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微時貸債權可以轉讓嗎,需要手續費嗎
轉讓費用說明:a:網站收取待收本金的3‰作為轉讓手續費。b:承接人折價比率在待收本金的2‰。例子:投資1萬,年利率13.2%,期限3個月,先息後本。假設第20天需要轉讓。那麼:出讓人無利息所得。折價在20元,出讓人可以選擇的轉讓價格是9980元,承接人付出 9980元給出讓人,出讓人繳 30元的轉讓手續費給網站,最終獲得9950元本金。承接人得到該標共有3期利息和本金。
② 如何提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的確定
結合當前小微企業實際經營狀態、貸款質量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分析,其實際不良控制率應予上調,但在具體管理中應體現指導性、差異性和動態性。
結合實際風險水平測算基準線
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應與企業實際風險水平相匹配,重點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當前小微企業盈利水平偏低、經營不確定性大、生存空間狹小,對其增加投放後,信用風險將相應增加;二是銀行業小微企業信貸資產質量的逐步改善,包含了加大核銷力度和對小微企業選擇性抑制投放的因素,現有不良率未能完全反映以往小微企業信貸風險;三是目前存量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中,次級、可疑、損失類的比例約為4∶4∶2,相比其他貸款形態偏下,此外關注類貸款比例為2.56%,也存在向下遷徙可能,因此其賬面不良貸款水平已經偏高。據對四地市235名小微企業信貸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問卷調查,依據其經驗判斷,認為不良貸款率應控制在3%~5%的109人,認為應控制在5%~10%的78人,分別占總人數的46.38%和33.19%;認為應在3%以下的人數較少,而認為應在10%以上的僅有4人。據此推算,小微企業整體不良貸款率可以控制在5%左右,高於四地市現有水平1.3個百分點。
區分產業類型確定不同檔位
由於經營環境、特點、盈利、競爭等方面的差別,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貸款信用風險狀況各異。如從四地市情況看,不良貸款率從高到低分別為:其他行業企業、涉農企業、生產類企業、流通類企業、高新類企業、服務類企業。因此,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不能一概而定,而應結合其所在行業的風險特點分類、適度確定。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人普遍認為涉農、其他行業貸款風險偏高,服務類、高新類、流通類企業貸款風險偏低,而生產類行業貸款風險居中,同時多數被調查人認為各行業實際不良率高於目前水平(見表1)。
依據地域及機構特點實行差異管理
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水平的地域差異較為明顯,從四地市情況看,經濟較為發達的廊坊、唐山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和1.68%,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邢台、衡水不良貸款率則高達6.36%和9.41%,說明地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貸款投向結構不同,對貸款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不同的地市、縣域應結合實際情況分別確定容忍度標准。一般來說,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大、消費水平高、業務空間廣,易於小微企業生存發展,不良貸款率應偏低;反之,經濟欠發達地區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更大,應相應放寬容忍度標准。與此同時,不同類別機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也存在較大差異,四地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中,農發行和農村中小金融銀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明顯偏高,其中農發行達到了25.49%,而其他類別機構則均在1%以下(見圖2)。分析差異原因,主要是貸款投向側重和信貸管理水平不同所致,如農發行、農村信用社小微企業貸款中涉農貸款數量較多,則形成風險可能性更大。結合產業分析認為,涉農類、生產類小微企業貸款佔比大的機構應設定較高的容忍度,而其他機構則可以相應偏低;此外,信貸管理偏於粗放、風險管控能力較低的機構,如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郵儲銀行,目前應設定較高的容忍度。
按照小微企業發展走勢實行動態控制
從四地市銀行業近年情況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佔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11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為3.74%,比2010年末降低2.53個百分點,比2009年末降低6.54個百分點。基於目前數據,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後,不良貸款余額和佔比將進入2~3年的上升期,而隨著小微企業經營形勢不斷改觀、銀行業專業化經營能力持續增強、社會誠信環境有效改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會出現逐步下降,最終回歸為等於或略高於其他貸款不良率。如銀行業加大損失類貸款的核銷力度,則這一過程會更快。因此,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應實行動態控制,即在未來1~3年設定較高的容忍度,而在此之後則應視情況逐步下調容忍度標准~
③ 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有哪些
