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上海美育成果展

上海美育成果展

發布時間:2021-04-25 21:44:23

1. who知道關於上海世博會的宣傳資料

這里有個ppt 你下載看看,祝你如願
http://wjxx.mhe.sh.cn/UpLoad/public/%C8%FD%A3%A82%A3%A9%CD%AF%BF%A1%CE%B0.ppt

2010年上海世博會

【概況】2002年12月3日,中國成功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權,實現世博史上無發展中國家成為綜合性世界博覽會舉辦國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政府曾就舉辦世博會向國際展覽局作出鄭重承諾,全力支持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全國各地也以各種方式給予積極支持。2003年,上海正式啟動世博會的籌備工作,由於「非典」,等客觀原因籌備工作一度受到影響。經過調整,開展了組織構建、調研、舉辦或參與相關活動等工作。在辦博組織機構尚未正式建立的情況下,由原來的申博機構組織召開各類國際性研討會和論壇,參加與世博會相關的國際會議,舉辦大型紀念性活動,接待國內、國外訪團的參觀和學習。廣大群眾對世博會的認知和了解度不斷提升。(朱航)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歷程回顧展暨世博會150年歷史回顧展開幕】2月22日,該回顧展和黃浦江沿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在上海城市規劃館揭幕,上海世博會的倒計時鍾也同時啟動。世博回顧展以翔實的文字資料、300多件實物和400多幅圖片,回顧申博3年難忘的歷程。世博會歷史回顧展通過一系列動人的故事講述世博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黃浦江兩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向觀眾展示上海燦爛的前景。該展覽展期3個月。(朱航)

【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一三四次成員國代表大會】6月3日,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次成員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上海在取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後,首次在國際展覽局亮相。中國政府在大會上陳述,表示將履行申辦時的承諾,做好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一切准備工作。上海2010年世博會場址較申辦規劃有所調整,鼓勵參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館,作為世博會結束後各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科技的展示館。世博會場址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交流中心。12月9~12日,國際展覽局召開第一三四次代表大會。中國前任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在會上當選為國展局新任主席。吳建民是由中國政府推薦,經各國常駐國展局代表充分協商後推舉的新一屆主席唯一候選人,也是國展局成立75年來首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主席。他的當選是國際博覽界對中國的選擇,表明國際社會希望日益強大的中國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大會前一天,為慶祝國際展覽局成立75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國際展覽局贈送「世博會150年暨國際展覽公約成立75周年展」。該展覽佔地約200平方米,以200多幅珍貴圖片和20多個精緻的模型,簡要清晰地展示世界博覽會在人類近現代歷史中的作用,演繹了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12月11日,交接儀式在巴黎舉行,巴黎市副市長布羅斯、中國駐法大使趙進軍和國展局各成員國代表、法國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交接儀式並參觀展覽,國際展覽局主席諾蓋斯接受捐贈證書。(朱航)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10月30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成立,標志著世博會籌備工作全面展開。該局是世博會籌備事務的日常執行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世博領導機構確定的辦博戰略和方針;協助中國政府總代表,聯系國際展覽局和各成員國、各參展國,並實施其與各參展國的交往;對上海世博會進行整體推介,促進招商、招展、招客;指導世博園區規劃和建設以及世博會的經營運行。上海世博局成立後,上海申博辦同時撤銷,由世博局履行國家世博會組織機構所賦予的各項職責,並積極籌建上海世博土地儲備中心和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土地、資金、場館規劃與建設,將在世博局的指導下由該兩個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朱航)

