,實際上還是發展的主題,而發達國家面臨的已經不是一個發展的問題了,所以關於重要性的比較,就看是在哪個領域用哪把尺子去衡量了。
張宇燕:要彌合五國之間的投資障礙、貿易障礙以及金融障礙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所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在溝通的過程中,障礙和難點還是蠻多的,因為這些國家發展水平不一樣,發展階段不一樣。比如巴西的人均GDP是一萬美元左右,中國和巴西就有比較大的差距,中國是他的一半。印度更低一點,是中國的1/3,這都是按照市場匯率來計算的,所以問題還是蠻多的。溝通起來,特別國內的政治、利益集團以及對市場的開放程度,有些國家很擔心中國去投資和競爭,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能夠把這些投資障礙、貿易障礙、金融障礙慢慢的彌合?這都是我們要解決的一些問題,但總體來講,有問題是正常的,但這五個大國坐在一起,就說明之間沒問題。
此外,有矛盾是正常的,矛盾多了以後,大家互相吵架也是一種正常狀態。比如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都好的不得了,這是一個短暫的不正常的狀態,真正結婚之後,有點磕磕絆絆,這才是正常的、真實的、可持續的。不怕有問題,關鍵是有了問題之後,大家能夠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成熟的關系。所以金磚五國的領導人坐在一起,比如巴西的央行行長、財政部長就公開講人民幣匯率問題,印度的官員也說過類似的問題,但這都是正常的。
李揚:五國要坐在一起 彼此直接溝通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五個國家坐在一起本身就有意義,2010年,我和張宇燕去巴西去開了第二次峰會,我們見了巴西的發展戰略部部長,他說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很能說明金磚國家為什麼要走在一起。他說:「最近幾年來,中國在崛起,這很重要,於是我想了解中國,我就讓助手給我找了十本關於中國的書,但是拿來之後,我有兩個印象:第一,沒有一本是巴西的官方語言葡萄牙文的;第二,沒有一本是中國人寫的,都是法國人或者美國人。」
其實,從這種狀況就可以由小見大,就可以反映出目前整個國際治理的狀況,就是發展中國家的彼此溝通靠的是就是發達國家,因為是發達國家給我們翻譯,替我們傳達。如果有惡意的話,他會歪曲我們,所以巴西人如果了解的是一個被歪曲的中國,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要坐在一起彼此直接溝通,這樣就有意義,願意坐在一起談就是好事。。
李揚:不排除會吸收新的國家進入金磚國家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從宣言上看,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國家會參與進來?這樣的包容性,我們不排除有這種可能,但是我相信這個決策機制恐怕是五國一致共同通過,這樣這種機率會下降,但不排除會吸收新的國家。現在南非進來有很好的條件,就是原來金磚四國中的印度和巴西,這兩國和南非本來就有協議,所以大家一贊同,南非就進來了,今後不排除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現在像阿根廷、墨西哥等諸如此類的國家都在申請進入金磚系列,都想染上一點金色,但關於墨西哥和阿根廷的進入,巴西就會有比較強烈的不同意傾向。這還需要協調,所以門是開的,但是進入就不一定那麼方便。
張宇燕:關於未來成員國的加入 各方還存爭議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所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成員國是不是越多越好?這在學者之間實際上是有爭議的,有一種意見認為現在就可以了,就到此為止了,就是這五國的代表性都還可以,每個大洲也都有;另外一種意見認為,這是開放性的,所以這次的三亞宣言里講的包容性,包容性有開放的意思。
④ 金磚國家的影響
「金磚」在後危機時代發展出現分化。數據顯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2010年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別達6.7%、2.7%、8.9%和9.6%。除俄羅斯外,其他三國經濟增速均遠高於同期的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據最新預測,「金磚」2011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5%、4.2%、9%和10%。
金磚四國股市2010年以來表現各異。截至2010年12月20日,巴西聖保羅BOVESPA指數累計下跌1.93%,俄羅斯RTSI指數上漲20.42%,印度孟買敏感指數上漲13.88%,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2.94%。2013年,而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金磚四國指數累計漲幅為3.46%,低於同期標普500指數11.84%的漲幅。
這次會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形成,經四國討論,決定吸收南非加入,形成「金磚五國」。事也湊巧,南非的英文首字母是S,恰好是金磚的復數,似乎冥冥中有天意。
而今,五國領導人首度聚首,要談的、要說的自然很多。最重要的議題毫無疑問是經濟。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警告一直沒有解除,各國央行又面臨加息的壓力,此刻五國領導人聚首,可以協調經濟政策,深化經貿合作,不僅有利於各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
作為主要新興市場國家,金磚五國擁有世界領土面積的26%、世界人口的42%、世界GDP的20%、世界貿易額的15%、對世界經濟增長約50%的貢獻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06年至2008年,四國經濟平價增產率為10.7%。隨著四國經濟快速增長,其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金磚四國」概念的熱銷令奧尼爾喜出望外,於是趁熱打鐵推出了所謂的「金鑽十一國」,涵括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韓國、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國11個新興經濟體。
隨後,匯豐銀行也加入「新興合唱團」,提出未來全球經濟將屬於「靈貓六國」(CIVETS),即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國擁有令人稱羨的人口結構,增長潛力巨大。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新興領軍經濟體」(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EAGLEs)概念,以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為衡量標准,逐年篩選「入圍名單」。如今榜上有名的除了金磚四國,還包括韓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和中國台灣。相對於「金鑽11國」和「靈貓6國」,領軍新興經濟體以經濟增量的絕對值為基礎,強調動態概念,並有明確的標准。
熱鬧非凡的「新興合唱團」在說明一個趨勢;即網路化推進全球化進程,降低全球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也改造了經濟發展的學習曲線。而後危機時代又給了新興經濟體更加廣闊的表現舞台,使得上個世紀後半葉日本引導亞太地區產業轉移的「單雁群」模式,逐漸轉變為多點開花的「多雁群」。
這也推高了衡量新興經濟體股市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截至2012年12月20日,其累計漲幅已達12.28%,遠高於衡量發達經濟體股市表現的MSCI世界指數7.82%的漲幅。