一、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從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具體實踐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斷,銀行將不良資產打包後,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根據資產包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或分期買斷的方式,分期買斷的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壓力。
第二種模式是合作處置。在政策性接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資產管理公司對債務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並不能深入產業,現階段可以聯合同行業優質企業,對不良資產進行重組,最終實現利益共享。
第三種模式是反委託處置。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資產的所有權仍歸屬於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同時資產管理公司繼續負責不良資產的處置。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可將資金成本提前回收,解除資本佔用,而風險則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第四種是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管理公司從銀行買斷不良資產包後,通過測算現金流,採取折價的方式,以信託計劃作為SPV,然後發行重整資產支持證券,向投資者出售。至於不良資產後期的管理,仍然可以委託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我國曾有過4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發行金額總計約134億元,但是2008年以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此項業務也被叫停。2015年,重啟資產資產證券化的呼聲漸高,預計不久之後該類業務將放行。
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不同的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范圍僅限於本省。除了傳統的處置手段以外,已經有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逐步創新處置模式。
(1)輸血性重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對一些能夠起死回生的項目進行輸血,幫助企業走入正軌,實現溢價然後退出。
(2)以物抵債。對於一些優質的抵押資產,盡量不走漫長的訴訟途徑,通過以物抵債的方式,實現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企業的雙贏。
(3)公開徵集重組方或者投資人。在擔任不良資產一級批發商角色的基礎上,吸引更多專業的社會投資人參與不良資產的投資,共享行業的利潤。
(4)聯合地方政府成立不良資產處置基金或子公司。充分利用當地政府的資源,深化不良資產的處置,幫助地方政府剝離不良資產。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良資產快速增加的背景下,雖然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無限商機,但是受限於資產管理公司的框架和機制,也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對於交易到手的不良資產,資產管理公司應通過分類管理,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對於債權類不良資產,基於「冰棍效應」,由於本金部分並不會發生變化,收益來源是利息或罰息,利潤空間比較有限,因此應該迅速化解;而對於物權類不良資產,基於「根雕理論」,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選擇長期持有及精雕細琢,以時間換空間獲取更高的收益。
二、銀行相關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銀行更多是通過債務清收、內部分賬經營、壞賬核銷、發放貸款增量稀釋、債務延期或重整、招標拍賣、債權轉股權、實物資產再利用等多種傳統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受制於處置效率,在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創新處置方式。
在嚴格的考核壓力下,不少銀行在季末或年末等關鍵時間節點利用同業資金或者理財資金對接不良資產,實現不良資產出表,以降低不良率。亦因此,不良出表的定價一般由銀行當年的核銷額度來確定。具體而言,不良出表有以下幾種操作模式:
(1)資產管理公司代持模式。銀行為資產管理公司提供授信,或者認購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債券,將資金注入資產管理公司,然後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從銀行獲取的資金接收銀行的不良資產,達到銀行出表的目的,同時銀行承諾未來回購資產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資產。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扮演的是通道的角色。
(2)銀銀互持模式。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再由銀行與銀行之間通過同業授信或利用理財資金對接。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或券商資管同為通道角色。
(3)銀行與外部機構共同出資成立子公司,直接收購母公司的不良資產,進一步開展不良資產的處置工作,處置收益由合作各方分成。
需要指出的是,代持和互持兩種模式實質上是銀行利用時間換空間的操作,雖然均實現了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性的出表,但風險仍然保留在銀行體系內。一方面,階段性的出表為銀行贏得了一定的空間,不良資產不用很快處置完,而是可以分散在未來的幾年內慢慢消化;但另一方面,銀行在付出資金成本的同時仍然要負責不良的處置,而在此後幾年處置收回的現金可能還不足以覆蓋資金成本以及人員運營費用,最終不得不降價再做一次買斷式的出售,導致延誤了最佳的出售時間,可能會得不償失。
