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大包干成果

大包干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03 13:53:02

Ⅰ 什麼的大包干

大包干一般指包干到戶,是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

農民享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但所有權仍歸國家所有,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權利、責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積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

文革結束後,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重新實行,收效很大,進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飄向全國各地。



(1)大包干成果擴展閱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干到戶(又稱大包干)。這一責任制形式由皖東鳳陽縣農民首創,率先興起於滁縣地區。

與其他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一樣,大包乾的產生、發展,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產物,是糾正「左」傾錯誤、撥亂反正的偉大成果,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思想喚起並激發了農民的創造精神的結果。


Ⅱ 小崗村農民包干到戶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胡錦濤總書記於9月30日專程前往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考察調研,與當年率先實行大包乾的農民代表及各級幹部共商農村改革發展大計。總書記的光臨,使小崗村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熱點。在一片贊揚聲中,也有貶低以至反對的聲音不時傳來。反對的理由,無非是說小崗村還沒有富裕起來,與華西、南街村相比,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明顯,並由此得出結論,集體經濟無比優越,而大包干則是一條錯誤的道路。這樣一種論調,缺乏起碼的歷史眼光和科學態度,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反對改革之心,因此有必要加以批駁。
鄧小平曾經說過:「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改革是從安徽開始的。」循著這樣的思路,追蹤安徽農村改革的源頭,小崗村無疑是一個典型的代表。30年前,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在實行包產到戶的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為中國農村改革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小崗村的意義,主要是體現了一種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我們今天討論小崗村的意義,應當拋棄「農業學大寨」的傳統思維,打破「全能典型」、「永遠先進」之類的典型神話,實事求是地評價小崗村。從農業合作化開始到1978年,小崗村沒有向國家做過任何貢獻,年年吃返銷糧,領救濟款,還要經常外出逃荒要飯。實行大包乾的第一年(1979年),就創造了增產增收的奇跡。糧食總產132370斤,油料總產35200斤。全年糧食征購任務2800斤,過去23年一粒未交還年年吃供應糧,這年向國家交售糧食24995斤,超額7倍多。油料統購任務300斤,過去從未交過,這年賣給國家花生、芝麻共24933斤,超額80多倍。全隊還第一次歸還國家貸款800元。全隊農副業總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元,人均收入比1976年的32元增長12.5倍。這一系列數字充分說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大包干是解決農民溫飽問題的正確選擇。小崗村的典型意義,示範作用,正在於此。小崗村的歷史定位,應當是一個從貧困走向溫飽的先進典型,而不是從溫飽走向富裕的先進典型。明確這樣的歷史定位,有利於我們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小崗村,既不必苛求,任意拔高,也不應當無視歷史事實,加以貶低。
今天我們評價小崗村的意義,不能就小崗論小崗,而應當放寬視野,跳出小崗看小崗,立足全國看小崗。正是小崗人率先實行大包干,打開了封閉已久的歷史閘門,為全國億萬農民開出了一條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歷史新路。沒有當年的大包干,農村生產力就不能得到解放,就沒有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就沒有後來的打工潮、創業潮,也就沒有今天農村的新變化、新面貌。這一點,全國的農民兄弟沒有忘記。江蘇省張家港市長江村負責人特地到小崗村參觀,感謝小崗人實行大包乾的無量功德。當看到小崗村的發展還不快的現狀,便無償援建了一條「友誼大道」,銘記不忘小崗人為中國農民的第二次解放所立下的不朽功績。這就是富裕起來的中國農民對小崗人的真實感情,從中也可以看出小崗精神的價值所在。
應當承認,與華西、南街村相比,小崗村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確有差距。但是,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並不是土地的分與合,而是由地理環境、人才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華西、南街村地處縣城邊緣,有發展工業的諸多有利條件。而小崗村地處窮鄉僻壤,多少年來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加上村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根本不具備發展工業的條件。人們常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華西、南街村的富,主要來自工業,而不是農業。小崗村在致富路上的落後,缺的正是工業,單靠種地和外出打工,只能在全國農村中保持一個中等水平,不可能再繼續領先。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相信任何一個不帶偏見的人,都可以懂得。就華西、南街村來說,真正的發展,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如果沒有大包干責任制,農民仍然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動,那麼,兩個村辦工業的工人從何而來?沒有眾多的外地打工者在企業里出力流汗,兩個村的財富又從何而來?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並不需要再作過多的論證。可見,華西、南街的富,是通過工業實現的。如果沒有工業,僅僅實行土地的集體耕種,同樣不可能致富。否則就不能解釋,為什麼改革開放以前,這兩個村沒有富起來。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華西、南街村的富,是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不是什麼「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富裕起來的華西人、南街人,也應當象長江村人一樣,感謝小崗村,感謝小崗人。
清朝人趙翼有句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就是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歷史課題,因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才人、英雄和典型。但是,他們只能是各領風騷,而不可能永遠獨領風騷。小崗人帶頭實行大包乾的歷史功績,已經寫入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史冊。盡管小崗人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沒有能夠再次領先,然而,他們當年那種勇於在困境中尋找出路,義無反顧,大膽改革的精神,已經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同時,今天本色的小崗村,正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研究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小崗村仍然是一個典型的標本。

