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研成果早日

科研成果早日

發布時間:2021-04-30 16:17:32

⑴ 中國有那些重大科研成果有那些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錢三強(1913-1992)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92年逝世。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制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准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製成了氫彈。
4、愛迪生(1847~1931)
Edison,Thomas Alva

美國發明家。以創辦工廠實驗室、開辟使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途徑而名垂史冊 。1847 年2月11日生於俄亥俄州的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於新澤西州西奧蘭治逝世 。幼時只受過3個月正規教育 。12歲起做過報童、小販、報務員等以自謀生計。因受M.法拉第的影響,一生從事電學實驗研究和發明。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選票記錄儀想推銷給國會,但沒有被採用。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沒有找到市場使他更注意發明的實用性。1869年,愛迪生由波士頓移居紐約。他改進了金指示器電報公司的電報機,得到公司經理的賞識 ,受聘月薪300美元( 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月薪 )。1870 年 ,移居新澤西州 ,開始他的高效發明時期 。1874年改進了打字機 。1876年 ,給A.G.貝爾發明的電話加裝了炭粒話筒,提高了受話的聲響。
5、牛頓第一定律
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

牛頓運動定律之一。內容為: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不變,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這條定律是牛頓根據伽利略、笛卡爾等人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來的,是牛頓力學的出發點,故又稱運動第一定律。伽利略在《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根據圓球沿光滑堅硬斜面滾動,上滾減速,下滾加速,他說:「沿斜平面向下有加速因素,向上有減速因素,可見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是永久的,不會慢下來,更不會停止,因而是勻速的。」首次提出無外力作用時物體作勻速運動的新觀點。在伽利略之前,人們把力和速度聯系在一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作勻速運動的因素,一旦力消失,物體將停止運動,而伽利略認為力消失後物體將永遠運動下去,因此力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因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即加速或減速的因素。既然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勻速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不變的性質,就把這個性質叫做物體的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就叫做慣性定律,它是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也是慣性參考系的依據。無外力作用時,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就是運動不滅;保持靜止狀態不變,就是運動不能自生;牛頓第一定律體現了運動不能自生自滅,是運動守恆(包括動量和動能的守恆)的特例。
附加幾個希望對樓主有用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亞·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下面是最好的
牛頓——英國科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發現影響深遠。
西門子---發電機
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貝爾----電話
馬可尼---無線電報
諾貝爾---炸葯
愛迪生----電燈
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義大利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300多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1 被譽為「中國現代火箭之父」的錢學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氣動力專家。他早年留學美國,在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剛剛36歲的錢學森被聘請為美國麻省工學院的終身教授。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傳到錢學森那裡,他想:「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了報效新生而落後的祖國,錢學森從1950年起在美國向其當局正式提出回國申請。但是,美國當局卻百般阻撓並加以迫害,沒收了錢學森的各種資料和書籍,並誣蔑陷害他為「間諜」,對他進行審訊和監禁,將他關押在一個孤島上,僅半個月,就使他的體重減輕了14公斤。當時美國當局聲稱,只要錢學森放棄了回國念頭,就照常給他提供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可是,錢學森寧死也要回國,始終沒有屈服。通過五年的艱苦鬥爭,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錢學森於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歸國的路程。回國後,錢學森為新中國的航天事業躍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2 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1937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1948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惡狠狠地威脅說:「看他能上得了大陸的岸,那才怪呢!」這意思很明白。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下毒手。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不顧,與夫人抱著剛剛半歲的女兒,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彈之父」。

3、中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早年為了支持抗日戰爭,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趕出去,他就將自己家中積蓄的白銀、首飾全都獻給了祖國。1961年,當國內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錢財十分短缺時,身在蘇聯的王淦昌就將自己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十四萬盧布(約合人民幣2至3萬元)交給中國駐蘇大使館轉贈給祖國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將自己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獎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贈給了小學。

4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取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爾敦教授勸他留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後再回國。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說:「不,我想把我學到的知識,盡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後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勛。

5、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美國要給他很好的條件和優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長期在美國工作。但是,鄧稼先並未因高官厚祿而動搖他回祖國工作的決心。1950年,他胸懷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為「兩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2.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發現者;
4.愛迪生--發明電燈;
5.鄧稼先--「兩彈」元勛。

