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 )。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1)收入成果報表擴展閱讀:
利潤表的作用:
1、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經營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潤表反映,而獲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潤表外,還要藉助於其他會計報表和注釋附表才能得到。
2、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
債權人和管理部門通過分析和比較收益表的有關信息,可以間接地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尤其是長期償債能力,並揭示償債能力的變化趨勢,進而作出各種信貸決策和改進企業管理工作的決策,如維持、擴大或收縮現有信貸規模,應提出何種信貸條件等。
3、企業管理人員可據以作出經營決策
比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種構成要素,可知悉各項收入、成本、費用與收益之間的消長趨勢,發現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揭露缺點,找出差距,改善經營管理,努力增收節支,杜絕損失的發生,作出合理的經營決策。
4、可據以評價和考核管理人員的績效
比較前後期利潤表上各項收入、費用、成本及收益的增減變動情況,並查考其增減變動的原因,可以較為客觀地評價各職能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的績效。
以及這些部門和人員的績效與整個企業經營成果的關系,以便評判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功過得失,及時作出采購、生產銷售、籌資和人事等方面的調整,使各項活動趨於合理。
② 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是屬於財務成果的報表嗎
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是屬於財務成果的報表嗎
對的。
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是一種反映企業多項主營業務的收入、成本、費用、稅金及附加、利潤情況的會計報表。該表對分析企業經營成果的形成,判斷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及作出以後年度的盈利預測都有很大的幫助。
③ 收入明細表是會計報表嗎
是會計根據需要,自製的收入明細表。
④ 利潤表中怎麼看營業收入
一、利潤表的第一欄就是當期營業收入。
二、營業利潤等於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三大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三、利潤總額等於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再減去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等於凈利潤。
四、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
1、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營業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4)收入成果報表擴展閱讀
編制原理
利潤表編制的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平衡公式和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餘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企業經營不當,發生的生產經營費用超過取得的收入,企業就發生了虧損;反之企業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潤。會計部門應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並將核算結果編製成報表,這就形成了利潤表。
⑤ 季度財報中的利潤表上期和本期怎麼填
上期就是上季度發生的金額,本期就是本季度發生的金額,就按季度實際發生金額填寫就可以了。
利潤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
在一步式損益表中,首先要將企業一定期間內的所有收入及所有費用、支出分別匯總,兩者相減而得出本期凈利潤或所得稅後利潤。
(5)收入成果報表擴展閱讀: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餘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
根據「收入—費用=利潤」的基本關系來編制的,其具體內容取決於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及其內容,利潤表項目是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內容的具體體現。
從反映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反映企業經營資金動態表現的報表,主要提供有關企業經營成果方面的信息,屬於動態會計報表。
⑥ 會計報表中利潤表中「營業收入」計算公式
營業收入=平均房價×出售(租)客房(次)數
營業收入=220×3100=682000(元)
上面公式只是做習題時用到,在實際會計工作中不會用到這個公式。實際工作中都是將每一筆業務的發票數加總得到當月的營業收入。
⑦ 收入成本和利潤屬於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在利潤表中列示對嗎
錯誤,都說了是反映會計「期間」的報表,是期間數據,動態報表,資產負債表才是反映時點數據的靜態報表
⑧ 13.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 )。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利潤表。
利潤表是根據「收入—費用專=利潤」屬的基本關系來編制的,其具體內容取決於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及其內容,利潤表項目是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內容的具體體現。
從反映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反映企業經營資金動態表現的報表,主要提供有關企業經營成果方面的信息,屬於動態會計報表。
(8)收入成果報表擴展閱讀:
利潤表分析的類型:
(1)總體分析,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化趨勢。
(2)結構分析,通過利潤構成的結構分析,分析企業持續產生盈利的能力,利潤形成的合理性。