【上海與國際展覽局合作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10月30日,為期兩天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在上海召開。這是國際展覽局首次與舉辦城市在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中合作舉辦研討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舉辦論壇,吸收全球的智慧,為辦好世博會出謀劃策,同時向世界展示上海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的信心和決心。參加論壇的代表200多人,分別為國際展覽局主席、秘書長、副主席,來自各大洲的專家、2010年世博會申辦競爭國代表、世博會舉辦城市代表和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其中,中國方面除上海的代表,還有來自江蘇、浙江和長江三角洲15個城市的代表,以及昆明世博會的主辦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負責人。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面向未來的世博會」,分為世博會與科技創新和人類生活、與城市經濟、與城市文化、與可持續發展4個專題,共有25名專家、學者發言。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菲利普森和國際展覽局執委會主席塞雯擔任各專題組的主席。該論壇從2003年起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前,將每年舉辦一次。(朱航)

【召開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第十五次會議】該會議於11月2日舉行。會議的主題是「如何辦好一屆成功的世博會」。這充分顯示出上海對舉辦世博會的重視,以及辦博工作的國際視野和開闊思路。出席這次會議的外賓和上海市各副市長都參與專題討論並作發言,涉及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內涵的深入闡述,吸引更多參展國家、參展機構和遊客的推廣策略,以及世博會場館建設、投融資和特需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此外,還特邀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就「成功的世博會」作闡釋,里斯本世博會和漢諾威世博會負責人分別對世博會場館設施後續利用的規劃,以及如何吸納更多國家參展等重要問題作經驗介紹。(朱航)

【舉辦中國成功申博1周年紀念】12月3日,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1周年,距世博會開幕還有2341天。上海市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12月2日晚,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舉行「慶祝中國申博成功一周年晚會」,眾多市民在南京路步行街盡情狂歡慶祝。12月3日,世博局在虹橋迎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海內外徵集世博會會徽、會歌和口號,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加入世博會的籌辦工作。同日,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俐為申博成功1周年在上海開獨唱音樂會。(朱航)

【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舉行】「慶祝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功一周年交大昂立之夜——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於12月3日在上海大舞台舉行。安德烈·波切俐的演唱會持續時間約2個小時,共演唱21首曲目。為本次演出伴奏的是已有百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指揮是義大利的指揮家馬塞羅·盧塔。義大利女高音瑪莉亞·魯吉婭·波西、「上海女兒」黃英也在演唱會上串演。演唱會的主角波切俐的歌聲優美舒展而富穿透力。演唱結束,波切俐真心祝賀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一周年。演出結束,波切俐接受了上海市政府饋贈的金鑰匙。(嚴藝)

【世博會版權保護工作啟動】在世博會申辦、籌辦和舉辦期間已經產生和將會產生大量版權歸屬世博會舉辦單位的作品,其中主要有:文字作品,如申博報告、世博主題詞、海報、口號等;音樂作品,如會歌等;美術作品,如會徽、會旗,吉祥物、宣傳畫、紀念封上的圖案等;影視作品,如申博宣傳片等;模型作品,如世博建築模型等。為了有效保護世博會知識產權,制止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屬世博會享有版權的作品的侵權行為,6月,上海市版權局為第一批25件作品辦理著作權登記。

2. 高校藝術專業評職稱時全國美育教學成果展獎有用嗎

要說德智體美這抄四育,襲美育是最後面,但絢麗年華就是目前中國美育界唯一的正宗的成果展評。它是教育口與美育相關的學術與群眾團體聯合舉辦的。目的就是推崇美育、推動美育、推進美育、推廣美育、推新美育。以美育改良中國目前的教育。