中、俄、印、巴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今後或許會有更多新興經濟體加入該合作機制。
2010年對於南非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年中,「嗚嗚祖啦」聲中的世界盃,讓全球球迷記住了這個活力四射的非洲國家;而在年末,又一份大禮為南非貼上「金磚第五國」的重要標志。
該概念提出8年後,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晤,「金磚四國」由此演化成為一種經濟合作機制。2010年4月,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在巴西召開,四國之間的合作更進一步。
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月26日出版的《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金磚國家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5%,貿易總量約佔世界的17%。2012年,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的貿易總額達到3000億美元
伴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逐漸形成,作為全球新興經濟體代表的「金磚四國」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南非《商業日報》認為,南非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非洲國家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可以更好地代表非洲國家的利益,為非洲經濟發展謀取更大的國際合作空間。
有專家對南非是否符合「金磚國家」標准提出質疑。「金磚四國」是建立在這些國家經濟增速較快和人口相對較多的基礎上,而據世界銀行2009年的數據顯示,南非的經濟規模排在世界第31位,不到「金磚四國」中最小的經濟體俄羅斯的四分之一。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鑒於南非在非洲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請南非「入盟」對南非以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來說都將是雙贏之舉。
最早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奧尼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非洲大陸當前有四十多個國家,其中任何單一國家都無法與「金磚四國」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將這四十多個國家看作一個整體,則非洲大陸經濟規模的增長潛力可以與「金磚四國」相媲美。
而南非是非洲最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約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資料顯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黃金、鉑和鈀生產國,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不容忽視。並且,南非相關企業在非洲金融、電力、電信、建築、農業等行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還是許多重要國際組織中的非洲代表,曾經是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G8+5)唯一的非洲成員,當前則是G20唯一非洲成員。
正因為南非在多方面都是非洲大陸的代表,它的加入,將進一步擴大「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國際影響力,並將成為「金磚國家」進入非洲的門戶。
此外,經濟合作也將帶動「金磚四國」與非洲國家間的政治合作,從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上的話語權。
「金磚四國」即將成為歷史,一個更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金磚五國」將登上國際舞台。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日趨成熟,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進來,「分量」大增的「金磚國家」將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盡管這一舉動是由俄羅斯首先提出、並且經過四國充分磋商而作出的決定,但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四國」,更多的是著眼於地緣政治的考量,而不是出於經濟關系的需要。
南非雖是非洲大陸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中國也是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但是,南非的經濟規模依然較小。2009年,南非總人口為4932萬人,國內生產總值為2888.48億美元,比2008年的2762.74億美元增長4.6%;南非政府預測,2010年南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達3%,其中,包括南非世界盃對經濟增長貢獻的0.5%。南非財長普拉溫·戈爾丹不久前預測,南非國內生產總值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長率將分別為3.5%、4.1%和4.4%。
南非的經濟規模遠不及「金磚四國」中規模最小的俄羅斯的三成,南非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不及東盟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從人均GDP來看,南非2009年已經達到了5857美元,遠遠超出了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進入了比較發達國家的行列。所以說,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應該並非從經濟發展水平的角度來考慮的。
如果按照首先發明「金磚四國」一詞的吉姆·奧尼爾的本意,從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速度的角度來看的話,印度尼西亞比南非更有資格成為下一個被邀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的國家。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無論是人口規模、經濟規模還是經濟增長速度;印尼都遠遠超過了南非。更為重要的是,「金磚四國」之所以受到全球重視和關注,是由於他們屬於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而從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來看,印尼屬於新興經濟體,而南非則已經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
⑤ 廈門會晤在推動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經濟合作一直是金磚合作的主線,也是金磚合作的重要基礎。10年來,金磚國家經濟合作不斷走向深入,給五國發展創造了機遇,也給各國企業和人民帶來了許多實際利益。在廈門會晤上,五國以落實《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為契機,推動經濟合作不斷走深走實,達成30多項務實成果。
