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寫成果的詩句
《洛神賦》原名《甄賦》由魏明帝改《洛神賦》(《文遜李善注)認洛神魏文帝皇甄氏前與雍丘王曹植情份死化身洛神與曹植相洛水所《洛神賦》
⑵ 用詩句形容嘔心瀝血後出成果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⑶ 關於成果的古詩
1、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唐·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全詩: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吒入關中。兩龍不並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飢鷹鳴秋空。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撥亂屬豪聖,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2、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唐·李白《東武吟》
全詩:好古笑流俗,素聞賢達風。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白日在高天,回光燭微躬。恭承鳳凰詔,欻起雲蘿中。清切紫霄迥,優游丹禁通。君王賜顏色,聲價凌煙虹。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寶馬麗絕景,錦衣入新豐。依岩望松雪,對酒鳴絲桐。因學揚子雲,獻賦甘泉宮。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歸來入咸陽,談笑皆王公。一朝去金馬,飄落成飛蓬。賓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閑作東武吟,曲盡情未終。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
3、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唐·高適《塞下曲》
全詩: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4、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唐·薛能《舞曲歌辭·柘枝詞》
全詩: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5、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唐·張九齡《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全詩: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漢酺歌聖酒,韶樂舞薰風。河洛榮光遍,雲煙喜氣通。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草木畢沾被,猶言不在躬。
6、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唐·岑參《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全詩: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7、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唐·李隆基《過晉陽宮》
全詩: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林塘猶沛澤,台榭宛舊居。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8、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唐·鄭谷《予嘗有雪景一絕為人所諷吟段贊善小》
全詩:贊善賢相後,家藏名畫多。留心於繪素,得事在煙波。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9、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圭。——唐·李白《贈從弟冽》
全詩: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獻主昔雲是,今來方覺迷。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風飄落日去,節變流鶯啼。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逢君發花萼,若與青雲齊。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日出布穀鳴,田家擁鋤犁。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傅說降霖雨,公輸造雲梯。羌戎事未息,君子悲塗泥。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圭。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
10、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唐·杜牧《聞開江相國宋下世》
全詩:權門陰進奪移才,驛騎如星墮峽來。晁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為災。貞魂誤向崇山沒,冤氣疑從湘水回。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
11、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唐·章孝標《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全詩: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12、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唐·羅隱《東歸別常修》
全詩:六載辛勤九陌中,卻尋歸路五湖東。名慚桂苑一枝綠,鱠憶松江兩箸紅。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
13、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宋·王安石《金陵懷古》
全詩: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14、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宋·陸游《秋月曲》
全詩:舊時家住長安城,萬戶千門秋月明,紫陌朱樓歌吹海,酣宴不覺銀河傾。受降城頭更奇絕,莽莽平沙千里月,選兵夜出打番營,鐵馬蹴冰冰欲裂。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長安高樓豈不樂,與此相去何遼哉!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髏持飲酒,舉頭雲表飛金盤,痛飲不用思長安。
