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守住戰役成果

守住戰役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01 10:16:01

⑴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主要成果

為新中國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⑵ 蘇軍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什麼成果

由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這兩個方面軍實施的這次戰役,對於粉碎勒熱夫突出部的敵人,具有重要作用。普爾卡耶夫中將指揮的加里寧方面軍執行了任務。在別雷以南進攻的方面軍部隊,順利地突破了敵人的防線,向前推進與加里寧方面軍部隊會合,以便閉合對德軍勒熱夫集團的合圍圈。但是,西方面軍未能突破敵人的防禦。於是,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前往西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處。

朱可夫抵達西方面軍指揮所後,經過了解情況,認為:繼續進行這次戰役已不適宜,因為敵人已猜透蘇軍意圖並從其他地段向該地域調來大量兵力。

與此同時,在蘇軍突破的地域中,加里寧方面軍的情況也復雜化了。敵人的猛烈的翼側突擊切斷了索洛馬京少將指揮的機械化軍與主力之間的聯系,該軍陷入合圍。蘇軍最高統帥部不得不從其預備隊中抽調一個步兵軍協助該機械化軍實施突圍。該機械化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奮戰了3個多晝夜。第4天夜間,趕來援救的西伯利亞人突破了敵防線,該機械化軍的官兵才得以突圍,但已精疲力竭,不得不撤往後方休整。

蘇軍在這里盡管未能達到最高統帥部規定肅清勒熱夫突出部之敵的目標,但卻以積極的行動使德軍統帥部不能從這個地段向斯大林格勒地域調動大量援兵。而且,德軍統帥部為了保住勒熱夫-維亞濟馬基地,還被迫從維亞濟馬、勒熱夫地域調來4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

⑶ 高山鋪戰役的戰役成果及意義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0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鄧(小平)大軍主力於湖北省漕家河(今蘄春)以東地區對國民黨軍的伏擊戰。
1、戰役成果
劉鄧大軍共殲國民黨軍12660人,其中俘敵9560人,斃傷3100人,繳獲火炮33門,機槍375挺,子彈40萬發,騾馬172匹,及大批軍用物資。
2、意義
此次戰役,大大打擊了敵軍和地方反動勢力的氣焰,鼓舞了群眾的斗爭情緒,提高了部隊進行無後方作戰的勝利信心,為進一步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⑷ 渡江戰役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⑸ 平津戰役的成果及意義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實現了對北 解放天津
平守軍的和平改編。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此役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餘人。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並從此寫就新的歷史篇章。

⑹ 遼沈戰役的重要成果是什麼

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⑺ 寫出抗日戰爭不同時期的英雄事跡或抗戰成果 各舉一例

在電影〈血戰台兒庄〉中曾有個細節,打退敵人數次進攻以後,一名老兵拌下半節斷了的柳根吹響了那段讓人盪氣回腸的陝西小調,斷牆上那「生在陝西死在山東」的醒目標語令我不止一次的熱淚盈眶。陣守台兒庄的是以陝西人為骨乾的西北軍炸掉浮橋以血肉之軀抗擊日軍的裝甲部隊。為主力部隊反攻贏地寶貴時間,終於迎來抗戰以來首場大勝利!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發動了「蘆溝橋事變」後,以閃電般的速度攻城略地……1938年3月,日軍牛島、川岸師團兵臨山西風陵渡。接楊虎城掌管西北軍的孫蔚如向國民政府和陝西民眾盟誓:余將以血肉之軀報效國家,捨身家性命以拒日寇,誓與日寇血戰到底!但聞黃河水長嘯,不求馬革裹屍還……

1938年7月,一支由三萬多名「陝西冷娃」組成的隊伍夜渡黃河,開進了黃河北岸的中條山。中條山,曾被侵華日軍稱為「盲腸」。在抗戰初期,日軍傾十餘萬兵力,苦戰三年,竟未能越過中條山一步。這在抗戰初期確屬罕見。而堅守中條山的,竟是武器裝備低劣、受蔣介石排擠的雜牌軍西北軍。

一群清一色的號稱「冷娃」的陝西子弟兵,在中條山堅持抗戰近三年,先後粉碎了日軍的11次大掃盪,把不可一世妄言三個月佔領中國的日本鬼子拒阻於潼關以外,使其進入關中掠佔西北的夢想死於胎中。抗戰八年,日軍占據了東、南、北大片領土,卻一直無力西進,這一切都得之於中條山戰役的偉大勝利。日本鬼子不僅未能踏進潼關一步,而且付出了慘重代價,僅「6·6」會戰一役,日軍排長以上軍官的骨灰盒層層疊疊壘堆了1700多具。這是八年抗戰中取得重大戰果的戰區之一。在中條山堅持抗戰近三年,陝西子弟兵也有2.1萬人犧牲在中條山下、黃河岸邊。

由徐劍銘等三位陝西本土作家創作的長篇紀實作品《立馬中條》中,孫蔚如將軍率領關中子弟與日本侵略軍「6·6」 血戰里有一個八百壯士投身黃河的細節:

177師新兵團有一千多名士兵被兩倍於己的鬼子包圍,經過拼殺後死亡200,餘下的800人被逼到黃河岸邊的懸崖上,三面都是絕壁。這800士兵在短暫的一瞬里從懸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稱作母親的黃河。黃河以母親的慈愛襟懷包裹了這800個殊死搏鬥後誓不投降的關中「冷娃」。他們都是16-18歲的孩子。