(3)財務比率分析,利用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4)項目分析,對企業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和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主要的項目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所得稅費用等項目。
⑨ 怎麼做五年的財務分析報表……四個報表啊,加急
問題太復雜也太寬泛,只能給你點建議。
利用會計報表觀察:
財務結構及負債經營合理程度
資產負債表 擁有或控制資源情況及資金實力
觀察企業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
預見未來財務狀況
經營業績
利潤表 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盈利能力
未來獲利能力
以現金償債和支付投資者利潤
獲取利潤和經營現金之間發生差異原因
現金流量表 籌資、投資影響和不影響現金收支情況
未來形成現金流量能力
估計企業風險
可以計算一些指標進行分析,如果用Excel表還可以配以圖片。例如:
一、利潤資產負債表,觀察企業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
1)所有者權益比率=(盈餘公積+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
又稱實收資本安全率,反映公積金對實收資本的保證程度
2)資產負債率(負債比率)=企業負債總額/企業資產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債務趨勢,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晴雨表,一般資產負債率小於50%屬於安全邊際
3)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考察企業資產流動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合理標准為1.5~2.0之間。該指標越高債權人權益越有保證。同時比率越高日常經營越不需要短期資金的支持,但比率過高表明資金利用效率越低。
二、利用利潤表,考察企業經營業績
1) 銷售收入增長率=報告期銷售收入/基期銷售收入-1
從動態上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銷售成果增長情況
2)銷售利潤率=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成本
表明企業最終成果占銷售成果的比重。與該指標類似的指標還有銷售毛利率、邊際貢獻率等,銷售毛利率反映了銷售業務的成本盈利水平;邊際貢獻率反映產品本身的初步盈利水平。
3)凈資產利潤率=凈利潤/期末資產
是投資者特別關注的指標,只有凈資產利潤率大於社會平均利潤率,股東才願意向企業投資;只有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大於債務資本成本率,利用財務杠桿才能提高凈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該比率越高,說明所有者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凈資產利潤率是從所有者角度來考察企業盈利水平高低的,而總資產利潤率分別從所有者和債權人兩方來共同考察整個企業盈利水平。在相同的總資產利潤率水平下,由於企業採用不同的資本結構形式,即不同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例,會造成不同的凈資產利潤率。
三、利用現金流量表觀察
1)銷售凈現率=企業年末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年度銷售收入凈額
該指標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每天實現1元銷售收入所能獲得的現金凈流量,一般應大於銷售凈利率指標數值
2)即付比率=(一定時期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一定時期流動負債合計數-預收款項-預提費用)
該指標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現金流量實際支付能力的大小,是流動比率指標的重要補充指標
⑩ 反映某―特定期間財務成果的報表是()。A利潤表B、利潤分配表C、資產負債表D、現金流量表
A。利潤表。表示反映某一會計期間財務成果的報表。
通過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收入實現情況,即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多少,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多少,投資收入實現多少,額外業務收入是多少。也可以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的支出情況,即消費情況。
收費的主營業務成本是多少,主營業務稅金是多少,銷售成本是多少,管理成本是多少,財務成本是多少,營業外支出是多少等等,都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實現凈利潤,從而判斷資本保值增值的情況。
(10)收入成果報表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的編制要求:
1、數字真實
財務報告中的各項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
2、內容完整
財務報表應當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全貌,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才能滿足各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凡是國家要求提供的財務報表,各企業必須全部編制並報送,不得漏編和漏報。凡是國家統一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須披露。
3、計算準確
日常的會計核算以及編制財務報表,涉及大量的數字計算,只有準確的計算,才能保證數字的真實可靠。這就要求編制財務報表必須以核對無誤後的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為依據,不能使用估計或推算的數據,更不能以任何方式弄虛作假,玩數字游戲或隱瞞謊報。
4、報送及時
及時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徵,財務報表信息只有及時地傳遞給信息使用者,才能為使用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否則,即使是真實可靠和內容完整的財務報告,由於編制和報送不及時,對報告使用者來說,就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
5、手續完備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應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財務報表封面上應當註明:企業名稱、企業統一代碼、組織形式、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並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