在經貿領域,務實合作積聚起新能量。五國制定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投資便利化綱要》、《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等合作文件,發布了《落實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進展報告》,將進一步提振貿易投資對各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我相信,未來金磚國家經濟合作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建設貿易投資大市場、貨幣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領域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⑥ 金磚國家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第三次會晤的主題是「展望未來、共享繁榮」,議題包括國際形勢、國際經濟金融問題、發展問題以及金磚國家合作。 這四方面成果分別是:一,在應對一系列全球性挑戰方面凝聚共識,為解決全球性問題做出貢獻。二,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加強協調,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三,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四,進一步加強成員國間雙邊關系發展。
記得採納啊
⑦ 什麼是金磚國家會議金磚是什麼意意思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將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將商討如何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如何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
一般認為,最早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的是美國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經歷劇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這個詞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四國領導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
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即將在中國海南三亞召開,南非的加入,使亞洲、歐洲、拉美、非洲國家首次聚齊。自年初以來,雖然北非中東局勢持續動盪、日本大地震及由此引發的核危機至今未消、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存在進一步蔓延的危險,但作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金磚五國的首次亮相仍吸引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演變歷史
一般認為,最早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的是美國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經歷劇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這個詞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四國領導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1]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個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 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在巴西召開。會後四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就世界經濟形勢等問題闡述了看法和立場,並商定推動「金磚四國」合作與協調的具體措施。至此,「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國集團會議在首爾舉行,南非在此次會議上申請加入「金磚四國」。
2010年12月,中國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四國」即將變成「金磚五國」,並更名為「金磚國家」(BRICS)。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機制,也使「金磚四國」能夠進一步加強同南部非洲各國的經貿關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國家設有分公司,地緣接近;風俗相通,它們在這些相對不發達國家投資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如果四國投資和貿易能通過南非中轉,回報率將顯著提高。
除經濟領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利於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改革、減貧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區性問題上協調立場,更好地建設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四國峰會
有跡象顯示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2008年5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談,並決定在國際舞台上進行全面合作。 2008年7月,「金磚四國」領導人在日本洞爺湖參加八國集團系列會議期間,曾舉行會晤。
2008年9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就千年發展目標、南南合作、氣候變化、能源及糧食安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8年11月,「金磚四國」財政部長在巴西聖保羅舉行會議,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使之能夠正確反映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2009年6月16日,「金磚四國」峰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這成為「金磚四國」的首次峰會。
2011年3月,第三屆「金磚國家領袖」峰會在中國海南舉行,南非獲邀加入並首次出席會議。
有跡象顯示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金磚加重
中、俄、印、巴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今後或許會有更多新興經濟體加入該合作機制。
2010年對於南非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年中,「嗚嗚祖啦」聲中的世界盃,讓全球球迷記住了這個活力四射的非洲國家;而在年末,又一份大禮為南非貼上「金磚第五國」的重要標志。
12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北京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國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該合作機制。姜瑜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致函南非總統祖馬,邀請他出席明年初在華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正式會晤。