15、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宋·陸游《讀書》
全詩:古人已死書獨存。吾曹賴書見古人。後之視今猶視古,吾書未泯要有取。賈生痛哭漢文時,至今讀之有餘悲。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豈責絳灌知。窮秋風雨卧孤館,萬世悠悠百年短。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
16、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宋·陸游《感遇》
全詩:我以善勉汝,汝謂出訾毀;置之不復言,意又不能已。為善如築台。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未言破萬卷,日且讀十紙,學雖在力行,要是從此始。
⑷ 形容兩個國家外交事務處理得很好,關系非常密切,我們常用一句詩句來形容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採納哦
⑸ 用一句詩來形容外交的重要
想不出詩,只想到一句話「弱國無外交」
⑹ 形容過段時間才能見成果的詩句
1.行路難·其抄一
唐代:李白襲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勸學詩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4.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
5.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6.字字讀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7.佳句三年得,一吟淚雙。
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0.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⑺ 勉勵 外事 古詩
、《勵志詩》九首
一
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涼風振落。熠耀宵流。
二
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
三
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四
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於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斵。終負素質。
五
養由矯矢。獸與於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六
安心恬盪。棲志浮雲。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七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
八
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
九
復禮終朝。天下歸仁。若金受礪。若泥在鈞。進德修業。輝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3、詳解
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大儀,太極也。以生天地謂之大,成形之始謂之儀。鄭玄曰: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也。斡,轉也。春秋元命包曰:天左旋,地右動。河圖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萬里;夏至地下行,南而東三萬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地常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閉舟而行,不覺舟之運也。四氣鱗次,寒暑環周。禮記曰: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李尤辟雍賦曰:攢羅鱗次,差池雜遝。范子曰:度如環無有端,周回如循環,未始有極。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星火,火星也,已見上。爾雅曰:秋為白藏,故雲素秋。涼風振落,熠燿宵流。其一。涼風,已見上。毛詩傳曰:熠燿,燐也。吉士思秋,寔感物化。思,悲也。謂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之類。毛詩曰: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淮南子曰:春女悲,秋士哀,而知物化矣。日與月與,荏苒代謝。毛詩曰:日居月諸。淮南子曰:二者代謝而踳馳。顏延年曰:一寒一暑,一往一復為代。去者為謝。逝者如斯,曾無日夜。論語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其二。言逝川之流,不舍日夜,亦當感之以勵志,何得晏然自舍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論語,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毛詩曰:德輶如毛,人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毛詩曰:秩秩大猷。說文曰:玄,幽遠也。又曰:漠,寂也。廣雅曰:漠,泊也。說文曰:漠,無為也。言大道玄遠幽漠,知之猶從小引其端緒,而至於可知。先民有作,貽我高矩。其三。毛詩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又,匪先民是經。先民,周公、孔子也。雖有淑姿,放心縱逸。田般於游,居多暇日。孫卿子曰: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也。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斫,終負素質。其四。尚書曰:若作梓材,既勤樸斫,惟其塗丹雘。養由矯矢,獸號於林。淮南子曰:楚恭王游於林中,有白猿緣木而矯,王使左右射之,騰躍避矢不能中。於是使由基撫弓而眄,猿乃抱木而長號。何者?誠在於心,而精通於物。蒱盧縈繳,神感飛禽。蒱盧,舊說雲,即蒲且也。已見西京賦。汲冢書曰:蒲且子見雙鳧過之,其不被弋者亦下。故言感也。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其五。物,獸與禽也。尚書序曰:研精覃思。答賓戲曰:浮英華,躭道德。安心恬盪,棲志浮雲。體之以質,彪之以文。莊子曰:恬淡寂漠,道德之篤也。淮南子曰:使神恬盪而不失其充。答賓戲曰:仲尼抗浮雲之志。說文曰:彪,虎文貌。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萒至功,必有豐殷。其六。以農喻也。