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國佛教界傳出種種丑聞,驚世駭俗,這還是佛教徒嗎
我佛現世之時,尚有惡行比丘,胡作非為,何況現今末法之時。
有人常問我:有和尚吃肉。我說,和尚不吃肉。問者堅定說有和尚吃肉,我說,和尚不吃肉,吃肉不和尚。比如善人不作惡,作惡不善人。當要明白和尚之義,不能以相定義。是否和尚,不能看那身衣服與光頭,只能以其所修所證為稱。
至於有種種丑聞的所謂佛教徒,是不是佛教徒,不能依相而定,只能依心而義。這種現象,不只在某一國,多國如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就是國家給他發了一個佛教徒證書,也不能是。比如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惡了,國家給他一張大善人的證書,那也是惡,只是強行糊弄世人而人。
是否佛教徒,以心所為,德以衡之而名,不以相觀而稱,所以,不要在乎之名稱,要離相取義而名之。
㈡ 皈依佛門需要什麼條件
1、佛門皈依沒有條件,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佛門,皈依最重要的是內心的皈依,外在的形式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佛法重實質而不重形式。只在形式上的皈依是得不到任何的受用的。
2、皈依佛門第一步就是受五戒,這五戒是「根本戒」,「根本戒」的意思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佛,也不管你受不受戒,違反了都要受到惡報。因此,受持五戒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3、『具足眾戒』,『眾』是眾多;眾多的戒條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條戒,然而真正的戒條只有前面十七條——四重十三僧殘;這是屬於戒,其他的全屬威儀。
4、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是不偷盜,第三條是不邪淫,第四條是不妄語,第五條是不飲酒。前面四條叫『性罪』,無論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說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沒罪。
5、佛法的實行就是戒律。戒律就是正覺的生活規范,世尊當年在世,生活、講經說法,沒有一樣不是活活潑潑、快快樂樂,如此,佛教才能夠被一切眾生歡喜的接受。
6、皈依佛門實際上就是是正式成為佛教信徒的一個手續,具體包括參加皈依三寶儀式,然後領取皈依證書,此後就可以居士身份自願參加定期的佛事活動了。
(2)善人證書擴展閱讀:
1、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所謂內道、外道之區別在於有無皈依三寶。皈依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寶的氣力而得到掩護與擺脫。
2、三寶指佛、法、僧:佛為醒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3、皈依佛門需要拆開分解,皈依: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種信仰當中。皈依需要有強烈的向佛之心,要有遵守佛家戒律的覺悟,要有持之以恆的恆心,要有勇往直前,沖破重重阻難,修成正果的決心。皈依之人,必是心性堅韌,心地純潔,無比虔誠的教徒,任何心不夠誠的信徒,都不能算是完全皈依的信徒。
㈢ 學佛入門用拜師或供養菩薩
推薦看四部阿含。然後有機會去寺院皈依。
《增一阿含經》
《雜阿含經》
《長阿含經》
《中阿含經》
這幾乎就是佛陀在世時的(生活記錄本)
經文詳細記錄了。佛在什麼地方教學。說了什麼。受過誰的供養等等。
可以對佛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㈣ 淘寶買東西我用農業銀行快捷支付怎麼支付不了,網上支付要什麼證書 怎麼弄啊!
你的這個是支付寶跳轉到網銀的支付,這個是要證書的,證書是你去銀行開通網銀然後辦理K寶也叫U盾,然後支付的時候插上K寶(u盾)選擇證書,下一步就是輸入密碼進行支付的。
快捷支付是你要在支付寶-我的賬戶-支付方式裡面開通就可以的。 也可以再購買東西的時候選擇立即購買-選擇你持有銀行卡的銀行-填寫你該卡的信息-然後手機會收到驗證碼-輸入你的支付寶密碼-確認開通-就完成支付了。
㈤ 十二生肖成語的故事 俗語
關於生肖的故事,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這里所說的故事,包括神話傳說、典故等。
在十二生肖的排位上,為什麼鼠小為大,排在第一位呢?這個問題首先就讓人類的先哲和當今的智者百思不得其解:論體形,老鼠小得可憐,讓人一把提住能玩開在股掌之間,十二生肖動物中,它是最小的一個。;論蠻力,它與牛的強壯、虎的威猛、龍的神力、馬的騰躍,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論品質,牛的踏實、兔的善良、馬的勤奮、羊的溫順、豬的實在,也都顯得比老鼠好上許多倍;再論智慧,猴的靈巧、狗的聰慧,也都在老鼠之上。退一萬步說,就算比誰最狠毒,恐怕蛇也該排在鼠的前面。但事實是小小的老鼠是十二生肖的排行老大!
