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管理辦法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改進在中央企業選派中青年博士參加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博士服務團」的工作,確保 「博士服務團」成員完成「了解國情、服務地方、積累經驗、增長才幹」的任務,為中央企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根據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有關文件精神並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資委黨委組織部負責在中央企業中選派博士參加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博士服務團」工作,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二局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第三條 中央企業組織人事部門負責本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的選派與管理工作。
第四條 根據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有關規定,接收「博士服務團」成員的地區有關單位負責落實服務鍛煉崗位、日常管理、配合派出單位進行考核及辦理延期和留任等工作。
2. 中央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選派條件及程序
第五條 選派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
2.年齡在45周歲以下;
3.一般應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在企業中擔任相當於黨政機關副處級以上職務。
第六條 選派程序
(一)國資委黨委組織部每年根據中央組織部要求,將名額分配至中央企業。
(二)中央企業組織人事部門根據選派條件,經企業黨委(黨組)研究同意,推薦本企業人選,同時填寫《「博士服務團」成員推薦表》,報國資委黨委組織部。
(三)國資委黨委組織部將人選報國資委領導同意後,報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由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確定服務鍛煉崗位。
3. 博士服務團的介紹
開展「博士服務團」工作是中央組織部和共青團中央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為西部地區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務的一項重要舉措。從1999年開展以來,至2010年,累計已派出10批共1196名博士到西部地區服務。2009年選派的第10批133名博士已圓滿完成服務鍛煉任務。2010年選派的第11批「博士服務團」成員來自47家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大連等8省市,平均年齡40歲,具有高級職稱的105人。他們將分別前往西部12個省區市、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吉林延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等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服務鍛煉。「博士服務團」是中組部和團中央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務而組建的,是貫徹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4. 博士服務團的入選條件
中組部和團中央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政治素質好、作風過硬等黨選拔幹部的普遍要求外,博士服務團注重專業素養,比如具有經濟管理類專業教育背景,熟悉投融資管理等專業領域的博士更有希望入選。此外,與高校支援西部的博士生不同,工作經驗是博士服務團看重的條件之一。博士服務團,一般要求博士具2年以上工作經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
服務團選派成員,一般由接收地區和單位先提出需求,選派地區和單位據需求推薦人選,然後由中組部和團中央確定人選。
「每年年初會向各省直部門、各廳局、市縣單位、高校徵求意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博士,報到省委組織部,我們遴選出合適、對路、能和國家部門對接上的博士,再報上中央,中組部人才局,以『按需選派,雙向對接』的原則選拔」。
「按需選派,雙向對接」,言簡意賅地概括出博士服務團的選派過程。在此過程中,如何讓最「對路子」的博士去最合適的崗位,大有學問。
5. 中央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服務鍛煉的時間、地區、崗位及待遇
第七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時間原則上為1年。
第八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主要派往重慶、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區省(區、市)和江西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服務鍛煉。
第九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一般掛職擔任市(州)、縣(市、區)和省(區、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黨政副職或助理,不佔領導職數。
第十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的待遇
(一)服務鍛煉期間,「博士服務團」成員在原單位的職務予以保留,其職務升遷、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資福利待遇等不受影響。
(二)服務鍛煉期間,政治、生活等待遇,按接收單位有關規定執行。
(三)到西藏、新疆地區服務鍛煉的人員,其工資福利待遇,參照援藏、援疆幹部的有關規定執行。
(四)服務鍛煉期間因公出差費用由接收單位負責。
(五)根據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有關規定,派出企業負責報銷「博士服務團」成員往返服務鍛煉單位交通費及其配偶探親的往返交通費各1次。
(六)根據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有關規定,服務鍛煉期間,派出企業應根據「博士服務團」成員所到地區的不同類別,給予每月不低於500元的生活補助。
6. 第十八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赴西部服務鍛煉是真的嗎
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19日在京舉辦第十八批博士服務團行前培訓會。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405名博士參加培訓。
今年博士服務團選派工作,突出對人選的思想政治把關和專業水平要求,加大對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力度,規模為歷年之最。選派工作中,持續加大對金融、農業、交通建設等經濟發展急需緊缺人才選派力度,鼓勵引導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服務鍛煉,優先保障艱苦地區人才需求,選派到西藏、新疆、青海三地的人數占總人數近40%。
7. 中央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管理辦法的介紹
為加強和改進在中央企業選派中青年博士參加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博士服務團」的工作,確保 「博士服務團」成員完成「了解國情、服務地方、積累經驗、增長才幹」的任務,為中央企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一個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08年3月6日起實施。
8. 博士服務團的基本情況
博士服務團,簡言之即選拔博士到地方掛職鍛煉。1999年至今,中組部和團中央已先後選派13批16 4 3名博士到西部服務。
博士服務團,不僅讓王志和張政等「名嘴」躋身地方官員之列,更讓許多默默無聞但同樣「有料」的博士成為支援地方建設的生力軍。
「博士服務團」是中組部和團中央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落實「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支援西部建設而組建的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
