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省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哪個好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1]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2]
山西行政區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10.8萬(2012年)。轄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3]
『貳』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五種方式:①自行投資實施轉化;②向他 人轉讓科技成果;③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④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⑤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 比例。其中,第一種方式屬於科技成果持有人自行轉化,即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或企業等主體將其研發的科技成果應用於本單位的生產活動,此方 式的特點是沒有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果轉化的交易成本,但僅適合於研發 生產鏈條較為完善的主體。第二、第三種方式屬於轉移式轉化,即科技成 果持有人通過許可、轉讓的方式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或所有權轉移給技 術需求方,此方式是髙等院校、科研院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第五種方式屬於合作轉化方式,此方式有利於產、學、研單位以技術 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叄』 科技成果轉化途徑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途徑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就是科研人員自己創辦企業,將前沿科學技術投入到實際的生產中去,二、就是通過科技中介機構,將相關技術轉讓給企業。
『肆』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管理制度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管理制度內容主要包括目的、適用范圍、定義、職責、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管理、技術權益、收益分配、法律責任和附則等方面,具體內容為以下:
目的:
為了依法規范公司科技成果的轉化管理工作,調動公司廣大職工和各單位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管理制度。
適用范圍:
管理制度規定了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的組織實施與管理、技術權益、收益分配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適用於公司下屬各部門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管理工作。
定義:
科技成果:指公司職工承擔國家、地方、企事業等科研項目或利用公司物質技術、人力及其他資源所完成的職務技術成果,公司對其擁有完全或部分知識產權;
科技成果轉化(以下簡稱成果轉化):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面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和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收益:是指該成果轉化產生的一切權益,包括轉讓費、許可費、技術入股的股權等與該成果相關的所有權益。
職責:
技術研發中心負責起草《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制度》,其他各部門負責參與起草工作,定期由技術研發中心負責組織公司下屬各部門對該制度進行修訂;
技術研發中心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公司下屬各部門負責成果轉化的協助工作;
研發課題負責人或成果完成人(以下統稱成果完成人)負責科技成果具體轉化的組織工作。
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管理:
公司鼓勵成果完成人進行成果轉化,對成果轉化工作實施科學和規范管理,合理分配成果轉化取得的收益;
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成果完成人負責組織做好設計、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生產運營以及善後交接等技術標准文件的編制、整理和歸檔工作;每項工作和技術文件,均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或行業標准及規范的有關要求;
技術研發中心綜合管理科(以下簡稱綜合管理科)負責公司科技成果發布和企業需求信息的搜集與溝通。負責組織我公司成果完成人或公司下屬部門,代表公司在公司內外開展成果轉化活動,協助公司做好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產生的技術股份的管理等相關工作;
科技成果優先在公司內部轉化,公司下屬部門應採取積極措施,對成果轉化中的隊伍組織、技術支撐環節等方面加強協調並給予必要的支持,推進成果轉化工作;
成果完成人不得將職務科技成果及其技術資料據為己有,成果完成人可自行轉化成果,但應事先向技術研發中心報告並與公司簽訂合同或協議,依法保證公司應享有的權益;
成果轉化的具體形式由綜合管理科、需求單位和成果完成人共同商定,科技成果可以採用下列方式進行轉化,並綜合管理科組織簽訂成果轉化合同: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科技成果;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
成果轉化合同須由技術研發中心和公司法務部共同審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負責技術審核、法務部負責法務審核;審核合格後,由技術研發中心經理代表公司簽署合同。與成果轉化活動相關的技術服務合同和技術咨詢合同等文件的簽署,亦按此程序執行。公司下屬各部門一律不得擅自對外簽訂各項科技成果轉讓合同或協議、技術服務合同和技術咨詢合同;
合同生效後,合同實施單位或個人應該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合同義務,合同實施單位或個人在履行合同義務(包括對外提供技術資料)時,應當注意登記並保存有關記錄;
公司鼓勵個人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並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創辦科技型企業;
綜合管理科按照《科研檔案管理辦法》規定,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產生的科技資料以及相關的協議、合同等進行管理。
技術權益:
公司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當以合同形式約定該科技成果有關權益的歸屬,合同未作約定的按照下列原則辦理:(1)在合作轉化中無新的發明創造的,該科技成果的權益歸公司所有;(2)在合作轉化中產生新的發明創造的,該新發明創造的權益合作方共有;(3)對合作轉化中產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實施該項科技成果轉化的權力,轉讓該科技成果應經合作各方同意;