這個問題至今仍是個懸案,有人說,今日說法,大概只有一個解釋:分管十二生肖排行的傢伙,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他收了老鼠的巨大好處而做了權錢交易的色當,把第一名的金冕加在了無德無才的小小老鼠頭上。這當然只是一個牽強附會的玩笑。但確確實實的是,人類對此始終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不過,人類畢竟是動物里最聰明的高級動物,在十二生肖確定了許多年後,人們終於編出了一個或許是自欺欺人自圓其說的民間故事,藉以說明為什麼老鼠在十二生肖排行第一。這個叫做"老鼠第一大"的故事流傳在中原的湘鄂一帶:
老鼠和牛馬羊等當選十二屬相後,老鼠說:"我應該擺在第一位。"牛、馬、羊它們不服氣,說:"你憑什麼排第一位呢?"鼠說:"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牛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們大嗎?"老鼠說:"我們幾個爭了不算數,還是讓人來說吧。"牛馬羊等都同意讓人來評議。於是它們商量了辦法:由牛領頭,馬、羊、鼠先後一個接一個從大街上走過,看人們怎麼評議。
在大街上,牛走過來了,人們說:"這頭牛很壯。"馬過來了,人們說:"這匹馬真高。"羊走過來的時候,人們說:"這只羊很肥。"最後,老鼠大搖大擺地挺著肚子走過來,人們看見大街上突然走出一隻大老鼠,都追著它喊:"好大一隻老鼠呀,好大的一隻老鼠呀!"這樣一來,牛馬羊也無話可說了,讓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民間還有類似的十二屬相排位的故事。
關於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乾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出後,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明日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說,好說!"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
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雲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著兩只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里。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黑狸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選好首領,小臣願替君分憂解愁,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
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牆角的老鼠卻鑽了出來,提出抗議。它說:"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們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於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於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後排了老牛。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漁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只角送給了蒼龍。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後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衛,應該排在海王前面。"
蒼龍一聽大怒,說:"你休得胡攪蠻纏,不服氣咱就比試比試。"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說:"一言為定,你們就比比賽跑吧,讓獵狗來做你們的裁判員。"