該概念提出8年後,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晤,「金磚四國」由此演化成為一種經濟合作機制。2010年4月,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在巴西召開,四國之間的合作更進一步。
伴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逐漸形成,作為全球新興經濟體代表的「金磚四國」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增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10月發布的《國際經濟展望》,按照市場匯率估算,「金磚四國」的GDP總量將從2008年佔世界份額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屆時四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同時四國的GDP增量也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
正是看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巨大發展潛力,南非作為南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一直希望加入該機制。今年以來南非政府積極推動,南非總統祖馬從年初開始就對「金磚四國」展開游說工作。他曾在今年4月份到8月份,接連訪問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祖馬表示,與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會給南非的經濟增長帶來機遇。
南非《商業日報》認為,南非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非洲國家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可以更好地代表非洲國家的利益,為非洲經濟發展謀取更大的國際合作空間。
有專家對南非是否符合「金磚國家」標准提出質疑。「金磚四國」是建立在這些國家經濟增速較快和人口相對較多的基礎上,而據世界銀行2009年的數據顯示,南非的經濟規模排在世界第31位,不到「金磚四國」中最小的經濟體俄羅斯的四分之一。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鑒於南非在非洲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請南非「入盟」對南非以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來說都將是雙贏之舉。
非洲現在是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今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5%。最早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奧尼爾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非洲大陸目前有四十多個國家,其中任何單一國家都無法與「金磚四國」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將這四十多個國家看作一個整體,則非洲大陸經濟規模的增長潛力可以與「金磚四國」相媲美。
而南非是非洲最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約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資料顯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黃金、鉑和鈀生產國,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不容忽視。並且,南非相關企業在非洲金融、電力、電信、建築、農業等行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還是許多重要國際組織中的非洲代表,曾經是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G8+5)唯一的非洲成員,目前則是G20唯一非洲成員。
正因為南非在多方面都是非洲大陸的代表,它的加入,將進一步擴大「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國際影響力,並將成為「金磚國家」進入非洲的門戶。
有分析人士指出,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國家設有分公司,地緣接近,風俗相通,它們在這些相對不發達國家投資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如果四國投資和貿易能通過南非中轉,回報率將顯著提高。此外,經濟合作也將帶動「金磚四國」與非洲國家間的政治合作,從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上的話語權。
「金磚四國」即將成為歷史,一個更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金磚五國」將登上國際舞台。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日趨成熟,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進來,「分量」大增的「金磚國家」將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⑧ 金磚國有哪些合作項目哪些合作成果O(∩_∩)O謝謝
傳統的「金磚四國」(BRIC)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磚混(磚)類似術語的英文單詞,它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的英文單詞,成為「金磚四國」,並更名為「金磚四國」。 4月14日,2011年,「金磚四國」領導人第三次會議將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將商討如何協調應對的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互利合作金磚四國之間如何加強合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歷史的演變
在介紹
一般情況下,首次提出的概念,「金磚四國」的高盛,在2003年10月,高盛發表了一份報告,題為「共同的夢想,全球經濟金磚四國報告,該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將經歷一個戲劇性的洗牌。6個新的全球經濟將成為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高盛(Goldman Sachs)在2001年首次提出「金磚四國」(BRIC)是指「金磚四國」領導人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磚(磚)類似與英文的字,它被稱為「金磚四國」。
2001年,
高盛首次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包括4個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 「金磚四國」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金磚四國),按字母順序排列的磚(磚)類似的字與英文中,它被稱為「金磚四國」。
2009年6月
四國領導人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第一次在俄羅斯。
2010年4月
