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父母或長輩講述他們童年的故事。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感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500字)
1.從玩具
2.家裡的設備
3.家庭條件
4.社會的發展
從這幾個方面擴寫,寫1000字都不成問題。
❷ 對比80/90/00年代的人的童年,都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這些變化可以從衣食住行以及玩具等各個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來,真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畢竟整個社會都在更替都在進步著。
而00後可以說是最幸福的童年了。00後的孩子們擁有著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車、洋娃娃等等各種各樣的玩具他們都有。而且他們還有著許多好吃的零食,巧克力奶茶等等各種好吃的零食。種類豐富齊全。而且一個一個家庭都是屬於小康社會,他們完全能夠承擔得起他們的孩子所需要的東西,所以說00後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了。
但是無論怎麼說,真的是從各方面來說都是發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畢竟社會在一直進步著,經濟一直在發展著。想沒有變化是不大可能的。
❸ 「我和爸爸比童年」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狠狠,,,久寫,1,爸爸小時候玩什麼玩具。泥巴啊,什麼的。再說說你
2,寫寫現在吃的穿的。
3,寫寫住的,
4,寫他們小時候就要干很多活,而現在的你。。。。。
5,寫寫去過什麼地方玩。
口才不爛的話,1500字隨便寫。但是。要抓住題材哦。
❹ 三代人的不同童年是怎樣
70年玩泥巴
80年玩彈珠
90年玩打架
20年玩電腦
❺ 童年不同樣記三代人過春節記1000
過年是中國人家家戶戶互相拜年的日子,俗稱「春節」。這里,我特意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那就是問一問爸爸媽媽、公公婆婆是怎麼過年的。他們過年和我一樣嗎?
首先,我問爸爸媽媽過年的情景。爸爸說:「我們小時候過年,從大年三十晚上就開始了。三十這一天,我們要給逝去的長輩上墳,祭奠他們,我的爸爸要寫對聯,貼對聯,媽媽要准備晚餐。要記住,這一餐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晚餐。因為我們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除夕的『年夜飯』。」
媽媽補充說:「過年時,中午晚上吃飯,桌子上都有一盤魚,但是,這個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餘』嘛。桌上還有一些肉,一些蔬菜。」爸爸接著說:「除夕晚上, 我們一家人放完鞭炮後,就開始吃年夜飯。吃完飯,我們到鄰居家看『聯歡晚會』。我家裡窮,沒有電視機。因為是山區,電視信號不好,電視上都是雪花點,節目看起來,可沒有現在的高級呀。又是彩電,又是大屏幕,還是液晶的。」
爸爸還說:「大年初一,全家人一定是要穿新衣服的,早上一大早,我們就去舅舅家拜年,每個舅舅都會給壓歲錢的,但是錢不多,最多50元,最少20元、10元。印象最深的是,舅舅每年都會准備新錢給我們。拿到壓歲錢,我很開心。到了中午,我們就把壓歲錢交給爸媽,因為這是用來做學費和書本費用的。不能亂花的!」
接著,我又打電話問公公婆婆是怎麼過年的。公公說:「過年時,爸爸媽媽要給我准備新衣服和新棉鞋。新年不給壓歲錢。我拎個籃子到小舅家拜年,將小舅給的禮物全部放在籃子裡面。中午吃飯時,小舅准備了芹菜、豆腐、魚、圓子、蘆蒿、蘑菇、豬肉等香噴噴的菜,好吃極了!但是,有一樣東西不能吃。你猜是什麼?」我猜中了。公公接著說:「對了,魚如果吃了,那還叫『年年有餘』嗎?晚上,我們全家人都圍在火爐旁,聽長輩們講講各種有趣的難忘的故事。要知道,我們小時候過年,可沒有電視看奧。這個夜晚就在這里結束了。我也就進入夢鄉了。……」
要說我們這一代人過春節。那就熱鬧多了。過年時,家家戶戶掛著小燈籠,這燈籠還分大小,別致,精美。一到晚上,大街上燈火通明。大家拿出新衣服,穿上新鞋子。人人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笑臉。到了12點,大家紛紛走出家門,開始燃放鞭炮、火花。頓時,火炮沖天,雷聲隆隆,這是快樂的響聲,這是幸福的響聲,這是新年的響聲。整個世界都要說一句話:「我喜歡過年!」
第二天早晨,大家都到親戚家拜年,小孩只要到哪家拜年,那家的人就會把壓歲錢給你。我拜年時,最多的壓歲錢是500元,最少50元,看,這種過年比我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過年的時候要爽多了,氣派多了。但是,壓歲錢是不能隨便花的,必須存放起來,這是我家立的一個規矩。與爸爸不同的是,我現在存的這個壓歲錢,既不需要交學費,也不需要交書本費,因為學費和書本費都是國家免費發放的。我心想,我們太幸福了!
看,這就是我們三代人過年的情景。三代人過年,三代人的變化。三代人的生活,三代人的進步。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我們真是一代比一代過得好呀!
