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成果權即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創造的智力活動成果專依法享有屬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諸如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利的總稱。
發現權是指發現人因重大科學發現,經評審而獲得的榮譽和物質獎勵的權利。
發明權是指發明人對其發明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得。換言之,發明權就是發明人就其完成的發明創造依法享有的發明人署名權和實施後獲得報酬的權利與獲得專利權後獲得獎勵的權利之總和。
Ⅱ 知識產權和智力成果權的不同點是什麼
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專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屬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它有兩類:一類是版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知識產權書籍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享有的署名、發表、使用以及許可他人使用和獲得報酬等的權利,工業產權則是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的獨占權利。按照內容組成,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Ⅲ 列舉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事例
舉例啊......因為如果不加修改,舉實際姓名的例子會涉及侵犯他人權利,這個給你個以ABCD為代號的例子
某地,未成年人A某為參加某項科技大賽,花了很長時間做了一個和企業自動化有關的作品,並在某一次家庭聚會上,向家族人員展示了作品,得到一致稱贊。其中,B是A的父親,C某是B的兄弟,A的叔叔,是一家私企的法人。C見A的發明對自己企業有利,就未經A許可,以誘騙的形式,將A的發明弄到手,之後用於自己企業生產。之後,當A在大賽上得獎,其作品被另一家公司看重,其法人代表D某希望以重金獲得該項物品的專利,但是在A和其父親B簽訂以後不久,卻收到法院傳票,起訴人是C,C以該作品已經被其申請專利,未經其許可不得隨意使用和轉讓為由,將A,B和D告上法庭。
C訴訟稱,該產品是由其發明創造,並且已經向專利局申請專利,因此C才是該產品的專利所有人。
當然,庭審什麼就不多說了。
最後結果:由於A,B搜集了足夠的證據,證明了C屬於惡意搶占他人勞動成果,最後專利局判定C的專利申請無效,同時,A由其監護人B向專利局申請專利,並獲得通過,最終和D簽訂了專利轉讓協議。而C因為涉嫌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等罪名,得到應由懲罰
目前,關於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權益是得到法律保護的,無論是否成年,關於未成年人的專利成果,由未成年人享有,但是其民事行為能力有限,因此,其專利成果的使用,由其監護人在和未成年人達成一致意見後,由其監護人來同企業等簽訂相關協議,二者共同享有成果;第三人無權干涉,若以非法手段侵害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專利)的,法院將依法予以處罰,造成損失的,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有權提出民事訴訟賠償。
Ⅳ 智力成果權有哪些形式
智力成果
它是指人們通過智力勞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或精神產品,依靠智力成果產生的權利叫知識產權,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智力成果權又稱知識產權,是指對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智力活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所享有的權利。
廣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產地標記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等。狹義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為了激勵人們創造無形的財產,各國先後通過立法保護中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權利。
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要做到:
①加深對依法保護智力成果的認識,努力增強保護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識。
②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積極尋求法律幫助,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③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法律特徵
智力成果具有下列特徵:
(1)創造性。是指以前未曾出現過的智力勞動成果,具有創新和突破的特點。人類的智力成果雖具有繼承性,但智力成果要成為權利標的應具有創造性。各項具體的智力成果要求的創造性不同。一般而言,專利發明要求的創造性最高。一項發明要得到專利保護,必須具備新穎性、先進性等條件;它必須是該技術領域中先進的、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成就,它所體現的技術思想、技術解決方案,必須使某一領域的技術發生質的飛躍。著作成果要求的創造性次之,它要求文學藝術作品具有獨創性,必須是作者創造性勞動成果。商標標記要求的創造性再次之,僅達到易於區別的程度即可。
(2)非物質性。智力成果是一種非物質化的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人們對其佔有不是具體實在的控制,而是表現為認識和利用。但智力成果總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文學作品表現為小說、詩歌、散文等;商標表現為一定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
(3)公開性。權利主體在對其智力成果取得專有權或者專用權前應將該成果向社會公開(商業秘密除外)。就專利產品而言,公開是指將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的全部構思和技術方案以公告的形式進行公布。商標專用刃為了使自己的商標與他人商標區別開來,就必須公開使用自己的商標。至於作品,作者創作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之傳播。
希望能幫助到您,謝謝。
Ⅳ 什麼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權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6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專利權屬於智力成果權的一種,所以,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專利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為專利權人享有以下幾方面的權利:
一、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自己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或使用其專利方法的專有權,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他人不得擅自實施其專利。
二、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同其他單位或個人簽訂專利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技術,從而獲得專利使用費。
三、轉讓其專利權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將自己的專利權的所有權轉讓他人,一經轉讓,便喪失了對專利的所有權,而受讓人成為新的專利權人。
四、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上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目的是告知他人該產品已取得專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權。即發明人或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權利。
實踐當中,侵犯未成年人的專利權的行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實施他人專利權。包括:(1)對產品專利的侵犯,即製造、使用、銷售、進口專利產品;(2)對方法專利的侵犯,即使用該專利方法或使用、銷售、進口依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即非專利權人在自己的產品或包裝上弄虛作假地加上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標記或專利號,冒充專利產品非法銷售牟取利潤或者把非專利方法冒充為專利方法的行為。
三、專利機關作出了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決定和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
