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研究在讀期間論文成果

研究在讀期間論文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19 23:47:00

❶ 研究性學習中論文成果摘要怎麼寫

摘要
摘要是現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決讀者既要盡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對自身精力十分有限這一對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據GB6447-86的定義,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摘要有兩種基本寫法:報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也稱簡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摘要。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摘要--以報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餘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應簡明,它的詳簡程度取決於文獻的內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可以簡短一些,應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規定:報道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GB7713-87規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對於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種書寫的一次文獻,它們的摘要可以適當詳盡一些。學位論文等文獻具有某種特殊性,為了評審,可寫成變異式的摘要,不受字數的限制。摘要的編寫應該客觀、真實,切忌摻雜進編寫者的主觀見解、解釋和評論。如果發現一次文獻有原則性錯誤,可加註"摘者注"。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擁有與一次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文獻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種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編寫摘要的注意事項]:

① 排除在本學科領域方面已經成為常識的內容;
② 不得簡單地重復文章篇名中已經表述過的信息;
③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氣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發空洞的評語,不作模稜兩可的結論。沒有得出結論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討論。
④ 要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作者"、"我們"等作為摘要陳述的主語;
⑤要採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尚未規范化的,以採用一次文獻所採用的為原則。如新術語尚無合適的中文術語譯名,可使用原文或譯名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的讀者尚難於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如果確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⑦ 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號、圖號、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等;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應加註學名。

當然,應該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範字和標點符號。
摘要的書寫要求詳細見國標GB6447-86。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常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於摘要,或成為摘要的注釋。引言中不應詳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書上已有陳述的基本理論、實驗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導;除非是學位論文,為了反映著者的學業等等,允許有較詳盡的文獻綜述段落。如果在正文中採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或縮寫詞時,最好先在引言中定義說明。

❷ 課題研究預期成果怎麼寫

創作思路:

論文的預期結果一般在開題報告裡面,也就是論文的研究對象預期中期望能帶來的理論意義(比如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方法,對某個理論或者計算方法的優化等)、經濟效益等。

理論意義(比如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方法,對某個理論或者計算方法的優化等)、經濟效益等。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

舉個例子,假設你發現了城市停車難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要做一個智能停車系統,這個系統有什麼,就是你的預期成果形式,比如這個系統包括一個車載接收器,包括停車場停車樁,以及停車場控制系統軟體,這些就是你的預期成果形式。

正文:

在剛開始研究這個主題時,對概念的理解比較模糊,認識也比較膚淺。閉門造車效率極低,學習前人積累的經驗必不可少。因為研究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才有價值,不一定非要是重大的理論創新,應用上的拓展和連接也是突破。

選擇資料。現在資料獲取越來越方便,最快捷的方法是上網(維基網路、谷歌搜索),更深一步的研究則要瀏覽與這個主題相關的研究、著作等。一定要學習這個主題最權威的研究成果,不要害怕。大師的東西都可以學會。不是權威成果經常會誤導人。

評估資料。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能汗牛充棟,互相矛盾,用前要對資料進行甄別。一定要把觀點和事實區分開,沒有事實支撐的觀點只是猜想,只學習那些論據充分、尊重事實的資料。

學習資料。到這一步才開始真正的學習,方法可以寫很多本書了,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或精讀或略讀,把那些值得學習的資料理解透,將不同的觀點列出來。

這個過程與個人的理論基礎、閱歷、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因素都有關系,有必要花功夫深入學習一下學習的方法。



(2)研究在讀期間論文成果擴展閱讀:

研究從而為提高事業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穩健性而做的工作。

「研究」一詞常被用來描述關於一個特殊主題的資訊收集。利用有計劃與有系統的資料收集、分析和解釋的方法,獲得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是主動和系統方式的過程,是為了發現、解釋或校正事實、事件、行為、理論,或把這樣事實、法則或理論作出實際應用。

研究是應用科學的方法探求問題答案的一種過程,因為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收集、分析與解釋資料的方法,正是科學所強調的方法。

❸ 碩士學位論文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怎麼寫

由標題、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標題概括地說明該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並極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種實驗材料與方法得出的何種研究結論,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和研究結果的意義。前言簡要表述本研究課題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結果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實驗(試驗)內容和研究目的。

結果客觀描述和科學分析實驗(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寫明應用的公式、反應方程式;用表格、坐標圖或曲線圖准確列出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表述實驗得出的最終結果。參考文獻列出與本研究課題直接有關的前人發表的文獻(包括參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

(3)研究在讀期間論文成果擴展閱讀: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規定:

1、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由學位授予單位確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2、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

