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評價土的壓縮性大小的指標有哪些如何確定
(1)壓縮試驗
土的壓縮性一般可通過室內壓縮試驗來確定,試驗的過程大致先用金屬環刀切取原狀土樣,然後將土樣連同環刀一起放入壓縮儀內,再分級載入。在每級荷載作用下,壓至變形穩定,測出土樣穩定變形量後,再加下一級壓力。一般土樣加四級荷載,即50、100、200、400kPa,根據每級荷載下的穩定變形量,可以計算出相應荷載作用下的孔隙比。由於在整個壓縮過程中土樣不能側向膨脹,這種方法又稱為側限壓縮試驗。
(2)壓縮系數。和壓縮指數cc
根據某級荷載下的穩定變形量△si,按式(3.4)即可求出該級荷載下的孔隙比ei,然後以橫坐標表示壓力p,縱坐標表示孔隙比e,可繪出e-p關系曲線,此曲線即為壓縮曲線)。
『貳』 土的壓縮實驗的收獲是什麼
從而得到壓縮後的孔隙比,判斷土的壓縮性.因為土不能發生側向變形,故稱為側限壓縮試驗,得到是壓縮模量和壓縮系數. 拉伸壓縮扭轉試驗報告中,試驗結論該怎麼寫 做.
『叄』 從天然土層中取原狀土樣在室內做實驗得出的壓縮曲線是否為原始壓縮曲線為什麼
壓縮指數Cc和壓縮系數a都是反映土的壓縮性的指標,壓縮系數是由e-p曲線確定的,隨著壓力p的不同就有不同的a;而壓縮指數Cc是由e-logp曲線確定的,研究表明,e-logp曲線的後半段接近直線,所以這短直線上可以用任何兩點來確定Cc,這兩個指標沒有。
『肆』 正規室內壓縮試驗,土樣在各級荷載下壓縮穩定的標準是什麼
土的壓縮包括三部分,瞬時壓縮、固結壓縮、和蠕變。其中固結壓縮量是最大的。
此外,壓縮表示的是土體變形的結果,變形量的大小;固結往往用來表示粘土孔壓消散、排水變形的過程。
fle_flo1.按照土工試驗規范,沒有「壓縮試驗」一說,只有「固結試驗」。因為現有土力學理論都是基於飽和土,其壓縮過程本身就是固結過程。
2.實踐中,為了方便,稱不要求讀取s-t或e-t關系的試驗稱為壓縮試驗,反之稱為固結試驗。
3.還有一點細微的差別就是,壓縮試驗時試樣可以不浸水,也就是說不飽和土就讓它不飽和著,這其實是把規范中的固結試驗擴展到不飽和土的一種用法。而固結試驗時試樣要浸水。
『伍』 土的壓縮試驗方法有哪些在工程中有何應用
土工試驗的項目有: 烘乾法:測含水量、環刀法、灌砂法:測密度、比重瓶法:測土粒比重、平衡錐式液限儀法、液塑限聯合測定儀法:測界限含水量、擊實試驗:測最佳含水量、滲透試驗:測滲透系數、直接剪切試驗:測剪切強度
『陸』 地基土的膨脹與再壓縮試驗
於娟 方和明
(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德州253015)
作者簡介:於娟(1970—),女,1993年畢業於西安地質學院,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高級工程師,一直從事工程勘察與試驗測試工作。
摘要:基坑開挖引起地基中應力解除,地基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應力解除的大小有關。本文討論了部分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全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卸荷;膨脹模量;再壓縮模量;滯回環;膨脹應變
由於基坑開挖等原因引起地基中有效應力的解除,使地基產生膨脹隆起,隨後的再加荷使地基產生再壓縮變形。地基中不同深度處的應力解除值是不同的,而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應力解除值的大小有關。如果對於每個應力解除值都做相應的膨脹與再壓縮試驗,將是相當困難的。如果能得出部分卸荷時上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全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之間的關系,那麼通過這種關系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不同應力解除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
1 地基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
由試驗可知,在試驗應力不大於σ0z的條件下,進行全卸荷-再壓縮試驗,所得到的滯回環是彼此平行的。如進行部分卸荷-再壓縮試驗,即對於小的滯回環,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性都較小,且膨脹應變εe小於相應條件下的再壓縮應變εc,如圖1所示。如果用公式(1)和(2)表示兩者的關系,則:
圖1 全卸荷-再壓縮、部分卸荷-再壓縮試驗應力應變關系圖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α與卸荷應力的大小有關,對於全卸荷α0=αr,對於部分卸荷αr→1。
試驗表明,卸荷過程中,應力膨脹應變在雙對數坐標中為直線關系,即: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a、b為與土性有關的常數,如上海軟粘土的b的平均值在1.5~2.5之間。如果得出全卸荷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部分卸荷膨脹和再壓縮模量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方便地得出不同應力解除值對應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