狗和雞素來不和,它見雞討好龍,便想借機捉弄它們一下,它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裡對兔說:"你的尾巴太長了,會妨礙比賽的,要忍痛割愛。"它給兔子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比賽開始了,蒼龍騰雲駕霧,片刻間就飛到了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時角就被樹藤掛住了,怎麼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個壠,一口氣跑到了終點。
黑豬不顧眾動物的反對,把兔子排在了蒼龍之前老虎之後。
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兔賣好說:"要是不選這樣的跑道,不幫你割斷尾巴,你哪有今天的勝利呀。"野兔正捧著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狗的話,撇著三瓣嘴說:"哼!我是憑本領取勝的,沒有你,我還丟不了這條漂亮的尾巴呢!"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說:"既然你有本領,那咱們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說:"這有什麼難,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請你啃骨頭。"說著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樣地追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攆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說:"好了,這下該我啃骨頭了。"
為這事,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後頭。
蒼龍比賽失敗後,經常背地裡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了又後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龍說:"龍哥哥,既然這兩只角對你毫無益處,那就請你還給我吧。"龍狡猾地說:"這雙角雖然害了我,但能裝飾我的儀表,還你不難,要等太陽出西山,月亮下東海。"說完,便一個猛子紮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大海呼叫:"龍哥--哥!角--還--我……"
從此,公雞失去了兩只角,也被排在後頭。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的排位沒有確定了。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們誰先誰後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間測驗,進行雜技表演。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幹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去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紅馬雙從腹下颳了一層油脂塗在龍衣上,使龍衣非常滑膩。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子的幫助不那麼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後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說:"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仍舊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杠子、盪鞦韆,也贏來不少喝采,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著火了!"人們都大聲鬨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
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後頭。
