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

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

發布時間:2021-05-02 08:16:41

① 一帶一路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一帶一路」的作用(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② 一帶一路建設中打造具有什麼特色的

縱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這是一個宏大戰略和系統工程,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包容性外交的具體體現。包容性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最大特點。
倡議目的突出包容性。建設「一帶一路」旨在實現包容性發展,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既讓國內沿線民眾共享公平參與的機會,又使沿線國家和地區共享發展成果。中方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主張共享機遇,共享繁榮,實現合作共贏。互聯互通有助於防止某一個國家在發展中「掉隊」。
總體思路彰顯包容性。首先,推進「一帶一路」,注重與各國發展戰略和區域合作規劃的相互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並非要單方面把中國的戰略和國力輻射和投送出去,強行讓其他國家和地區適應中國的發展需要,而是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對接,與其發展願望契合。其次,推進「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則。
實施方案強調包容性。其一,合作機制上,注重與現有雙邊和地區合作機制相輔相成,而不是要挑戰或替代現有雙邊和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中方主張,建立完善雙邊聯合工作機制,同時強化多邊合作機製作用。其二,合作重點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本身就體現了包容性。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的潛力和空間需要依靠強化包容性來釋放。其三,合作方式上,看重多樣化,沒有規定嚴格統一的參與規則,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靈活,富有彈性,是多元開放的合作進程。確定具體合作項目時注意能夠照顧雙多邊利益,強調各方認可,條件成熟一個抓緊啟動實施一個。
參與主體體現包容性。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摒棄以意識形態劃界的「冷戰思維」,不搞國家親疏遠近的「圈子文化」。不同制度、宗教、文明的國家均可共同參與。 「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符合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戰略,是中國提倡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偉大實踐。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特別是歐亞大陸歷來被視為一個地緣戰略大棋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難免會有一些質疑聲音。但中國堅持合作共贏戰略和包容性外交的態度是真誠的,不尋求排他性利益和勢力范圍,不會主動挑起沖突。
「一帶一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風險,中方不會因噎廢食。假以時日,「一帶一路」戰略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包容性外交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外交,包容性將使「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可持續戰略。

③ 「一帶一路」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為加強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間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閡與誤解、增強尊重互信、共創人類文明繁榮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任何民族、宗教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保護、傳承好自身獨特文化的同時,積極吸取其他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和優秀成果,「一帶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類型國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誕生於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也發源於此並流傳至世界各個角落,「一帶一路」通過經貿合作帶動人文交流,必將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西方對外交往總是充滿征服和奴役、刀劍和鮮血不同,我國的文化傳統始終堅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禮相待」等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原則,因而平等友好、互惠互利是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交往活動的主旋律,「一帶一路」的構建必將使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大范圍地走向世界,使之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樣,成為增強各國尊重互信、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原則標准。

④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一帶一路」為加強不同國家、民族、宗教間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回隔閡與誤解、增強尊重互答信、共創人類文明繁榮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任何民族、宗教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保護、傳承好自身獨特文化的同時,積極吸取其他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和優秀成果,「一帶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類型國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誕生於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也發源於此並流傳至世界各個角落,「一帶一路」通過經貿合作帶動人文交流,必將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西方對外交往總是充滿征服和奴役、刀劍和鮮血不同,我國的文化傳統始終堅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禮相待」等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原則,因而平等友好、互惠互利是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交往活動的主旋律,「一帶一路」的構建必將使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大范圍地走向世界,使之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樣,成為增強各國尊重互信、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原則標准