膨脹割線模量: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設Me0為全卸荷膨脹割線模量,並定義部分卸荷與全卸荷膨脹割線模量之比為膨脹因素ρe。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由此可以得出部分卸荷膨脹模量為:
Mer=ρeMe0 (6)
同樣可以得出,部分卸荷與全卸荷再壓縮割線模量之比,即再壓縮因素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近似地認為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至此,我們得出了部分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全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之間的關系。
2 全卸荷時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試驗
Me0和Mc0可以通過室內三軸壓縮試驗得出,試驗宜在應力控制式三軸儀上進行。試驗前宜按現場K0條件對土樣進行固結,也可以按試樣的平均圍壓按
2.1 膨脹試驗
土樣固結完成後,保持側壓力不變,豎向荷載宜分4~5級卸去。每級荷載的維持時間,對於粘性土應根據工程特點,考慮地基的卸荷時間、試樣在地基中的位置和試樣所在土層的排水邊界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使試樣和試樣所在土層完成相同的固結度。根據這一固結理論有: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式中:h1、t1為試樣高度和試驗荷載維持時間,當試樣雙面排水時h1取試樣高度之半;
h2、t2為土樣所在位置至排水面的距離和施工卸荷時間。
根據(11)可以近似地估算試驗荷載的維持時間。對於砂、粉性土試驗荷載的維持時間可取1 min。
2.2 再壓縮試驗
再壓縮試驗的加荷級別與卸荷時相同。每級荷載的維持時間與常規固結試驗一樣。
如果地基的卸荷面積較大時,可以認為地基土無側向變形,在這種情況下,試驗可以在普通固結儀上進行。
3 工程實例
在實際試驗工作中,我們通過實驗收集了大量數據,通過對這些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我們得出,上述所論證的部分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與全卸荷時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之間的關系是可以應用的。
例如,滿庭芳花園工程是兩層復式結構,設計時帶有整體地下室,地下室高3m,地下水位埋深0.5m,在勘探深度(16.6m)范圍內,場地地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三個工程地質層:①粉土 平均層底埋深3.8m,平均密度為1.80g/cm3;②粉質粘土 平均層底埋深9.3m,平均密度為1.85g/cm3;③粉土 未揭穿。
通過計算,在該工程3.1m處地層的自重壓力約為30kPa。同時,對該深度處所取30個土樣(為驗證上述論證,結合實際,我們在該處增加了取土樣數)進行了全卸荷-再壓縮試驗和部分卸荷-再壓縮試驗,結果如下:
全卸荷-再壓縮試驗和部分卸荷-再壓縮試驗結果表
續表
通過計算驗證,下例公式是成立的。
山東省環境地質文集
4 結束語
土的膨脹和再壓縮模量是應力解除值的函數。本文通過對地基土在全卸荷與部分卸荷過程中,膨脹割線模量和再壓縮割線模量的分析,得出了部分卸荷膨脹和再壓縮割線模量與全卸荷膨脹和再壓縮割線模量之間的關系。在實際工程中,只要通過室內試驗得出土的全卸荷膨脹和再壓縮割線模量,利用上述關系便可以 比較方便地得到任意卸荷值下的膨脹和再壓縮割線模量。
『柒』 土的壓縮性指標有哪些各通過什麼試驗測得
側限壓縮性指標有壓縮系數a,壓縮模量E,用固結試驗測定。
但遇到下列情況是,側限壓縮試驗就不適用了:
1、地基土為粉、細砂,取原狀土樣很困難,或地基為軟土,土樣取不上來。
2、土層不均勻。土試樣尺寸小,代表性差。
此時就得用原位測試,常用的有載荷試驗和旁壓試驗。
固體顆粒和水的壓縮量是微不足道的,在一般壓力(100~600kPa)下,土顆粒和水的壓縮量都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土的壓縮主要是孔隙中一部分水和空氣被擠出,封閉氣泡被壓縮。
與此同時,土顆粒相應發生移動,重新排列,靠攏擠緊,從而使土中孔隙減小。對於飽和土來說,其壓縮則主要是由於孔隙水的擠出。
(7)土的室內壓縮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在荷載作用下,土發生壓縮變形的過程就是土體積縮小的過程。土是由固、液、氣三相物質組成的,土體積的縮小必然是土的三相組成部分中各部分體積縮小的結果。
土的壓縮變形可能是:土粒本身的壓縮變形;孔隙中不同形態的水和氣體的壓縮變形;孔隙中水和氣體有一部分被擠出,土的顆粒相互靠攏使孔隙體積減小。
研究土的壓縮變形都假定土粒與水本身的微小變形可忽略不計,土的壓縮變形主要是由於孔隙中的水和氣體被排出,土粒相互移動靠攏,致使土的孔隙體積減小而引起的,因此土體的壓縮變形實際上是孔隙體積壓縮,孔隙比減小所致。
這種變形過程與水和氣體的排出速度有關,開始時變形量較大,然後隨著顆粒間接觸點的增大而土粒移動阻力增大,變形逐漸減弱。