「博士服務團」的試點工作始於1999年,首批共有成員23名,分別被派往重慶和四川。在當地,他們充分發揮青年高級知識分子的優勢,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特長,在當地各相關部門掛職服務。試點工作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當地的各級黨委、政府都對「博士服務團」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因此,中組部和團中央從2000年起又分批組織了數百名優秀人才前往西部地區掛職,支援西部的開發和建設。 「博士服務團」掛職服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深入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在西部的廣闊天地中,博士們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充分應用於實踐,改善生產力發展環境,提高生產力水平。同時,作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他們又把開放的觀念、先進的意識帶到了西部,並紮根在了西部,使許多人受到洗禮、浸潤和帶動。深入西部,深入基層,使他們能夠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需要,自覺地把個人利益融入全民族的利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組建「博士服務團」服務西部不僅是智力扶貧的新形勢,而且還是培養人才的新途徑。西部地區的經濟文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不如東部,有的地方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因此,博士們要在西部做出成績,所面對第一個難題就是要去適應西部生活的方方面面。掛職服務使他們走出了理論的天堂,在實踐中檢驗知識的同時也在檢驗著自身的素質。許多「博士服務團」成員在圓滿完成掛職任務、返回原崗位後深切感受到:在西部的掛職鍛煉使他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改變了過去往往簡單化、理想化的思維方式,對自己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著很大的啟迪和幫助。
從重慶燃起的星星之火1999年至今,從重慶的首批39名博士燃起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顧名思義,博士服務團,首先要求參與者擁有博士學位。1997年7月,為給剛成為直轄市的重慶提供智力支持,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牽線搭橋,重慶一次性從中國社科院引進39名博士。次年,其中的18名掛職博士留任,震動西部地區。1999年,中組部加入「博士服務團」主辦單位行列,該團試點擴至重慶、四川、江西三省市。博士遴選范圍也擴大到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及所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有大型骨幹企業。截至2008年,博士服務團服務范圍已擴至西部12個省區市,江西省和吉林延邊、湖北恩施、湖南湘西三個自治州,覆蓋所有西部地區。博士選派單位除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外,也增加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市。1999年至今,中組部和團中央已先後選派13批1643名博士到西部地區服務。從重慶的首批39名博士燃起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讓最對路的去最合適的崗位「按需選派,雙向對接」,言簡意賅地概括出博士服務團的選派過程。
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2015年11月23日在北京舉辦第16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行前培訓班,對即將奔赴西部等地服務鍛煉的博士服務團成員進行集中培訓。
這次選派的390名博士都是西部地區急需緊缺的人才,規模也為歷年之最。選派工作突出三大特點:更大力度引導優秀青年人才向基層和西部地區流動,發揮他們聯結東西部的橋梁作用和人才培養傳幫帶作用,幫助解決基層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搭建有利於優秀青年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實踐舞台,吸引青年人才到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重點項目的第一線、基層實踐的大熔爐鍛煉成長。瞄準西部扶貧開發人才需求,加大與西部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選派力度,服務精準扶貧,突出智力扶貧。
9. 博士服務團的簡要概述
顧名思義,即選拔博士到地方掛職鍛煉。
由誰選派?
中組部和團中央
成員多少?
1999年至今,已先後選派13批1643名博士到西部。
成員哪裡來?
博士選派單位除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外,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市。
要到哪裡去?
截至2008年,博士服務團服務范圍已擴至西部12個省區市,江西省和吉林延邊、湖北恩施、湖南湘西三個自治州,覆蓋所有西部地區。
10. 中央企業「博士服務團」成員管理辦法的第四章 管理與職責
第十一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期間由派出企業和接收單位共同管理。國資委黨委組織部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工作;派出企業和接收單位共同負責具體管理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以接收單位為主。
第十二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期滿後,原則上按期返回原單位。確因工作需要延長服務鍛煉時間一年及以上和留任,由接收單位在本人同意的基礎上,向省(區、市)委組織部提出申請,徵得派出企業及國資委黨委組織部同意後,辦理相關手續,報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備案。 第十三條 國資委黨委組織部職責
(一)負責「博士服務團」成員的選派、資格審查和組織協調工作。
(二)加強聯系溝通,及時了解「博士服務團」成員的工作生活情況,協調解決服務鍛煉期間的有關重要問題。
(三)實地考察服務鍛煉期間「博士服務團」成員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情況。
(四)協調、安排「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期滿後的考核工作。
(五)負責「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期滿後延期、留任等相關工作。
(六)跟蹤了解「博士服務團」成員回原單位後工作情況。
第十四條 派出企業職責
(一)把好選人關,切實保證選派人員的質量。嚴格按照選派條件選人,選派出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人才到西部地區服務鍛煉,支持西部地區發展,貫徹落實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
(二)建立聯系人制度,明確有關人員負責「博士服務團」成員的具體管理工作。
(三)及時了解掌握「博士服務團」成員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四)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和優勢,對「博士服務團」成員工作上給予大力支持,發揮派出人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五)「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期滿,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會同當地組織部門對其進行考核,寫出考核材料,存入本人檔案。
(六)妥善安排「博士服務團」成員服務鍛煉期滿回企業後的工作,對在服務鍛煉期間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人員,可提拔使用。
第十五條 「博士服務團」成員職責
(一)按照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了解國情、服務地方、積累經驗、增長才幹」的要求,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與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為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以及中央企業的改革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在西部地區特別是艱苦環境里學習、鍛煉,增長才幹,努力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二)服從大局,嚴格遵守組織紀律和接收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
(三)謙虛謹慎、努力學習,高標准、嚴要求,樹立「博士服務團」成員的良好形象,維護中央企業的聲譽。
(四)服務鍛煉期滿,認真總結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形成個人總結,主動配合派出企業、接收單位做好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