給眾動物排完座次,黑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裡說:"這回可是我陞官發財、名利雙收的時候了!它來到靈霄殿,見了玉帝。玉帝接過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話沒說,就把前面黑豬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後頭。於是,玉帝讓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寫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辰表,並降下一道諭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間發布。
排選已定,玉帝怒氣未消,又給黑豬批幾句話:
無用蠢才,顛倒黑白。
罰去吃屢,一年一宰。
黑豬被貶,一下子氣了個大肚子。它終日躺在茅窩里,再也懶得管閑事了。可是,有時仍然心裡發癢,按捺不住,用嘴巴拱這拱那,撥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裡,高興地捋著三根半胡須跳起舞來,把熟睡的花貓驚醒了。花貓問:"還不到時候嗎?"老鼠說:"早過了,咱還爭了第一呢!"鼠向花貓繪聲繪色地吹噓起自己的乖巧。花貓惱悔地說:"我再三跟你說過,你怎麼不叫我一聲呢?"老鼠卻搶白花貓說:"你自己沒長耳朵?我叫你去,你還興搶了我的位置呢!"貓一聽,氣得長須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㈥ 中國有精神病證書嗎
有啊,其實我想得神經病,神經病有很多優惠,到了企業單位,只要你有那個證書,連領導都怕你三分,原因,你懂的。
㈦ 我的農行網銀卡只有動態卡,沒有K寶,下載什麼證書
新聞中心 | 對話 | 錢湖旅遊 | 圖片 | 健康 | 時尚 女性 娛樂 | 汽車 | 股票 | 房產| 小說 | 金視 | 博客社區 | 紅人堂 | 培訓 | 經濟
財經證券 | 時評 | 寧 波 幫 | 電影 | 體育 | 動漫 游戲 數碼 | 科普 | 美食 | 親子| 彩票 | 金融 | 天一論壇 | 新門戶 | 軍事 | 裝修
一私企向小港2025位老人送年貨
意想不到的海鮮大禮包
2月9日,農歷十二月二十六,海鮮大禮包禮券,馬如貴來到村辦公室時,他壓根沒想到幾天前的傳言竟然是真的:一排排海鮮大禮包整齊排列在地上,村裡的老人正依次領取,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
「烏賊、海鰻、海蜇、鯧魚等加起來一共有七樣,起碼要四五百塊錢。」馬如貴仔細數了數,當時他就覺得很好奇,特別想知道是誰送的。後經打聽,得知是一個叫趙斌的老闆,後來還聽說他不止送了一個村。「像長山村、方前村等周邊村的老人也收到了,我就想這要花多少錢啊?和我們非親非故的,能這樣做一定是善人。」馬如貴說。
2025位老人,近100萬元年貨
<p
「當時我就想,多幾百個年貨禮包對公司只是金錢上多付出一點,但對那些老人,可能就是一份社會的關心。況且他們還能把多出來的海鮮送給自己的兒女,一份年貨等於照顧了兩個家庭。」於是同公司其他股東商量後,趙斌購買了一批海鮮大禮包。「前後大概花了近100萬元,送給鮑家洋村、堰山村、江家山村、東崗?等11個村的2025位老人。」他說,從2003年起,每逢過年過節,他都會准備一些禮品送給附近村的老人,如月餅、食用油、雞等。
愛心助學,結對貧困學子
㈧ 大師請問:我在16歲第一次在一個山洞裡看到佛象時就流淚 可是當時我也沒看清夢那是一座什麼佛象
你流淚是因為過去生修行種性的蘇醒
不知道你聽過三車和尚的公案嗎,一會兒給您轉發一下
自己以前也修行,但是自己沒有好好珍惜,結果受了很多苦
今生再看到佛像的時候就不自覺流淚,很多學佛的人都有此體會
至於認那尊佛菩薩,只要有信心就好,說明您和觀世音菩薩因緣較好
如果您能更多了解一下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什麼了。這和心術正不正沒關系。
如果您樂意的話,給您推薦一篇文章,請搜索【末學近一年來學佛過程中接觸的資料及一些體會】
張有恆教授著述
在唐朝有一位持戒精嚴的法師,名叫道宣律師,每天日中一食,感得天人供養,天天送飯給他、侍衛保護他。和道宣律師同時代,有一位窺基大師,他是大乘菩薩,對於戒律在外表上沒有那麼嚴格。唐朝高僧玄奘大師看他出家前很有善根,要他出家,由於窺基大師是貴族出身,他的叔父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傳說他向玄奘大師提出三個出家的條件:第一、要帶一車的經書;第二、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第三、要帶一車美女侍候。玄奘大師為了惜才,就完全同意他的條件,於是窺基大師出家,俗稱『三車法師』。