3. 華梅的教學工作情況

1.授課情況
教學上,華梅教授始終堅持在第一線為本科生上課,她對待每一節課都十分嚴謹、認真,從來沒有遲到。32年來,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家裡遇到困難,從未耽誤過一堂課。在課堂上,既堅持傳統授課方法,利用板書生動授課,同時又以與多媒體交叉的手段進行教學,力求生動、易懂,深入淺出,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在愉悅中學到知識。主要講授的課程是「中國服裝史」、「服飾文化學」、「中國工藝美術史」等。
2.教學思想與教學內容改革
(1)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時俱進。
華梅教授在高校從教32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她從不因循守舊,而是力求創新,她總是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科研新成果及相關學科的新趨勢與動向,結合教學內容及時給學生補充新知識。她所編寫的教材也是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並不斷提出新觀點、新見解,如《中國服裝史》第一版寫到1949年,第二版又增加一章到1997年,第三版則寫到2007年,增加了一章「21世紀初期服裝」。雖說21世紀只有七八年的時間,但是及時續寫服裝史的確是非常有益的一項教學科研工作。這樣的做法既對學生及時了解服裝變遷與流行有很大意義,同時也促進了課程的建設。繼1996年服飾文化教學成果獲得全國普通高校教學成果天津市一等獎之後,2009年「服裝史論教材建設」又獲得了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天津市二等獎。
(2)理論課不拘泥於形式,堅持以「走進來,帶出去」的方法,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增加學生學習理論課的興趣。
服裝史論課的教學屬於理論教學,但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華梅一方面在自編教材中根據古畫人物畫出線描圖,然後讓學生依課程順序臨摹這些服裝插圖,以便學生了解掌握各時期的服裝款式,並有效地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以外,華梅教授每年都要帶領本科生走進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天津藝術博物館、楊柳青年畫展覽館等處,結合實物進行教學,既增加了學生的直觀感受,又使得學生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而形象的認識,使學生對理論課的學習興趣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從中汲取了充足的養分。
(3)堅持以科研帶動教學
為了提高理論教學的高度,堅持帶著本科生搞科研,為此華梅教授不辭辛苦地為本科生作專業寫作方面的輔導,並逐字逐句進行修改,那寫滿紅字的文稿裡面凝結了她無私的品格與辛勤的汗水!本科生中先後有數十名發表論文於《直面藝術》、《服飾文化學發展戰略與前景展望論文集》等正式出版物。這種以華梅教授獨創的採取「干中學教學方法」,結合多鼓勵,但時刻不忘嚴格要求的方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毅力與求知慾。
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她一方面積極聯系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另一方面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專業論壇,如「服飾文化與現代化理念」等,讓學生全方位地接觸信息,保證學生掌握第一手資訊。在盡可能的條件下,組織必要的社會實踐,如2009年為天津市參加國慶遊行彩車上人員設計服飾時,除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外,也大膽地帶上本科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著重於教學基地的拓展與使用,本科生收效顯著。
3.教學藝術與方法
(1)教學中注重發揮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長,學生們說,華梅老師精神飽滿、富有激情,文字精煉、版式合理,總能使學生入神地聽講,並學到真正的知識,華梅注重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帶動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參與,以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2)科學、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年來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精美幻燈片及相關的紀錄片,並製作了全套教學的ppt;組織、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學參考資料的圖書及電子材料;利用網路優勢,克服技術難題,將資料上載到配套的網路課程中,並提供在線支持,及時回答師生提出的問題。教學資源全部開放,學生可以自由下載,擴大教學的范圍。
