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創新管理成功案例
你好,我是網路創新管理的老師,請同學們誠實做人,獨立完成作業。切勿剽竊他人成果。
❷ 網路與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標准化成果主要覆蓋了哪些領域或方面
隨著我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進入了全面規劃、統籌發展的新時版期,與國家各項信息安權全保障重要工作相適應,我國的信息安全管理標准化工作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截至2013年底,我國正式發布信息安全管理相關國家標准29項,正在制定過程中的管理標准23項,其中已發布標准中採用或參考國際信息安全管理標准13項。這些標准化成果主要覆蓋了以下領域或方面:
1) 等同或修改轉化了國際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准族(即ISO/IEC 27000系列標准)中基礎、核心標准;
2) 支撐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信息安全控制有關的技術標准或指南;
3) 支撐國家電子政務建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政府信息系統檢查等重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配套安全管理標准;
4) 有關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應急與事件管理、災備服務管理、外包管理、供應鏈風險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等的標准或規范;
5) 新技術新應用相關的信息安全管理標准,包括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管理、雲計算安全管理等。
❸ 網格化管理在社會治理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南金水區自開展創新網格化管理治理模式以來,不僅鞏固了社區工作的戰斗壁壘,同時夯實了基層基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為拓展工作隊伍找到了新路徑
在網格中實行精細化、全面化、數字化管理,強化了黨群干群之間相互溝通,實現了居民在觀念上、態度上、認識上和行動上的巨大改變。用居民的話對居民講,增強了居民對幹部信任和理解,涌現出了一大批拍手叫好的居民,有的居民甚至主動幫助基層幹部們宣傳政策,協助幹部們的工作。扎實有效地推進了工作的開展,增進了共識,凝聚了人心,匯聚了力量為基層工作拓展了工作隊伍,匯聚了居民力量。
(二)為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找到了新平台
正所謂民心穩則社會安,社會安則基層固。社會治理創新,歸根到底就是對人的服務,網格化管理作為社會治理的有效載體,為暢通干群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融洽了幹部與居民、居民與居民的關系,讓居民消除了對政府工作的誤解,化解了干群隔閡,有力促進了「民呼我應、民思我想、民需我為、民盼我幫」新型黨群干群關系的形成。
(三)為夯實基層基礎搭建了新模式
讓老百姓參與到社會治理建設中來,充分尊重老百姓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在與民交流中,了解民眾、貼近民心,接地氣、去霸氣,深化民主管理。無論是居民開放日還是網格化服務等,使老百姓有平台可以交流,有渠道可以傾訴,營造出和諧、開放、協商的良好發展氛圍,得到了居民積極地擁護和支持。
金鵬信息走訪金水區時,居民對網格化的管理的贊揚,對管理者的時效性大發贊揚,政府踏踏實實為民務實,這個是指的贊揚的,居民點點滴滴的反饋,正式驗證了網格化管理在社會治理中取得的成效
❹ 網路管理員工作成果衡量標準是什麼
不同行業的標准有所區別。不過不管在哪一行有些還是共同的。網路管理員是服務性崗位,工作成果衡量標准一般有兩方面。一是你所管理的網路運行狀況,穩定與否。網路出了問題你是否能夠能及時排除故障。還有網站管理情況。二是你的服務態度。其實我個人覺得服務態度是第一位的。不管你是不是技術高手,當你的服務態度很好時也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❺ 今天面試網路管理員,問我你覺得作為網路管理員的意義是什麼
網路管理員的職責,就是保證所維護管理的網路每日24小時、每周7天、一年365天正常運轉。網路正常運轉的時候人們往往並不注意你的勞動成果和你的重要作用,網路一旦出現故障,你常常成為關注焦點,眾矢之的。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你需要有寬闊的技術背景知識,需要熟練掌握各種系統和設備的配置和操作,需要閱讀和熟記網路系統中各種系統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以便在系統或網路一旦發生故障時,能夠迅速判斷出問題所在,給出解決方案,使網路迅速恢復正常服務。
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雖然很繁雜,但是我們認為其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七項,這就是網路基礎設施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管理、網路應用系統管理、網路用戶管理、網路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儲備份管理和網路機房管理。這些管理涉及到多個領域,每個領域的管理又有各自特定的任務。
在網路正常運行狀況下,網路管理員對網路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掌握區域網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可迅速定位;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理;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制訂、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網路管理員在維護網路運行環境時的核心任務之一是網路操作系統管理。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行後,為了確保網路操作系統工作正常,網路管理員首先應該能夠熟練的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網路管理員應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網路管理員還應該做到隨著系統環境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最後,網路管理員還應該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伺服器建立熱備份系統,做好防災准備。因為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應用軟體和網路用戶的工作平台,一旦發生致命故障,這個網路服務將陷入癱瘓狀態。