公司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合作各方應當就保守技術秘密達成協議;當事人不得違反協議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技術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許他人使用該技術。技術交易管理機構或者中介機構在為我公司從事技術代理或者服務中,對知悉的有關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收益分配: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公司所得收益按照下列標准對成果完成人及成果轉化人員給予報酬:(1)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許可給他人實施的,從該項科技成果轉讓凈收入或者許可凈收入中提取比例不低於70%,不超過95%;(2)利用該項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從該項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中提取不低於50%比例的股份;(3)成果完成人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自行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實施,完成成果轉化的,可以按照以下兩種方式執行。:a.在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後連續三至五年,每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5%的比例。 b.成果完成人和公司雙方共同尋找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後,約定公司在成果轉化實施企業享有的股權或出資比例,或者公司以科技成果轉讓的方式直接取得現金收益;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除用於成果完成及轉化人員報酬外,其餘部分應當用於科研、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和團隊引進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單位條件建設等方面;
鼓勵公司內外人員對公司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中介,與中介合作由技術研發中心統一管理,中介人員可以在轉化收益中提取不超過5%的中介費用;
成果轉化產生的收益分配,由綜合管理科負責按照本制度規定的收益分配標准組織編制收益分配方案,成果完成人負責根據績效情況對成果完成人員及參加成果轉化人員進行報酬分配,形成二級分配方案;
收益分配方案經課題負責人、綜合管理科主任簽字,由技術研發中心經理、總經理逐級批准後轉對應人力資源部,按照薪資流程發放,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扣繳納。
法律責任:
在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弄虛作假,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法賠償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公司有權對當事人追究法律責任;
公司職工違反知識產權保護和保密制度規定,泄露技術秘密、擅自轉讓、變相轉讓職務技術成果,或者以技術指導等其他方式損害公司知識產權權益的,公司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附則:
本辦法由技術研發中心負責解釋;
本辦法自公司批准發布之日起實施。
『伍』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流程是什麼
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主要驅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內、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容化,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主要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轉化方式,並且這兩種方式也並非涇渭分明,經常是相互包含的。
(一)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
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企業
2.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
(二)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
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機構類型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項目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
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陸』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是什麼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是以加速技術轉移、促進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及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為目標,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結合,推動產學研聯合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措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共性技術的開發和擴散、推動和完善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
『柒』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北京紫祥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業務定位
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是礦產資源研究所下屬業務部門,北京紫祥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礦產資源研究所全資公司,主要承擔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開發及科技輔助服務工作。
2.近期規劃
近些年來,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北京紫祥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礦產資源研究所的有形和無形資產,將其融入礦業開發的大潮中,承攬完成了一些有影響的礦產勘查項目,既創造經濟價值,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此外還保持或恢復了一些科研人員需要的科技輔助項目。近期規劃如下:
(1)積極組織和承攬橫向項目,探索做好礦產資源研究所科學家與企業之間的中間人。
(2)積極服務於企業,引導和利用企業資金在成礦條件好的地區開展找礦勘查,爭取找到大型礦床,為企業創造利益,從而提升礦產資源研究所在找礦領域的影響力。
(3)為社會和企業提供礦產資源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充分體現礦產資源研究所的公益性特點。
(4)開展磨片、碎樣工作,恢復單礦物分選等科研輔助項目,繼續做好打字、復印、繪圖工作,爭取設立印刷、裝訂等項目,更好地為科研人員服務。
(5)協助主管所長做好礦產資源研究所的成果轉化平台及橫向項目事務性工作,具體為:開展所級橫向項目的商業談判、立項等工作,並對其進行監控、督促檢查項目完成情況;處理橫向項目產生的法律、商業糾紛;協助管理礦產資源研究所的礦權、督促有關人員按照有關要求,完成開工報告、年檢和延續等工作。
『捌』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玖』 北京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怎麼樣
簡介:北京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服務中版心)是團市委直屬事業權單位。主要承擔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覽會、北京青少年文化創意節、北京青少年藝術周、北京青少年讀書節、北京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北京青少年科普教育、北京青少年理財教育等大型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工作。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拾』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包括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