⑵ 項目申請書科研業務費的計算依據及理由

你問項目申請書科研業務費的計算依據及理由?
答: 關於科研業務費得申請書
xx xx xx 領導:
隨著社會進步,新產品,新工藝不斷涌現,他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時下我們的《xx xx xx 》科研成果即將研製到實驗階段,從實驗效果非常可觀,可以說是世界頂先,距離成功乃是一步之遙,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實驗經費嚴重不足,因為我們研製的是頂級項目,這就有頂級的設備,而目前還是90年代設備頂崗,他的功效遠遠頂替不了新設備,為了讓本次科研成果早日變為生產力,我們科研組經過反復論證,尚需資金500萬元,懇切領導為我們這項目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為盼。
申請人項目《xx xx xx 》科研組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⑶ 錢學森的成果

錢學森(1911~ )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於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二、科學成就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
錢學森共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餘篇。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
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2.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乾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3.工程式控制制論
工程式控制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4.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5.系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復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意識系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系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工程。
6.系統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7.思維科學
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卻處於混亂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 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 錢學森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慧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 錢學森把系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築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也就是構築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的課題;最後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
8.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研究系統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系統理論的研究置於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據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數,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系統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數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定,即目標點、目標環的位置。他們發現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這樣,就把系統科學的理論在人體系統上體現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9.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新。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就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發表了精闢的見解。《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不久,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這正是錢學森回國一周年的日子,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院長。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開始了艱難的征程。新事業起步,千頭萬緒。錢學森首先給剛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讓這些從未見過導彈的技術人員了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他擬定了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等有關專業的學習計劃,並指導建立了導彈總體、空氣動力學、發動機、彈體結構等研究室。
酒泉發射場。錢學森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前蘇聯突然撤走全部專家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著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在現場的聶榮臻高興地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作為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目光總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後不久,錢學森就組織有關專家就我國地地導彈的發展道路展開討論,形成《我國地地導彈發展途徑的意見》,提出了我國中近程、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長遠發展規劃。隨後,地空導彈、海防導彈,以及固體發動機、固體導彈、反導系統和運載火箭等項目,也在他組織和協調下陸續上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訂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工程代號由此被定為「651工程」,錢學森擔負「星———箭———地面系統」總的技術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遨遊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⑷ 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首先,在鍛煉個人科研能力之前,我們需要先打好自己的學科知識基礎,需要我們把自己的知識儲備積累好,為下一步的實踐能力做准備。
打好基礎之後,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實踐工具的使用本領,比如it領域的子衿就需要一些編程的基礎,設計領域則需要一定的作圖基礎等等。
接下來最好就是拜師了,在大學時代能有一位好導師將會受益終生,但拜師之前需要端正態度,擺正心態,同時腳踏實地,為之後的項目工程做准備。
拜師之後咱們就會跟著自己的導師做一些基礎的工作,它們可能枯燥,但一定是有意義的,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你一定能夠會有所收獲。
在做完一段基礎性工作之後,導師就可能會帶你進入科研階段了,在這個過程中咱們開始真正鍛煉和磨礪自己的科研能力,為了目標加油吧!
END
注意事項
但如果您沒有跟著導師做科研,多做一些項目,同時多參加一些科研比賽也是不錯的選擇。