對於普通用戶,計算機網路的價值主要是通過各種網路應用系統的服務體現的。網路管理員日常系統維護的另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確保這些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任何系統都不可能永遠不出現故障,關鍵是一旦出現故障時如何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網路管理員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配置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需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大的網路應用系統服務,必要時網路管理員還應該採取負載分擔的技術措施。
除了通過軟體維護進行系統管理外,網路管理員還需要直接為網路用戶服務。用戶服務與管理在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量中佔有很大一部分份額,其內容包括:用戶的開戶與撤消管理,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用戶使用系統服務和資源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用戶計費管理,以及包括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建設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網路管理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原則。
不設防的網路好比在開門揖盜,網路管理員在提供網路服務的同時必須特別注重網路的安全與保密管理。安全與保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對網路的攻擊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網路內部信息的泄露。根據所維護管理的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保密要求級別的不同,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也不同。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可以再配置入侵檢測軟體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網路管理員除了應該採取上述措施外,還應該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 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更嚴格的涉密計算機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房間的要採取安全措施,控制管理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監控管理。
在計算機網路中最貴重的是什麼?不是設備,不是計算機軟體,而是數據和信息。任何設備都有損壞的可能,任何軟體都有過時的時候,設備損壞可以重新購置,軟體可以更新,信息和數據一旦丟失,損失將無法彌補。因此網路管理員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最低限度網路管理員也應該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級別高的數據和信息,網路管理員應該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最後,將將備份數據隨時保存在安全地點更是非常重要。 網路機房是安置網路系統關鍵設備的要地,是網路管理員日常工作的場地。根據網路規模的不同,網路機房的功能復雜程度也不同。一個正規的網路機房通常分為網路主幹設備區、網路伺服器設備區、系統調試維護維修區、軟體開發區和空調電源設備區。對於網路機房的日常管理,網路管理員的任務是:掌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另外,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訂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也是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基本職責。
❻ 公司的網路管理員都做什麼呢
公司的網路管理員的主要工作包括六項管理,具體如下:
基礎設施管理;
操作系統管理;
應用系統管理;
安全保密管理;
信息儲備管理;
機房管理。
以上工作的具體內容為:
基礎設施管理:
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
掌握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
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
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
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時可迅速定位;
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的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理;
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
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
制定、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操作系統管理
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網路伺服器行後,熟練地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