❻ 調查祖孫三代人在童年時代不同的過年情況(可從衣。食。住。行。玩。等角度入手),寫一篇1000字的調查報告
爺爺的童年,給我感覺就一個字「苦!」。爺爺告訴我,在他童年時,家裡非常窮,總是吃不飽飯,更別提上學了。一直到了12歲,爺爺才上了小學。每到放學時,爺爺總是餓得前胸貼著後背,頭暈眼花,常常是走一會兒,歇一會兒才能到家……
在爺爺的描述下,我的面前出現了一個用土坯壘起來的低矮的小平房,房子前面,有一個衣服上帶著幾塊補丁的小男孩,坐在石頭上,用腿當桌子,握著短小的鉛筆頭正寫著作業呢。爺爺告訴我,當年的小屋,灰暗而簡陋,連支蠟燭也沒有,只有借著一縷縷射進來的陽光才勉強可以看的比較清楚。屋內的四壁,除了貼著幾張偉人的像,什麼都沒有。每天天不亮,聽到了院子里公雞的叫聲,那就是他早晨起床的鬧鍾;起身以後,冷鍋冷灶,找不到可以填肚子的東西,要是哪天有一碗蘿卜纓子糝子粥或者是幾根山芋干,那可算是上等的美餐了!
二
爸爸的童年,那就要比爺爺幸福多了。爸爸對我說,他小時候,春天放風箏,夏天去河裡游泳,秋天推鐵環,冬天滑雪….說到這里,我驚訝地問:「你們那時就流行滑雪?」爸爸說:「跟你們現在玩的可不一樣,我們是坐在小板凳上,系著繩子讓小夥伴們拉著滑!」
爸爸出生於70年代,生活水平和建國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爸爸一家四口人擠在14平方米的房子里,吃的都是奶奶親手種出來的蔬菜,穿的都是土布衫,破了就縫縫補補再穿。爸爸穿不上的,還要留給叔叔穿。那時汽車很少,公交也不發達,交通工具也很簡單,條件好一些的人家才有自行車,出門一般靠步行。爸爸每天都會背著奶奶自製的布書包,步行十幾里路去上學。更出乎我意料的是,連上課坐的凳子都是自己帶的,想想多麻煩啊﹗那時候,雖然物質生活還不富裕,但是生活安定,能勉強填飽肚子,大家也就比較滿足。所以,爸爸童年生活的滋味,一個字來形容:「淡!」
三
最後,說說我的童年吧。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生活真好比是掉進了蜜罐里,吃的、玩的應有盡有。我住在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里,自己擁有一片小天地。新式玩具讓人眼花繚亂,書櫥、學習桌還有配套的兒童傢具、家裡電器設備一應俱全,每天我可以通過電視、網路及時了解世界各地的精彩要聞,學到很多知識。我想吃什麼東西,家人幾乎都能滿足我。每個季節,爸爸媽媽都會給我買新衣服。為了豐富我的生活,爸爸媽媽不僅給我買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還經常帶我出去郊遊踏青……所以說,我的童年概括起來也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甜!」
通過和爺爺爸爸比童年,仔細體味三代人童年生活的苦、淡、甜,我深深地感受到,建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祖國發展的速度是多麼驚人啊!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生活在當今繁榮富強的中國,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多麼幸福呀!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光陰,勤奮學習,用更多的知識技能來武裝自己。相信因為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創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
❼ 調查訪問三代人的童年時期家庭使用燃料有什麼變化
第一代是炭煤油木柴,第二代和第一代一樣,第三代是化石能源或是沼氣
❽ 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這三代人,你感覺幾零後的童年時光最有意思
我覺得八零後的童年時光最有意思,雖然這一代的物質條件沒有後面這么豐富,但是小孩嘛,玩什麼都很開心,而九零後、零零後,物質條件豐富了,但父母的要求卻更多,什麼琴棋書畫、什麼奧數英語,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這兩代人身上,何來的快樂的童年。
❾ 我長輩比童年
我數了,只有485字看看能不能幫上你
只要大家一提起《我和長輩比童年》的話題,就要從生活、玩和學習這三個方面探討。
首先要說說長輩門過去的童年生活。那時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可想而知長輩們的生活條件一定沒有我現在優越。那時幾個孩子一塊搶著吃東西;在春節的時候父母才給孩子們做上一件新衣服,往往這件衣服還要穿過來年的春節,平時捨不得穿……而我的童年生活卻是在蜜罐里泡大的,現在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每天吃飯都要講究營養搭配,不論什麼時候都有漂亮時尚的衣服……
第二項我要說說玩,長輩們小時侯玩的游戲特別簡單,有跳皮筋、拽包等一些不需要家長們在經濟上給予任何投資的游戲……而我的童年生活卻是豐富多彩的,家長從小就給買各式各樣的玩具,有電動的、塑料拼插的、數也數不過來。這些玩具我早就玩膩了,我們現在也跳起皮筋……
一說起學習就要從書包說起,那時長輩們上學用的書包起,是單肩背的,顏色只有一種,沒有圖案,往往這個書包還是哥哥姐姐用過的……而我現在用得書包是雙肩背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並有精美的卡通圖案,每個孩子不只有一兩個書包……
以上就是我從這三個方面探討的,你是不是讀了以後,也會認為我的童年要比長輩們幸福吧!
❿ 三代人的玩具,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玩具的差異
60年代-70年代那玩的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具體也不清楚)
80年代玩的有鐵皮玩具(火車,汽車什麼的)玩具手槍,皮筋,沙包也有,紙牌,各種電動玩具,還有那種8位.16位的插卡游戲機(瘋狂一時啊).......多了去了.
90年代PSP,NDSL,WILL,PS2。3。XBOX有些其實和80年代生的人玩的一樣!玩具這種東西多了去了,我也說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