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黨執政60年成果

黨執政60年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29 05:47:50

❶ 我黨執政60周年的經驗有哪些

我們黨在執掌全國政權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力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也積累了彌足珍貴的執政經驗。這些執政經驗,可以從執政思想、執政主題、執政使命、執政基礎、執政能力、執政追求等六個方面來認識。概括起來,就是「六個高度統一」。
一、從執政思想看,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方針,體現了基本原理與具體實際的高度統一
用什麼樣的思想作指導,決定著黨的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只有同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結合中國革命實際和執政實踐,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相繼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成果,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正是與我們黨的執政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放射出了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二、從執政主題看,我們黨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體現了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的高度統一
在一個積貧積弱的人口大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於執政黨而言,抓主要矛盾的工作就是確定執政主題。正是因為抓住了發展不足這個主要矛盾,確立了經濟建設這個執政主題,我們黨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最初十年的偉大成就。「文革」期間國民經濟之所以停滯不前,甚至瀕於崩潰,就是因為背離了這個執政主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始終保持了清醒認識,集中力量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就四川而言,歷屆省委都清醒地把握欠發達內陸省份的基本省情,始終把解決發展不足、發展水平不高作為最緊迫的任務,千方百計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全省面貌迅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科學分析黨執政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更加自覺地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才能鞏固又好又快發展勢頭,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從執政使命看,我們黨始終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體現了執政宗旨與執政形象的高度統一
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黨堅持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執政理念,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鮮明回答了為誰執政、靠誰執政的重大問題,樹立起了以人為本、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無論是制定決策部署,還是推進改革發展,我們黨都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川省委對民生工作歷來高度重視,從制定「五大扶貧工程」到承諾每年「辦幾件實事」,從實施「十大惠民行動」到推進「八項民生工程」,都一以貫之地體現了對群眾利益的關心、關切和關愛。正是由於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全國各族人民的主人翁熱情得到空前激發,匯聚成了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
四、從執政基礎看,我們黨始終堅持「兩個先鋒隊」性質不斷保持和發展先進性,體現了階級基礎與群眾基礎的高度統一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國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的政黨。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不變,就是堅持黨執政的階級基礎不動搖,保持執政基礎的先進性。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來就不只代表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也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早在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決議就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十六大和新黨章繼承與發展了瓦窯堡會議精神,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堅持黨的「兩個先鋒隊」性質,是在執政基礎的縱深度和覆蓋面兩個維度上的加強,是執政基礎的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必須堅持「兩個先鋒隊」性質,不斷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證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在抗擊「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危難之時沖得上去,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為災區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這是我們黨強大力量和先進性的一次集中體現。
五、從執政能力看,我們黨始終堅持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體現了遵循規律與創新探索的高度統一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執政能力建設,圍繞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著重從思想和作風、體制和機制、方式和方法、素質和本領等方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強調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黨的十七大強調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要求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使黨的全部工作始終符合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四川省委貫徹中央部署,從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執政骨幹三個方面入手,採取扎實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這些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和遵循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必將引領全黨更好地肩負起執政興國的神聖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
六、從執政追求看,我們黨始終堅持把實現共產主義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合起來,體現了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高度統一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堅定目標,也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執政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我們黨科學審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大力深化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麼推動發展」的認識後提出來的。這個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必要准備和必經階段,是凝聚各方力量、戰勝困難挑戰、創造美好未來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四川省委高度重視堅定理想信念,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既胸懷理想又腳踏實地,以正在做的事為中心,立足本職崗位,爬坡實干、攻堅克難,以幹事創業的實際成效服務全省「兩個加快」大局。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綱領。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結合起來,才能既滿腔豪情又科學務實,萬眾一心、毫不動搖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開拓奮進。

❷ 至今60年中中國共產黨所做的貢獻

只能說是統一了中國吧
而且現在發展的還可以吧
中國境內現在好象沒有什麼黨派的
國產黨是完全不允許在自己境內出現別的黨派的
如果能容納其他黨派的話 台灣也不至於現在還收不回來

