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榮譽獎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榮譽獎

發布時間:2021-04-20 18:09:53

A. 錢端升的學術影響

錢端升教授率先運用「法律形式主義」的研究方法,將政治學研究聚焦於對各國憲法的研究,開啟了我國比較政治研究的先河。法律形式主義政治學「又稱國家主義政治學,它的基本含義是: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國家,研究國家主要是研究國家制度,而國家制度在形式上又是憲法條文的集合,所以歸根結底,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憲法條文,比較政治也就是比較憲法。
在此意義上,人們也將這種政治學稱為法律形式主義政治學。較之傳統的思辨政治學,這種法律形式主義研究方法的進步意義在於:政治學終於把目光從概念中的事物轉向了現實中的事物,政治學研究從此進入了一個以政治科學方法為主導的新階段,當法律形式主義政治學發展至高峰之時,一些政治學家又開始呼籲:政治學不能僅僅滿足於研究國家的法律形式,即憲法條文。它應該向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學習,運用經驗的方法研究動態的政治事實和政治行為。於是,在早期行為主義的推動之下,政治學科學化的傾向進一步加強。
建構了中國現代政治學研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其科學化、體系化的發展方向。他認為,政治學應該成為一門科學、具有經驗性。政治學距成為經驗科學的理想甚遠,只要有更多的專門研究機構,只要有更多的人學習研究政治學,長此以往,政治學當不難成為科學,而在學術中佔一位置也。錢端升先生分析了政治學和相近學科的關系。此外,歷史學為政治學研究之工具,心理學有助於分析政治行為之心理基礎,均不可忽視。錢端升完整地定義道:政治學乃是研究國內外政治活動、政治組織(包括政府體制)、國際關系、兼而縱論時勢的一門科學。錢端升將研究對象進一步具體化,構建了現代政治學研究的基本框架。這一框架的第一層麵包括政府、政事(即政治活動及原動力)、國際關系三大塊。這應該算是中國政治學者最早提出的研究框架,也是最早的將政治學理論體系化的努力。
錢先生列舉了政治學的三種用途:一是可作為知識研究,二是當作一種研究方法,三是實用,即謀政治之改良。可見,錢端升一生都把政治學作為經世致用之學,奮力推動中國政治進步和制度的昌明。 錢端升畢生從事政治學、法學研究,並以學人身份積極介入政治,介入社會,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看法。1925年提出租界的領事裁判權與國際公法之基於「主權屬土」說背道而馳,列強在華之領事裁判權非如過去近東回教國所賦予耶教國之出於自願,純系鴉片戰爭後列強所強加;有關租界條約所訂的「按法審理」的「法」之系「程序法」而非「實體法」,領事裁判「僭越超過條約之所許」,理應廢除,廢除可取「先禮後兵」的辦法(《治外法權問題》)。
對「九一八」事變後的中日關系,在1934年就黃郛代表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涉一事,提出「中日問題是根本無法解決的」,交涉於我國不利(《論華北大勢——兼送黃郛委員長南行》)。對立憲運動,提出「行政沒有一定手續,而人民常遭壓迫,那無論政體怎樣規定,政治總不會怎樣高明,令法律遷就事實易,令事實遵循法律難」,「有法而不能實行,不被人所遵守,則離法治更遠,不如無法」(1929年《評立憲運動與憲章修正案》)。解放初,對國家工業化的途徑,提出「為求工業化而過分獎勵私營工商業,則有流於資本主義之危險。過分強調國營事業,則因國家財力薄弱之故,必將有延緩生產的危險」(1950年《統一戰線·人民政府·共同綱領》)。 為紀念錢端升對中國法學研究作出的貢獻,中國政法大學倡議以中國當代著名法學家錢端升教授名義設立「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設立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是貫徹中央關於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繁榮法學研究的一項善舉,以著名法學家錢端升教授的名義命名該獎具有公信力,也表明了中國法學界在政治上的成熟。
針對目前學術界存在的違反學術規范問題,委員們強調了評獎程序公正對於學術評價的重要意義。為把「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與會委員形成決議:為保證評獎結果的公正性,獎勵委員會委員一律不申報評獎,並將該決議寫入獎勵辦法。首屆獎勵委員會主任由著名法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王家福擔任,副主任為著名法學家曾憲義、張文顯、徐顯明、江平。委員包括吳漢東、李林、黃進、龍宗智、何勤華、王利明、陳興良、朱勇、張明楷、張保生、姜明安、樊崇義、崔永東等著名法學教授。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將面向高校教師、法學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及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的法律工作者。