(3)所講授主要課程全程教學錄像已全部製作完成,並上載到網路課程上,視頻清晰,解析度高,可在線播放,也可下載,便於學生系統地自學和復習。
4.教學成就
(1)由於教學時間已很長,但內容卻不斷更新,而且教學方法逐步改革,教學成果突出,華梅教授主持建設的「中西服裝史」課程於2007年獲得天津市級精品課程稱號,2009年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的榮譽稱號。
(2)《中國服裝史》、《西方服裝史》、《服裝美學》、《服裝概論》獲批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007年,署名第一。
(3)服裝史論系列教材建設(《中國服裝史》華梅著;《西方服裝史》華梅、要彬著;《服裝美學》華梅著;《服裝概論》華梅、周夢著)獲得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天津市二等獎。
(4)《中國近現代服裝史》獲批為部委級「十一五」規劃教材,2008年,以專著形式出版。
(5)設計史論系列教材《中國工藝美術史》、《西方工藝美術史》、《現代設計史》、《中國雕塑史》獲批為天津市「十五」規劃重點教材,2005年,署名第一。
(6)《多出成果,快出人才——服飾文化學研究生教學體驗》獲天津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1年。
(7)服飾文化教學成果獲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天津市一等獎,1996年。
5.教材建設
(1)堅持以自編教材的不斷完善來推動課程的改革與發展。1983年,國家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高校設置服裝設計專業,華梅作為第一批講授中國服裝史的教師首先撰寫「中國服裝史」教材。現用《中國服裝史》就是在華梅教授1983年服裝史課講義的基礎上,經過五年教學實踐,經過四次調研而後正式成書出版的。1999年修訂再版,至2007年2月,印刷13次。2007年在原來教材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再次修訂以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的形式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日文全譯本在日本白帝社發行。至2006年,已三次印刷。另有韓文版及相近的英文版出版。
(2)《西方服裝史》2003年出版,先後重印兩次,2007年修訂再版。
(3)《服裝美學》2003年出版,2007年修訂再版。
(4)《中國服裝史》、《西方服裝史》、《服裝美學》、《服裝概論》獲批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007年,署名第一。
(5)《中國近現代服裝史》獲批為部委級「十一五」規劃教材,2008年,專著。
(6)主編設計史論系列教材《中國工藝美術史》(兩版分別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華梅著)、《西方工藝美術史》、《現代設計史》(華梅等著)、《中國雕塑史》2005年獲批為天津市「十五」規劃重點教材。
(7)《藝術鑒賞》(組織、主審兼作者)獲批全國高等學校衛生部規劃教材。
6.教學效果
(1)教學效果在全國同行獲得很高評價,特別是精品課程建設期間,通過網路、郵件等媒體形式收到國內多名專家的贊譽(原國家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中國服裝協會顧問王增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史論教授、博士生導師田自秉;上海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陳建輝;中華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商會副會長、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原副主任、副編審譚安;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染織藝術專家、教授吳淑生;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史論教授、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吳山;上海市社聯常委、上海市新學科學會名譽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金哲;中南民族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彭修銀;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岳嶸琪;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邱立新;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副教授高興璽;寧波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賀雪飛;遼寧大學教授、全國高校美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前副會長楊恩寰;南開大學哲學系美學專家、教授童坦;天津美術學院前教務處長、裝飾系教授王家斌)。主講課程:《中西服裝史》在全國同領域內影響極大,起到了示範作用,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