窺基大師是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在戒律上重視的是『心戒』,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在戒律上就不會那麼呆板。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順便去拜訪道宣律師,由於道宣律師是律宗的開山祖師,嚴持戒律,所以對他有一點成見。他在拜訪道宣律師那天,原來天人每天定時送飯供養道宣律師,竟然那天天人沒送飯來,道宣律師餓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飯,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為什麼沒有送飯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山上,滿山遍野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心裡覺得非常慚愧,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我沒有把他看在眼裡,還有一點輕慢心,我才一兩個護法神,他有那麼多的護法神,使得我的護法神都不敢進來。
三車和尚
我想起一個公案——宣化上人
在一萬年以前,有一位老修行,在修道、打坐。最初打坐時,腿很痛,忍不了,他就和腿痛來斗爭,他說:『你不願意痛,我可願意痛。』他就和腿談判,腿說:『我受不了了!』他說:『你受不了是你的事,我不管。』最初忍半個鍾頭要換腿,後來就一個鍾頭、二個鍾頭陸續坐,到以後坐幾天都可以,一坐就坐幾天,或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可以。他把腿痛戰敗了。他坐久了以後,總不願意起身,一坐就坐幾十年,換換腿,又打坐,然後他要等釋迦牟尼佛出世,來幫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但因為他歡喜入定,總也不醒,所謂『睡大覺』,一睡幾千年,睡得他的衣服都爛了,面上生塵土,頭上也有小鳥蓄巢,雖然他是個人,但猶如泥像。
唐朝時,有位唐玄奘到印度取經,在路上遇到這位老修行,玄奘法師用引磬為他開靜,這老修行醒了,問他:『你做什麼?』,玄奘反問:『那你做什麼?』他說:『我在等釋迦牟尼佛出世,紅陽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玄奘法師說:『釋迦牟尼佛入涅盤已有一千多年了。你還在坐著,還不知道。』他說:『沒關系,我再打坐,等白陽佛出世,等彌勒佛出世。我再幫彌勒佛教化眾生。』於是他又要入定了。因他入定慣了,所以很想要入定。玄奘法師說:『老同參,你不要再入定了,現在釋迦牟尼佛雖然入涅盤,但佛法還在世間,你來幫我弘揚佛法好了。』他說:『我如何幫你?而且你又是誰呀?』玄奘法師:『我是唐朝人,法名玄奘,我現在預備去印度取經,我取回來,一定要有人幫我弘揚佛法,你總在這兒打坐,等了這么多年,什麼事也沒做,太可惜了,你去幫我弘揚佛法。』他說:『我可以幫你嗎?』玄奘法師說:『可以!但你要換一下你的身體,如搬房子,搬一搬家,你搬到長安,你看到房瓦是黃琉璃瓦,你就到那裡去,等我回去時,我再找你。』他說:『好!我相信你,我願幫你弘揚佛法。』於是他跑到長安托生,本來玄奘法師要他到黃琉璃瓦投生,但他記錯了,記了綠琉璃瓦,一跑就跑到御遲恭家去,給御遲恭的哥哥做兒子。
當玄奘法師在長安臨走時,唐太宗問:『你何時回來?你回來時,要來信,我好歡迎你。』玄奘法師說:『你看這棵松樹的枝往西彎,當這樹的枝葉往東時,就是我回來的時候。』這是在朝門外的一稞大松樹,經過十四年,有一天這稞樹的枝葉果然都向東彎,唐太宗說:『今天大概是玄奘法師要回來了,我們快到城外歡迎他。』所以大家到城外去歡迎,果然把玄奘法師接回來。
當玄奘法師取經回國,看見唐太宗時非常高興的向太宗賀喜,太宗覺得莫名其妙問:『到底有什麼喜可賀呢?』玄奘法師說:『我走的那一年,您必定生了個太子。』太宗說:『根本沒有。』玄奘法師說:『奇怪,我明明叫一個人來作你的兒子。讓我於今晚觀察吧!』太宗亦不知玄奘法師的葫蘆中裝什麼葯。晚間時,玄奘法師便打坐觀察,才知道這位老修行投生去御遲恭的家裡,已經十四歲,長得高高大大,但很不守規矩,又吃肉、又喝酒、又玩女人,無所不為。因為御遲恭是有權有勢,又有錢,故他所行所作,無人敢管。玄奘法師看他走錯路,第二天便對唐太宗說:『昨天我向您賀喜,原來此人走錯路了,我本來叫他來皇宮作太子,但他卻跑到御遲恭的家裡。所以現在您必須下聖旨叫他出家。以前我和他有約定,他是要幫我弘揚佛法。』於是皇帝下旨,要御遲恭的侄子出家,御遲恭一接到聖旨,便叫侄子出家。他一聽卻說:『豈有此理!皇帝怎可叫我出家?我還沒有玩夠哪!』御遲恭說:『這不可以,違反皇帝的命令,是要殺頭的。』侄子說:『我去和皇帝講道理。』