在網路運行過程中,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做到隨著系統環境的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
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伺服器建立熱備份系統,做好防災准備。
應用系統管理
確保各種網路應用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出現故障時應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
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的網路應用服務,必要時採取分擔的技術措施。
用戶服務管理
用戶的開戶與撤銷;
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
用戶可用服務與資源的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
用戶計費管理;
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
安全保密管理
防止外部對算機網路示意圖網路的攻擊和入侵和網路內部信息的泄漏;
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要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加配入侵檢測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
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並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
更嚴格的涉密計算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的房間要採取安全措施,管理和控制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
信息儲備管理
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
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
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和信息,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
機房管理
掌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
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
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
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
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機房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
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
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定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
此外,網路管理員還需要配合其它部門進行部門區域網絡的建設,提出規劃、標准, 配合保衛部門對網路不良行為進行取證及做好網路中心服務反饋工作,及時通報網路運行信息。
❼ 網路管理學的 都是 什麼
管理科學與信息技術融合而產生的管理信息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許多應用領域往往難以長期、穩定、可靠地運行。解決這個難題的途徑之一是,深入研究管理的信息學本質和特徵,對信息科學和技術提出新的發展要求,使管理信息系統獲得新的理論與技術的支持,從而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由此而產生的管理信息學學科正在逐步形成和發展,我們也初步總結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並融入到相關章節。 管理信息學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通過管理信息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必要的信息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的信息學本質和特徵,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信息學基礎。 管理信息學是以信息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信息生命周期(如知識模塊順序圖)為主線,對管理信息的採集、傳遞、編碼、加密、存儲、加工、利用等內容科學合理組織,在國內形成一門新型的「信息學」課程。具體內容及教學目的包括: ①以最新、最全面的認識闡述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讓學生能較全面地掌握管理信息學的理論基礎; ②突出信息過程中涉及的基礎理論,使其成為專業課的基礎; ③現代信息的傳遞很多是通過公共網路進行的。因此,信息的安全管理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書將信息加密的有關內容補充到教材中,使學生對信息的安全管理有所了解; ④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獲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⑤強化實踐技能,讓學生在掌握管理信息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學會使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的管理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學理論和方法解決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記得採納啊
❽ 系統管理員和網路管理員有什麼區別
網路管理員與系統管理員真不太好區分,
網路管理部分的不多,除非是大公司.網路管理員都應該做:投入正常運轉和服務的計算機網路,網路管理員的常規任務就是網路的運營、維護與管理。