(2)教學32年,她從不照本宣科,高含金量的授課讓學生受益匪淺。不僅如此,她還熱心幫助學生解答課外問題,推薦課外讀物,因而在本院學生中獲得很高評價。各學期生評教成績在學校里名列前茅。學生如此評價道:老師講課富有激情,圖文並茂,觸類旁通。使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西服飾發展的歷史,深刻的體會到中國的服飾文化有著獨特的韻味,深厚的內涵。
(二)教學梯隊建設
1.重視教學隊伍建設,「中西服裝史」課程組共有6 名教師。在學歷結構上,有4人具有碩士學位。從職稱上看,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主講教師中的高級職稱人數/主講教師總數>=60%,碩士生導師3人。在年齡結構上,50歲以上的教師1人,40-50歲的教師1人,30-40歲的教師3人,30歲以下1人,形成了以中青年為主,老中青結合的階梯式教學隊伍。課程組成員分別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結構完善,教學水平高。
2.重視年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親自上台講授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還堅持每年積極組織展開教學觀摩、教師課件大賽等活動,有力地帶動了學院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水平。
3.重視年輕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為進一步落實科研促教學的方針,華梅教授以身作則積極開展科研活動,並鼓勵年輕人參與,加以專業輔導。近三年內加強研究和總結教學理論與經驗,課程組教師共發表論文16篇,人均論文5篇,三年內共出版著作11部,其中由青年教師要彬副教授主編參與的教材3部。
(三)科研工作情況
1.學術地位
作為人類服飾文化學新學科的創建者,在國內外服飾文化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知名度,現在在多個國內外專家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工作:
天津市美學學會副理事長兼服飾美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天津市美術家協會藝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天津市形象設計協會高級顧問
寧波市服飾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
天津市美容美發行業協會名譽顧問
中國紡織出版社編審委員會委員
服裝時報社顧問委員會委員
浙江紡織服裝學院客座教授
陝西服裝職業學院客座教授
2.科研能力與學術成就
(1)科研的主要內容
服飾文化學研究
本方向研究重點是站在人類文化學的高度,將服飾文化與其他自然科學結合在一起,用現代化的方法和理論,從社會、歷史、民俗、經濟等多個方面去研究服飾文化,使服飾文化成為一門立體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體系,並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服飾文化教學與研究之路。進入21世紀以來,最需要的科研項目需具全人類的、多學科的,貼近民眾生活的特點,而服飾文化學恰恰具有這些特色。
服飾設計創作研究
以服飾文化研究理論為積淀,結合現代時尚觀念,理論聯系實踐。或在創新設計中不斷提升理論高度,開拓時尚理念以符合大眾的服飾審美品味為前提,提高生活質量、審美趣味。2008年,「華梅服飾文化成果展在天津師大建校50周年展出,同年被南開大學邀請在展出,2009年赴泰國展出。
服飾教育理念的研究
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根據市場對服飾設計人才需求的情況,改革調整教學方法,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徑,尋求服飾文化與服飾設計創作服務社會,轉化現實生產力的新方式,使服飾文化教育更靈活,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如與天津市飛尼克斯服裝有限公司、應大皮衣有限公司等專業單位合作,開辟教學基地,組織服飾文化通俗讀物等,都從實踐教學中培養了學生組織與創新能力。
(2)科研的主要成果
研究的主要課題
《服飾與中國文化》,天津市教委科研立項,2000年
「美術史系列教材」,天津市教委「十五」規劃重點教材,2002年
《中國近現代服飾史》,天津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3年
《藝術鑒賞》,全國高等學校衛生部規劃教材立項,2006年
「服裝史論系列教材」,國家級「十一五」規劃重點教材,教育部,2006年
《中國近現代服裝史》,部委級「十一五」規劃重點教材,教育部,2008年
「中國歷代《輿服志》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教育部,2008年
《服飾軍事學》,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8年