⑸ 科技托起強國夢的名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希望能早日實現"中國夢"。這個"中國夢"是什麼?有人說"中國夢"是強國富民;有人說"中國夢"是經濟發達;有人說"中國夢"是社會和諧......而我說:上面說的這些都有道理,但我最喜歡實現的中國夢是科技強國夢。 因為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發明家、設計師和工程師,在30年之後,我的夢想成真,我在為中國科技的發展貢獻力量,現在就由我來帶你看看30年之後的中國吧。 當你在未來的家中,清晨你的枕頭會輕輕地震動起來,提醒你起床。你一睜開眼,床會自動升高,讓你半坐半卧。窗簾自動拉開躲到牆角,陽光暖暖地灑落在床上。窗戶緩緩打開,讓清新的空氣跑進屋子裡。你站到衣櫃的鏡子前,鏡子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衣服,給鏡子里的"你"穿上。你點一上某件衣服,衣櫃門就會自動打開,裡面就是你選擇的衣服。可是床上的被子怎麼辦?沒關系,床兩邊會生出機器手,幫你疊好被子。走到冰箱前,冰箱會為你搭配食物,並且告訴你過期了沒有,啥時候吃它們味道,提示信息顯示在冰箱顯示屏上。點一下屏幕,冰箱自動聯接上烤箱和微波爐。自動啟動,只要放入食物就行了。哎呀,一本書找不到了,別著急,在手機上輸入物體名稱,手機就會顯示在哪兒。出門前忘了關燈?沒事,燈會自動關閉。這一切,全得靠先進的信息感測設備,比如自動識別系統、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 走出家門,一輛車會停在你的面前,在車門上的投幣孔里投一枚硬幣,車門會自動打開,因為它是無人駕駛的。說出要去哪兒,汽車就會去哪兒。這汽車是海、陸、空三棲車,它可以在天上飛、在水裡游、在地上走,它是吸收太陽能的,很環保。還有一種車,它叫鑽地車。它的前面有個大鑽頭,用於開采地下煤礦、金礦等。它吸收地熱作為能源,所以也很環保。 說到環保,以前的環境污染太嚴重了。幸好我發明了各種能環保的工具。一種溶液可以把河裡的有害物質和垃圾溶解成二氧化碳,並且不會污染河水;工廠早已沒有了大煙囪,全部是用地熱和太陽能做能源;汽車不再排出尾氣,它也以太陽能作為能源...... 醫學也很發達。癌症也能治好了。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人造器官、助聽器......讓老人們健康長壽,這樣的科技讓人們嘖嘖稱贊。 未來和今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今天的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未來的國家,靠誰去建設,靠什麼去建設?靠現在的我們--我們是"中國夢"未來的建設者,只有現在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奮發進取,才會創造美好的未來!

⑹ 現在糖尿病最新科研成果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建議你注射胰島素,不得合並症,合並症就是一些附屬的眼部疾病,腳部疾病,心臟病,腦血栓。如果是一類輕微的,那麼可以吃些葯,但是一定要控制飲食,少吃多頓,更要有好的睡眠和好的心情,很重要的,糖尿病是終身病,只有控制,去不了根的,
平時的暴飲暴食一定要改,還有其他一些不好的習慣,祝您早日康復!

⑺ 如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常態化

據報道,11月23日第二復屆京津冀專利技制術對接會在石家莊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京津冀近20所高校40餘位專家教授參加了對接會,與現場400多家企業代表對接。

石家莊相關負責人寶石,今後石家莊高新區將繼續加強與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企業開展多樣化、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高新區轉移轉化,推動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

希望科技成果的轉化可以早日實現常態化!

⑻ 為什麼全球高端技術不能分享分享研究成果可以加快技術進步,盡快離開地球尋找更廣闊的人類發展空間呢

那是別人努力得來的

⑼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書中的預期成果形式是什麼意思,怎麼寫

一般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都是以一個想法或者一個問題解決辦法出發,這個想法回是創新點,但是很不完善,答預期成果形式就是寫你要以什麼形式實現你的想法。
舉個例子,假設你發現了城市停車難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要做一個智能停車系統,這個系統有什麼,就是你的預期成果形式,比如這個系統包括一個車載接收器,包括停車場停車樁,以及停車場控制系統軟體,這些就是你的預期成果形式。
當然真正寫起來沒那麼容易,具體內容歡迎來探討。

⑽ 為何說中國正在邁向科研強國

據報道,日前國家印發了《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提出了「兩步走」建設國家技術轉移體系的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新形勢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初步形成互聯互通的技術市場。

專家表示,無論縱向還是橫向相比,中國的科研工作者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袁隆平院士就是其中的典範,他的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單位糧食產量,保障了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中國的科研創新才能成為保障社會發展的利器。從大到強,需要使科研成果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希望中國可以早日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研強國!

閱讀全文

與科研成果早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