在信息社會中,人們一時一刻也離不開計算機網路的支持。網路管理員的職責。就是保證所維護管理的網路每日24小時、每周7天、一年365天正常運轉。網路正常運轉的時候人們往往並不注意你的勞動成果和你的重要作用,網路一旦出現故障,你常常成為關注焦點,眾矢之的。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你需要有寬闊的技術背景知識,需要熟練掌握各種系統和設備的配置和操作,需要閱讀和熟記網路系統中各種系統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以便在系統或網路一旦發生故障時,能夠迅速判斷出問題所在。給出解決方案,使網路迅速恢復正常服務。
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雖然很繁雜,但是我們認為其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七項,這就是網路基礎設施管理、網路
操作系統
管理、網路應用系統管理、網路用戶管理、網路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儲備份管理和網路機房管理。這些管理涉及到多個領域,每個領域的管理又有各自特定的任務。
在網路正常運行狀況下,網路管理員對網路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掌握區域網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可迅速定位;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理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制訂、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網路管理員在維護網路運行環境時的核心任務之一是網路操作系統管理。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行後,為了確保網路操作系統工作正常,網路管理員首先應該能夠熟練的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網路管理員應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網路管理員還應該做到隨著系統環境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最後,網路管理員還應該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
伺服器
建立熱備份系統,做好防災准備。因為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應用軟體和網路用戶的工作平台,一旦發生致命故障,這個網路服務將陷入癱瘓狀。
對於普通用戶,計算機網路的價值主要是通過各種網路應用系統的服務體現的,網路管理員日常系統維護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確保這些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任何系統都不可能永遠不出現故障,關鍵是一旦出現故障時如何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網路管理員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配置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需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大的網路應用系統服務,必要時網路管理員還應該採取負載分擔的技術措施。
除了通過軟體維護進行系統管理外、網路管理員還需要直接為網路用戶服務。用戶服務與管理在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量中佔有很大一部分份額,其內容包括:用戶的開戶與撤消管理,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用戶使用系統服務和資源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用戶計費管理,以及包括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建設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網路管理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原則。
不設防的網路好比在開門揖盜,網路管理員在提供網路服務的同時必須特別注重網路的安全與保密管理。安全與保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對網路的攻擊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網路內部信息的泄露。根據所維護管理的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保密要求級別的不同,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也不同。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可以再配置入侵檢測軟體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網路管理員除了應該採取上述措施外,還應該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更嚴格的涉密計算機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房間的要採取安全措施,控制管理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監控管理。
在計算機網路中最貴重的是什麼?不是設備,不是計算機軟體,而是數據和信息。任何設備都有損壞的可能,任何軟體都有過時的時候,設備損壞可以重新購置,軟體可以更新,信息和數據一旦丟失,損失將無法彌補。因此網路管理員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最低限度網路管理員也應該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級別高的數據和信息,網路管理員應該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最後,將備份數據隨時保存在安全地點更是非常重要。