3、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❹ 研究生期間怎樣過有收獲

您好,轉:一、研究生期間我們應該做什麼

1)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盡量廣地涉獵學科基本知識,盡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過去和現在

2)掌握獨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盡量多的學習各種研究方法,熟練掌握研究過程和步驟

3)學會寫論文:寫論文不僅是訓練表達能力,更是訓練思維的邏輯性,論文體例雖是八股,但卻是整理思路、與他人溝通的有效結構,不可不尊重

二、對本專業研究生做研究的要求

(1)人文與技術相結合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淵博知識與獨立思考相結合

(4)理想精神與務實態度相結合

三、個人管理包括

個人時間管理(PTM)

個人知識管理(PKM)

個人心理管理(PPM)

個人時間管理

1、目標

2、事先規劃好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3、分析的工作。將事情一一列出來。沒有清單,所有遇到的事情都會改變你自己的運行方向。

4、設定優先次序。

5、專注力。

6、時間期限和獎勵。做完一件事情後給自己一點獎勵。強迫自己設定期限。

7、工時記錄。將時間分配和使用情形記錄下來。

8、注意拖延的現象。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對自己說:「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

9、會議。a會議有目標;b有議程;c准時開始准時結束。

10、關鍵成果領域。導師或者上級期待你完成什麼?

11、分批作業。相同的事情累積起來一起做。

12、整潔。清理工作環境,面前只有你現在要處理的資料。

13、連續的工時。60分鍾、90分鍾的時間。一大早起床5點左右的時候可以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可以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如寫報告等。

14、利用零碎的時間。只要花出代價就總會有收獲。額外的零散時間,比如上班的路上的時間。

15、准時。

16、簡化工作。a,做久一點;b,做快一點;c,做重要的事情;d,做自己拿手的事情;e,少犯錯;f,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

17、學會說不。 (學會拒絕,學會接受。我們最重要的還是學業!!!不拋棄,不放棄.)

18、平衡。真正重要的事情:身體健康、年輕的心靈、良好的人際關系。

個人知識管理(PKM)

其實質在於幫助個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資源,提高個人的競爭力。通過個人知識管理,讓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隨手可得的信息變成更多價值的知識,從而最終利於自己的工作、生活。

從個人的角度講,需要管理的知識資源無外乎以下的內容:

人際交往資源(如聯系人的通訊錄、每個人的特點與特長等)

通訊管理(書信、電子信件、傳真等)

個人時間管理工具(事務提醒、待辦事宜、個人備忘錄)

網路資源管理(網站管理與連接)

文件檔案管理

個人心理管理

就個人而言,個人心理管理就是經常自我心態調整。知足長樂、量力而行

1、研究和娛樂要相結合

2、凡事都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經常有抱怨

3、不要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麼意義?

4、正確面對困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

四、如何確定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

(小故事)有一個草坪鋪路的故事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保護草坪是很難的,因為草坪上的路往往並不是按人的方便性來修的。有一次一個設計師承接了一個項目,交付使用後在這個建築物的周圍全部鋪上了草坪,沒有路,任人去踩,幾個月後,草坪上就分明出現了幾條道:有粗有細,然後他就此基礎上修路,也有粗有細,結果可想而知。

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只要張開你的所有觸角,去看,去讀,去感受,你會不自覺地愛看一些東西,那是你的興趣,也是你的知識結構決定的,日子久了,也會出現幾條路,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標。學會傾聽心音,讓心來告訴你如何走,就不會被別人的價值觀、流行的熱點牽著跑。

五、如何進入一個研究領域?

進入一個領域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一本這個領域最早的論述專著或教材,比如協作學習,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當你把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的內涵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了之後,再去讀這個領域的論文,你就會因為心中有數而能夠很好地把握了。這種工作必須要先做,不可以在網上亂搜論文,否則,你會感到:看了20篇文章,對這個領域的認識還沒有形成,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認識還算幸運,有的人恐怕被偏見所引導,還不知道,這是最可怕的。

六、如何選定一個研究課題

對於現在我們研一的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的同時不妨多做一些泛讀:

1。瀏覽各有關協會的網站,看看最近召開的學術會議的議題

2。翻翻國內有關的期刊,看看最近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麼

根據你自己的知識結構,你會很自然地有所傾向,再多看看你感興趣的話題,比較之後,也許就形成了你的論文選題了。

七、學生論文研究和導師的角色作用

有三種指導方式經常被應用:

(1)讓學生自己去找感興趣的領域,自己研究,老師至少給予方法論上的指導

優點:學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幫助老師開拓思路和方向

缺點:大多數學生在研二的時候還沒有確定的目標方向,選 擇方向的過程異常痛苦。學生所選擇的領域也許是導師所不熟悉的,為了能夠從內容上提供指點,導師也要看相關的文獻,如果學生多了,每個人都是一個領域,導師就很難給出專家級的指點,學生也有孤軍奮戰的寂寞。所以除非學生有非常強烈的意願,我將不採用此法安排論文了。

