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推動三會一課與經營四會相結合,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一)勤聯系,爭取更多的支持
1、領導班子主動出擊,加強與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及設計單位的聯系。在聯系中建立信任,增進理解,尤其在設計變更、計量款支付方面搶得先機;
2、及時向公司反饋工程進展情況;
3、注重地方工作。事實證明,一個項目部施工中難免會與當地產生一定沖突,能否處理好這關系,對整個工期進度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也影響著工程效益。另外,精品人品同在,這也是一個企業形象的內在表現;
4、領導班子與職工的聯系、項目部人員與作業班組的聯系。
(二)抓管理,定措施,提高服務水平
1、抓大放小。項目部在總體上進行把控,賦予現場管理人員一定的權力,充分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
2、加強質量管理。上班時間所有技術員和施工員必需現場旁站,對於違規操作或者產品不合格的嚴格按項目部管理辦法處理。各分管領導不定時檢查;
3、發揮技術為龍頭的作用。各技術員提前作好方案、交底、材料計劃等工作,晚上必需加班完善內業資料,由總工及工程部長負責;
4、建立進度聯動機制。各工點有條件施工的必需施工,無條件的創造條件施工,人員不夠的及時加人,因組織不力而耽誤生產進度的,
公開批評。
5、制定進度獎懲辦法。項目部根據剩餘工程量倒排工期,同時安排30萬元的專項資金制定製定詳細的獎懲辦法。
(三)保資金,從成本上管控
1、保證資金鏈的連續。加強對項目資金管理;抓住重點,保障正常生產的資金投入;
2、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加強對物資的控制;熟悉施工合同,明確責任,把好計量關;對作業班組加強成本考核;
3、審計工作。項目部做好迎接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工作準備,對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做好梳理,完善資金支付憑證和依據,確保合法、合規;對工料機作基本分析,另對主材使用動態登記好,同時附上憑證和依據;清理好開工以來各項計量支付台賬,逐一核實;
4、業務招待。管理人員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業務招待;任何人有招待之需原則是應徵得上級領導同意,單次招待超過1000元的須經項目經理同意;項目部提倡節儉辦事的作風。
(四)重落實,確保中心工作扎實有效
好的管理辦法及措施能否產生效果關鍵在於落實。
② "三會一課"制度的內容是什麼
"三會一課"制度的內容是:「三會」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一課」指按時上好黨課。「三會一課」是黨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的主要途徑。
1.黨員會議通常每季度舉行一次。 在這個分支中擁有超過一半的黨員通常是有效的。 分支委員會通常每月舉行一次,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舉行。
2.黨組會議是黨組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黨員組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組會議通常每月舉行一次。 黨派是黨組織以講座形式定期教育黨員的一種方式。
3.黨員必須至少每六個月參加一次黨員班; 堅持黨員領導幹部教授黨的階級制度,各級黨委(黨組)每年至少一次為基層黨員講黨派。
1.上級黨組織應當對黨支部「三會一課」的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如果他們不經常,不認真或嚴肅,他們必須批評和糾正他們;情節嚴重的,應當採取整改等措施。
2.「三會一課」制度是黨的組織生活的基本制度。這是黨的基層黨長期堅持的重要制度。它也是改善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事實證明,通過長期實踐,黨是一個有效的黨組織生活體系。
3.黨的階級制: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黨派,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黨的建設理論和知識,結合當前形勢,對黨員進行教育。先進的性質,情況和任務。
4.黨的要求:要認真制定黨的班級計劃,組委會成員負責建立考勤制度。沒有特殊情況,不能沒有理由缺席。因某種原因未能參加黨派的黨員應及時補課。黨支部的教職員工由分支機構秘書服務,他們還可以邀請優秀的領導和黨員到具有教學能力的高級典型人物和其他分支委員會。
③ 小學課改成果展板圖哪裡有
小語辛苦了!有你的付出也才有我們分享的快樂~~
我們學校也有展板:
綻放在課改沃土上的一朵奇葩
——記南山實驗學校「八歲『能讀會寫』的語文課改創新實驗研究」
在風景如畫的南海之濱,在恬淡悠然的南山腳下,有一位激情滿懷,不斷創新,追求教育理想境界的教育改革家——南山實驗學校的李先啟校長,在他「教育就是播種愛」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八歲『能讀會寫』的語文課改創新實驗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種優質教育的成果正在服務於社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受益。