❸ 分析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累積的成功執政經驗有哪些

第一,執政黨必須高度重視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完善,確保國家權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堅定不移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穿到黨履行執政職能的各方面和全過程。60年的歷史證明,人民的命運同國家的強大、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黨領導人民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人民政權,是維護人民當家作主地位,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政治保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堅持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以改革創新精神適時解決上層建築中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問題,把完成黨的執政使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同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主體作用統一起來,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走出了一條既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本質,又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政治發展道路。共產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必須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是我們黨60年執政經驗的核心和本質。
第二,執政黨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在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互動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履行好執政職能、完成好執政使命提供科學的思想理論武器。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靠馬克思主義指導,執政後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同樣是靠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從探索解決中國怎樣由新民主主義轉入社會主義,到進一步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以及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等基本問題,都始終堅持不懈地推進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6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經驗的理論升華,形成了毛澤東同志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思想,形成了由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60年來,我們黨重視用科學理論教育武裝全黨,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用科學理論分析新情況,破解工作中面臨的難題;用科學理論解除群眾思想上的困惑,保持為共同事業不懈奮斗的向心力;用科學理論回擊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在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中,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發展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引領中國社會歷史不斷發展進步。
第三,執政黨必須緊緊抓住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規律,一心一意完成好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確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是為了給我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發展開辟道路,造福全國人民。60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找到一條能夠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正確道路。在當今中國,最要緊的是,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這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看準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國家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就要緊緊抓住不放,堅決排除各種干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就要勇於和善於通過改革開放,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就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大膽推進發展觀念和發展方式創新、公有制實現形式創新、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就要科學區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與非本質的東西,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同時大膽借鑒人類創造的有益成果。科學發展觀,集中體現了黨領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經驗,是立足在時代和歷史發展新的起點上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增強黨的執政基礎、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深刻思考。全黨同志都要自覺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和牢牢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增強運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促進發展的能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第四,執政黨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不斷提高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用社會主義全面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成就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長期執政、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能否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保證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檢驗黨的執政能力的一條重要標准。毛澤東同志曾經創造性地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著名論斷,並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嚴格區分和妥善處置不同性質矛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同時,黨不斷積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認識、新經驗。把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局中來看待,把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置於堅持以人為本、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基礎上和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過程中來處理,把依靠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設和諧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成果人人共享統一起來,堅持一切工作都必須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公正決策,統籌兼顧各方面的權益,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會和諧因素。
第五,執政黨必須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相統一,根據時代發展和形勢任務變化的要求推動領導體制的改革創新,把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為改進領導方式、執政方式的基本原則和基本途徑。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履行執政使命的可靠保證,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根本要求與有效途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統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著力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強調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領導,黨委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黨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的同時,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既保證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領導作用的有效發揮,又保證國家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黨委必須依法尊重和維護人大作為權力機關的地位,善於按照法定程序將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必須支持政府和司法機關履行各自的法定職能,保持公正清廉、高效精幹、運轉協調;必須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和我國政黨制度的優勢;必須正確處理黨同人民團體和新社會組織的關系,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更好地維護其各自代表的群眾的利益。
第六,執政黨必須毫不鬆懈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純潔性和人民政權的本質。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黨取得執政地位並鞏固政權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優勢,黨執政後存在的最大危險是發生權力腐敗導致脫離群眾。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一直同各種腐敗現象進行堅決斗爭,不斷清除極少數腐敗分子、整治腐敗,在整體上保持了自己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提醒全黨警惕敵人「糖衣炮彈」的襲擊。新中國成立後,黨一直把反對腐敗作為保持自身純潔、履行執政職能、完成執政使命的重大任務,要求全黨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清廉。改革開放後,黨清醒地看到反對腐敗的艱巨性、復雜性和嚴峻形勢,強調整個改革開放過程都要反對腐敗,越是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越要反對腐敗。把提高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同提高拒腐防變、抵禦風險的能力一起,作為新時期執政黨建設必須解決好的歷史性課題,走出了一條不靠「群眾運動」、而主要靠制度和法制,將治標與治本緊密結合起來的反腐敗路子。實踐證明,執政黨無論是預防還是反對腐敗,都要認真解決權力的科學配置、陽光運行、正確行使、有效監督問題。只要全黨上下統一思想和行動,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把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真正落到實處,我們黨就一定能夠繼續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七,執政黨必須堅持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斷加強軍隊建設,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確保人民解放軍始終成為人民可靠的子弟兵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堅強柱石。60年來,人民解放軍發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光榮傳統,堅持實踐黨和軍隊的根本宗旨,歷經風雨、屢建功勛,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的性質,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強柱石。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主權和安全,支持國家各項建設,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解放軍在參與國際維和行動中,向世界展示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風采。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同人民解放軍始終命運與共。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八,執政黨必須不斷提高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的能力,堅持在對外開放中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堅決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安全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結合起來。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安全,關繫到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新中國60年的歷史,是我國從根本上結束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也是從被迫封閉半封閉轉入主動走向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歷史。我們黨成功地應對了世界上一次又一次風雲變幻、一個又一個嚴峻挑戰,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局面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我們黨注重提高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國內改革發展關系的能力,在對外交往中准確判斷和把握國際形勢特別是世界上各種矛盾發展變化的特點和趨勢,用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對外方針政策趨利避害,贏得了主動。我們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審時度勢地處理外交事務。我國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得到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不斷深化,同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更加鞏固。我們黨正確把握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順應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積極擴大對外交往,開展與各國的合作交流,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促進世界和諧。
第九,執政黨必須堅持以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60年來,我們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保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鍛煉和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進性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恆主題。作為執政黨,黨的先進性集中體現在履行執政職能的活動中,執政能力建設成為黨的建設的重點。因此,必須堅持以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保證黨履行好執政職能、完成好執政使命。