B. 姚建宗的榮譽和獎勵情況

2015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年《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任首席專家;
2009年4月第一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態環境》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最佳宣講獎;
200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確定的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並獲得資助;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省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年,《生活的場景與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2001年7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年4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1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獲吉林省第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理論傾向》,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與良知》,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視界》,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0年12月7日,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項目獎勵;
2000年7月19日,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
2000年3月,《國外政治發展研究述評》,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六次優秀著作獎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1月30日,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99年8月14日,《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1998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法學論文二等獎;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特等獎;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構造論》,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而獲獎;
1996年1月,《「法治經濟」解析》,吉林大學第四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1993年11月,《略談法的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最根本價值》,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C. 黃進是哪裡人,他是做什麼的

黃進,男,生於1958年12月,生於湖北利川。武漢大學國際法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法學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體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是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員。同時擔任國家部委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家工作組組長,現任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等職。

D. 2.給下面一則新聞擬一個標題,所擬標題要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個字。(4分)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頒獎大會開幕

E.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榮譽獎勵

我院蟬聯教育部學科評估法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一
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榮獲「2009年度首都維護消費者權益突出貢獻獎」
我院榮獲全校2009年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喬鵬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我院6個項目入選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
我院朱景文等15位教師榮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
我院「法律經濟學」等四門課程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校級精品課程立項項目
我院十二位離休教職工獲學校黨委頒發的入黨六十周年榮譽證書和獎章
我院在首屆「京城四校法學院羽毛球友誼賽」中折桂
我院「法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工程」榮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
王利明教授等申報的《法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工程》獲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我院胡大路同學在2009屆「畢業十星」評選中獲「文藝之星」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五·一」勞動節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我院教職工受表彰
我院王軼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喜獲佳績
我院2006級劉文傑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防艾滋病青少年愛心大使榮譽稱號
證據學教研室多位師生在市級論文評比中載譽而歸
王利明教授《物權法研究(修訂版)》(上下卷)入選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人文社科類入選書目
證據學教研室多位師生在市級論文評比中載譽而歸
黎建飛教授獲北京市教育工會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舉行會議 曾憲義連任社科委副主任,王利明、余勁松連任委員
我院奧運志願者在「我說奧運」徵文比賽中喜獲佳績
我院王利明教授當選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我院黨委副書記鄭曉輝等榮獲2008年度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二屆「李寧杯」首都法學教授羽毛球賽舉行,我院老師獲得優異成績
學校2008年度國防生工作總結會召開 我院多名國防生受到表彰
王利明同志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
潘文軍副教授當選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專業委員會常委
我校表彰2008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及其指導教師 我院兩名博士研究生獲獎
我院鄧曉明等十名同學獲得2008年度蔣震獎學金
我院團委書記鄭小敏被評為「2007-2008年北京市高校優秀輔導員」
我院李艷芳教授當選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主任委員(副會長)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舉行會議 曾憲義連任社科委副主任,王利明、余勁松連任委員
我院2007級本科宿舍榮獲我校宿舍風采大賽「最佳精神風貌獎」
我院同學在學校第二十三屆「一二·九」合唱節中榮獲最佳組織獎
我院王利明教授獲准2008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
我院王軼教授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基金資助獎勵
我院董安生教授、劉俊海教授、楊東副教授分別當選為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我院多位教授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
我院范愉教授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我院多位教師成果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我院同學在校第十屆「創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創佳績
我院多位教授榮獲首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
劉俊海教授當選為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我院代表隊獲得第六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第三名
中國法學會向我院發來感謝函致謝我院師生
我院代表隊獲得第六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第三名
我院朱莉、馮琳獲基德獎學金 石佳友、鄭愛青老師出席頒獎典禮
中國法學會向我校發來感謝函致謝我院教授
我院羽毛球隊獲得人大羽毛球團體八強邀請賽冠軍
我院三名同學被評選為「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優秀學生」
我院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創意金獎」
《國際商事仲裁法》課程榮獲教育部和財政部2008年度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
我院徐孟洲教授當選為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朱大旗教授當選為研究會常務理事
我院2006屆畢業生竺效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我院五位2008級本科新生獲評「八三法學助學金」
我院章耿源同學被評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願者」
奧運村運行團隊收費卡業務口致信感謝人民大學志願者
海淀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致信感謝我院志願者
朱景文教授主編《法理學》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學校保衛處致信感謝我院學生
奧組委新聞宣傳部致信表揚我院兩名志願者
我院劉寶坤等十名同學獲得2007年度蔣震獎學金
我院朱景文教授、謝望原教授、李琛副教授分別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黎建飛教授獲北京市教育工會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我院朱景文教授 謝望原教授 李琛副教授分別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我院民商法教研室榮獲北京市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稱號
我院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先進集體」稱號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7年度法制新聞人物」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7年十大年度法治人物」
我院許崇德教授、張希坡教授獲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
「人文社會科學影響力評價報告」公布 我院王利明教授、高銘暄教授位列法學學科前十
法學院團委榮獲北京市2006年「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我院學科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增至四個 法學學科獲批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我院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榮譽稱號
我院王利明教授、林嘉教授著述入選「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工程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6中國十大教育英才
劉俊海教授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范愉教授、朱景文教授獲得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曾憲義教授主編的《法律科學文庫》榮獲國家級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楊建順教授、韓玉勝教授分別榮獲「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和「2001-2005年北京市教育系統…
《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說明》(王利明教授主編)榮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法學類一…
錦光教授、韓大元教授主編,劉飛宇副教授參編的《中國憲法發展報告》(1982-2002)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
我院15名教師榮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
韓大元教授獲得「2006年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王利明教授的專著《民法總則研究》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
曾憲義教授等主持的《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王利明教授等主持的《民法精品課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我院2005年度獲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5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排名全國法學學科第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獲國家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我院獲1998年度先進黨總支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1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3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曾憲義等五位教授榮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獎
高銘暄等五位教授榮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獎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高銘暄教授主編的《刑法學原理》三卷本榮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等獎
張希坡教授主編的《中國革命法制史》榮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等獎
《中國審案例要覽》榮獲「1983-1993年優秀法學著作一等獎」第一名
《中國審案例要覽》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