在巴西舉行的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後四國領導人發表了「聯合聲明」,闡述了問題,如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和立場,並商定了具體的措施,以促進「金磚四國」的合作與協調的。在這一點上,「金磚四國」合作機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
在首爾舉行的20國集團會議,南非申請加入「金磚四國」會議。 2010年12月的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和巴西金磚四國「合作機制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金磚四國「合作機制,」金磚四國「即將變成」金磚五「,更名為「金磚四國(BRICS)。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機制,也進一步加強」金磚四國「與南部非洲國家的經濟和貿易關系。很多南非公司分支機構南部非洲國家在地理上接近,風俗相通,它們在相對發達的國家,投資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如果四國投資和貿易過境南非,回報率將顯著提高。除了在經濟領域,南非加入金磚四國「合作機制將有利於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協調立場,在聯合國改革,減貧,以及其他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並建立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2]
編輯本段合作共贏
概述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金磚四國」不再局限於熟悉的「金磚四國」(即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去年年底,輪值主席的身份,代表其他成員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四國「合作機制。 「金磚四國」實現擴員的第一次。發展的「金磚四國」的投資理念,以國際合作。
在2001年
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高盛公司,全球需要更好的經濟金磚四國「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金磚四國「擁有數十年進入公眾視野。原來的」金磚四國「( BRIC)「是指英文的第一個字母,類似英語中的」磚(磚)「,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2003年,高盛在報告中預測,四金磚四國獨領世界經濟在2050年將是風騷。事實證明,預測還是保守的,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金磚四國」的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應對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轉身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磚」。
從2006年
舉行了第一次外長會議的日期,金磚四國「的合作已經走過了五年的課程。經過五年的發展,「金磚四國」領導人的主要通道,輔助的安全高級代表辦公室會議,初步形成,外長,常駐多邊組織使節會議,智囊團,工業和商業,金融和其他領域的合作為支撐的多層次合作框架。 [3]南非是南部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一個。認為南非加入金磚四國的地理覆蓋范圍包括亞洲,非洲,歐洲,美國和四大洲,代表性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中國是非洲的真誠朋友,中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四國」出面,可以描述為適當的時候,恰到好處。目前,「金磚四國」的國家的土地面積佔到總面積的27%?境內的人口佔世界的世界總人口的43%。據有關國際組織的統計,在2009年,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總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的13%,16%。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方案,2010年,「金磚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將顯著增加至13.1%,在IMF中的份額將達到14.81%。奧尼爾在創造「金磚四國」,大概沒有想到它會發展成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有人可能會問,「金磚四國」的蔓延,亞洲,非洲,歐洲,美國和四大洲,是什麼原因,他們走到了一起? 「金磚四國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發展的」金磚四國「對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一種自然的動力,國際經濟關系民主化。有相同的關切和想法」金磚四國國家「,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協調,攜手合作的時代潮流,同時也成為在新世紀的國際關系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反映。「金磚四國」來一起是一個雙贏的選擇。五個國家在不同的國家條件,養老,但處於的發展階段類似都面臨保持增長,維護穩定和安全的艱巨任務,民生。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類似的挑戰和問題,調整結構,保護環境。金磚四國「合作,交流發展經驗,並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台,以解決發展問題。」金磚四國「各具優勢和經濟互補性強,雙方開展了堅實的基礎廣泛的合作關系,促進共同發展的現實和戰略需求,加強合作是理所當然的。金磚四國走到一起的合作機制,以滿足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七發達國家,如「金磚四國」集團是不是一個新的權力集團,而不是政治盟友??,但發展的合作夥伴。機制,以討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普遍關注。可以說,「金磚四國」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的全球合作夥伴關系的發展,南北對話和合作的橋梁。
編輯本段四國峰會
簡要說明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使「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2008年5月
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了會談,並決定在國際舞台上開展全面合作。
2008年7月
在「金磚四國」領導人在日本洞爺湖,參加了一系列的8國集團會議,會見了。
2008年9月
的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金磚四國」會議,討論千年發展目標,南南合作,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問題。
2008年11月
「金磚四國」財長會議在聖保羅,巴西,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以准確反映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6月16日