第二天御遲恭告訴皇帝說:『我侄子想見皇帝。』玄奘法師早知他不想出家,便對皇帝說:『明日御遲恭的侄子會向你提出條件,無論任何條件,你都要答應。』太宗說:『可以。』第二天御遲恭帶著侄子來見皇帝,皇帝說:『我現在相信佛法,知道佛法是最好的,我希望你出家能弘揚佛法。』侄子回答:『要我出家可以,但我有三件事放不下,如果你答應我,我就出家。』皇帝問:『什麼絛件?』侄子說:『我最歡喜喝酒,雖然出家人不準喝酒,但我是奉旨出家,我是例外。無論我到什麼地方,後面必須有一車的酒跟著。』皇帝說:『我答應你,第二個條件是什麼?』侄子說:『我必須要吃肉,無論到什麼地方,後面必須有一車子的肉跟著。』皇帝說:『這不成問題,還有什麼條件?』侄子說:『出家人應該沒有太太,但我是奉旨出家,是例外之屬,我離不開女人,我無論到什麼地方,必須有一車的女人跟著,你要是答應我此三個條件,我勉強可以出家。如果其中有一條不答應,我就不出家。』太宗一想:『這孩子太壞了,但玄奘法師已付囑我。』於是便說:『好!我完全答應你,你現在可以出家吧!』侄子一想:『此三車所要求的,皆得到許可,那就出家了。』皇帝雖滿他的願,但他亦不太高興出家。奉旨出家是很榮耀、很熱鬧的。
皇帝下令他到大興善寺出家(大興善寺是唐玄奘的譯經場,從山門到方丈室有十里路,裡面可住十幾萬人),於是廟里敲鍾擊鼓來接迎他(若有法會時,一擊鍾鼓,善神便來擁護,故不能隨便敲鍾擊鼓,而是在法會時才敲)。當侄子走到山門時,一聽到鍾鼓聲,豁然開悟:『喔!原來我是那個老修行人。』於是向後對三車說:『我不要此三車了,我已經夠了!』於是他到大興善寺剃發出家,法名叫窺基法師,又叫三車祖師。窺基法師極聰明,無論什麼經典,一聽便記得,能過目不忘,這是他修道的因緣。以後窺基法師在唐朝弘揚佛法是最大力。
三車祖師在以前不知已修行多少年了,可是今生卻迷了,出家時就要一車酒、一車肉、一車美女。等到一聽到鍾鼓聲,才覺悟他自己是個修道人,於是幫助玄奘法師弘揚佛法。他研究唯識。
當時有一位高僧——道宣律師,他專修戒律,行住坐卧四大威儀皆不馬虎,行路有一定的路法,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鍾,卧如弓』,他皆修行得非常好。口不隨便講話,目不視不善之物,即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言』。因為他持戒精嚴,故感應到天人為他送供。他亦是日中一食,每日為他送供的天人,名叫陸玄剎。
窺基法師已將人間所有的飲食皆吃過了,未出家以前,什麼肉類皆嘗過了。出家以後,什麼最好的齋菜亦嘗遍了。此時他又生出一種貪心,說:『我未吃過天人的飲食,道宣律師有天人送供,我就到他那兒去趕齋。』因為他是奉旨出家,亦是國師,想作什麼便作什麼,於是就到道宣律師處去趕齋,對道宣律師說:『世上所有食物,我皆吃過了,但天上的食物我未曾吃過,你不要太貪心,今天天人送的食物,亦分給我一份。』道宣律師說:『好。』於是他們等候天人送供,可是過了午,還不見大人送供。不但天人飲食吃不到,連人間的飲食亦無著落,因為道宣律師什麼也沒有,空空如也,無廚房,無飯菜,只可吃土。在終南山可吃草,或樹葉。這時窺基法師有點不高興了,說:『大概你是騙人,根本沒有天人來送供,我白來一趟。』道宣律師說:『你說我騙人就騙人,我也不和你辯。』因為他持戒,不願意多說話。那時已天黑,從終南山走到山下,亦有七十里路,晚間難於行路,窺基法師就留下住一宿。
窺基法師很早便上床睡了,鼻息如雷,道宣律師心裡就打了妄想(本來持戒的人是不打妄想):『國師一點修行都沒有,睡覺睡得這樣,真是糟糕。』正打妄想時,身上就有虱子,因為出家人多天不沐浴,故身上很骯臟,生出虱子。道宣律師便將虱子拿起來,就丟到地上。等一會兒,又有虱子咬,他又把虱子摔到地上。窺基法師睡了一宿,鼻息如雷,而道宣律師打坐亦不能入定,故打了一宿的妄想。第二天早上,道宣律師忍不住說:『你睡覺睡得那麼不守規矩,鼻息如雷,吵得我整個晚上亦不能入定。』窺基法師說:『哦!你說我不會修行?你才不會修行。』道宣律師說:『你怎知我不會修行?』窺基法師說:『你是持戒的老修行,昨晚你有沒有抓了兩只虱子?你居然狠心的把一隻摔到地上,摔死了。第二隻虱子,你雖然輕輕放,但亦把虱子的腿摔斷。故死虱子和活虱子都到閻羅王處,說你這持戒的老修行殺生。我到那兒去為你談和,說你是無心,叫它們勿報仇。閻羅王就叫那二虱子投生去。』道宣律師想:『我抓起那兩只虱子是慢慢的,他怎會知道?真奇怪。』窺基法師說:『我走了,你這兒根本沒有天人送供,你欺騙人。』過了一會兒,天人陸玄剎才出現送供來。道宣律師問:『昨天你為何不送供?昨日有貴客來此趕齋呢!』陸玄剎說:『法師慈悲!原諒我。我拿供物來供養法師時,看見在四十里路的周圍皆有金光,我想要進入,卻睜不開眼睛,只見金光。於是我問當地的土神,他說:『這地方有肉身菩薩,故四十里路內皆有金光。』所以我不能進來,請原諒我。』道宣律師聽了很是慚愧:『原來窺基法師是肉身菩薩,我還說他沒有修行,鼻息如雷,原來他的境界比我更高一層。』於是道宣律師又努力修行,而窺基法師也不想再吃天人的食物,二人皆成當代的高僧。
㈨ jj鬥地主成就分怎麼弄的
成就的具體內容:
Ø
大善人:2分成就,要求:心地善良,購買過別人100個化緣缽合成而得;
Ø
萬人迷:2分成就,要求:人氣超高,收到10000朵心之玫瑰合成而得;
Ø
珠寶商人:2分成就,要求:珠寶業者,收集1000塊藍水晶合成而得;
Ø
地理學者:2分成就,要求:行遍天下,收集20張金線藏寶圖和50張銀線藏寶圖合成而得;
Ø
鬥地主高手證:2分成就,要求:持有「鬥地主高手區通行證」;
Ø
鬥地主特級大師證:15分成就,要求:持有「鬥地主特級大師證」;
Ø
麻將特級大師證:15分成就,要求:持有「麻將特級大師證」;
Ø
德州撲克金戒王:10分成就,要求:持有「Poker金戒指」;
聖鬥士系列
Ø
聖鬥士證書:2分成就,要求:持有「聖鬥士證書」;
Ø
2星聖鬥士證書:5分成就,對聖鬥士的升級,獲得此成就後不再領取聖鬥士的2分成就;
Ø
剩鬥士證書:2分成就,要求:持有「剩鬥士證書」;
雀聖系列
Ø
雀聖證書:2分成就,要求:持有「雀聖證書」;
Ø
2星雀聖證書:5分成就,對雀聖的升級,獲得此成就後不再領取雀聖的2分成就;
Ø
雀剩證書:2分成就,要求:持有「雀剩證書」;
PK王系列
Ø
鬥地主PK王:10分成就,獲得鬥地主高端比賽的所有冠軍,包括:1000PK淘汰賽、2000PK快速賽、5000PK淘汰賽、10000PK混合賽、20000PK混合賽和50000PK混合賽共6個比賽的冠軍;
Ø
麻將PK王:10分成就,獲得麻將高端比賽的所有冠軍,包括:麻將1000PK、麻將5000PK、麻將10000PK、麻將50000PK以及血戰麻將1000PK、血戰麻將5000PK、血戰麻將10000PK、血戰麻將50000PK共8個比賽的冠軍;
(PK王系列正在開發准備中,將於近期上線)
大富翁系列
Ø
小康證:1分成就,金幣數量達到1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大富翁:2分成就,金幣數量達到1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富甲一方:5分成就,金幣數量達到10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富甲天下:10分成就,金幣數量達到100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經驗值系列
Ø
初窺門徑:1分成就,經驗值達到3000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得心應手:2分成就,經驗值達到3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金冠高手:5分成就,經驗值達到30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Ø
紫冠王者:10分成就,經驗值達到3000萬時可獲得,只能獲得一次。
展開
㈩ 什麼是歸一佛門
歸一的全名叫萬法歸一。一是真的,二就變成虛妄了。二就是分別,最明顯的分別是對立,比如人我,能所,空有,善惡,大小等等。現在哲學里講矛盾,佛法叫對待。
分別對待不是真的,佛菩薩已經離開了一切分別對立。佛把對立的兩邊融合在一起,圓融絕待。人我是一,能所是一,空有是一,大小是一,善惡也是一等等萬法都是一。一是真的,故名一真法界。宗門說「識得一,萬事畢」,真能認識一,就成佛了。
萬法歸一是凈土宗的核心思想。
(10)善人證書擴展閱讀:
凈土宗的主要思想:
凈土宗以專念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得名。根本經論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等三經一論。
主要思想可歸納為信、願、行三資糧--由信發願,由願起行。行則包括四種念佛、十六種佛觀、發三種心、修五念門等種種法門,其中尤以念佛法門,仗佛願力接引往生,三根普被,而稱為易行道。
本宗的弘揚以東晉慧遠於廬山結社念佛為開端,乃中國凈土的主流,後有北魏曇鸞的弘揚,至唐代道綽、善導承其旨。
開元初年,慧日倡禪凈雙修、戒凈並弘的「不舍萬行」,承遠、法照、飛錫繼其說。因此,凈土宗在唐代可分為慧遠、善導、慧日三系。
唯該宗並無祖徒相傳承的直接法系,直到宋朝石芝宗曉法師,將歷代弘揚凈土法門有重大貢獻者,如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和省常等諸位大師列為凈宗七祖,明代又舉袾宏、智旭,清代舉行策、省庵、徹悟及民國印光共成十三祖。
凈土法門不僅禪師力倡兼修,亦為天台、律家所重,又因簡單易行,徹上遍下,無所不宜,故流傳廣遠,歷代不衰,至今仍弘傳興盛。近代台灣以廣欽、煮雲、李炳南及妙蓮等倡導念佛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