F. 重慶大學法學院有哪些科學研究成果

科學研究
學院科研平台強大,科研實力雄厚、研究成果豐碩。 建有國家「985」工版程研究基地1個、權「西部環境資源保護法制研究中心」「重慶市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省部級科研基地2個,校級科研基地(中心)4個,院級科研平台(中心)13個。牽頭成立「重慶大學國家網路空間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調研成果《中國大數據交易合規性調查報告》獲評「2017CTTI來源智庫精品成果」。
承擔國家級項目50餘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含馬工程)項目5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80餘項,橫向課題21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2000餘篇,其中,CSSCI以上論文1000餘篇,包括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150餘部。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得錢端升法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30餘項。

G. 漆多俊的研究學術活動

1、1981年編寫《經濟法學講義》,共計20萬字,列印稿。
2、1984年12月完成《國民經濟的法律調整》書稿,1986年3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共4編23章,42萬8千字。這是我國最早的兩部經濟法學個人獨著之一。是「國家調節說」(「三三理論」)的發端。
3、1993年4月個人獨著《經濟法基礎理論》(第1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等期刊書評稱該書為「經濟法學理論奠基之作」。
4、1996年4月上述《經濟法基礎理論》修訂版出版。
5、2000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出版。
6、2008年6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4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7、2001年12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全國優秀暢銷書」。銷量突破10萬冊。
8、2007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第一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為全國唯一獲此獎的經濟法學成果)。
9、1996年10月在武漢發起、主辦全國經濟法基礎理論研討會。
10、1998年創辦和主編我國第一套經濟法集刊《經濟法論叢》,1999年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第1卷。截至2008年9月先後共出版了15卷。
11、2007年漆多俊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論叢》,經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指導委員會評選確定為CSSCI來源集刊。這是我國迄今以「經濟法」命名的期刊、集刊中第一和唯一的一部進入CSSCI的連續出版物。
12、1999年開始至2008年召開以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為主的經濟法博士論壇,每年一屆,已經連續十屆。
13、2005年創辦漆多俊經濟法網站。
14、2005年8月漆多俊主編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學》被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評為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
15、2007年11月漆多俊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教材《經濟法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6、2003年列入全國引用率最高的法學家前50名(全國經濟法學者共3名)。
17、2005年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18、1996年10月受湖北省法學會委託,負責湖北省經濟法專業委員會籌辦和組建工作,並擔任成立後的經濟法研究會會長,至今。
19、2004年擔任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至今。
20、2002年擔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至今。