4. 第九屆世紀之星全國青少年兒童藝術教育成果展作品《我們的根據地》作者

1993年,著名電影導演謝晉在上海創辦了謝晉—恆通明星學校,這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專個明星創辦的為影視界培屬訓人才的學校,已經培養了160多名學員,出現了趙薇、范冰冰、李解等當前活躍在影視第一線的學員

呂麗萍任校長的北京群星藝術學校

田華創辦的北京田華藝術學

范冰冰創辦的影視藝術培訓學校

趙本山設在遼寧大學的本山藝術學院

胡兵、瞿穎的模特學校等是其中的代表

導演尤小剛於2003年開辦了中北國際演藝專修學校

英達在2007年與首都經貿大學華僑學院聯合創辦了「華僑—英氏影視藝術學院」

宋佳 國際藝術學院

陳愛蓮舞蹈學校

5. 閩南師范大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6年1月,學校共設立博士點1個(兩岸交流與閩南文化研究,含4個博士人才培養方向),建立了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心理學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專業授權類別(19個學科領域)、3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涵蓋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六大學科門類 。
學校建有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4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心理學) ,6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應用心理學、文藝學、基礎數學、分析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 。 學院設置 截至2016年1月,學校設有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商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閩南師范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閩南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閩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閩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閩南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歷史系、閩南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閩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等18個教學院系 。
註:圖冊圖片由校友提供並部分來自學校官網 專業及專業方向建設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共有本科專業62個、閩台合作本科專業6個 。同時,學校還開設了43個成人高等教育專升本專業(含函授、業余)、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教育專本科專業、西南大學網路教育專本科專業以及西南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專本科專業 。 截至2013年末,學校擁有全日制在校生數為20911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261人,碩士研究生650人,博士研究生2人,摺合在校生數21240人。普通本科生佔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為96.88%。
學校佔地面積1834.89畝(不含漳浦石化學院),校舍建築面積511785平方米,另有在建面積99163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51144平方米,另在建45800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189087平方米,另在建10800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58524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11.94平方米/生。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284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6254.24元。 學生公寓 標准學生公寓,每間容納4人或6人。宿舍內有空調、浴室、衛生間、電熱水器、寬頻網,每人配備一套壁櫥、書架、電腦桌。公寓內配有學生活動室,洗衣房等。大一時,學生由學校統一安排住宿,大二開始一般會經歷一到三次的換寢室,可在一定寢室范圍內與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及學生組織協調所居住的具體寢室 。 圖書館 由於歷史的原因,閩南師范大學經歷了創辦、停辦、復辦、發展的歷程。圖書館的發展基本上從1986年學校復辦以後開始。2008年4月,圖書館新館建成並投入使用,有館舍總面積2.63萬平方米,閱覽座位2500餘個。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參考部、技術部等5部1室。 校園網 校園網一期工程始建於2000年7月,於2000年9月使用X.25專線經由廈門大學網路中心接入上海交通大學CERNET華東(南)地區網路中心接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成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個正式接入CERNET的校園網。截至2007年,校園網擁有CISCO、銳捷、港灣等多個國際國內著名廠商的網路設備,SUN、HP、聯想、方正、浪潮等著名品牌的伺服器系統和福祿克等公司的線纜測試設備。校園網採用千兆以太/快速以太技術構造校園主幹,利用VLAN技術劃分為多個IP子網,提供DNS、WWW、Email、FTP、BBS、代理伺服器等服務。校園網支持教務管理、學籍管理、學生選課、圖書資料、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應用 。
註:圖冊圖片由校友提供並部分來自學校官網 質量工程 據2013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正主持有福建省「十二五」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地方政府統籌下『三位一體』教師教育改革試點」以及「優秀閩南文化文科人才培養計劃」、「產學研用聯合培養電子信息應用型人才改革試點」、「『校校企』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改革試點」、「『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改革試點」等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改革試點項目;與地方政府、企業合作共建漳浦石化學院,培養福建省石化產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與國家級、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聯合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師資。
截至2016年1月,學校擁有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7個,省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 。2014年3月,獲得8項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至此,學校兩項辦學特色項目(《地方政府統籌下的「三位一體」教師教育改革項目》(2012年)、《弘揚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優秀傳統創新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均獲得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
學校設置了藝術世界、科技世界、人文社會、閩南文化4個類別的通識教育課程。截至2012-2013學年末,共計開設通識教育課程266門,59門擬建核心課程及10門核心課程。建有工程實踐中心、數控機床實驗室、植物標本園、模擬法庭、社會工作訓練中心、旅遊管理服務訓練中心、琴房、計算中心、網路電視台、廣播電台、電子政務實驗室、心理學實訓室等75個校內實踐(實訓)基地;學校還分別與永安市教育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分公司、福建南控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廈門商報社、漳州市九鼎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簽訂共建校外實踐(實習)基地384個(教育類174個、非師類210個)。 