三、信託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1、以通道業務為主的資本中介
信託公司長期以來跟銀行合作較多,可以跟一些城商行,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城商行合作,因為這些銀行所在地的不良率很高,不敢投資自己區域內的資產,但是非常願意投資安全區域內信用較好的大銀行的資產,信託公司可以扮演資本中介的角色,實現中小銀行的資金和大型銀行的不良資產之間的對接。
2、與資產服務機構合作,把不良資產產品化
在資產端,銀信合作業務為信託公司積累了銀行的資源,可以保證不良資產的供應。從信託公司的傳統業務來看,雖然不良資產並不是信託擅長的領域,但是信託公司一直擅長房地產、基礎設施、政府平台以及資本市場等各領域資產的產品化。由於資產服務機構本身具備資產處置的能力,信託公司可以聯合專門的資產服務機構成立基金,通過結構化的分層設計以及增信措施,對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這一模式可以使信託公司不斷向資產證券化靠攏,同時培育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
3、大投行模式:SPV+不良資產批發商
通過開展通道業務,信託公司培育對不良資產價值的識別和判斷能力,在此基礎上信託公司可以獲取大量的不良資產包,並將不良資產的處置及管理工作委託給專業的資產服務機構,實現共贏。在這一模式中,信託公司是一種「大投行」的角色,既可做中間的SPV,又可做不良資產的批發商。
四、保險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保險資金體量較大,對不良資產亦存在配置的需求。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參股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實踐。具體而言,保險公司通過發行保險資產管理計劃,以明股實債的方式參投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並簽訂回購協議,由於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具備國資委背景,所以風險較低。但在這一模式下,業務機會比較有限,不足以支撐保險資金長期配置的需求。
另外,在保監會政策放開的條件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與具有不良資產處置能力的機構合作,成立有限合夥基金,並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LP),深度參與不良資產市場的業務。
保險資金甚至可以作為單一LP介入具體的優質項目,然後以基金份額作為基礎資產,發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進一步對接保險公司體系內受託管理的資金。這一模式中,保險公司可實現以基金份額作為杠桿,撬動整個險資體系。
五、非持牌機構相關業務模式
1、細分領域的不良項目投資
在房地產和小微貸等細分領域,市場上已經有一些比較專業的投資機構。例如有些民間資本或外資設立的房地產並購基金,專注投資具有違約風險的地產項目,通過對地段的選取、項目的精算等專業能力,獲取違約盤整及對標的項目的改造及運營提升所帶來的收益。還有民間投資機構專注於個人和小微企業以不動產做抵押的不良資產處置,由於標的較多,大大分散了個體的風險,而且個人和小微企業的抗辯能力較差,投資機構在司法上處於相對強勢的一方,處置起來相對容易,因而平均處置周期能控制在兩年左右,也能獲得較高回報。
2、不良資產產品化運作模式
目前已有資產服務機構通過設立不良債權投資基金,投資者主要是高凈值客戶。由於不良資產的處置周期一般在兩年以上,因此資產服務機構需要加強流動性管理,甚至用自用資金提供流動性支持。在產品設計方面,可以直接設計期限為兩年的產品,也可以設置不同期限的產品對接不同需求的投資。
④ 微型企業可以轉讓嗎
微型企業轉讓多少錢可以呢
⑤ 個人貸款 為什麼不得進行批量轉讓
目前,規定個人貸款(包括向個人發放的購房貸款、購車貸款、教育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費貸款等以個人為借款主體的各類貸款)不得批量轉讓。但個人貸款的特點就是金額相對小,筆數多,如果通過轉讓途徑進行處置,以達到不良資產出表的目的,只能進行批量轉讓。另外,目前個人不良貸款中最主要組成部分是近年以來各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發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該類貸款,在授信時普遍採用創新的聯保、互保模式,大多無抵、質押物,受經濟周期下行的影響,不良問題連續爆發,而且在短時期內採取常規清收手段回收貸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無法進行轉讓,將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以及利潤指標帶來極大的影響。目前,有的商業銀行通過等量置換的方式,通過發放小企業貸款置換「個人經營性貸款」,改變貸款的性質,以符合批量轉讓的條件,但這樣做需要債務人配合,而且合規性風險極大,可能會面臨監管機構的嚴厲懲處。
⑥ 各位買過小微公司嗎,我的公司不想經營了,能不能轉讓出手呢
最近關注的包穀米還可以的,是專注小微企業轉讓的,通過這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信息。
⑦ 小微公司有沒有轉讓的,該怎麼操作呢
這樣的公司很多,我認為還是選擇一個合適的,目前的包穀米就可以的,知名度非常高,小微信息直接選擇這里就可以掌握,有的公司還是可以運營的。
⑧ 最近打算轉讓小微公司,什麼渠道能轉讓出去呢
前的包穀米還可以,知名度特別高,是提供小微公司轉讓的,服務非常好,我感覺還是通過這里更方便。
⑨ 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成因有哪些
貸款人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國境內有固定住所、有當地城鎮常住戶口、18-65周歲的中國公民;
2、遵紀守法,沒有違法行為及不良信用記錄;
3、有正當且有穩定經濟收入的良好職業,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4、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