在葉卡捷琳堡舉行的「金磚四國」峰會,俄羅斯,成為第一個「金磚四國」峰會。結果:致力於促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和完善的新興市場說變化;良好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遏制貿易保護主義;改革後的金融經濟體系應包含以下原則:決策和實施過程國際金融機構應該是民主的,透明的,堅實的法律基礎,國家監管機構和國際標准制定機構,不相互矛盾,加強風險管理和監管實踐;支持能源供應的多樣化,開展氣候變化對話;
2010年4月15日
在巴西舉行的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後四國領導人發表了「聯合聲明」。結果:同意採取具體措施,促進合作與協調的「金磚四國」,「金磚四國」合作機制初步形成。 「金磚四國」的合作:貿易合作,投資合作,技術創新與合作,金融合作。
四月14,2011
被邀請參加第三次「金磚四國」領導人峰會在海南省三亞市,中國,南非舉行第一次會議,並出席本次會議標志著一個新的起點,曾經遇到過的一個里程碑1金磚四國的輻射驅動平台的全球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眼中的全球媒體,綻放CLS。在14日中午結束,在第三次會議的領導人的「金磚四國」,在三亞宣言「宣布的。成果文件採用會議之間的三亞宣言「反映了國際金融和發展領域,並為未來的合作規劃重大事務的領導的共識。在這一天,主題是」展望未來,共享繁榮「領導人金磚四國的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國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圓滿成功舉行了聯合記者招待會,發表在本次會議的成果文件「三亞宣言」,留下的印記此事件的歷史,同時也打開了新的篇章未來。有跡象顯示,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以」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成一個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⑨ 2014年秋中國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選擇題及正確答案
1.( )與海航集團子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共簽署了購買60架飛機的銷售協議。這也是其在我國市場的最大訂單。
A.巴西航空工業公司 B.秘魯航空工業公司
C.智利航空工業公司 D.古巴航空工業公司
答案:A
2.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7月16日在巴西閉幕。會晤期間,五國簽署了成立( )設立應急儲備安排兩項重要協議。
A.金磚國家開發資金儲備庫B.金磚國家聯合開發儲備庫
C.金磚國家聯合開發所 D.金磚國家開發銀行
答案:D
3.印尼選舉委員會7月22日晚正式宣布2014年總統選舉結果,( )以53.15%的得票率當選總統。
A.蘇西洛 B.梅加瓦蒂
C.佐科•維多多 D.瓦希德
答案:C
4.聯合國開發計劃署7月24日在東京發布了題為《促進人類持續進步:降低脆弱性,增強抗逆力》的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報告稱,目前在91個發展中國家仍有近( )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這些人口正在遭受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多重剝奪。
A.11億 B.13億 C.15億 D.17億
答案:C
5.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 )69周年。《波茨坦公告》連同1943年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等國際法律文件,構成了日本必須歸還中國釣魚島的國際法基礎。
A.《波茨坦公告》 B.《羅馬公約》
C.《巴塞爾公約》 D.《日內瓦公約》
答案:A
1.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26日在京召開的「一戰和二戰歷史回顧:教訓和啟示」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俄羅斯、法國、英國、美國、德國等17個國家的20多位外國學者參加,國內各科研院所約200名專家學者與會。
A.100周年、75周年 B.100周年、80周年
C.105周年、75周年 D.105周年、80周年
答案:A
2.由中國銀行和( )證券交易所共同開發的人民幣清算系統7月28日在該國成功運行,這標志著人民幣成為第一個被納入該國本地清算系統的外國貨幣。
A.紐西蘭 B.新加坡
C.澳大利亞 D.瑞士
答案:C
3.日本國立天文台7月29日宣布,日本、美國、加拿大、印度和中國將在夏威夷合作建造世界最大的( )。建成後的望遠鏡口徑達30米,稱為「三十米望遠鏡」(TMT),預計將建在夏威夷海拔約4000米的山頂上,此處終年視野清晰。
A.射電望遠鏡 B.電波望遠鏡
C.光學折射望遠鏡 D.光學反射望遠鏡
答案:D
4.美國經濟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7月29日公布的報告顯示,7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漲,並創( )10月份以來新高。報告顯示,7月份大型企業研究會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0.9,高於6月份修正後的86.4,也高於市場預期。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答案:A
5.各地區2014年1—7月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近日發布。對照各地「十二五」年均節能任務,1—7月,福建、海南、陝西、青海、新疆等5個地區預警等級為( ),節能形勢十分嚴峻。
A.四級
B.三級
C.二級
D.一級
答案:D
⑩ 金磚國家稅收合作,有哪些重磅成果
主要是因為這四個國家經濟發展較快,在2050年有望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其中,中國是實力最強的國家。在2011年巴西又成為第五個「金磚國家」。具體看看下面的材料吧!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2011年4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商討了如何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如何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2012年3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在新德里舉行,提出IMF亟需實施配額改革。 「金磚四國」概念的熱銷令奧尼爾喜出望外,於是趁熱打鐵推出了所謂的「金鑽十一國」,涵括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韓國、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國11個新興經濟體。 隨後,匯豐銀行也加入「新興合唱團」,提出未來全球經濟將屬於「靈貓六國」(CIVETS),即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國擁有令人稱羨的人口結構,增長潛力巨大。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新興領軍經濟體」(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EAGLEs)概念,以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為衡量標准,逐年篩選「入圍名單」。如今榜上有名的除了金磚四國,還包括韓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和中國台灣。相對於「金鑽11國」和「靈貓6國」,領軍新興經濟體以經濟增量的絕對值為基礎,強調動態概念,並有明確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