門類名稱負責人所屬學院/單位級別獲批時間特色專業 化學 翁文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國家級 2010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數學與應用數學 李克典 數學與統計學院 國家級 2013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食品科學與工程 鄭藝梅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國家級 2013年 精品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 劉新文 文學院 省級 2003年 精品課程 文學理論 沈金耀 文學院 省級 2006年 精品課程 數學分析 李克典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6年 精品課程 中國現當代文學 張桂興 文學院 省級 2007年 精品課程 點集拓撲學 李進金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7年 精品課程 高等代數 林衛強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7年 精品課程 高等數學 陳躍輝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8年 精品課程 離散數學 林宣治 計算機學院 省級 2008年 精品課程 化學教學論及實驗 林 珩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08年 精品課程 政治經濟學 陳麗麗 經濟學院 省級 2008年 精品課程 中國通史 張 欣 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省級 2008年 精品課程 環境化學 鄭鳳英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數學物理方法 周小方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 江歷明 管理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教育學 蔡勇強 教育科學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世界通史 劉晶輝 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傳播學 靳青萬 新聞傳播學院 省級 2009年 精品課程 無機化學及實驗 高 飛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10年 精品課程 電動力學 李子軍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省級 2010年 精品課程 心理學 曾天德 教育科學學院 省級 2010年 精品課程 鋼琴 郭立紅 藝術學院 省級 2011年 精品課程 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踐 王希華 教育科學學院 省級 2011年 精品課程 高級英語 吳玉玲 外國語學院 省級 2011年 教學團隊 數學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李克典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7年 教學團隊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 翁 文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08年 教學團隊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張桂興 文學院 省級 2009年 教學團隊 文藝理論教學團隊 祖國頌 文學院 省級 2010年 教學團隊 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 鄭藝梅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省級 2011年 特色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 陳躍輝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07年 特色專業 漢語言文學(師范) 陳煜瀾 文學院 省級 2009年 特色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吳鳳嬌 經濟學院 省級 2009年 特色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 彭金發 馬克思主義學院 省級 2010年 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黃茹芬 計算機學院 省級 2011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教師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李進金 閩南師范大學 省級 2007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地方高師院校文科生實踐環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肖慶偉 閩南師范大學 省級 2007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人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鄧文金 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省級 2008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化學與環境科學類本科生實踐技能綜合培養創新實驗區 林德娟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09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漢語言文學與閩台區域文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張則桐 文學院 省級 2009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林夢雷 數學與統計學院 省級 2010年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軟體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陳寶興 計算機學院 省級 2011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化 學 高 飛 化學與環境學院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心理學 張靈聰 教育科學學院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周小方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陳寶興 計算機學院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英 語 吳玉玲 外國語學院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歷史學 王建紅 歷史系 省級 2012年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人力資源管理 江歷明 管理學院 省級 2012年 表格內容來自於 教學成果 2013年7月,第四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中,計算機學院學生獲得了本科B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名 。2014年1月,在「絢麗中華」第六屆全國美育成果展評中,新聞傳播學院選送的作品中獲得了3組一等獎,8組二等獎以及5組三等獎 。2月,在福建省第二屆大學生「創業之星」暨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中,學校共有四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獲「創業之星提名獎」 。截至2013年6月,共獲得各類國家級獎勵11項、省部級獎勵86項。 實習就業 2009年,學校領導多次深入閩北、閩西等地調研福建省農村義務基礎教育現狀。同年12月,永安十二中成為閩南師范大學永安附屬高校中學,2010年3月,學校在永安附中開展實習支教試點工作,並積極推進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2010年9月,學校大部分師范專業高年級師范生開始實行一學期實習支教。
2010年4月,閩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永安創新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2011年4月、6月、10月,閩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平和、漳浦、洛江創新實驗區先後建立。通過高等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三方合作,共建地方政府統籌下的「三位一體」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構建師范生「實習支教」與在職教師「校際交流」、「置換培訓」同步改革方案,促進了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11年6月15日,學校正式設立閩南師范大學實習支教指導中心,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學校實習支教和創新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 。2013年5月,學校獲得了一項國家級、五項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月,學校已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的一些院校和科研、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積極開展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與台灣明道大學、世新大學、成功大學等眾多高校均保持著良好、穩定的校際交流關系。與台灣明道大學、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等校合作開展廣播電視新聞學等5個專業的「校校企」閩台高校聯合培養本科人才項目。學校與英國諾森比亞大學開展了「3+1」項目,即在校生第四年赴諾森比亞大學學習本專業或者其他專業,獲得兩校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
2014年3月15日,學校與漳州「贛州商會」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 。

