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指標
1)通過對礦田形成的大地構造環境和成礦地質背景、礦體地質特徵的重新認識,確認畢力赫金礦區形成於安第斯型活動大陸邊緣,屬於晚古生代淺成低溫-斑岩成礦系統,次火山雜岩體是礦田成礦最主要的因素;查明礦區存在石英脈型、構造破碎帶蝕變岩型、爆破角礫岩型和斑岩型4種礦化類型,其中前3種受斷裂構造、角礫岩筒(脈)等火山機構及配套構造控制的(次)火山熱液型金礦化類型目前已經遭受比較強烈的剝蝕,斑岩型金礦化是礦田重點找礦方向;利用建立的礦田「菱形」格子狀構造格局「節點」控礦模型,結合地球化學、地球物理信息,預測重點找礦靶區4處。通過工程揭露,在新圈定的Ⅱ礦帶實現找礦重大突破,首次在華北陸塊北緣發現大型獨立斑岩型金礦,累計探明(122b)+(333)金資源量24t,預測遠景資源量50t。
2)對小秦嶺金礦田造山型金礦的認識,為深部找礦奠定理論基礎;提出「空間-物質」成礦預測新思路,優選出構造分析結合構造疊加暈地球化學方法開展成礦預測工作;具體分析了金礦區4個成礦階段斷裂構造活動方式及其控礦性,總結了以Q8號脈為代表的北西西走向、南傾組礦脈和以Q12號脈為代表的北東走向、南東傾組礦脈構造控礦模型;利用「斷面波形模擬預測」方法,結合構造疊加暈預測方法,Q8號脈預測Ⅰ級靶區(位)3處,Q12號脈預測7個Ⅰ級靶區和2個Ⅱ級靶區。通過工程驗證,在Q8號脈Ⅰ-1靶區勘查取得突破,探明金資源儲量6t,預測遠景資源量40t。根據預測結果編制的勘查規劃方案目前礦山正在實施。
3)確定堡子灣金礦屬於高硫型(明礬石-高嶺土型)淺成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床,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一種特殊的線型隱爆角礫岩型金礦床。成礦與印支期二長花崗斑岩和石英二長斑岩(245Ma,39Ar/40Ar法)及其相關的隱爆角礫岩有關。就是目前礦區剝蝕程度的判斷成為礦區成礦預測最關鍵的因素。選擇找礦礦物學方法,利用礦物學表性特徵學說,建立礦區找礦礦物學模型。通過系統礦物學工作,結合其他找礦信息,綜合圈定找礦靶區4t。布置了生產探礦井巷工程和深部鑽探工程,對這些預測靶區進行了初步驗證,新增加(122b)+(333)級別金資源量約4t。通過礦物學標型特徵判斷,認為礦床剝蝕程度較大,深部金礦成礦潛力有限,但各種信息顯示深部或者外圍可能存在斑岩型Cu(Mo)礦化。
4)通過成岩、成礦機理研究,認識到尋找「峪耳崖式岩體」成為峪耳崖金礦接替資源找礦的關鍵;根據礦區已控制地段地質、礦化和地貌情況,選擇EH4連續電導率剖面測量和高密度電法測量這兩種各具優勢、又有互補性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泡塑偏提取化探方法開展找礦工作;建立了礦區成礦預測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模型;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方法在礦區北部長河測區和南西部鎮礦測區實現找礦突破,預測靶區3處,查明資源量1.5t,預測遠景資源量10t。
B. 利潤表中,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
本月數就是當月發生的數額,本年累計數就是從本年1月累計到當月的數額。
你所說的10月份報表的本年累計數應該是1-10月份的累計數。
(2)成果累計本擴展閱讀
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月份、年度) 經營成果(利潤或虧損) 的報表。利用損益表,可以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果和投資效率,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及未來一定時期的盈利趨勢。損益表屬動態報表。
損益表(或利潤表、損益平衡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間利潤實現(或發生虧損)的財務報表。損益表可以為報表的閱讀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經濟決策所需要的有關資料, 可用來分析利潤增減變化的原因, 公司的經營成本, 作出投資價值評價等。損益表的項目,按利潤構成和分配分為兩個部分。其利潤構成部分先列示銷售收入,然後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利潤;再減去各種費用後得出營業利潤(或虧損);再加減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後,即為利潤(虧損)總額。利潤分配部分先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後得出稅後利潤;其下即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積金和應付利潤;如有餘額,即為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的利潤分配部分如單獨劃出列示,則為「利潤分配表」。
參考資料
損益表-網路
C. 財務報表年度報表申報中的利潤表的本期數、本年累計數指的是什麼
利潤表中的本期數:是填報利潤表當期的利潤情況和數據
本年累計數:是指一個會計年度中,第一期間到填報當期這一段期間內的利潤表數據總額
延伸:
利潤表是動態報表,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時期數的報表,因為利潤表反映的是一個會計期間的利潤數據,而不是會計期末那一天的經營成果數據。
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時點數的報表,因為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會計期末那一天的財務狀況數據,而不是一個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數據。
D. 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金額是什麼
1、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金額記在本年累計數一欄中,該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
2、該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應根據上月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欄各項目數額,加上本月利潤表的「本月數」欄各項目數額,然後將其合計數填入該欄相應項目內。
3、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
(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利潤,減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
(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
(4)、構成凈利潤(或凈虧損)的各項要素。凈利潤(或凈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4)成果累計本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填制內容
1、資產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反映由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應當按照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大類別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在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類別下進一步按性質分項列示;
2、負債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業所承擔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應當按照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進行列示,在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類別下再進一步按性質分項列示;