Ⅲ 「包產到戶」 與「包干到戶」 有什麼區別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包干到戶是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農民享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但所有權仍歸國家所有,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權利、責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積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

包產到戶是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一種生產責任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堅持統一計劃、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的條件下,把耕地農作物和某些畜牧業、養殖業和副業生產任務承包給農戶負責,實行超產獎勵減產賠償的一種做法。

2、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不同

包產到戶等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計算基本每股收益,作為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不變。

包干到戶分母的調整項目為按照本准則第十條中規定的公式所計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同時還應考慮時間權數。 當期發行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應當自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發行日起計算。


3、核算基礎單位不同

核算基礎不同,包產到戶是以產業活動單位為基本核算單位,而包干到戶是以獨立核算單位作為基本核算單位。

Ⅳ 大包乾的歷史意義

1、大包乾的歷史意義是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更大的貢獻;

2、大包干到戶一出現,就以其獨特的優越性,受到農民和農村幹部的熱烈歡迎。這種責任制形式「責任最明確、利益最直接、方法最簡便」;

3、聯產責任制本身從承包到組向承包到戶(主要形式是包產到戶和包干到戶)的演進,奠定了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本格局。而大包干以其獨具的優越性受到農民的特別擁護,終於成為家庭聯產承包的主要形式。

(4)大包干成果擴展閱讀:

大包干介紹:

農民享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但所有權仍歸國家所有,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權利、責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積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

大包干目的在於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低下狀態,結束農村集體耕作的弊端。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包干到戶的體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包干到戶的體制下,雖然土地國有的性質沒有改變,農民只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但在長期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生產資料私有化的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包干

Ⅳ 什麼是包干區

黨員幹部包干「服務區」為例。

以青島市市北區為例,已構建起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三級聯眾」服務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位區級領導聯系1個街道、社區和企業,定期到聯系點走訪調研,協調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72個機關部門分別與173個社區結成共建對子,幫助改善辦公服務條件,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也就是說每位黨員幹部要聯系群眾,構建「片組戶」服務網路,把3—5個居民小組劃為1個片區,實行每名黨代表聯系1個片區,每名黨員幹部聯系1個居民小組和1—2戶生活困難群眾,從而形成「街道—社區—片區—樓組—困難戶」全覆蓋、無縫隙的服務格局。

(5)大包干成果擴展閱讀:

包干區的重要意義:

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堅持組工幹部先行一步,深入一層,組織開展部領導聯系鎮(街道)活動和機關幹部結對困難家庭活動,並分區域聯系「黨員群眾中心戶」,通過走基層接地氣,進一步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努力將上級部署精神貫徹落實在基層。

同時,在各鎮(街道)精選基層站所、村(社區)、非公企業、新社會組織等建立幹部實踐基地,組工幹部可在學習領會上級精神的基礎上,將工作創意、創新舉措等學習成果在實踐基地先行先試、再行推廣,努力推動幹部認識在一線深化、能力在一線倍增、工作在一線提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黨員幹部包干「服務區」