H. 西南政法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哪個好

西南政法大學比較好,因為西南政法大學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一、師資力量:

1、西南政法大學:學校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600餘人,包括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中國政法大學:學校擁有教師968人,教學科研崗教師中教授307人,博士生導師201人、碩士生導師613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25%。截至2016年12月底,學校有5位終身教授。

二、教學建設:

1、西南政法大學: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

2、中國政法大學: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三、科研成果:

1、西南政法大學: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297項,其中,2017年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4項,實現歷史性突破,位居重慶市高校榜首。

2、中國政法大學:學校教師共發表論文1116篇,出版學術著作242部,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成果獎10項,其中,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獲得第六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I. 韓旭的榮譽與獎勵

四川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國家民委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1項;
中國法學會第三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1項;
中國犯罪學十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中國博士後優秀出站報告;
第二、三、四屆「中國法治論壇暨錢端升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2013年7月21日晚黃金時段,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以「『好人惡報』的『全責』之爭」為題,播出了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韓旭研究員的深度專訪。韓旭研究員就日前引起社會熱議的「成都四車連環碾壓老人案」法院的事實認定與法律適用問題接受了央視記者的專訪,並發表了專家意見。
此前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法院判處了一起看起來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不料引起了公眾的廣泛爭議。在該案中,一位老者橫穿馬路遭遇四輛機動車連續撞擊與碾壓,最終不治身亡。根據法院的判決,肇事逃逸的前三位車主逃脫了懲罰,而主動報警、積極施救的第四輛車主彭某卻要承擔全部的民事賠償責任。「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社會公眾對法院判決的公正性產生了懷疑。截至目前,各大網路媒體如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等紛紛轉載報道這一消息,網民紛紛評論。大家直言對「好人」車主的同情與對判決的質疑。然而法律界業內人士對此判決褒貶不一,莫衷一是。在民眾意見對立的情形下,我院韓旭研究員於2013年7月17日在《人民日報》第11版發表了對本案判決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情理與法理」關系的評論,引起了媒體廣泛關注。隨後,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組連夜專程趕赴成都,就法律界和社會公眾所關注的本案焦點問題更為深入地對我院法學所韓旭研究員進行專訪。
韓旭研究員在接受專訪時指出,龍泉驛區法院的判決結果尚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從表面上看,法院認定的事實大體清楚,然而若從專業角度審視,不難發現,在具體情節的真實再現上,案情仍然不甚明朗。「此案證據不夠充分,法院做出如此判決,難免會引起質疑。」韓旭研究員如是說。
韓旭研究員認為,為了消除公眾的疑慮,法官在判案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應當懂得並善於運用經驗法則,對老人經過前三輛機動車碾壓之後仍未當場死亡的概率作出理性判斷;第二,法官不能僅根據被告彭某說「看見老人腿動了一下」,就斷定老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彭某的最後一次碾壓所導致,因為根據生物學上的脊髓神經反射效應,人在腦死亡後較短時間內,肌體仍然可以產生應激。因此,法官應當具備必備的科普知識。第三,如果彭某碾壓之前老人已經死亡,則有可能導致法官作出完全相反的判決,即被告彭某不構成侵權,無須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法官應當慎重對待事實與證據認定,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礎。
那麼,在這類案件中,法官又應當如何協調好法理與道德的關系?對於這一問題,韓旭研究員以該案為例提出,法院所作判決引用的是《侵權責任法》第十一條關於「連帶責任」的條款,如此一來,任何一個侵權人對外均應承擔全部的損害賠償責任;而《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的「按份責任」則要求侵權人根據自身過錯的大小承擔相應責任,如果遇到無法查清過錯大小的情況,平均分擔責任。這樣一來,在被害人的利益得到維護的同時,被告的利益也得到了法律的保護。這是在事實無法查清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