「八歲『能讀會寫』的語文課改創新實驗研究」以學生發展為本,把學生看作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師生共同成長等理念。把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建立聯系,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積累。相信孩子「天生就是學習者」,他們學習的「潛能無限」。假設兒童識字、閱讀與寫作有一個同步發展的關鍵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互聯網資源,把學生識、讀、寫能力的培養置於信息技術環境中,通過發掘兒童自身的認知潛能,嘗試克服多年來漢字難學、難教的障礙,使實驗班大多數七、八歲的兒童學會一般性的閱讀和簡單寫作取得顯著成效。
讓識字成為兒童學習的一種快樂需求
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生活成了我們小學生學習的生動課堂。在生活中識字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方式,老師們充分利用和開發身邊的有效資源,如「人名識字」,使剛入學的兒童在互相認識的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認識好多漢字,使學生體會到識字的親切;「到超市去購物」,在豐富多彩的購物環境中,使學生體會到識字的實用;「電腦游戲識字」,在變幻莫測充滿挑戰和創意的條件下,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新奇;「游戲識字」,在玩字卡、找朋友、抽大獎等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樂趣。「親子閱讀識字」,在溫馨祥和的氛圍中,學生體會到識字的幸福和快樂。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有效地拓寬了學生識字的途徑,激發了學生的識字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一年下來遠遠超過課標所要求的識字總量。
讓閱讀成為伴隨兒童成長的良師益友
「雖然閱讀不可以改變人的容貌,但能改變人的精神。我喜歡閱讀,閱讀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樂趣。」(二年級學生張思捷,2004)「我看書看到了精彩的片段,我覺得我彷彿就進入了那個世界,我在那個世界裡面交了很多朋友,我很開心,我都不想回家了。」(二年級學生杜實,2004)
這是兩位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感悟。其實,在南山實驗有很多的學生早就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有的甚至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實驗班為兒童提供的閱讀教材是非實驗班的3~4倍。從二年級開始,實驗教師將包括印刷文本、超文本閱讀材料構成一個個閱讀單元讓兒童在內容、形式相似的材料中體驗、感悟,培養兒童整體理解、把握閱讀材料的能力。同時用找文眼、抓核心句段的方法讓兒童在閱讀中提取、積累詞彙語句。
三年級逐步擴展到大單元教學,即一篇帶多篇,精讀與泛讀結合。讓兒童在大量文學作品的浸染、熏陶中,豐富精神世界、培育高尚情操。
四年級以後雖然也是一篇帶多篇,但閱讀的材料、形態和途徑更多。基本是以兒童大量泛讀為主,教學中每個單元根據兒童的需求,僅選擇1—2篇精讀,使兒童通過閱讀打下良好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基礎。為形成個性特點的語言文字能力和具備閱讀理解、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打下基礎
更重要的是各年級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整本的讀書,把大量名著和兒童文學作品引入課堂。學生閱讀的環境:可以是浩如煙海的書城,也可以是風景優美的公園;可以是體現高新技術的科技展覽館,也可以是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農場庄園。學生的讀書形式更靈活多樣:閱讀指導、閱讀欣賞、圖書推介、讀書匯報等課型及班級讀書會、作家交流、書香家庭、書香校園、課室圖書角、評選讀書大王和有家長引領共同參與的書友隊等活動,使兒童在合作閱讀、個性閱讀中交流、分享,在書香熏陶、文化吸收中長大、成熟。
注意利用閱讀交流和評價,積極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獨特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捕捉信息,感受理解形象以及形成有價值的判斷。
讓寫作成為兒童情感表達和個性張揚的需要
「如果不寫出來,我的很多美好的想法就沒有了。」(二年級學生周萱宸,2004)「我想把心中的快樂與大家分享。」(二年級學生魯玫村,2004)「我的腦袋都要爆炸了!」(一年級學生高嘉陽,2003)
