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輪「雙一流」預測名單,哪些高校有所變動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舊有「985工程」和「211工程」,今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與前者不同的是,「雙一流」政策採用的是動態調整政策,這也意味著,每一輪的評選都會有高校的變動。發展不太好的高校可能會在名單中「出局」,成果突出的高校也會在第二輪評選中「上車」。那麼,在第二輪雙一流評選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結語:「雙一流」推出之後,我國內地高校整體發展迅速。動態調整政策也給了其他高校更多的機會,同時也會提高雙一流高校之間良性競爭的積極性。對於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小編認為會有兩到三所高校進入一流大學A類,一到兩所高校降為B類,並會有多所高校獲評一流學科。不知道你怎麼看?
『貳』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有哪些
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叄』 雙一流大學是什麼 雙一流大學有哪些
2015年底,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自2016年起針對大學以及學科建設明確提出了「雙一流」的任務要求,並分三個階段制定了時間表,其中將「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的最終目標節點定於本世紀中葉。這預示著,未來三十餘年的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由此有了新的藍圖。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意在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雙一流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訂「雙一流」實施辦法。專家認為,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戰略,是中國大學沖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沖鋒號」。
雙一流大學有哪些?
與211工程、985工程一樣,雙一流建設仍須教育部與行業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設。從目前網上公開的信息看,可以獲得如下消息:
1、教育部可能已經初步啟動雙一流計劃名單。比如,南京大學網新聞,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徐旭在南京大學調研,「徐旭對南京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首先回溯了自己早年在南京大學與上海大學兩校交流中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並表示,此次南大之行,一方面是上海大學希望能夠通過比照南大的一系列先進做法,對自身近幾年的人才培養、大類招生等工作有所促進;另一方面,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地方高校中唯一列入「雙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希望通過和南京大學的交流,能夠汲取營養,啟發更多的思路,激發前進的動力,從南大這所百年名校獲得更多的指引。」
2、 第一批一流大學會很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在第一批啟動一流大學建設無懸念。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是否在第一批啟動一流大學建設暫時未見到確切消息。
3、 一流學科大學數量會很多。尤其是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戰略急需的行業特色高校一流學科會勝出。全國人大常委牛汝極強調:除了特色,還要有成果,尤其是標志性成果。牛汝極一直認為,成果是判斷大學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而對成果的評判要堅持兩個標准:是否對學科發展有利,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這就需要大學既注重理論研究,又重視創新應用,用理論型和應用型兩條腿走路,而不是顧此失彼。」
4、「雙一流」戰略帶來的新變化。去年10月,國務院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在「雙一流」戰略下,大學和學科的績效評價、撥款機制都將發生重大變化。財政撥款更加突出績效導向,資金分配更多考慮辦學質量特別是學科水平、辦學特色等因素,重點向辦學水平高、特色鮮明的學校傾斜,在公平競爭中體現扶優扶強扶特。以一流學科建設帶動一流大學建設會比較多。
5、 大多數雙一流建設高校須與行業部委、企業和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和資金支持協議。深圳市政府與中山大學簽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協議,西南交大與成都市政府共建世界「雙一流」大學戰略協議,標志著初步列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正在啟動與地方政府共建協議程序,下一步是與省政府、中央部委的共建協議。最後是教育部發布名單文件。
『肆』 多少所高校入選雙一流高校名單
9月21日,中國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共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
包括「雙一流」建設在內的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重點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重點建設,可以使一批高校的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世界高等教育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同時,重點建設還將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
『伍』 各地高校雙一流方案陸續公布,你如何解讀高校雙一流方案
去年的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最近,2017年12月28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也紛紛公布了相關的一流大學建設方案。
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都是基於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但是細節上,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而且「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還要注意的是「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
毫無疑問,「雙一流」會對高校今後人才引進、高考招生、畢業生就業、出國留學和考研深造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考生們對未來的選擇也將更加多樣化~
『陸』 什麼是雙一流大學 中國雙一流大學名單有哪些
雙一流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目前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
『柒』 什麼是雙一流大學
一流專業,一流學科
『捌』 2020雙一流大學評選結果是什麼
1、北京大學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學校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了一支高素質師資人才隊伍,原始創新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國內合作交流、文化傳承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績,全面實現了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
『玖』 雙一流高校有多少個
雙一流建設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具體名單如下: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按學校代碼排序)
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