6. 絢麗年華全國美育成果展的證書有電子版嗎

要說德智體美這來四育,美育是最後面,自但絢麗年華就是目前中國美育界唯一的正宗的成果展評。它是教育口與美育相關的學術與群眾團體聯合舉辦的。目的就是推崇美育、推動美育、推進美育、推廣美育、推新美育。以美育改良中國目前的教育。

7. 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今年還是是三本嗎

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創辦於2001年6月,是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辦學規模超過萬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位於擁有「避暑之都」和「森林之城」美譽的貴州省省會城市——貴陽市白雲區,毗鄰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貴陽市綜合保稅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學院佔地面積500餘畝,擁有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先後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100強獨立學院、貴州省最佳獨立學院、區域高水平獨立學院、貴州省「五好」基層黨組織、貴州省「春暉行動」先進工作集體、貴州省優秀志願服務組織、貴州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學院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融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為一體,共享貴州師范大學教育教學資源,師資力量雄厚;聘請省內資深教育教學專家指導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文學與新聞傳媒系、社會科學系、理學系、美術系、體育系、外語系、音樂系、工學系八個系;有漢語言文學、英語、美術學、體育、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電子商務等58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2000人。學院已培養畢業生近20000人,學生就業率高,適應能力強,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學院秉承「保證基礎、強化實踐、突出技能、彰顯特色」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師范專業優勢,大力發展非師范專業,全力打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專業,形成多學科交叉滲透、綜合性強、適應面廣的學科專業體系;實施春秋兩季「學期實習」和「頂崗實習」,建立了200多個實習基地,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技能培訓,形成一整套「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建立了「學院—家長—社會」聯合培養機制,低年級重養成教育,實施半軍事化管理;以教學為中心開展「一個月一個主題,一個班一個亮點,一個專業一個特色,一個系一個精品」學生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實踐熱情;創新教育管理模式,精心打造「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中心,成立學生自治委員會,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院辦學成效顯著。學生在專業學術、科技文化、社會實踐等各類比賽中,獲國家級獎項100餘項,獲省級獎項500餘項。其中,獲全國師范生第三屆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中國創意設計年鑒·2013大賽銀獎、第六屆全國美育成果展一等獎;獲第十二屆「挑戰杯」貴州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貴州省「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貴州省第一屆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團體第二名、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貴州省高校美術專業畢業生作品展連續三年金獎;獲共青團中央「鏡頭中的三下鄉」活動優秀組織、第九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優秀集體、貴州省第五屆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大賽冠軍、「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專項行動優秀實踐團隊、第二屆「千校萬師」杯全國電視·網路演講大賽團體一等獎等;晨曦社、春暉社、農民之子、環保協會獲全國優秀社團。
面向未來,學院秉承「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院訓,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狠抓教學質量,培養適應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為建成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獨立學院而努力奮斗。

8. 「儂好!小康」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示,舉辦這樣的比賽有什麼意義

拔地而起的一座地標,呼嘯而過的一道新航線,低碳出行的一片藍天,美麗鄉村的一次郊遊,在線下單的一次購物……你所見所想的小康生活是什麼樣的?

12月18日,「儂好!小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在上海中心大廈B2藝術長廊正式亮相,百件優秀作品呈現了市民心目中最直觀、最真切的美好小康生活。

本次展覽持續到12月30日。展覽期間,市民參與互動,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

9. 國家級絢麗年華第四屆全國美育成果展 是個什麼獎項是正規的嗎

要說德智體美這四育,美育是最後面,但絢麗年華就是目前中國美育回界唯一的正宗的成果展評答。它是教育口與美育相關的學術與群眾團體聯合舉辦的。目的就是推崇美育、推動美育、推進美育、推廣美育、推新美育。以美育改良中國目前的教育。

10. 在「風雲少年.全國傑出青少年美育成果展」廣州番禺的比賽直播現場,斯坦博爵鋼琴音色美極了,有誰在現場

很遺憾沒在現場,參加活動的朋友說活動很精彩,鋼琴很漂亮。

閱讀全文

與上海美育成果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