兒童的真情表白,說明「書寫爆發」其實是情感表達和個性張揚的需要。第一輪實驗班兒童入學將近5個月時,課題組開發出基於互聯網的《留言版》引導他們交流表達。始料不及的是兒童自發主動地把閱讀的收獲和經驗體會,連篇累牘地貼在網上。從開始的一句、兩句,到後來人均每次100—300字的短文,有的可一次寫出近千字的習作。《留言版》適應了兒童語言和社交的心理需求,激發了兒童讀寫的興趣,成為兒童情緒專注的地方。記錄顯示,從2001到2004年兒童在網上發表的習作有6萬條之多,平均每個實驗班的兒童每學期有三、四十篇之多,實在是一種書寫的「爆發」現象。
實驗在一年級主要是激發兒童寫的興趣,採取開放性寫作;二年級提倡個性化寫作,讓每個兒童都能夠在寫作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三年級以後在培養兒童感悟生活,關注社會的基礎上,在有了一定的寫作經驗後,逐步地加以規范。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什麼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哪一種表現方式才是最適合自己個性特徵的文章樣式,從而拓寬寫作空間,掌握多種表達形式,寫出優秀的作文。
具體方法是大作文和小練筆結合:一是,在閱讀課中加入問題討論,利用網路平台,聯結兒童情緒、情感和高級思維活動的通道,就生活中、學習中的生成問題進行實時交流練筆;二是,在單元閱讀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和命題策略,給兒童提供「一個特別的相似性空間」,讓兒童在拓展、聯想中寫作;三是,在學生觀察與實踐,豐富感知,豐富表象的基礎上,經常安排生活隨筆,使兒童有感而發,勤動筆頭;四是讓孩子浸潤在名著的情境和語言風格中寫作
④ 三會一課」指的是什麼
所謂「三會一課」,其中「三會」是: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一課」是:按時上好黨課。
三會一課是黨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的主要途徑。「
三會一課」要以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主要內容,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突出黨性鍛煉;要針對黨員思想工作實際,確定「三會一課」的主題和具體方式,做到形式多樣、氛圍莊重,堅決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
(4)三會一課成果展板擴展閱讀
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對於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從嚴教育管理黨員,提高黨員素質,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具有重要作用。支部黨員大會是黨支部全體黨員參加的會議,是黨支部的最高領導機關。黨員大會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
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數以上黨員參加方為有效。支部委員會一般每月召開一次,根據需要也可隨時召開。黨小組會是黨小組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黨員組織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一次。黨課是黨組織以授課形式定期對黨員進行教育的一種方法。黨員至少每半年上一次黨課;堅持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制度,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每年至少為基層黨員講一次黨課。
⑤ "三會一課"質量評價最有效的載體和抓手是什麼如何利用好這個載體
「三會一課」制度是健全黨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
各級黨委強舉措、重實效、破難題,創新形式,切實增強「三會一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加強黨建工作責任意識,破解「三會一課」開展難問題。堅持季度性檢查與考核相結合,以「三會一課」 堅持不堅持開、開得實不實、黨員參與度高不高、工作推進得有不有力、成果是否明顯作為衡量「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的優劣的標准,考核情況將列為各黨支部年度黨建工作評比重要依據。
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破解「三會一課」實效不強問題。在「三會一課」新舉措實踐探索中,各級黨委以推進中心工作抓黨課、以解決民生問題定議題、開展討論抓落實,真正讓「三會一課」成為集民智、聚人心、破難題的好制度、好。
豐富形式重結合,破解「三會一課」吸引力不強問題。以領導幹部大講堂活動為契機,在管理教育黨員上下功夫,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和自主學集中討論做到形式新穎多樣,切實增強了「三會一課」的互動性、活動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