網路機房是安置網路系統關鍵設備的要地,是網路管理員日常工作的場地。根據網路規模不同,網路機房的功能復雜程度也不同。一個正規的網路機房通常分為網路主幹設備區、網路伺服器設備區、系統調試維護維修區、軟體開發區和空調電源設備區。對於網路機房的日常管理,網路管理員的任務是:掌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另外,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訂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也是網路管理員的日常基本職責。
網路配置面面觀
在計算機網路建設的過程中,完成了網路基礎設施的硬體安裝,網路僅僅是在硬體上連通。沒有軟體環境的支持它仍然不能對普通用戶提供任何服務。因此,網路管理員需要首先對網路進行一系列配置操作。網路配置實際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網路系統配置和網路應用配置。前者是搭建網路的系統環境,後者是為用戶提供應用環境。
網路系統配置是指網路設備硬體近網參數配置和網路軟體配置。網路管理員在進行網路系統配置時,所涉及的配置內容主要包括網路主幹設備通信參數配置、廣域網通信路由配置、區域網操作系統配置、客戶系統配置,網路安全配置和網路管理配置。
網路主幹設備通信參數配置是將網路中所有設備在軟體上連通的第一步。網路主幹設備在硬體安裝完成後,網路管理員需要利用硬體設備上的控制台埠,接入一台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終端軟體使用其內置的管理軟體系統,對其通信參數進行配置。
網路主幹設備配置的復雜程度與網路的規模以及設備類型有關。簡單的單用途設備可能已經內置配備好連網通信參數,可以直接連接使用。而一個由多台交換機組成的分層管理的計算機網路,如果支持多種網路通信協議和管理控制協議,配置就可能十分復雜。網路管理員不但需要分別熟悉這些設備的內置管理系統,掌握配置操作,還應該掌握如何對配置好的系統參數進行備份保存,以便當因為人為原因或設備原因破壞了原來的配置參數時,能夠迅速進行系統恢復。
當所建立的計算機網路需要與外部計算機網路連接時,不論所連接的網路是專用數據通信網路或者公共數據通信網路,網路管理員都需要進行廣域網通信配置。根據與外部網路連接的方式和所使用的設備,配置操作各種各樣。如果是通過專用硬體路由器對外連接,通常需要使用路由器內置的管理系統進行參數配置,操作方式類似對網路交換機的配置。如果是通過普通計算機或伺服器上的軟體路由建立的對外連接,則需要對該計算機軟體系統進行參數配置。
一個機構內部建大的計算機網路通常採用的是區域網技術。因此,在網路主幹通信設備配置完成後,網路管理員還需要安裝選定的區域網操作系統並進行配置操作。區域網操作系統通常安裝在一台伺服器上。區域網操作系統配置的內容主要包括伺服器本身連網參數配置、網路使用環境配置、網路管理環境配置、網路系統管理員和操作員配置、普通網路用戶和用戶組的建立及其網路資源使用權限配置、高層網路通信協議配置、網路系統資源與系統服務配置等。
在完成了區域網系統平台的配置之後,網路管理員的下一個任務是為用戶配置客戶端系統和網路連接。客戶端操作系統的選擇原則,一是要根據用戶工作需要和用戶計算機硬體配置水下,二是要根據網路操作系統平台對客戶端系統的支持能力。網路連接配置的主要內容為客戶端網路適配器驅動程序的配置、網路通信協議的配置和網路連接參數的配置。
當整個網路配置完成,經過測試可以正常工作後,就可以根據網路規劃與設計要求進行網路安全配置了。網路安全配置以管理控制區域網與外部網路的通信連接為主,同時兼顧監察管理區域網內部的用戶行為。網路安全配置首先是系統防火牆的配置,它可能是一台專門的設備、可能由配置了防火牆功能的路由器兼任,也可能是由安裝在一台計算機上的防火牆軟體構成。無論何種形式,都需要進行參數配置操作。另外,防火牆是一種跨接兩個網路的設備。在進行軟體參數配置以前、首先要確保它的硬體系統上作正常。
網路系統配置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網路管理配置。如果區域網與互聯網連接,為了使得我們的網路能夠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就需要通過互聯間接入機構為它申請互聯網域名和IP地址,並且建方、配置用於互聯網的DNS域名伺服器。另外,為了便於網路管理員能夠實時監督整個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和排查網路故障,甚至遠程管理、控制和操作網路中的通信設備,許多具有一定規模的網路還配備了專門的網路管理軟體。它又需要安裝在指定的計算機上,經過配置後才能夠使用。
在完成了網路系統配置後,網路管理員建立的用戶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用戶名稱和所得到的用戶入網登錄密碼進入網路。當用戶入網以後能夠得到哪些服務,可以使用那些網路共享資源,還需要網路管理員進一步提供。這就是網路資源共享及應用配置。
通過網路共享資源是建設網路的主要目的之一,資源共享可分為硬體資源相信息資源共享兩類,其中信息資源共享主要是通過網路應用系統實現的。而硬體設備的網路共享可以提高共利用率,極大的節約公用設備的投資費用。在考慮設備共享方案時,網路管理員需要考慮共享設備的種類與布局,並根據不同設備的用途以及單位管理規定來配置相關用戶及用戶組的使用許可權與范圍。
網路應用系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通用網路應用系統,另一類是專用網路應用系統配置。
通用網路應用系統是指通常所有網路用戶都要用到的網路服務,如電子郵件服務、網路信息瀏覽服務、網站信息發布服務、網路文件傳輸服務、遠程計算機系統登錄服務等。
如果網路管理員要向用戶提供自己管理的電子郵件服務,就必須選購相應的郵件伺服器軟體,將特定的計算機或伺服器配置成為郵件伺服器。管理員必須掌握郵件伺服器的配置、運行和管理技術,管理好郵件伺服器的用戶和服務。
如果網路管理員要向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網路信息瀏覽服務(Web信息瀏覽服務),則必須為用戶配置訪問互聯網的方式。如果網路的使用管理機構出於安全或管理上的原因、不允許網內用戶直接訪問互聯網,就需要建方訪問網關。訪問網關可以對用戶訪問互聯網進行控制、管理和計費,可以在用戶與互聯網不直接連接情況下,對用戶提供透明的互聯網信息代理訪問服務。因此,提供這類互聯網信息訪問服務需要網路管理員選購專門的軟體安裝在網路內專門的計算機上,並且經過參數配置後才能實現。
如果需要建立自己管理的網站信息發布服務,網路管理員就需要在網路中建立網站伺服器,在伺服器上安裝、配置運行基於web的互聯剛信息發布系統軟體。
至於網路文件傳輸服務和遠程計算機系統登錄服務等常見的網路信息服務,如果不需要建立自己提供服務的伺服器,網路操作系統的預設配置常常就可以滿足用戶的需要。
以上列舉的僅僅是常見通用網路應用系統。通用的網路應用系統通常都有商品化軟體、或作為網路操作系統的組成部分,一般都要經過配置才能夠提供服務。
專用的網路應用系統是指使用機構為某一特殊應用目的,專門開發的用於特定業務的軟體系統。這類系統通常安裝在網路中的專門伺服器上。網路管理員的責任是協助應用系統的管理員完成各種網路參數配置,使得這些系統能夠順利的通過網路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