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公司違約要求解除股份轉讓合同

公司違約要求解除股份轉讓合同

發布時間:2021-04-21 03:18:18

⑴ 股權轉讓合同如何解除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解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解除,一種是意定解除。
一、法定解除,按照法律規定行使解除權。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
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當事人只要有證據可以證明符合以上情形之一的,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
二、意定解除,按照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來解除
1、當事人之間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根據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款,行使解除權。

⑵ 未收到全部轉讓款,能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嗎

2004年8月28日,A公司就轉讓其持有的C公司股權事宜與B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書》,合同約定,A公司以5000萬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C公司的90%的股權轉讓給B公司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股權轉讓價款分期支付,最後一筆1000萬元的股權轉讓款的支付時間為2004年12月10日;合同同時約定,在B公司未能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前,無權向其他方轉讓、質押受讓的股權,無權轉讓C公司的項目,無權以任何形式處分C公司的資產;若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則A有權終止該股權轉讓合同。

上述協議簽訂後,A公司如約履行了C公司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人的變更、90%的股權分別變更到B公司及其指定的第三方H公司名下的義務,但是,B公司未依約向A公司支付剩餘的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2007年10月6日,B公司、H公司與L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L公司以7500萬元的價格受讓B公司與H公司在C公司90%股權。協議簽訂後,B公司、H公司將股權轉讓給了L公司,L公司也支付了相應對價。

在上述情形下,請問A公司能否主張解除其與B公司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將C公司的股權狀況恢復原狀,並要求B公司及H公司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就A公司所受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你所陳述的情況,雖然《股權轉讓合同書》約定,若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則A公司有權終止該股權轉讓合同,雖然B公司未依約向A公司支付剩餘的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但是,我們依然認為A公司在此情形下不能解除股權轉讓合同。理由如下:

第一,解除權是《合同法》賦予合同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相對方嚴重違約時,根據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終止合同關系的權利。我國合同法對於解除權的行使規定了適用條件和行使期間。合同解除權應當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即解除權人應當在知悉或者應當知悉權益被侵害之後的合理時間之內向違約方提出解除合同,超過了合理期限,則不能行使解除權。

在本案中,根據《股權轉讓合同書》約定,爭訟的第三筆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的支付時間為2004年12月10日。在B公司未能按約付款後,A公司本可以根據合同的約定解除股權轉讓合同,但是A公司始終沒有提出。時至今日,距其知曉自己的權益受損即可以開始行使解除權的時間已達四年以上,顯然超出了合理的期限,A公司不能在四年之後再行使合同解除權。

第二,《股權轉讓合同書》中約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5000萬元,B公司已支付4000萬元,C公司90%的股權亦已按約定過戶至B公司和H公司,合同約定的主要義務已經實際履行。因此,即使不考慮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從維護交易穩定的角度看,B公司未支付剩餘1000萬元的行為尚不能構成嚴重違約。《股權轉讓合同書》關於「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約定也不很清晰,只有理解為「未能按時支付全部股權轉讓價款」方為合理。因此,A公司不能在合同主要義務已經履行的情況下,僅僅因為B公司未支付剩餘1000萬元即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第三,涉案的C公司90%股權已轉移至案外人L公司名下,工商變更登記已完成;L公司亦已支付相應對價,該合同已經履行完畢,L公司系屬善意受讓第三人,其權益應受法律保護。如果允許A公司解除股權轉讓合同,恢復C公司股權原狀,將會給L公司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後果。因此,在此情形下,A公司無權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盡管A公司不能行使合同解除權,A公司仍然可以要求B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至於損失賠償,則須確認A公司的損失是否因為B公司的違約而直接造成。
1、股東認繳和實繳資金不一致時,股權又進行轉讓,股權轉讓協議的寫法為:只要是甲乙丙都協商同意的情況下,歸還乙繳納的財產份額,乙就算協議退夥,公司章程一般是寫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及公司高管人員的內部組織關系和經營行為的自治規則,股東會決議採取資本多數原則,進行表決通過,全體股東要在決議文件上簽名蓋章。
2、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去騰訊眾創空間看看
3、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⑶ 股份轉讓協議中約定限制條款

如果你沒有證據證明你們公司是脅迫你們簽訂的這個協議,基本上就是生效了,因為這是雙方真實有效的意思表達,屬於是雙方的約定,只要不違法就可以。

⑷ 股份轉讓協議毀約

簽署協議後,後悔了怎麼辦?