左氏傳,趙文子謂祁午曰:譬如農夫,是藨是萒,雖有飢饉,必有豐年。杜預曰:藨,耘也。壅苗為萒。水積成淵,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荀卿子曰:土積成山,風雨興焉;水積成川,蛟龍生焉;種善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循焉。屍子曰:土積成岳,則楩柟豫章出焉;水積成川,則吞舟之魚生焉。夫學之積也,亦有所出也。傅毅顯宗頌曰:盪盪川瀆,既瀾且清。張揖字詁曰:歊,氣上出貌。山不讓塵,川不辭盈。管子曰: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勉爾含弘,以隆德聲。其七。周易曰:含弘光大。蔡邕袁喬碑曰:於茲德聲,發聞遐邇。高以下基,洪由纖起。老子曰:高必以下為基。又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禮記曰:王者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鄭玄曰:始於一勺,卒成不測。論衡曰:自源發流,安得不廣?國語,晉趙武冠,見韓獻子,獻子曰:戒之,此謂成人。成人在始興善,敬之哉。累微以著,乃物之理。孫卿子曰:盡小者大,積微者著。纆牽之長,實累千里。其八。凡言物之大,必資於小;故此言若輕於小,亦累於大。戰國策,段干越謂韓相新城君曰:昔王良弟子駕千里之馬,過京父之弟子。京父之弟子曰:馬,千里之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也?曰:子纏牽長,故纏牽於事萬分之一也,而難千里之行。今臣雖不肖,於秦亦萬分之一也,而相國見臣不懌者,是纏牽長也。千里之馬,系以長索,則為累矣。人雖有容貌,不修德,如千里馬也。復禮終朝,天下歸仁。論語,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安國曰:復,及也。身能及禮,則為仁也。馬融曰:一日猶見歸,況於終身。若金受礪,若泥在鈞。大戴禮曰:君子學不可以已矣,是故金就礪則利。在鈞,已見西征賦,謂陶家泥輪以能成器也。老子曰:埏埴以為器。進德修業,暉光日新。易曰: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又曰:君子之光暉吉。又曰:日新之謂盛德。隰朋仰慕,予亦何人?其九。莊子曰: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仲父之病病矣!寡人惡乎屬國而可?對曰:隰朋可。其為人也,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朋慕管之德,華言隰朋猶慕德,我是何人,而不慕乎?
⑻ 關於「成果」的古詩有哪些
《塞下曲》
唐·高適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沖。
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舞曲歌辭·柘枝詞》
唐·薛能
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
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
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唐·岑參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予嘗有雪景一絕為人所諷吟段贊善小》
唐·鄭谷
贊善賢相後,家藏名畫多。
留心於繪素,得事在煙波。
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
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唐·章孝標
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
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余唱落船窗。
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⑼ 求就中國周邊外交形勢賦詩一首。
關於你的問題可以參考歷任外交部長的詩詞作品 列舉李肇星2008年的詩歌一首
有時,杭州西子那般平和、勻稱、纖細,映印著蒼穹的淡雅,像少女輕柔的舞姿。炎陽下哼著小夜曲:「上帝是愛」,「天是糧食」……有時,像黃河在壺口咆哮,粗獷、昂揚、性急,抗議對非洲的不公,宣洩亞非拉的希冀。繁星下慷慨悲歌:集結起來向貧窮沖鋒。
http://www.rye.net/kjwy/gli/201003/17428.html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杭州圖書館
⑽ 請幫我概括一下《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的藝術成就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開創了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
①反映現實的廣闊性。《詩經》中的詩來自廣大的地區和階層,作者有奴隸、自由民、士兵、流亡者、乞丐、思婦、棄婦,也有從統治者內部分化出來的受打擊、排斥的貴族。他們從不同的地位、遭遇和生活感受,從各個不同社會側面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展示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六百年的生活,時間跨度之長,背景之廣闊,內容之豐富,是後來許多詩集都難以比擬的。
②反映現實的深刻性。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剝削者的立場上,揭露了統治者貪得無厭的本質和壓迫人民的罪行,也反映了奴隸們的悲慘命運以及奴隸從不自覺走向自覺的反抗過程。《詩經》通過這些描寫,真實地勾勒出了周代怎樣由全盛走向崩潰沒落的歷史。
二、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手法
①樸素自然的風格。詩人善於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具體的描繪事物特徵,如實反映現實生活。
②賦比興手法的廣泛運用。《詩經》中的大量詩篇運用了賦、比、興手法來敘事、寫景、抒情,大大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形式特徵
①基本上是四言體詩歌。一句兩拍,句式整齊,顯示了一種韻律美。為了表達內容的需要,《詩經》也往往突破這種定格,運用富於變化的句式。因此,除四言外,《詩經》也產生了一字到九字的多種句型。
②多重章疊句,反復迴旋,使內容層層深化,感情步步加深。
③用韻自然而富有變化。
④語匯豐富,用詞鮮明生動而富有形象性。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現實主義的源頭。它與《楚辭》並稱為「詩騷」,代表了北方文學的最高成就。「風雅」成為後代進步文人創作的典範,「比興」成為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優秀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