參考: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年的輝煌業績和寶貴經驗
http://uzone.univs.cn/news2_2008_81878.html

❹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做出了哪些成就

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剩餘任務,解放全中國;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農村土地改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建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過抗美援朝、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役、中越自衛反擊戰等戰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陸續同多個鄰國解決領土爭議,達成和平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朝友好互助條約等維護了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陸續同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到目前中國GDP已經位居世界第二;收回半個黑瞎子島,香港、澳門和平回歸,推進了中國統一;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在國際賽事上成績不斷。

❺ 新中國60年建設成就

新中國60年有以下幾方面的成就:
1、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2、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3、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4、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5、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6、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7、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8、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9、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10、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11、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❻ 黨執政60年的基本經驗有哪些

新中國六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基本經驗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和運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其他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探索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基本經驗,十七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之科學地概括為六個「堅持」。

一、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我們黨始終把思想理論建設作為根本建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引導全黨學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符合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新的實踐,推動黨的全部工作,真正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

二、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發展這個興國之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立國之本,堅持改革開放這個強國之路,堅持自覺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根本保證,從而更卓有成效地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三、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必須把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執政黨建設的根本任務,作為主線貫穿於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一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二要著力提高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

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一要堅持以人為本,貫徹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使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五、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

一要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二要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努力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三要切實發展黨內民主,實行人民民主,保障黨的團結統一,保證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

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

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章程》,引導全黨同志充分認識和牢牢把握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真諦。一要實行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二要在黨內生活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肅黨的紀律,遵守黨章和法律。三要從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