一、積極和對方協調溝通

簽署轉讓協議後如果後悔,不想放棄股權,此時第一件事情就應該積極的跟對方進行協調溝通。在溝通之前需要想好如何溝通,在溝通時應該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歉意。雖然讓對方放棄股權轉讓有難度,但是可以一試。

二、查看協議是否本身合法

其次, 如果不想轉讓股權,此時可以查看曾經簽署的協議是否合法、有效。因為協議只有符合法律規定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當初簽署的協議本身不合法,那即使自己後來反悔不想轉讓股權了,那也可完全不用理會股權轉讓協議中的內容。

股權轉讓協議簽字生效為前提,在溝通過後,如果對方不同意,此時不辦理後期的相關手續則屬於違約行為,這時一方可以賠償或要求對方賠償違約金。

此外,一般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時候,在簽字之後受讓方會支付一筆定金,如果出讓方違約不轉讓股權給對方,除了要交還對方原先繳納的定金之外,根據規定可能還要額外賠償對方一筆定金(一般為對方定金的兩倍)。

合同一成立其效力就受到法律強制力的保護,不會因為意外因素產生變更,這也是法律規則嚴謹的體現,它只會保護符合相關規定的東西,侵犯這類權益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懲戒。

法興咨詢的專業性,懂了就行。關注法興咨詢,了解更多專業、精彩的內容。




⑸ 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股權轉讓事項可否解除股權轉讓協議

1 被告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股權轉讓,原告可以依據股權轉讓協議規定把預內付的五萬元轉回容原告。
2 由於股權轉讓協議,沒有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原告要解除合同,要滿足法定條件才行.你介紹情況與法定解除條件不符,單方面解除合同缺乏法律依據,協商解除是較好的方法.
附<合同法>關於解除合同的條款.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
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⑹ 股權轉讓協議上的違約責任該怎麼填寫協議變更或者解除,爭議解決約定是什麼意思

違約責復任指簽協議的雙方制違反協議條款應付的責任;
本協議變更或解除指協議變更或解除的條件;
爭議解決約定指協議發生爭議時雙方約定的解決辦法;
股東發生變化,須到工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所以該協議要報工商部門一份;
雙方簽字後,該協議就生效;
轉讓方指轉讓股份的一方,受讓方指接受股份的一方.

⑺ 公司股份轉讓後受讓方未付款可以取消合同嗎

第一、合同能夠解除首先看合同是否約定解除條件,如果符合約定的解除條件,你回可以解除合同答。其次,如果沒有符合約定的解除條件的,看看是否存在法定解除條件,如果存在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的,合同一方當事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對於你與朋友的股權糾紛,如果你朋友未按約定履行付款義務,顯然已經構成違約。但給違約行為是否能達到解除程度,要具體看整個合同履行情況。在本案中,由於已經完成股權登記手續,你已經完成合同約定的義務,如果解除合同的話,需要恢復你在工商局的股權登記手續,並可能面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如果股權再次轉讓的可能等)。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你要求解除合同可能得不到支持,而如果單純主張債權支持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建議: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支付剩餘轉讓款,同時如果有必要凍結其受讓的公司股權,以擔保你的債權的實現。

⑻ 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已經辦理登記的,受讓人未付款的,能不能解除合同

未付股權轉讓款協議解除的條件:

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轉讓人向受讓人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權,在受讓人向轉讓人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時,轉讓人才辦理股權變更手續;受讓人應在一定期限內付清全部股權轉讓款,否則構成違約,由轉讓人繼續享有轉讓股權的所有權。

簽訂該股權轉讓協議後,如果受讓人在支付部分股權轉讓款後,又拒絕付清全部款項。股權轉讓雙方基於真實意思表示簽訂股權協議,且協議內容未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則該協議合法有效,股權轉讓雙方均應按照協議履行義務。

(8)公司違約要求解除股份轉讓合同擴展閱讀:

生效要件: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實際是一份標的為股權的特殊合同。協議首先應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的要件,即具備:協議雙方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故股權轉讓合同也自成立時生效。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

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各方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而股權轉讓行為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即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股東變更之後,該股權轉讓協議的受讓一方才能取得股東身份。