Ⅵ 依據材料分析,「大包干」經歷了哪幾個步驟

步驟
包產到組,到戶,到個人。
眾所周知,安徽鳳陽小崗村的村民是第一個「 吃螃蟹」 的,實際上山東東明的某些農民在這之前就已 經把地分了,農村的改革山東農民走得很靠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把人和生產資料有機地 結合起來了,改變了以前吃「大鍋飯」 ,「干多干少一個樣」,農民的利益與生產掛鉤不直接,對發展生產沒有積極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後,生產關系中勞動者的權、責、利有機結合起來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迸發出來了,生產也就很快發展起來了。

Ⅶ 大包干實行後獲得了什麼樣的結果取得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大包干是先後獲得了比較豐收的成果。因為包產到戶,人民的積極性提高了。

Ⅷ 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不是18個嗎為什麼查所有資料摁紅手印的圖片都是20個人難道這也是造假的

為18人,不是假的。

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從此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分別是:關延珠、嚴立富、嚴立華、嚴立坤、嚴金昌、嚴家芝、嚴學昌、嚴立學、嚴俊昌、嚴美昌、嚴宏昌、嚴付昌、嚴家其、嚴國品、關友生、關友章、關友江、韓國雲,如今健在的還有11位(2018年1月)。

(8)大包干成果擴展閱讀:

小崗村「大包干」的相關情況:

1、到1952年底,全國廣大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己全部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結束了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

2、土地由剝削階級所有轉為歸農民所有,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標,解決了民主革命時期留下的最大問題,同時也有力地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大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

3、1978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這次土地改革,將土地產權分為所有權和經營權。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經營權則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戶均分包給農戶自主經營,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承包合同履行的監督,公共設施的統一安排、使用和調度,土地調整和分配。

Ⅸ 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的事跡。

成為第11位粉絲
安徽鳳陽縣小崗村,有一個「大包干」紀念館。一個掛滿了肖像的通道,左右兩邊共18人,右邊第一個,就是嚴宏昌。
40年前的一個冬夜裡,時任小崗村生產隊副隊長的嚴宏昌牽頭,與小崗村另外17個「當家的」一起,在一份承諾書上按下「紅手印」。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作(坐)牢剎(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18個人用「託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狀,分田到戶——「大包干」由此開始。
1979年的秋天,改變吃「大鍋飯」、出勤不出力的現狀僅一年,吃不上飯的小崗村迎來了最滿足的時刻:糧食總產量13.3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產量的總和;人均收入400元,是上一年22元的18倍。1980年5月,鄧小平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肯定了「大包干」。小崗村一夜翻身,成為了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也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起點。
2018年5月12日,談及40年前的「孤注一擲」,嚴宏昌略顯平靜:「在那個環境下,每個村都可能成為小崗村,我只是剛好站在了這個節點上。」他摁滅手裡的煙蒂,又點上一支,「但這也是我這輩子最重要和最自豪的事

Ⅹ 歷史上的1978年,風陽縣小崗村首創了"大包干"制(包干到戶),即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鳳陽縣鳳梨公社小崗村西頭嚴立華家低矮殘破的茅屋裡擠滿了18位農民。關系全村命運的一次秘密會議此刻正在這里召開。這次會議的直接成果是誕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證書。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有三條:一是分田到戶;二是不再伸手向國家要錢要糧;三是如果幹部坐牢,社員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在會上,隊長嚴俊昌特別強調,「我們分田到戶,瞞上不瞞下,不準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這個舉動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一個勇敢的甚至是偉大的壯舉。
1979年10月,小崗村打穀場上一片金黃,經計量,當年糧食總產量66噸,相當於全隊1966年到1970年5年糧食產量的總和。
從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來,在關於農村的文字中,「包產到戶」是個出現頻率很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高的詞彙,也是常被質疑和批判的。即使在小崗村獲得豐收的1979年,批評「包產到戶」的聲音也是不絕於耳。
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在一次重要談話中公開肯定了小崗村「大包干」的做法。當時國務院主管農業的副總理萬里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對這一舉動表示的支持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農村改革勢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正式出台,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此後,中國政府不斷穩固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使廣大農村地區迅速摘掉貧困落後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國因此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養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跡。

閱讀全文

與大包干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