⑤ 論述中國的一帶一路的主要特點

縱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這是一個宏大戰略和系統工程,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包容性外交的具體體現。包容性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最大特點。
倡議目的突出包容性。建設「一帶一路」旨在實現包容性發展,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既讓國內沿線民眾共享公平參與的機會,又使沿線國家和地區共享發展成果。中方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主張共享機遇,共享繁榮,實現合作共贏。互聯互通有助於防止某一個國家在發展中「掉隊」。
總體思路彰顯包容性。首先,推進「一帶一路」,注重與各國發展戰略和區域合作規劃的相互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並非要單方面把中國的戰略和國力輻射和投送出去,強行讓其他國家和地區適應中國的發展需要,而是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對接,與其發展願望契合。其次,推進「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則。
實施方案強調包容性。其一,合作機制上,注重與現有雙邊和地區合作機制相輔相成,而不是要挑戰或替代現有雙邊和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中方主張,建立完善雙邊聯合工作機制,同時強化多邊合作機製作用。其二,合作重點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本身就體現了包容性。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的潛力和空間需要依靠強化包容性來釋放。其三,合作方式上,看重多樣化,沒有規定嚴格統一的參與規則,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靈活,富有彈性,是多元開放的合作進程。確定具體合作項目時注意能夠照顧雙多邊利益,強調各方認可,條件成熟一個抓緊啟動實施一個。
參與主體體現包容性。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摒棄以意識形態劃界的「冷戰思維」,不搞國家親疏遠近的「圈子文化」。不同制度、宗教、文明的國家均可共同參與。 「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符合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戰略,是中國提倡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偉大實踐。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特別是歐亞大陸歷來被視為一個地緣戰略大棋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難免會有一些質疑聲音。但中國堅持合作共贏戰略和包容性外交的態度是真誠的,不尋求排他性利益和勢力范圍,不會主動挑起沖突。
「一帶一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風險,中方不會因噎廢食。假以時日,「一帶一路」戰略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包容性外交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外交,包容性將使「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可持續戰略。

⑥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哪些成果

一是政策和規劃對接不斷強化。中國已與8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3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去年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共形成了279項成果清單,目前已經有255項轉為常態化工作,有24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包括大家知道的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了早期收獲,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了8000列,通達了歐洲14個國家和42個城市。

三是貿易與產能投資合作不斷深化。我們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了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四是金融服務領域合作得到加強。絲路基金已簽約了19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達到800億美元。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各商業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在不斷地加大。

五是人文交流逐步擴大。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倡議,同60多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一帶一路」框架下,雙向旅遊交流的規模超過了2500萬人次。

(6)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⑦ 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四年以來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主要成果有推動國際合作、推進人文交流、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系,推動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促進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拓展雙向投資合作,推動和相關國家共建經貿產業合作園區。穩步推進自貿區建設。

積極推進人文交流,圍繞著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絲綢之路開展一系列工作。設立了中國政府的教育獎學金。建立了「一帶一路」大學聯盟,跟沿線國家的學歷學位互認工作取得進展。在申遺、旅遊、電影等方面展開合作。

國內各部門、各地方主動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出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企業、金融機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開展對接合作,推動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造福沿線各國民眾。智庫、媒體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貢獻寶貴智慧。

(7)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

「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則。

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

堅持開放合作。「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堅持和諧包容。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

堅持市場運作。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

堅持互利共贏。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⑧ 結合實際論述一下中國一帶一路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

中國政府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8)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為全球均衡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動力,提供了新平台。「一帶一路」涵蓋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實現了「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的統一,有助於推動全球均衡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著眼點,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推動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宏觀政策協調。

對於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一次搭中國經濟發展「快車」「便車」,實現自身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性機遇,有力推動的南南合作的廣泛展開,同時也有助於增進南北對話,促進南北合作的深度發展。

⑨ 中國的一帶一路從提出到現在取得了哪些成果

1,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

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2,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

2016年2月6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出席了德黑蘭-馬什哈德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的開工儀式,項目預計將在42個月後竣工,隨後還有5年的維護期。該項目將由伊朗基礎設施工程集團MAPNA和中國中機公司及蘇電集團承建。

3,寮國鐵路

2016年12月25日,寮國北部琅勃拉邦,一支築路隊伍整裝待發。寮國總理通倫親自揮鏟破土,鳴鑼九響,標志著中國寮國鐵路全線開工。根據規劃,中老鐵路將於2021年全線貫通,屆時從中國邊境到萬象只需4個小時,多山缺路的寮國將實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的夢想。

4,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5,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

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帶一路

閱讀全文

與一帶一路成果和特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