3、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的剩餘權益,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股東(投資者)擁有的凈資產的總額,它一般按照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分項列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利潤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產負債表
E. 專著必須是多年科研成果的累計嗎
專著是指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版和學術專著權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以此來看,專著並沒有對研究時間來進行限定,因此多年的要求不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科研成果的累計,這個要看你的專著主要是講什麼,成果的累計是可以形成專著的,但是專著不一定完全都是科研成果的累計。
F. 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數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本年累計數什麼關系
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數,在沒有分配利潤的情況下應等於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與年末數差額。
只有利潤表中有本年累計數,資產負債表中是期初數(年初數)和期末數(年末數),沒有累計數的說法,而且填寫的是相關科目的期末余額數,而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數填寫的是本年發生額的累計數。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利潤表最終的凈利潤本年累計數,反映的是當年的經營成果,資產負債表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
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年初數與期末數的差額,即留存企業經營成果的變動,從原理上等於利潤表的累計數減去股東權益變動表中對利潤的分配數。
(6)成果累計本擴展閱讀:
填寫利潤表注意事項:
1、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一致,應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
2、利潤總額是稅前利潤,凈利潤是稅後利潤,所得稅一般按申報的時間來申報,月報的就按月計提,季報的就按季計提。
3、使用會計准則報表的,只有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如果是月報表,本期金額就是當月數,上期金額就是上年同月金額,季報表,就是本季的三個月的合計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利潤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產負債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稅負
G. 利潤表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是什麼意思
本月數就當月的數額。
本年累計數就是從本年1月累計到當月的數額。
H. 成果類賬戶是指那些科目
1.營業收入 2.營業外收入,主要的營運成果;
I. 利潤表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什麼意思
利潤表中的本月數是指當月的發生額,本年累計數是指本年度共發生的金額(1月到當月的累計發生額)。
例如:2017年6月的利潤表,本月數為6月份的發生額;本年累計數為1-6月的累計發生
編制利潤表的主要目的是將企業經營成果的信息,提供給各種報表使用者,以供他們作為決策的依據或參考。主要作用有:
(1)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經營成果通常指以營業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費用、稅金等的差額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經營成果是一個絕對值指標,可以反映企業財富增長的規模。獲利能力是一個相對值指標,它指企業運用一定經濟資源(如人力、物力)獲取經營成果的能力,這里,經濟資源可以因報表用戶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區別,可以是資產總額、凈資產,可以是資產的耗費(成本或費用),還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職工人數)。因而衡量獲利能力的指標包括資產收益率、凈資產(稅後)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實現收益等指標。經營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潤表反映,而獲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潤表外,還要藉助於其他會計報表和注釋附表才能得到。
通過比較和分析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在同一時期的資產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標,能夠揭示企業利用經濟資源的效率;通過比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業收益增長的規模和趨勢。根據利潤表所提供的經營成果信息,股東、債權人和管理部門可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獲利能力,據以對是否投資或追加投資、投向何處、投資多少等作出決策。
(2)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指企業以資產清償債務的能力。利潤表本身並不提供償債能力的信息,然而企業的償債能力不僅取決於資產的流動性和資本結構,也取決於獲利能力。企業在個別年份獲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響償債能力,但若一家企業長期喪失獲利能力,則資產的流動性必然由好轉壞,資本結構也將逐漸由優變劣,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因而一家數年收益很少,獲利能力不強甚至虧損的企業,通常其償債能力不會很強。
債權人和管理部門通過分析和比較收益表的有關信息,可以間接地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尤其是長期償債能力,並揭示償債能力的變化趨勢,進而作出各種信貸決策和改進企業管理工作的決策,如維持、擴大或收縮現有信貸規模,應提出何種信貸條件等。管理部門則可據以找出償債能力不強之原因,努力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改善企業的公關形象。
(3)企業管理人員可據以作出經營決策。
比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種構成要素,可知悉各項收入、成本、費用與收益之間的消長趨勢,發現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揭露缺點,找出差距,改善經營管理,努力增收節支,杜絕損失的發生,作出合理的經營決策。
(4)可據以評價和考核管理人員的績效。
比較前後期利潤表上各項收入、費用、成本及收益的增減變動情況,並查考其增減變動的原因,可以較為客觀地評價各職能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的績效,以及這些部門和人員的績效與整個企業經營成果的關系,以便評判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功過得失,及時作出采購、生產銷售、籌資和人事等方面的調整,使各項活動趨於合理。
參考來源:網路利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