⑼ 我們已經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也付了股權轉讓款,但出讓方不予過戶並把股權質押,這樣構成犯罪嗎

2004年8月28日,A公司就轉讓其持有的C公司股權事宜與B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書》,合同約定,A公司以5000萬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C公司的90%的股權轉讓給B公司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股權轉讓價款分期支付,最後一筆1000萬元的股權轉讓款的支付時間為2004年12月10日;合同同時約定,在B公司未能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前,無權向其他方轉讓、質押受讓的股權,無權轉讓C公司的項目,無權以任何形式處分C公司的資產;若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則A有權終止該股權轉讓合同。上述協議簽訂後,A公司如約履行了C公司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人的變更、90%的股權分別變更到B公司及其指定的第三方H公司名下的義務,但是,B公司未依約向A公司支付剩餘的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2007年10月6日,B公司、H公司與L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L公司以7500萬元的價格受讓B公司與H公司在C公司90%股權。協議簽訂後,B公司、H公司將股權轉讓給了L公司,L公司也支付了相應對價。在上述情形下,請問A公司能否主張解除其與B公司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將C公司的股權狀況恢復原狀,並要求B公司及H公司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就A公司所受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你所陳述的情況,雖然《股權轉讓合同書》約定,若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則A公司有權終止該股權轉讓合同,雖然B公司未依約向A公司支付剩餘的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但是,我們依然認為A公司在此情形下不能解除股權轉讓合同。理由如下:第一,解除權是《合同法》賦予合同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相對方嚴重違約時,根據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終止合同關系的權利。我國合同法對於解除權的行使規定了適用條件和行使期間。合同解除權應當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即解除權人應當在知悉或者應當知悉權益被侵害之後的合理時間之內向違約方提出解除合同,超過了合理期限,則不能行使解除權。在本案中,根據《股權轉讓合同書》約定,爭訟的第三筆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的支付時間為2004年12月10日。在B公司未能按約付款後,A公司本可以根據合同的約定解除股權轉讓合同,但是A公司始終沒有提出。時至今日,距其知曉自己的權益受損即可以開始行使解除權的時間已達四年以上,顯然超出了合理的期限,A公司不能在四年之後再行使合同解除權。第二,《股權轉讓合同書》中約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5000萬元,B公司已支付4000萬元,C公司90%的股權亦已按約定過戶至B公司和H公司,合同約定的主要義務已經實際履行。因此,即使不考慮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從維護交易穩定的角度看,B公司未支付剩餘1000萬元的行為尚不能構成嚴重違約。《股權轉讓合同書》關於「B公司未能按時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約定也不很清晰,只有理解為「未能按時支付全部股權轉讓價款」方為合理。因此,A公司不能在合同主要義務已經履行的情況下,僅僅因為B公司未支付剩餘1000萬元即解除股權轉讓合同。第三,涉案的C公司90%股權已轉移至案外人L公司名下,工商變更登記已完成;L公司亦已支付相應對價,該合同已經履行完畢,L公司系屬善意受讓第三人,其權益應受法律保護。如果允許A公司解除股權轉讓合同,恢復C公司股權原狀,將會給L公司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後果。因此,在此情形下,A公司無權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盡管A公司不能行使合同解除權,A公司仍然可以要求B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至於損失賠償,則須確認A公司的損失是否因為B公司的違約而直接造成。1、股東認繳和實繳資金不一致時,股權又進行轉讓,股權轉讓協議的寫法為:只要是甲乙丙都協商同意的情況下,歸還乙繳納的財產份額,乙就算協議退夥,公司章程一般是寫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及公司高管人員的內部組織關系和經營行為的自治規則,股東會決議採取資本多數原則,進行表決通過,全體股東要在決議文件上簽名蓋章。2、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去騰訊眾創空間看看3、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⑽ 股份轉讓協議毀約合夥公司,我簽定了股份轉讓協議把股份轉讓給另外的股東,收購款分兩次給,前期已經給了

你好:依據合同法,守約方有權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承當違約責任的權利。因為股權不屬於不能繼續履行的債務,因此,您毀約,不但要承擔賠償責任,對方仍有權要求你繼續轉讓股權,讀不嘗失。違約金一般按照實際損害加30%計算,實際損害為尚未轉讓股權股本金額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建議您最好協商解決為宜。

閱讀全文

與公司違約要求解除股份轉讓合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