他們沒有一個人活下來。他們800人集體投河的那一幕,被山裡的村民看見了。活著的這個村民,尤其清晰地記得最後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懸崖上只留下最後一個關中籍中國士兵。這是一位旗手。他的雙手緊緊攥著他的部隊的軍旗。軍旗已經被槍彈撕裂被硝煙熏染,他仍然雙手高擎著。他在跳河前吼唱了幾句秦腔。那位活著的當地村民還記得其中兩句戲詞,是《金沙灘》楊繼業的兩句——— 兩狼山———戰胡兒啊……天搖地動———

好男兒———為國家———何俱———死———生啊……

孫蔚如將軍率官兵在800壯士跳河的河灘上舉行公祭。黑紗纏臂。紙錢飄飄。香蠟被河風吹得明明滅滅。有人突然發現黃河水浪里有一桿軍旗,詫異其為何不被河水沖走。士兵下河打撈這桿軍旗時,拖出兩具屍首來。旗桿從一個人的後背戳進去,穿透前胸,這是一個被稱作鬼子的日本兵的屍體。壓在鬼子屍體上邊還緊緊攥著旗桿的人,是中國士兵,就是那個吼著秦腔最後跳入黃河的旗手。

當時,西安的新聞媒體則代表關中百姓發出真誠的感嘆:「西北整個得以安定,皆賴我第四集團軍英勇將士在黃河北岸艱苦支撐所賜……」。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將軍親臨平陸慰問第四集團軍官兵、熱情盛贊陝軍為「中條山的鐵柱子。」

陳忠實曾評論道:

「這些關中將士無論性格性情具備什麼樣兒的地域性特質,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血戰中體現出來的凜然不可侵侮的大義,正是中華民族輝煌千古存立不滅的主體精神。」

在關中一部縣志中,滿滿十餘頁的抗戰烈士名錄,他們全部死於中條山戰役。那個時候,該縣人口不滿一萬,而在此戰役中捐軀者竟有一千多人。百團大戰 亦作晉南遊擊戰,是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國共產黨率領八路軍主力一百餘個團與當地民兵共約40萬人發動的以破襲戰為主的對日戰役。戰役所在地大約在山西省南部。戰役成果這場戰役的指揮官彭德懷最早並沒有向中共中央通告,而是臨時決定的。但在戰役打響後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嘉獎與支援。事後國民革命軍也發來賀電,祝賀百團大戰所取得的輝煌戰果。 據統計,八路軍(包括當地民兵在內)共進行戰斗1800多次,日軍死傷20000多人;偽軍五千多人;俘虜日軍280多人、偽軍18000多人;破壞鐵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梁、車站258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

⑻ 星際爭霸2戰役成就

暴走那一關白天把15個建築物打成紅學 等提示夜晚 馬上打掉
挖寶行動用女妖隱身從左面潛入 激光鑽機擊殺50個建築物
零點行動 把左面的岔路口守住然後打上面的因為沒有路口機槍兵火力很強 上面有2-3個然後沖擊下面的 直接強點 那個注意保存 還有基地後期被打直接飛起 基本上打到基地的時候 剛剛好結束 右上角的路口4地堡+3房屋
有作弊器的 選好版本下載 但是殘酷戰役很有意思我是因為刷戰役 時間超過了8小時 當時大概打了3遍 殘酷通關了 所以作弊3小時通普通

⑼ 廣西戰役的成果

解放廣西戰役,歷時30餘天,殲敵17萬餘人,消滅了統治廣西25年、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一時、堅決反共的國民黨新桂系,解放了廣西。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具有重大意義。由於新桂系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強的地方軍閥勢力,又由於新桂系在當時是主持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集團,這樣一個集團的覆滅,極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國民黨軍,大大動搖了這些省份國民黨軍的軍心,促使好些地方的國民黨軍因而放棄抵抗或和平起義(如雲南起義等),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歷史進程。

⑽ 宜川戰役的戰役成果

宜川戰役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後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此役,西北野戰軍以傷亡5404人代價,全殲胡宗南集團主力整編29軍軍部、整編27、90師及整編76師24旅,共5個旅10個團計29485人。其中,斃傷敵7523人、俘敵21962人,繳獲汽車19輛、化學迫擊炮6門、82迫擊炮24門、60迫擊炮139門、重機槍193挺、輕機槍979挺、長短槍8383支。1縱隊共斃傷俘敵11177人,繳獲化學迫擊炮3門、82追擊炮和60追擊炮40門、重機槍69挺、輕機槍341挺、長短槍3337支;3縱隊共斃傷俘敵整編24旅旅長張漢初以下5061人,繳獲山炮3門、82迫擊炮19門、60迫擊炮27 1門、輕重機槍225挺、長短槍1906支、汽車13輛。敵整編29軍中將軍長劉戡自殺身亡,整編90師中將師長嚴明及整編31旅少將旅長周由之、47旅少將旅長李達、53旅少將副旅長韓指針等被擊斃,整編29軍少將參謀長劉世振、整編27師少將副師長李奇亨和整編90師少將參謀長曾文思、整編24旅少將旅長張漢初等被俘。
迫使蔣介石將位於隴海鐵路潼關以東地區的裴昌會兵團及鄭州的整編第38師調往西安,策應了中原解放軍的作戰。這是西北野戰軍新式整軍以後所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僅僅一年時間,敵我力量發生根本變化,敵人由進攻轉為防禦;我軍戰鬥力大大提高,由一次消滅敵人一個建制團到一次消滅一個整編軍(即兵團);把戰爭由內線引向蔣管區。
這一仗震撼了蔣家王朝,蔣介石匆忙從南京趕到西安,安撫軍心,並將華東、中原兵力增援西北,以確保西安和關中。這就給華東野戰軍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得以聯合發起洛陽戰役的戰機,有力地策應了中原戰場的作戰。西北戰場的形勢也改變了,西北野戰軍直指關中。

閱讀全文

與守住戰役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