當記者問及該案的社會影響時,韓旭研究員不無憂慮地對記者坦言:恐怕受到該案判決的影響,在今後的類似案件中,肇事車主更會傾向於選擇逃逸而非報警和積極救治。「因此,法院的判決應當宣示一種公平正義,應當培育、鼓勵和倡導一種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而這樣的判決,用一句時髦的話講,並不是一份『正能量』。」在韓旭研究員看來,法院的判決雖然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應輿論而動,但我們生活在民主、法治的社會中,對存在瑕疵的判決公眾仍然可以提出質疑,即使無法改變某個具體的案件,也能夠對將來的司法實踐起到警示與監督的作用。 「法系成大,律動校園」,成都大學政治學院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法律文化節。在政治學院全體師生的積極籌備之下,成都大學第四屆法律文化節開幕式暨韓旭教授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學術報告會於2012年4月10日下午16:00在學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此次到場的嘉賓有:成都大學組織部部長兼政治學院院長彭曉琳、學生處副處長李兵、政治學院副院長彭時平、黨總支書記安鴻、政治學院副院長屈陸、法學系主任鄧陝峽、張居盛教授以及法學博士廖俊老師。
隨著主持人出場,法律文化節正式拉開了帷幕。首先彭時平院長為法律文化節的開幕式致辭。他宣布成都大學第四屆法律文化節正式開幕,並簡要概括了法的重要性,預祝本屆法律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隨後,由政治學院分團委書記史浩岑老師發言,她提出此次法律文化節旨在提高法學系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向全校師生普及法律知識,大力弘揚法治精神,並詳細介紹了此次法律文化節的主要活動,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
在法學系主任鄧陝峽老師簡要介紹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制定和修改歷史後,學術報告會正式開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韓旭韓教授就刑法再修改與我院愛法師生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學術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韓教授結合國內外刑訴法規定和司法實踐,通過對比,分析兩者的利與弊,犀利地指出當前存在於我國司法制度中的諸多問題,例如行政訴訟法條例遠少於刑事訴訟法條例,公權力得不到很好的約束;我國司法審訊取證過程中,刑訊逼供事例屢見不鮮;律師行業存在調查取證難,遭受公權力職業報復等諸多問題。他還指出法律是用來保障人權的,國家立法就是要尊重保障人權,我國應該盡量減少死刑判決。針對刑事訴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刑訴法最新修正案,韓教授著重強調了這次修正案的八大亮點,即在犀利指出存在於我國法界的諸多弊端的同時,也表達了看好我國法治更好發展的態度,希望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路上越走越好。韓旭教授飽含激情、幽默詼諧的演講結束後,由我院法學系主任鄧陝峽、法學博士廖俊老師以及政治學院副院長彭時平對韓教授的講話分別作出了點評與交流。
會議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師生互動,這個環節里,我院法學學生就法庭席位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國法治發展前景怎樣向韓教授提出問題,韓教授語重心長的說;「這一切,關鍵還在於你們,你們這一群年輕的法學學生」。會議在不知不覺中接近尾聲,韓教授的話卻鳴響在每個法學人士的心中,讓我們深感責任的重大。
2013年7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主辦的「勞教制度改革的路徑與方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山西大學、黑龍江大學、河南大學、江西省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江蘇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河南警察學院、河南檢察職業學院、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黨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北京市尚權律師事務所、重慶市紅剛律師事務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政法實務部門的7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本研討會就社會廣泛關注的勞教問題,從法理、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犯罪學、刑事政策等角度探討了勞教制度具體應該如何改革。與會專家、學者和法律實務界人士集思廣益,就廢止勞教的具體路徑、建議方案,犯罪門檻下降對刑法和刑訴法帶來的挑戰,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與正當程序,司法職權配置與制約等重要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熱烈交流。

J. 給下面一則新聞擬一個標題,所擬標題要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個字。(4分)本報北京 12月6日

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獎揭曉

與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榮譽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