經過六十年實踐積累起來的這些基本經驗,已經指導並將繼續指導我們進一步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❼ 建國60年的成就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一、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1) 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製造胰島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5)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6)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二、農業技術 (8)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三、工業技術 (14) 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5)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6)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7) 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四、通信技術 ——大型計算機 (19)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 「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21) 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智能機器人 (22)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激光技術 (23) 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 (24) 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新材料技術 (25) 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26) 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實際信息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四、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 ——兩彈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自此,「兩彈一星」被寫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五、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採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准。1984年動工,1991年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 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國家擬在近期再建設4個核電項目。 (37) 此外,我國還在研製的其他幾種核反應堆:1、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已研製成功5兆瓦核供熱反應堆;2、60萬千瓦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AC600,目前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3、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開發研製,目前正在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進行;4、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行;5 、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廠家自1958年起,現已列入「863計劃」。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體發電自60年代開始研究,80年代已經建立了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項目已列入「863計劃」,計劃在本世紀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體發電一蒸汽聯合循環實驗裝置。 (39) 太陽能發電的研製始於1958年,目前全國約有38個單位和大學從事光伏的研究和與發展工作。自1976年開始地面用太陽電池商品化生產以來,現在已共有12條地面用太陽電池的生產線或工廠。 (40) 風力發電在三北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及島嶼發展迅速,19 86年山東榮成市引進3台發電機組,組成我國第一個風力電站,1991 年與德國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風力發電站的建設,並網發電均運行良好。 (41) 生物質能源是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合理利用,講求效益」的政策,大力發展的農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42) 地熱能方面,我國西藏地區已建成利用地熱發電的羊八井地熱電站,發電容量為2.7萬千瓦。 (43) 我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有數座實驗性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為40—640千瓦。
六、科學考察 ——青藏科學考察 (44) 從60年代開始,我國對青藏高原地區的科學考察活動一直沒有間斷。60—70年代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兩次科學考察與70年代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自治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冊著作。 自1973年以來,幾代中國科學家先後8次赴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對大峽谷形成歷史、資源環境及其與人類和自然資源之相互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遠洋和極地科學考察 (45) 1970年,「向陽紅5號」船首次進行太平洋特定洋區的綜合調查,獲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質、水文等多學科珍貴資料。1980年5月,「向陽紅5號」船再赴太平洋執行任務,為探索「厄爾尼諾」現象,為我國海洋事業、國防建設和國際海洋合作做出了貢獻。 (46) 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極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登上喬治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發現大批動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進化的突發性,向傳統的「漸進論」為代表的達爾文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被國際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49) 1997年,我國科學家在貴州甕安考察前寒武紀含磷地層,發現大量微型多細胞動物及礤胚胎化石,將動物起源時間向前推進50 00萬年,再次取得早期動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斷代工程 (50)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相結合解決三代紀年問題的大型項目。工程設置9個課題、40個專題、170名學者經過聯合考察,在文獻學、天文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成就將成為邁向21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點。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顧,難免掛一漏萬。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國科技50年卻在尋求國富民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中國科技走過了50年,它還將創造更加輝煌的50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們站起來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

1968年我國自行設計的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

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順利的返回地面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了中國的10年動亂。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78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1981年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勝利合龍

1982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1983年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84年建國後首次參加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取得了優異的成就

1985年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建成

1986年實施「863」計劃

1988年中國核潛艇發射水下火箭

1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

1994年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世界矚目的三峽大壩橫斷長江,縛住蒼龍。現在三峽工程已經順利實現蓄水、通航、發電的奮斗目標,其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日益顯現

1997年香港順利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順利回歸祖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❽ 新中國成立60年取得哪些成就

1、1965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培育出了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秈型良種
2、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研製成功
3、我國第一架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研製成功
4、第一輛高級轎車在長春研製成功
5、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
6、在朝鮮打退了美國
7、人民大會堂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建築物落成
8、很重要的,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抗美援朝、兩彈一星、援越抗美、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三峽大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收回香港和澳門、神舟飛船、嫦娥一號、2006年起全面停徵農業稅、申奧成功
1949年4月成立中國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8月組建第一支飛行中隊.11月空軍司令部成立.1964年發射第一枚地地導彈.同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戰略導彈部隊成立.1970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20世紀70年代研製核潛艇.1980年成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1999年研製無人駕駛飛機.
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人們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
這可多了去了,要以領域分吧。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❾ 新中國成立60年取得哪些巨大成就

經濟建設取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人均GDP2000年比1998年翻了兩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原因是黨的正確領導,實行改革開放。啟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我們才有出路。

❿ 中國共產黨執政60年關於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您好我來回答:
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第一,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始終以思想理論建設為根本建設,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謝謝了。

閱讀全文

與黨執政60年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