(2)學生做老師申請的項目

優點:項目有明確的研究要求,老師能夠具體指點,還有同學一起攻關

缺點:因為老師對項目的認識在短期內很難傳給學生,因此有可能出現學生總不得要領的表象,造成學生的挫折感。如果老師對項目干預很少,學生就需要自強自立,否則項目的質量和成果、對學生的培養可能都達不到預期。目前我還沒有掌握這種方法的技巧,所有的非編程項目幾乎都是自己親歷完成,無法藉助他人之力,這是以後必須要改進的。

(3)老師表達對某個方向領域的興趣,學生自由開墾

優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選擇著眼點,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老師因為對該方向有興趣,也許沒有深入,也許過去已經有過積累,所以還能夠對學生的著眼點給予建議。學生自由發揮後,往往有出人意表的結果,師生都會因此欣喜。這是我所發現的論文期間師生關系作為融洽的一種合作方式。

缺點:學生仍舊可能感到是在孤軍奮戰,缺乏交流對手

八、如何得到導師的指導

研究生期間應該開始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所以導師一般採用寬松管理。除了幾個重要的時間點老師會主動的找學生以外,其餘時間都需要學生主動與老師聯系。導師是否真的成為你的導師,完全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同屆的幾個學生,可能會得到不同數量的指導,這並不是導師厚此薄彼,而是平時交流頻度和質量決定的。

1)自覺地將階段性成果向導師匯報,聽聽導師的建議,老師也許會從研究方法和細化問題的角度幫助你反思,更多的時候是為你提供其它的數據來源和支持(人力、物力)。

2)認真地完成老師交給你的看似與你的論文並無關系的事情。老師往往根據對你的直覺認識,認為你合適做什麼事情而分配給你一些工作,也許別人對你也是這個印象,也許這是你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你的優勢。認真地有意識地發展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會使你成為一個有特長的人。

3)和老師的接觸有正式和非正式兩類,正式的需要預約,真的是有事情要討教。非正式的包括路過老師的門口,打個招呼,閑聊兩句。有時候正是這種無心插柳,可能帶來了很多的機會和資源,也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指點。

4)不要唯導師命是從,有時候導師分配給你某個任務也有投石問路的意思,是因為想發掘你的潛力。所以多和導師交流你的興趣和想法,可以方便老師分配給你你所想要的機會,做你想做的事情。

九、如何得到導師對論文研究工作的指點

論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論文,論文可以成為師生之間非常好的溝通載體。很多同學都是在最後一個月才把論文交給老師,老師能夠做的就只是對論文規范性方面的修改了。但是論文中往往反映了一些在研究過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能夠早和導師溝通,論文時期對自己的訓練將會更加富有成效。

建議是:採用原型方法進行論文寫作,盡早完成論文的整體框架,在每個版本徵求導師的意見。

這樣的好處是:導師可以較全面的了解你的想法,從而按照你的思路幫你拔高。相反,如果是零碎的部分去請教導師,導師往往會按照她如何做這個研究的角度給你提出建議和要求,因為兩人的知識結構不同,會造成理解認識的誤會,而影響論文研究的進展和流暢。

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❺ 碩士發的論文,讀博士期間能用么能算成果么

如果你參加了碩士論文答辯,並把你發的論文的內容寫在了碩士畢業論文,那讀博士時就不算了!

❻ 在讀研期間科研成果與學位論文相關性說明 怎麼寫

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
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系著人物的思想行動。」因此寫人的論文常常需要對環境進行描寫。

❼ 讀研究生期間發表的論文可以用來評職稱嗎

不能,因為在讀期間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是屬於學校的。在論文上,你可以署名,但專利等方面你無權得到。

❽ 如何在研究型論文中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The key to writing a successful research paper in any field of study is organization. From the initial investigations to the final conclusion, writers must accurately record all data and results in order to eventually illustrate their findings. While the exact format of these assignments may vary across disciplines, they share many features in common. For example, all research papers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tro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analysis, results (also called finding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❾ 本科生畢業論文「在學取得成果」怎麼寫

在學取得成果,可以寫完成什麼什麼畢業論文一篇

你好,同學,你的開題報告老師讓你往哪個方向寫?
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通過順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2、目的意義
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3、成員分工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具體職責,要人人有事干、個個擔責任。組長負責協調、組織。

4、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復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則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論證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6、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閱讀全文

與研究在讀期間論文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