未成年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專利權,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和范圍內,享有國家行政與司法程序的保護。
一、行政保護。《專利法》第60條規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依此,當未成年人的專利權被他人非法侵犯時,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請求專利管理機關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行政處理,以獲得行政保護。
二、行政訴訟保護。《專利法》第49條第2款規定:「發明專利權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發明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法》第58條規定;「專利權人對專利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或者關干實施強制許可的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過行政訴訟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專利權在遭受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侵犯時,能夠獲得有效的法律救濟。
三、民事訴訟保護。《專利法》第60條規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查,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構成專利侵權的,則判令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沒收非法所得產品、向專利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專利權人的信譽等。
Ⅵ (1)什麼是智力成果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回不正當答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2)作為一個公民,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
Ⅶ 智力成果有哪些
哈哈``同學來啦``給你平平
它是指人們通過智力勞動創造的精神內財富或精神產品,依靠智容力成果產生的權利叫知識產權,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智力成果權又稱知識產權,是指對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智力活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所享有的權利.
廣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產地標記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等.狹義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Ⅷ 智力成果有什麼價值
智力成果 它是指人們通過智力勞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或精神產品,依靠智力成果產生的權利叫知識產權,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智力成果權又稱知識產權,是指對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智力活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所享有的權利. 廣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產地標記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等.狹義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Ⅸ 知識產權和智力成果權有什麼區別
智力成果權通常來又叫知源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
在台灣和香港,通常把知識產權,稱為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
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
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Ⅹ 智力成果有怎樣的價值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6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專利權屬於智力成果權的一種,所以,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專利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為專利權人享有以下幾方面的權利:
一、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自己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或使用其專利方法的專有權,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他人不得擅自實施其專利。
二、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同其他單位或個人簽訂專利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技術,從而獲得專利使用費。
三、轉讓其專利權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將自己的專利權的所有權轉讓他人,一經轉讓,便喪失了對專利的所有權,而受讓人成為新的專利權人。
四、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即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上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目的是告知他人該產品已取得專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權。即發明人或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權利。
實踐當中,侵犯未成年人的專利權的行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實施他人專利權。包括:(1)對產品專利的侵犯,即製造、使用、銷售、進口專利產品;(2)對方法專利的侵犯,即使用該專利方法或使用、銷售、進口依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即非專利權人在自己的產品或包裝上弄虛作假地加上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標記或專利號,冒充專利產品非法銷售牟取利潤或者把非專利方法冒充為專利方法的行為。
三、專利機關作出了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決定和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
未成年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專利權,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和范圍內,享有國家行政與司法程序的保護。
一、行政保護。《專利法》第60條規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依此,當未成年人的專利權被他人非法侵犯時,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請求專利管理機關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行政處理,以獲得行政保護。
二、行政訴訟保護。《專利法》第49條第2款規定:「發明專利權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發明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法》第58條規定;「專利權人對專利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或者關干實施強制許可的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過行政訴訟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專利權在遭受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侵犯時,能夠獲得有效的法律救濟。
三、民事訴訟保護。《專利法》第60條規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查,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構成專利侵權的,則判令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沒收非法所得產品、向專利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專利權人的信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